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65822U - 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 Google Patents

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65822U
CN205765822U CN201620421271.9U CN201620421271U CN205765822U CN 205765822 U CN205765822 U CN 205765822U CN 201620421271 U CN201620421271 U CN 201620421271U CN 205765822 U CN205765822 U CN 205765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piece
hole
quick
ratchet spanner
release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212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志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h Cheng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h Cheng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h Cheng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h Cheng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212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65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65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65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包括一驱动杆、一旋转头及一锁止开关。驱动杆包括一叉状臂、形成叉状臂内的一叉状开口、连通叉状开口的一轴向孔及与轴向孔相交的一径向孔。旋转头枢接于叉状臂两端,旋转头包括一球形外壳、设于球形外壳内的一棘轮机构、设于球形外壳的多个定位凹槽及穿过旋转头及叉状臂两端的一枢转轴线,其中枢转轴线与径向孔垂直。锁止开关包括设置于径向孔的一拨动件与设置于轴向孔的一闩锁件。拨动件旋转地带动闩锁件轴向地移动,闩锁件锁止或脱离任一定位凹槽。借此能够快速地释放旋转头。

Description

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棘轮扳手,尤指一种转动拨动件一小角度即可释放自由旋转的旋转头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是一种常见的手动松紧工具,其具有操作的灵活性,自由的往返运动能力,以进行螺栓、螺母或类似组件的松锁作业,因此在很多场合下取代了传统的扳手。
棘轮扳手包括一头座、由头座向外延伸的一扳杆、设置于头座的一驱动部。驱动部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尺寸的套筒连动工作物,例如上述螺帽、螺栓等。使用者只须握住扳杆加以往复旋转,即可将工作物旋松或锁紧。然而目前业界使用的棘轮扳手常常受限于死角或狭小空间,使得棘轮扳手的驱动头无法顺利螺合工作物。因此市面上有一种驱动头可相对扳杆转动的棘轮扳手诞生。然而现有可转动驱动头的棘轮扳手,其定位驱动头的设计结构复杂,操作上不便且已不符市场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操作容易且结构精简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包括:
一驱动杆,包括一叉状臂、形成该叉状臂的一叉状开口、连通该叉状开口的一轴向孔及与该轴向孔相交的一径向孔;
一旋转头,枢接于该叉状臂两端,该旋转头包括一球形外壳、设于该球形外壳内的一棘轮机构、设于该球形外壳的多个定位凹槽及形成该旋转头并穿过该叉状臂两端的一枢转轴线,其中该枢转轴线与该径向孔垂直;及
一锁止开关,包括设置于该径向孔的一拨动件与设置于该轴向孔的一闩锁件,该拨动件旋转地带动该闩锁件轴向地移动,该闩锁件锁止或脱离任一该定位凹槽。
优选地,该锁止开关还包括连接该闩锁件一端的一锁止弹簧,该闩锁件另一端相对该锁止弹簧轴向移动地卡合或释放任一该定位凹槽。
优选地,该驱动杆还包括与该径向孔连通的一容槽,该容槽容置该锁止弹簧且与该轴向孔相对应设置。
优选地,该径向孔为一盲孔,部份的该闩锁件沿该盲孔底端轴向地移动。
优选地,该闩锁件还包括抵触该盲孔底端的一弯折部。
优选地,该轴向孔一侧面与该盲孔底端平行。
优选地,该拨动件具有凸出于该径向孔的一拨钮、枢接于该驱动杆的一固定轴及带动该闩锁件移动的一带动部。
优选地,该闩锁件开设有与该带动部插设的一开孔。
优选地,该闩锁件还包括相对该固定轴设置的一侧向孔。
