CN205787487U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87487U
CN205787487U CN201620488378.5U CN201620488378U CN205787487U CN 205787487 U CN205787487 U CN 205787487U CN 201620488378 U CN201620488378 U CN 201620488378U CN 205787487 U CN205787487 U CN 205787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cklight module
intermediate support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883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森
高亮
潘飞
衷存鹏
韩强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883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87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87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87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背板框、导光板、反射片、光源组件以及光学膜片,其中:背板框包括侧壁以及位于侧壁内侧的中间支撑壁;导光板、反射片和光源组件固定于中间支撑壁的背侧,并且光源组件位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和背板框的侧壁之间,反射片位于导光板的背侧;光学膜片位于中间支撑壁的内侧并位于导光板的前侧。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案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并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化为高亮度且均匀性较好的面光源,从而使液晶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除了应用在液晶电视机、液晶显示器件之外,还可以应用在数码相框、电子纸、手机等需要背光的显示装置中。
如图1所示,在中小尺寸的液晶显示设备中,侧入光式背光模组的主要结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背板框11,位于背板框11的容置空间内并顺序放置的反射片12、导光板13和光学膜片14,位于背板框11与导光板13的入光端面之间的光源组件15,以及位于光学膜片14上方且与背板框组配的胶框(图中未示出)。其中,背板框11为中空结构,并且背板框11与光源组件15相邻的侧边通常设计为开口朝向内侧的U形折弯结构,光源组件15和导光板13限位于该U形折弯结构内。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较厚,不易实现显示装置整体的轻薄化设计;在进行振动测试时,背板框的底壁不能对背光模组的各部件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影响到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此外,光源组件安装至背板框的U形折弯结构的过程较复杂,经常出现光源组件安装不到位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提高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并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框、导光板、反射片、光源组件以及光学膜片,其中:
所述背板框包括侧壁以及位于侧壁内侧的中间支撑壁;
所述导光板、反射片和光源组件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壁的背侧,并且所述光源组件位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和背板框的侧壁之间,所述反射片位于导光板的背侧;
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中间支撑壁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光板、反射片和光源组件固定于中间支撑壁的背侧,光学膜片位于中间支撑壁的内侧并位于导光板的前侧,使背板框的结构更加轻便,并且背板框不会增加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同时,中间支撑壁可提供较稳固的支撑作用,有效承受来自其前侧和背侧的压力,因此,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案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并实现了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并且,光源组件可以直接安装至中间支撑壁上,定位准确且操作简便,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优选的,所述中间支撑壁呈环形设置。这样,可以使中间支撑壁的支撑作用更加牢靠,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
可选的,所述中间支撑壁与侧壁通过L形折弯连接部连接,所述L形折弯连接部与侧壁形成开口朝向前侧的U形槽。背板框的侧壁和中间支撑壁通过L形折弯连接部连接,可以提高背板框结构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
优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立壁和与所述立壁连接的横壁,所述立壁限位于所述U形槽内,所述横壁抵接于所述中间支撑壁的前侧表面。
可选的,所述中间支撑壁为对折结构,所述侧壁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与所述对折结构的中间支撑壁的两个对折端连接。采用该技术方案,对折结构的中间支撑壁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
优选的,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的内壁分别贴有双面胶带。当发生振动时,双面胶带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对部件的损伤,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双面胶带为黑色双面胶带;和/或,所述双面胶带的厚度为0.05±0.005mm。黑色双面胶带可以起到吸收杂光的作用,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上述厚度的双面胶带在不影响背光模组的安装便利性的前提下能够对与上侧壁和下侧壁的内壁相邻的部件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与中间支撑壁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的背侧表面与所述背板框的背侧表面位于同一平面。这样,反射片可以固定于背板框的背侧表面,不容易受到压伤和损坏,并且反射片可以同时起到反射导光板内逃漏出的光和光源组件照射到的反射片上的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背光模组前侧的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壁的前侧表面。该方案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局部左视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局部左视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背板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胶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背光模组的局部左视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部分:
11-背板框 12-反射片 13-导光板 14-光学膜片 15-光源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
20-背板框 30-导光板 40-反射片 50-光源组件
60-光学膜片 21-侧壁 22-中间支撑壁 23-L形折弯连接部
24-U形槽 25-胶框 251-立壁 252-横壁
26-上侧壁 27-下侧壁 70-双面胶带 80-液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提高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并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框20、导光板30、反射片40、光源组件50以及光学膜片60,其中:
背板框20包括侧壁21以及位于侧壁21内侧的中间支撑壁22;
导光板30、反射片40和光源组件50固定于中间支撑壁22的背侧,并且光源组件50位于导光板30的入光端面和背板框20的侧壁21之间,反射片40位于导光板30的背侧;
