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0015U - 船用起锚机 - Google Patents

船用起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0015U
CN205770015U CN201620762848.2U CN201620762848U CN205770015U CN 205770015 U CN205770015 U CN 205770015U CN 201620762848 U CN201620762848 U CN 201620762848U CN 205770015 U CN205770015 U CN 205770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
seat
spill
face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628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江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207628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0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0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00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起锚机。包括机架,机架转动连接有绞缆筒,绞缆筒中固定穿设有主轴,机架上开有供主轴穿过的转动腔,主轴穿出转动腔与上皮带轮固定连接,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转轴与下皮带轮相连接,上皮带轮和下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主轴上固定套接有位于绞缆筒侧部的制动止回盘,制动止回盘的外圈设有止回凸起,相邻的止回凸起之间形成止回槽,制动止回盘的下方设有凹形止回座,凹形止回座上开有开口朝上的内凹槽,内凹槽的底壁上设有与止回槽相配合的止回件,内凹槽的两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制动块,凹形止回座通过升降杆与液压油缸相连接。优点在于:制动效果好。

Description

船用起锚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起锚机。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船舶中除了主机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的辅机,其中船用起锚机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起锚机是用来收、放锚和锚链的。起锚机通常安装在船舶首艉部主甲板上,供舰船起锚,抛锚系缆时使用。现有的起锚机没有独立的原动力驱动,有的还要手动,锚机链轮上的制动装置工作不稳定,不能保证起锚机的正常工作。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船用电动起锚机[申请号:CN201320458672.8],包括电动机、变速箱、支架、刹车、锚链轮、锚绳轮、锚机头和主轴,所述的支架的上部连接锚机头,锚机头上设有锚链轮、锚绳轮和刹车,所述的锚链轮的上部连接锚绳轮,锚链轮与锚绳轮之间设有刹车;所述的支架的下部连接变速箱,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变速箱。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锚机链轮上的刹车有时候工作不稳定,不能保证起锚机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双重制动且制动效果好的船用起锚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船用起锚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转动连接有绞缆筒,所述的绞缆筒中固定穿设有主轴,所述的机架上开有供主轴穿过的转动腔,所述的主轴穿出转动腔与上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转轴与下皮带轮相连接,所述的上皮带轮和下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的主轴上固定套接有位于绞缆筒侧部的制动止回盘,所述的制动止回盘的外圈设有止回凸起,相邻的止回凸起之间形成止回槽,所述的制动止回盘的下方设有凹形止回座,所述的凹形止回座上开有开口朝上的内凹槽,所述的内凹槽的底壁上设有与止回槽相配合的止回件,所述的内凹槽的两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制动块,所述的凹形止回座通过升降杆与液压油缸相连接,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制动块支架,所述的制动块与制动块支架之间通过水平滑动杆相连接,当凹形止回座向上移动时止回件插入到止回槽中且制动块向制动止回盘方向水平移动直至贴合在制动止回盘的侧面。将制动盘和止回盘合成一体形成制动止回盘,当需要制动时,液压油缸驱动升降杆移动从而带动凹形止回座向上移动,止回件插入到制动止回盘的止回槽中形成止回制动,制动块向制动止回盘方向水平移动,贴合在制动止回盘,实现摩擦制动,止回制动和摩擦制动二者形成双重制动,制动效果更好更稳定,且该双重制动只需要通过一个驱动即可实现,节约能源,更为环保,整体设计合理。
在上述的船用起锚机中,所述的凹形止回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的制动块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楔形面相配合的第二楔形面,制动块的另一侧为纵向平面,所述的凹形止回座上开有供水平滑动杆穿过的移动槽,所述的移动槽上端敞口。当凹形止回座纵向移动时,制动块水平移动,通过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相对移动而实现,结构较为简单。