优选地,该带动部为多个凸齿,该闩锁件相对该些凸齿则具有多个啮合齿,各该凸齿环设于该固定轴的圆周面,且位于该固定轴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借由拨动锁止开关的拨动件,转动旋转头至所需的定位凹槽(即输出件的工作角度),再释放拨钮即可快速达到释放并定位旋转头的目的。此外,由于锁止开关设置有锁止弹簧,锁止弹簧能够自动地推动闩锁件并锁止旋转头以保持锁止状态。因此,使用者不须额外操作,旋转头也不会任意转动,而具有安全与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又一立体图。
图6为图5的部分剖视图。
图7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
图9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10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11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立体图。
图12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另一部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棘轮扳手;110操作手柄;120驱动杆;130叉状臂;132支承栓;140扩大端;142杆体;144旋转轴线;150叉状开口;160轴向孔;162容槽;170径向孔;172第一孔洞;174第二孔洞;200旋转头;210球形外壳;220定位凹槽;222第一定位凹槽;224第二定位凹槽;230枢转轴线;240输出件;242定位球;244中心轴;250锁止开关;260拨动件;262拨钮;264固定轴;266带动部;270闩锁件;272开孔;274弯折部;276侧向孔;278啮合齿;280锁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100,包括一驱动杆120、一旋转头200及一锁止开关250。在本实施例中,棘轮扳手100较佳还包括能够容置驱动杆120的一操作手柄110,借由直立状态的快速旋转或水平状态的往复扳动操作手柄110,使旋转头200对工作物(图略)转紧或转松。
驱动杆120包括一叉状臂130、形成叉状臂130内的一叉状开口150、连通叉状开口150的一轴向孔160及与轴向孔160相交的一径向孔170。如图所示的叉状臂130还包括二叉齿(未标示),叉状开口150形成于二叉齿之间。旋转头200枢接于叉状臂130两端,旋转头200包括一球形外壳210、设于球形外壳210内的一棘轮机构(图略)、设于球形外壳210表面的多个定位凹槽220及形成旋转头200及穿过叉状臂130两端的一枢转轴线230,其中枢转轴线230与径向孔170垂直。
旋转头200还包括凸设于球形外壳210一端的方状输出件240、设于输出件240一侧壁的定位球242及与方状输出件240连接的棘轮机构(图略)。棘轮机构亦设置于球形外壳210内,借由输出件240的定位球242卡合地组装各种不同尺寸的套筒(图略),以对工作物转紧或转松。由于棘轮机构为现有装置,在此不多加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杆120更包括二支承栓132、一扩大端140及一杆体142。各支承栓132分别穿过叉状臂130两端并固定在球形外壳210与叉状臂130之间,其中枢转轴线230假想地穿过各支承栓132的轴心,使旋转头200能够以枢转轴线230为轴心在叉状开口150自由地旋转一特定角度,例如0度至270度。扩大端140设置于叉状臂130与杆体142之间,扩大端140的尺寸大于杆体142的尺寸,且轴向孔160与径向孔170较佳皆开设于扩大端140中。换言之,锁止开关250同样安置于扩大端140内,如此使本实施例的棘轮扳手100具有较佳的强度与操作质量。
此外,本实施例的各定位凹槽220至少包括设置于球形外壳210球顶的一第一定位凹槽222及设置于球形外壳210侧壁的一第二定位凹槽224。第一定位凹槽222与第二定位凹槽224之间较佳形成90度夹角,以便于使用者在直立状态,亦即输出件240的中心轴244与驱动杆120的旋转轴线144平行时,操作棘轮扳手100;或者是在水平状态,亦即输出件240的中心轴244与驱动杆120的旋转轴线144垂直时,操作棘轮扳手100。旋转轴线144较佳是指驱动杆120及/或操作手柄110的中心线。
在此所指的定位凹槽220的形状较佳与闩锁件270的形状相对应,例如圆弧形或其它适合的形状,以利闩锁件270卡固或释放任一定位凹槽220。
锁止开关250包括设置于径向孔170的一拨动件260与设置于轴向孔160的一闩锁件270。拨动件260旋转地带动闩锁件270轴向地移动,使闩锁件270锁止或脱离任一定位凹槽220。在本实施例中,锁止开关250包括连接闩锁件270一端的一锁止弹簧280,闩锁件270另一端则相对锁止弹簧280轴向移动地卡合或释放任一定位凹槽220。在此所述的锁止弹簧280较佳包括但不限于压缩弹簧。
在如图2、图4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杆120还包括与径向孔170连通的一容槽162,容槽162容置锁止弹簧280且与轴向孔160相对应设置。容槽162也能够提供闩锁件270移动时收容之空间,减少径向孔170孔径的尺寸,防止驱动杆120的强度减弱或操作质量。容槽162可形成于扩大端140或杆体142中,视需要而改变。
本实施例的径向孔170较佳为一盲孔,闩锁件270则包一弯折部274,使闩锁件270利用弯折部274能够沿盲孔的底端轴向地移动,以提升闩锁件270移动的稳定性与可靠度。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闩锁件270亦可为笔直状地在轴向孔160与容槽162内轴向移动。
