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4134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4134U
CN205724134U CN201620555464.3U CN201620555464U CN205724134U CN 205724134 U CN205724134 U CN 205724134U CN 201620555464 U CN201620555464 U CN 201620555464U CN 205724134 U CN205724134 U CN 205724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riving
rotary
groo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554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志乐
简小华
李章剑
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205554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4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4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413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装置,包括匹配插接的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传动装置包括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一电连接端子外侧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电连接端子外侧的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有同轴的第一旋转端子,其外侧设传动键;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有同轴中空的第二旋转端子,其内侧设螺旋状下降的引导曲面,引导曲面内部中空且与第一旋转端子同轴嵌套,引导曲面沿轴向开设有与传动键相匹配的传动槽;在引导曲面的引导下,第一旋转端子相对第二旋转端子旋转使得传动键进入传动槽中以实现卡接,且带动第一电连接端子与第二电连接端子相匹配插接。本实用新型保证电气连接的同时,实现精密的机械运动传输。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连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机电设备的连接装置为了实现信号的传输功能,通过电气连接的方式对两端的功率、信号等进行传输。现有的插针、D-SUB、BNC、SMA等连接器,虽然具有较好的信号传输性能,能达到较好的阻抗要求。
但是,在一些机电设备连接中,同时会要求电连接器能够实现较为精密的机械传动功能,如扭矩传输等,现有的电连接器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实现特殊场合的连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保证电气连接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精密的机械运动传输。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装置,其包括匹配插接以实现电信号传输的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传动装置,其包括同轴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外侧的第一传动轴和同轴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外侧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的第一旋转端子,所述第一旋转端子外侧设有传动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中空的第二旋转端子,所述第二旋转端子内侧设有螺旋状下降的引导曲面,所述引导曲面内部中空且与所述第一旋转端子同轴嵌套,所述引导曲面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传动键相匹配的传动槽;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端子插入到所述第二旋转端子时,在所述引导曲面的引导下,所述第一旋转端子会相对第二旋转端子旋转使得所述传动键进入所述传动槽中以实现卡接,并且带动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相匹配插接。
优选的是,所述传动键和所述传动槽数量相同,所述传动键是至少一个。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曲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相接处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传动键相匹配的传动槽。
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装置,其包括旋转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外侧的第一固定套筒、旋转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外侧的第二固定套筒;所述第一固定套筒、所述第二固定套筒、所述第一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外侧设有固定键,所述第二固定套筒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套筒插入所述第二固定套筒时,所述固定键插入所述固定槽以实现所述第一固定套筒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筒卡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外侧设有轴向的所述固定键;所述固定槽包括轴向的第一槽和径向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连接到所述第二槽;所述固定键依次进入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中以实现卡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套筒通过第一轴承旋转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端子外侧,所述第二固定套筒通过第二轴承旋转套设在所述第二旋转端子外侧。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旋转端子插入到第二旋转端子时,在引导曲面的引导下,第一旋转端子会相对第二旋转端子旋转,使得传动键进入传动槽以实现卡接;卡接的第一旋转端子和第二旋转端子承受一定的扭矩,实现机械运动的传输,从而带动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的匹配插接、实现电气连接;
2)在引导曲面的引导下,第一旋转端子的传动键和第二旋转端子的传动槽卡合,无需刻意对准传动键和传动槽进行插接,实现第一旋转端子和第二旋转端子之间盲插,进而带动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之间无需考虑插孔和插针的对齐,实现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的盲插;
3)第一旋转端子和第二旋转端子通过内外圆柱面的配合插接,具有较好的同轴精度;
4)传动键和传动槽数量相同以实现匹配插接;传动键和传动槽可以都是一个,也可以分别是多个;多个传动键和传动槽匹配插接,有利于提高扭矩传递、同轴精度;
5)引导曲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相接处沿轴向开设有与传动键相匹配的传动槽,提高第一旋转端子相对第二旋转端子的旋转路径,提高第一旋转端子与第二旋转端子插接的深度与稳固性;
6)本实用新型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中第一固定套筒插入第二固定套筒时,固定键插入固定槽以实现第一固定套筒与第二固定套筒卡接,便于同轴的端子顺利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第一旋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第二旋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D为电连接器的传动键与匹配的传动槽以及插针与匹配的插孔分别为多个的示意图。
图中:
10-电连接装置;11-第一电连接端子;12-第二电连接端子;
20-传动装置;21-第一传动轴;22-第二传动轴;23-第一旋转端子;231-传动键;24-第二旋转端子;241-引导曲面;242-传动槽;