在上述的船用起锚机中,所述的制动块支架上开有供水平滑动杆的端部滑入的滑腔,所述的水平滑动杆包括与制动块固定连接的细滑动杆和插于滑腔的粗滑动杆,所述的细滑动杆和粗滑动杆处于同一轴线上。凹形止回座的移动需要更大的空间,且凹形止回座的内凹槽大小有限,细滑动杆的直径较小,更利于凹形止回座的纵向移动;粗滑动杆与滑腔贴合的面积更大,利于水平滑动过程中的稳定。
在上述的船用起锚机中,所述的凹形止回座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侧座,所述的侧座和制动块支架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压紧杆相连接,所述的制动块支架上开有供压紧杆一端插入的斜向槽且压紧杆的端部可沿着斜向槽纵向滑动,所述的压紧杆的另一端与侧座固定连接。设置压紧杆推动侧座移动,从而间接推动制动块的移动,更利于制动块与制动止回盘紧密接触,提高制动效果。
在上述的船用起锚机中,所述的压紧杆上套接有压紧弹簧,所述的压紧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制动块支架的外壁上,压紧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侧座的外壁上,所述的斜向槽的深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大,且当液压油缸驱动凹形止回座向上移动时压紧弹簧对侧座的压力逐渐增大。压紧弹簧对侧座具有压紧力,且该压紧力随凹形止回座的纵向上移逐渐变大,更利于制动块与制动止回盘紧密接触,提高制动效果。
在上述的船用起锚机中,所述的止回凸起上设有第一止回面和第二止回面,所述的第一止回面和第二止回面相交于止回凸起的侧部形成止回凸面,所述的第一止回面和止回凸面弧形相接,所述的第二止回面和止回凸面弧形相接。
在上述的船用起锚机中,所述的止回件上开有止回卡槽,所述的止回卡槽的一侧内侧面与第一止回面相配合,止回卡槽的另一侧内侧面与第二止回面相配合,止回卡槽的底壁与止回凸面相配合,所述的止回卡槽的上端敞口。
在上述的船用起锚机中,所述的第一止回面和第二止回面相对于止回凸面对称设置,止回卡槽的两内侧面对称设置,第一止回面和止回凸面之间形成三十度夹角。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船用起锚机的优点在于:
第一,将制动盘和止回盘合成一体形成制动止回盘,当需要制动时,液压油缸驱动升降杆移动从而带动凹形止回座向上移动,止回件插入到制动止回盘的止回槽中形成止回制动,制动块向制动止回盘方向水平移动,贴合在制动止回盘,实现摩擦制动,止回制动和摩擦制动二者形成双重制动,制动效果更好更稳定,且该双重制动只需要通过一个驱动即可实现,节约能源,更为环保,整体设计合理。
第二,设置压紧杆推动侧座移动,从而间接推动制动块的移动,更利于制动块与制动止回盘紧密接触,提高制动效果。
第三,压紧弹簧对侧座具有压紧力,且该压紧力随凹形止回座的纵向上移逐渐变大,更利于制动块与制动止回盘紧密接触,提高制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动止回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回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回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绞缆筒、3主轴、4上皮带轮、5驱动电机、6转轴、7下皮带轮、8传动带、9制动止回盘、10止回凸起、11止回槽、12凹形止回座、13内凹槽、14止回件、15制动块、16升降杆、17液压油缸、18制动块支架、19水平滑动杆、20第一楔形面、21第二楔形面、22移动槽、23细滑动杆、24粗滑动杆、25第一止回面、26第二止回面、27止回凸面、28止回卡槽、29侧座、30压紧杆、31斜向槽、32压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船用起锚机包括机架1,机架1转动连接有绞缆筒2,绞缆筒2中固定穿设有主轴3,机架1上开有供主轴3穿过的转动腔,主轴3穿出转动腔与上皮带轮4固定连接,机架1上设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通过转轴6与下皮带轮7相连接,上皮带轮4和下皮带轮7之间通过传动带8相连接,主轴3上固定套接有位于绞缆筒2侧部的制动止回盘9,制动止回盘9的外圈设有止回凸起10,相邻的止回凸起10之间形成止回槽11,制动止回盘9的下方设有凹形止回座12,凹形止回座12上开有开口朝上的内凹槽13,内凹槽13的底壁上设有与止回槽11相配合的止回件14,内凹槽13的两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制动块15,凹形止回座12通过升降杆16与液压油缸17相连接,机架1上设有制动块支架18,制动块15与制动块支架18之间通过水平滑动杆19相连接,当凹形止回座12向上移动时止回件14插入到止回槽11中且制动块15向制动止回盘9方向水平移动直至贴合在制动止回盘9的侧面。将制动盘和止回盘合成一体形成制动止回盘9,当需要制动时,液压油缸17驱动升降杆16移动从而带动凹形止回座12向上移动,止回件14插入到制动止回盘9的止回槽11中形成止回制动,制动块15向制动止回盘9方向水平移动,贴合在制动止回盘9,实现摩擦制动,止回制动和摩擦制动二者形成双重制动,制动效果更好更稳定,且该双重制动只需要通过一个驱动即可实现,节约能源,更为环保,整体设计合理。
其中,凹形止回座12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楔形面20,制动块15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楔形面20相配合的第二楔形面21,制动块15的另一侧为纵向平面,凹形止回座12上开有供水平滑动杆19穿过的移动槽22,移动槽22上端敞口。当凹形止回座12纵向移动时,制动块15水平移动,通过第一楔形面20和第二楔形面21相对移动而实现,结构较为简单。制动块支架18上开有供水平滑动杆19的端部滑入的滑腔,水平滑动杆19包括与制动块15固定连接的细滑动杆23和插于滑腔的粗滑动杆24,细滑动杆23和粗滑动杆24处于同一轴线上。凹形止回座12的移动需要更大的空间,且凹形止回座12的内凹槽13大小有限,细滑动杆23的直径较小,更利于凹形止回座12的纵向移动;粗滑动杆24与滑腔贴合的面积更大,利于水平滑动过程中的稳定。