请一并参考图7及图8所示,轴向孔160的一侧面较佳与径向孔(即盲孔)170的底端平行,使闩锁件270能够沿轴向孔160、径向孔170底端及容槽162轴向地移动。因此本实施例的闩锁件270结构强度较佳,稳定性与可靠性也相对提升。
拨动件260还具有凸出于径向孔170的一拨钮262、枢接于驱动杆120的一固定轴264及带动闩锁件270的一带动部266。闩锁件270则开设有与带动部266插设的一开孔272。在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若干开孔272形成于弯折部174中,其中开孔272的数量与带动部266的数量相应且一致。当转动拨动件260时,各带动部266插设于各开孔272,以推动闩锁件270轴向地移动。
然而在如图7及图8所示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中,闩锁件270亦可仅设置单一开孔272,且开孔272形状较佳为一锥形孔。拨动件260剖面形状类似一黑桃(Spade)或一凸轮形状,且与开孔272侧壁接触的拨动件260二侧即为带动部266,因此当使用者朝杆体142方向拨动拨钮262时,带动部266同时推动闩锁件270轴向移动而脱离定位凹槽220,如此可快速释放旋转头200。此外,由于拨动件260的固定轴264设置于闩锁件270轴向移动的方向上,因此拨动件260还形成一侧向孔276,避免闩锁件270在轴向移动时,碰撞固定轴264。
又如图9至图12所示,此第三实施例的作动方式类似齿轮与齿条的传动方式。也就是说,拨动件260的带动部266为多个凸齿,闩锁件270相对该些凸齿则具有多个啮合齿278,各凸齿能够旋转地带动各啮合齿278,使闩锁件270轴向移动。各凸齿较佳是环设于固定轴264的圆周面,且位于固定轴264的中间位置。固定轴264从各凸齿一侧同轴地延长而与径向孔170枢接,使拨钮262能够以固定轴264为轴心转动各凸齿。
如图10及图12所示,径向孔170还包括一第一孔洞172及连通第一孔洞172的一第二孔洞174。第一孔洞172的孔径小于第二孔洞174的孔径。固定轴264枢接第一孔洞172,第二孔洞174则连通轴向孔160。
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100的详细操作方法。如图1、图2、图7、图9及图10所示,当锁止开关250的拨动件260未转动/拨动时,闩锁件270因锁止弹簧280的弹力而伸出叉状开口150并卡固旋转头200的第一定位凹槽222(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定位凹槽224(第二实施例)。此时,锁止开关250在中间的位置且为一锁止状态/位置,其中锁止弹簧280为伸长状态。
如图3及图4所示,当拨动拨动件260的拨钮262朝旋转头200的方向转动时,各带动部266以固定轴264为轴心转动并带动闩锁件270朝容槽方向162移动,直到闩锁件270脱离第一定位凹槽222(第一实施例)。然而在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拨动件260的拨钮262是朝杆体142的方向转动,闩锁件270释放第二定位凹槽224(第二实施例)的限制。
又在如图11及图12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拨钮262朝远离轴向孔160的方向转动时,各凸齿带动各啮合齿278朝杆体142的方向移动,使闩锁件270脱离第二定位凹槽224,使旋转头200能够以枢转轴线230旋转。此时,锁止开关250为一释放状态/位置,且锁止弹簧280为压缩状态。当锁止开关250在释放状态时,使用者能够任意转动旋转头200直到至如图5、图6、图8或凸11所示的所需角度。当释放锁止开关250的拨动件260后,由于锁止弹簧280恢复弹力并自动地带动闩锁件270朝旋转头200的方向伸出,因此闩锁件270能够再次扣合旋转头200的第二定位凹槽224(第一实施例)或任一定位凹槽220。
本实用新型的锁止开关250只需转动/拨动拨动件260一小角度,即可快速释放旋转头200,因此操作上十分容易且其结构精简。进一步地,借由转动/拨动拨动件260的拨钮262,转动旋转头200至所需的第一定位凹槽222、第二定位凹槽224(即输出件240的工作角度),再释放拨钮262即可快速达到释放并定位旋转头200的目的。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锁止开关250可选择性地设置锁止弹簧280,例如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的锁止弹簧280能够自动地推动闩锁件270并锁止旋转头200以保持锁止状态。此时,拨动件260的拨钮262也会自动地回复至原位,例如中央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的锁止开关250为常闭状态(Normal Close Status),使用者不须额外操作,旋转头200即保持锁止状态不会任意转动,具有安全与操作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驱动杆,包括一叉状臂、形成该叉状臂的一叉状开口、连通该叉状开口的一轴向孔及与该轴向孔相交的一径向孔;
一旋转头,枢接于该叉状臂两端,该旋转头包括一球形外壳、设于该球形外壳内的一棘轮机构、设于该球形外壳的多个定位凹槽及形成该旋转头并穿过该叉状臂两端的一枢转轴线,其中该枢转轴线与该径向孔垂直;及