光学膜片60位于中间支撑壁22的内侧并位于导光板30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某一部件的“前侧”可以理解为该部件靠近观看者的一侧;“背侧”则可以理解为该部件远离观看者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光板30、反射片40和光源组件50固定于中间支撑壁22的背侧,光学膜片60位于中间支撑壁22的内侧并位于导光板30的前侧,使背板框20的结构更加轻便,并且背板框20不会增加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同时,中间支撑壁22可提供较稳固的支撑作用,有效承受来自其前侧和背侧的压力,因此,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案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并实现了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并且,光源组件50可以直接安装至中间支撑壁22上,定位准确且操作简便,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中间支撑壁呈环形设置。这样,可以使中间支撑壁的支撑作用更加牢靠,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中间支撑壁22与侧壁21通过L形折弯连接部23连接,L形折弯连接部23与侧壁21形成开口朝向前侧的U形槽24。背板框20的侧壁21和中间支撑壁22通过L形折弯连接部23连接,可以提高背板框20结构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
其中,背板框20的侧壁21、L形折弯连接部23以及中间支撑壁22可以为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这样,在提高背板框20的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还可以简化加工工艺。
如图3至图5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25,胶框25包括立壁251和与立壁251连接的横壁252,立壁251限位于U形槽24内,横壁252抵接于中间支撑壁22的前侧表面。
值得一提的是,胶框可以设置于背光模组的四周,也可以只设置于背光模组未安装光源组件的其它侧边,具体可根据显示装置的类型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胶框采用上述第二种设置方式。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中间支撑壁22为对折结构,侧壁包括上侧壁26和下侧壁27,上侧壁26和下侧壁27分别与对折结构的中间支撑壁22的两个对折端连接。采用该技术方案,对折结构的中间支撑壁22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机械强度。
其中,背板框20的上侧壁26、中间支撑壁22以及下侧壁27可以为折弯成型的一体结构,这样,在提高背板框20的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还可以简化加工工艺。
继续如图6所示,上侧壁26和下侧壁27的内壁分别贴有双面胶带70。当发生振动时,双面胶带70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对部件的损伤,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质量。
优选的,双面胶带为黑色双面胶带;和/或,双面胶带的厚度为0.05±0.005mm。黑色双面胶带可以起到吸收杂光的作用,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上述厚度的双面胶带在不影响背光模组的安装便利性的前提下能够对与上侧壁和下侧壁的内壁相邻的部件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导光板与中间支撑壁粘接固定。
如图2所示,导光板30的背侧表面与背板框20的背侧表面位于同一平面。这样,反射片40可以固定于背板框20的背侧表面,不容易受到压伤和损坏,并且反射片40可以同时起到反射导光板30内逃漏出的光和光源组件50照射到的反射片40上的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背光模组前侧的液晶面板80,液晶面板80固定于中间支撑壁22的前侧表面。该方案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屏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框、导光板、反射片、光源组件以及光学膜片,其中:
所述背板框包括侧壁以及位于侧壁内侧的中间支撑壁;
所述导光板、反射片和光源组件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壁的背侧,并且所述光源组件位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和背板框的侧壁之间,所述反射片位于导光板的背侧;
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中间支撑壁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前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壁呈环形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壁与侧壁通过L形折弯连接部连接,所述L形折弯连接部与侧壁形成开口朝向前侧的U形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立壁和与所述立壁连接的横壁,所述立壁限位于所述U形槽内,所述横壁抵接于所述中间支撑壁的前侧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壁为对折结构,所述侧壁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与所述对折结构的中间支撑壁的两个对折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的内壁分别贴有双面胶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带为黑色双面胶带;和/或,所述双面胶带的厚度为0.05±0.00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中间支撑壁粘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背侧表面与所述背板框的背侧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背光模组前侧的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壁的前侧表面。
CN201620488378.5U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5787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8378.5U CN205787487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8378.5U CN205787487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87487U true CN205787487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11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88378.5U Active CN205787487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87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0416A (zh) * 2017-09-19 2017-11-24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屏及电子产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0416A (zh) * 2017-09-19 2017-11-24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屏及电子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7925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451170B (zh) 邊框窄化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4062782A (zh) 显示模组
KR20120079890A (ko) 곡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836460B (zh) 一种框架、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010423U (zh)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6652797A (zh) 一种窄边框显示装置
CN204925560U (zh) 一种高亮度液晶模组
CN205787487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353419U (zh) 一种窄边框显示装置
CN202884700U (zh) 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CN204945552U (zh) 一种前壳中框一体模组
CN20253233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4719370U (zh) 一种新型窄边框背光源防漏光光学膜
CN10472868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301560U (zh) 一种背光连接组件及背光模组
CN203241656U (zh) 液晶显示器
CN104267524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5093673B (zh) 一种反组装背光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372232U (zh) 一种背光源、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04350158U (zh) 一种超薄型电视
CN204389839U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中框与后盖的固定结构
CN205596171U (zh) 一种终端模组
CN206209241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204405993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