其中,凹形止回座12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侧座29,侧座29和制动块支架18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压紧杆30相连接,制动块支架18上开有供压紧杆30一端插入的斜向槽31且压紧杆30的端部可沿着斜向槽31纵向滑动,压紧杆30的另一端与侧座29固定连接。设置压紧杆30推动侧座29移动,从而间接推动制动块15的移动,更利于制动块15与制动止回盘9紧密接触,提高制动效果。作为一种改进,压紧杆30上套接有压紧弹簧32,压紧弹簧32的一端抵靠在制动块支架18的外壁上,压紧弹簧32的另一端抵靠在侧座29的外壁上,斜向槽31的深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大,且当液压油缸17驱动凹形止回座12向上移动时压紧弹簧32对侧座29的压力逐渐增大。压紧弹簧32对侧座29具有压紧力,且该压紧力随凹形止回座12的纵向上移逐渐变大,更利于制动块15与制动止回盘9紧密接触,提高制动效果。
更具体地说,止回凸起10上设有第一止回面25和第二止回面26,第一止回面25和第二止回面26相交于止回凸起10的侧部形成止回凸面27,第一止回面25和止回凸面27弧形相接,第二止回面26和止回凸面27弧形相接。止回件14上开有止回卡槽28,止回卡槽28的一侧内侧面与第一止回面25相配合,止回卡槽28的另一侧内侧面与第二止回面26相配合,止回卡槽28的底壁与止回凸面27相配合,止回卡槽28的上端敞口。第一止回面25和第二止回面26相对于止回凸面27对称设置,止回卡槽28的两内侧面对称设置,第一止回面25和止回凸面27之间形成三十度夹角。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绞缆筒2、主轴3、上皮带轮4、驱动电机5、转轴6、下皮带轮7、传动带8、制动止回盘9、止回凸起10、止回槽11、凹形止回座12、内凹槽13、止回件14、制动块15、升降杆16、液压油缸17、制动块支架18、水平滑动杆19、第一楔形面20第二楔形面21、移动槽22、细滑动杆23、粗滑动杆24、第一止回面25、第二止回面26、止回凸面27、止回卡槽28、侧座29、压紧杆30、斜向槽31、压紧弹簧3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船用起锚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转动连接有绞缆筒(2),所述的绞缆筒(2)中固定穿设有主轴(3),所述的机架(1)上开有供主轴(3)穿过的转动腔,所述的主轴(3)穿出转动腔与上皮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驱动电机(5),所述的驱动电机(5)通过转轴(6)与下皮带轮(7)相连接,所述的上皮带轮(4)和下皮带轮(7)之间通过传动带(8)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3)上固定套接有位于绞缆筒(2)侧部的制动止回盘(9),所述的制动止回盘(9)的外圈设有止回凸起(10),相邻的止回凸起(10)之间形成止回槽(11),所述的制动止回盘(9)的下方设有凹形止回座(12),所述的凹形止回座(12)上开有开口朝上的内凹槽(13),所述的内凹槽(13)的底壁上设有与止回槽(11)相配合的止回件(14),所述的内凹槽(13)的两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制动块(15),所述的凹形止回座(12)通过升降杆(16)与液压油缸(17)相连接,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制动块支架(18),所述的制动块(15)与制动块支架(18)之间通过水平滑动杆(19)相连接,当凹形止回座(12)向上移动时止回件(14)插入到止回槽(11)中且制动块(15)向制动止回盘(9)方向水平移动直至贴合在制动止回盘(9)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起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止回座(12)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楔形面(20),所述的制动块(15)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楔形面(20)相配合的第二楔形面(21),制动块(15)的另一侧为纵向平面,所述的凹形止回座(12)上开有供水平滑动杆(19)穿过的移动槽(22),所述的移动槽(22)上端敞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起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块支架(18)上开有供水平滑动杆(19)的端部滑入的滑腔,所述的水平滑动杆(19)包括与制动块(15)固定连接的细滑动杆(23)和插于滑腔的粗滑动杆(24),所述的细滑动杆(23)和粗滑动杆(24)处于同一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起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止回座(12)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侧座(29),所述的侧座(29)和制动块支架(18)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压紧杆(30)相连接,所述的制动块支架(18)上开有供压紧杆(30)一端插入的斜向槽(31)且压紧杆(30)的端部可沿着斜向槽(31)纵向滑动,所述的压紧杆(30)的另一端与侧座(2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起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杆(30)上套接有压紧弹簧(32),所述的压紧弹簧(32)的一端抵靠在制动块支架(18)的外壁上,压紧弹簧(32)的另一端抵靠在侧座(29)的外壁上,所述的斜向槽(31)的深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大,且当液压油缸(17)驱动凹形止回座(12)向上移动时压紧弹簧(32)对侧座(29)的压力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起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