一锁止开关,包括设置于该径向孔的一拨动件与设置于该轴向孔的一闩锁件,该拨动件旋转地带动该闩锁件轴向地移动,该闩锁件锁止或脱离任一该定位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锁止开关还包括连接该闩锁件一端的一锁止弹簧,该闩锁件另一端相对该锁止弹簧轴向移动地卡合或释放任一该定位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杆还包括与该径向孔连通的一容槽,该容槽容置该锁止弹簧且与该轴向孔相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径向孔为一盲孔,部份的该闩锁件沿该盲孔底端轴向地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还包括抵触该盲孔底端的一弯折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轴向孔一侧面与该盲孔底端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拨动件具有凸出于该径向孔的一拨钮、枢接于该驱动杆的一固定轴及带动该闩锁件移动的一带动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开设有与该带动部插设的一开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还包括相对该固定轴设置的一侧向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带动部为多个凸齿,该闩锁件相对该些凸齿则具有多个啮合齿,各该凸齿环设于该固定轴的圆周面,且位于该固定轴的中间位置。
CN201620421271.9U 2016-05-11 2016-05-11 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Active CN205765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1271.9U CN205765822U (zh) 2016-05-11 2016-05-11 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1271.9U CN205765822U (zh) 2016-05-11 2016-05-11 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65822U true CN205765822U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0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21271.9U Active CN205765822U (zh) 2016-05-11 2016-05-11 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658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0022A (zh) * 2020-08-05 2020-11-0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扭力卸荷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0022A (zh) * 2020-08-05 2020-11-0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扭力卸荷机构
CN111890022B (zh) * 2020-08-05 2021-11-2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扭力卸荷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36204U (zh) 动力工具
CN102328304B (zh) 动力工具
US7047609B2 (en) Extractor structure
JP4338633B2 (ja) 船舶積載用コンテナの自動ロッキング装置
CN205765822U (zh) 具快速释放结构的棘轮扳手
CN103836560B (zh) 灯具的升降杆锁扣结构及使用该升降杆锁扣结构的投光灯
CN204229304U (zh) 带保险的自动锁结构及由其构成的显示屏
CN205835132U (zh) 具有定位装置的棘轮扳手
CN107791744B (zh) 一种便携汽车随车工具
CN103615455A (zh) 一种新型锁销装置
CN204312489U (zh) 双向可分离式传动联接的手柄和自动锁扣装置
CN201262173Y (zh) 刚性杆折叠式连接装置
CN205734622U (zh) 具弹性定位结构的棘轮扳手
CN107719557B (zh) 一种可脱离可调角度的自锁折叠器
CN211715526U (zh) 销轴定位机构和销轴连接组件
CN209682050U (zh) 一种用于拆内六角滑牙螺丝的扳手
CN210476770U (zh) 一种可变力臂式螺丝刀
CN205734623U (zh) 具有定位结构的棘轮扳手
CN110091274B (zh) 一种棘轮扳手
CN207087720U (zh) 扳手
CN210516510U (zh) 提升储能稳定性的负荷开关
CN219407806U (zh) 一种集装箱用折叠手柄
CN201228698Y (zh) 刚性杆折叠锁紧接头
CN219220085U (zh) 轿车门高强度机械撞锁
CN216991689U (zh) 一种双模式自锁型螺丝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