回凸起(10)上设有第一止回面(25)和第二止回面(26),所述的第一止回面(25)和第二止回面(26)相交于止回凸起(10)的侧部形成止回凸面(27),所述的第一止回面(25)和止回凸面(27)弧形相接,所述的第二止回面(26)和止回凸面(27)弧形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起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回件(14)上开有止回卡槽(28),所述的止回卡槽(28)的一侧内侧面与第一止回面(25)相配合,止回卡槽(28)的另一侧内侧面与第二止回面(26)相配合,止回卡槽(28)的底壁与止回凸面(27)相配合,所述的止回卡槽(28)的上端敞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用起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止回面(25)和第二止回面(26)相对于止回凸面(27)对称设置,止回卡槽(28)的两内侧面对称设置,第一止回面(25)和止回凸面(27)之间形成三十度夹角。
CN201620762848.2U 2016-07-19 2016-07-19 船用起锚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70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62848.2U CN205770015U (zh) 2016-07-19 2016-07-19 船用起锚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62848.2U CN205770015U (zh) 2016-07-19 2016-07-19 船用起锚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0015U true CN205770015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20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62848.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70015U (zh) 2016-07-19 2016-07-19 船用起锚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00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0975A (zh) * 2016-07-19 2016-11-09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船用起锚机
CN107380351A (zh) * 2017-07-05 2017-11-24 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锚及其在松软泥质航道中的施工方法
CN109178208A (zh) * 2018-10-08 2019-01-11 马鞍山沐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起锚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0975A (zh) * 2016-07-19 2016-11-09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船用起锚机
CN106080975B (zh) * 2016-07-19 2018-06-29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船用起锚机
CN107380351A (zh) * 2017-07-05 2017-11-24 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锚及其在松软泥质航道中的施工方法
CN107380351B (zh) * 2017-07-05 2023-09-12 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锚及其在松软泥质航道中的施工方法
CN109178208A (zh) * 2018-10-08 2019-01-11 马鞍山沐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起锚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70015U (zh) 船用起锚机
CN106080975A (zh) 船用起锚机
CN201999671U (zh) 一种摩擦绞车缆索式滑轮升降系统
CN105059488B (zh) 一种打捞救助艇及其使用方法
CN2915928Y (zh) 复合滚装/滚卸跳板
CN201484628U (zh) 起锚设备及具有所述起锚设备的船舶
CN204623820U (zh) 一种船舶的可升降舵叶
CN213384637U (zh) 一种船舶用缆绳收卷装置
CN205602066U (zh) 超小型减摇鳍
CN1944183A (zh) 气垫变翼喷水推进小水线面船艇
CN207670614U (zh) 一种船舶专用起锚机
CN206125335U (zh) 一种船用起锚机
CN113044195A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全回转拖轮的永磁电机推进装置
CN211032963U (zh) 一种船舶维修装置
CN210912801U (zh) 一种组合式船舶
CN202481292U (zh) 新型全回转桨转舵机构
CN214249367U (zh) 一种船舶用灯具
CN212127247U (zh) 一种弧形表面的高效起吊装置
CN214566028U (zh) 一种基于可拆卸油箱的双体铝合金运维船
CN217867909U (zh) 一种船舶修理用升降装置
CN216762081U (zh) 一种船舶安装用的舷侧支撑装置
CN213262874U (zh) 一种甲板推进一体化安装机组
CN110844018A (zh) 一种船舶用探照设备
CN110758664A (zh) 一种组合式船舶
CN203996843U (zh) 登岛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