30-固定装置;31-第一固定套筒;311-固定键;32-第二固定套筒;321-固定槽;321A-第一槽;321B-第二槽;33-第一轴承;34-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如图1所示,包括:
电连接装置10,其包括匹配插接以实现电信号传输的第一电连接端子11和第二电连接端子12;传动装置20,其包括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一电连接端子11外侧的第一传动轴21和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二电连接端子12外侧的第二传动轴22;第一传动轴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的第一旋转端子23,第一旋转端子23外侧设有传动键231;第二传动轴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中空的第二旋转端子24,第二旋转端子24内侧设有螺旋状下降的引导曲面241,引导曲面内部中空且与第一旋转端子23同轴嵌套,引导曲面241沿轴向开设有与传动键231相匹配的传动槽242;其中,第一旋转端子23插入到第二旋转端子24时,在引导曲面241的引导下,第一旋转端子23与第二旋转端子24相对旋转使得传动键231进入传动槽242中以实现卡接,并且带动第一电连接端子11与第二电连接端子12相匹配插接实现电气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端子23插入到第二旋转端子24时,只需在轴向微微使力,在引导曲面241的引导下,第一旋转端子23会相对第二旋转端子24旋转,使得传动键231进入传动槽242以实现卡接,无需手动对齐传动键231和传动槽242,插接便利。卡接的第一旋转端子23和第二旋转端子24承受一定的扭矩,实现机械运动的传输,并且带动第一电连接端子11和第二电连接端子12的匹配插接、实现电气连接。进一步地,在引导曲面241的引导下,第一旋转端子23的传动键231和第二旋转端子24的传动槽242卡合,无需刻意对准传动键231和传动槽242进行插接,实现第一旋转端子23和第二旋转端子24之间盲插,进而带动第一电连接端子11和第二电连接端子12之间也无需考虑插孔和插针的对齐,实现第一电连接端子11和第二连接端子12之间的盲插。更进一步地,第一旋转端子23和第二旋转端子24通过内外圆柱面的配合插接,具有较好的同轴精度;高精度的同轴度,为后续第一电连接端子11和第二电连接端子12之间的盲插提供便利。
上述实施方式中,传动键231和传动槽242数量相同以实现匹配插接;传动键231和传动槽242可以都是一个,也可以分别是多个;如图3与图4是传动键231和传动槽242分别为1个的示例;图5A至图5D是传动键231和传动槽242分别为2个和4个的示例。即使多个传动键231和传动槽242,也不需要一一对准,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引导曲面241、第一旋转端子23以及第二旋转端子24,亦可实现盲插。多个传动键231和传动槽242匹配插接,有利于提高扭矩传递、同轴精度。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电连接器的阻抗特性,第一电连接端子11和第二电连接端子12匹配实现电气连接,可以通过类似耳机OMTP/CTIA的连接器、USB连接器,同轴连接器等方式的电连接器结构来实现,具体形式不局限于某一种连接器结构。更进一步地,第一电连接端子11与第二电连接端子12匹配插接的插针与插孔的数目相同,且也不局限于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图3和图4是插针和插孔分别为1个的示例;图5A至图5D是插针和插孔分别是2个和4个的示例。多个插针与插孔插接时,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结构,插接时,无需对准多个插针和插孔,在引导曲面241的引导下,第一旋转端子23会相对第二旋转端子24旋转,使得传动键231进入传动槽242以实现卡接,进而带动第一电连接端子11和第二电连接端子12之间的插接,亦可实现盲插,插接方便。
上述实施方式中,传动槽242开设在沿引导曲面241轴向的任意位置,满足第一旋转端子23插入到第二旋转端子24时通过第一旋转端子23或第二旋转端子24的旋转、传动键231在引导曲面241的引导下进入传动槽242中卡接即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引导曲面241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相接处沿轴向开设有与传动键231相匹配的传动槽242,提高第一旋转端子23相对第二旋转端子24的旋转路径,提高第一旋转端子23与第二旋转端子24插接的深度与稳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装置30,其包括旋转套设在第一传动轴21外侧的第一固定套筒31、旋转套设在第二传动轴22外侧的第二固定套筒32;第一固定套筒31、第二固定套筒32、第一传动轴21以及第二传动轴22同轴;其中,第一固定套筒31外侧设有固定键311,第二固定套筒32设有固定槽321;第一固定套筒31插入第二固定套筒32时,固定键311插入固定槽321以实现第一固定套筒31与第二固定套筒32卡接。固定装置30用于保证第一电连接端子11与第二电连接端子12对接、第一旋转端子23与第二旋转端子24对接的同轴度,为同轴的端子顺利对接提供便利。
具体地,第一固定套筒31外侧设有轴向的固定键311;固定槽321包括轴向的第一槽321A和径向的第二槽321B,第一槽321A连接到第二槽321B;固定键311依次进入第一槽321A和第二槽321B中,实现第一固定套筒31依次沿第二固定套筒32的轴向和径向进行卡接。第一槽321A连接到第二槽321B,固定键311进入第二槽321B中可以沿径向来回滑动实现卡接。
更为具体地,第一槽321A的一端连接到第二槽321B的一端,使第一槽321A和第二槽321B呈直角状连接。直角状连接的第一槽321A和第二槽321B,使得固定键311进入第二槽321B中后沿径向单方向滑动实现卡接,卡接具有单向性,卡接方向目标明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固定套筒31通过第一轴承33旋转套设在第一传动轴21外侧,第二固定套筒32通过第二轴承34旋转套设在第二传动轴22外侧。第一轴承33将第一固定套筒31与第一传动轴21分开且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第二轴承34将第二固定套筒32与第二传动轴22分开且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连接装置,其包括匹配插接以实现电信号传输的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
传动装置,其包括同轴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外侧的第一传动轴和同轴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外侧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的第一旋转端子,所述第一旋转端子外侧设有传动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中空的第二旋转端子,所述第二旋转端子内侧设有螺旋状下降的引导曲面,所述引导曲面内部中空且与所述第一旋转端子同轴嵌套,所述引导曲面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传动键相匹配的传动槽;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端子插入到所述第二旋转端子时,在所述引导曲面的引导下,所述第一旋转端子会相对第二旋转端子旋转使得所述传动键进入所述传动槽中以实现卡接,并且带动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相匹配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键和所述传动槽数量相同,所述传动键是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曲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相接处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传动键相匹配的传动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装置,其包括旋转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外侧的第一固定套筒、旋转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外侧的第二固定套筒;所述第一固定套筒、所述第二固定套筒、所述第一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外侧设有固定键,所述第二固定套筒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套筒插入所述第二固定套筒时,所述固定键插入所述固定槽以实现所述第一固定套筒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筒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外侧设有轴向的所述固定键;所述固定槽包括轴向的第一槽和径向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连接到所述第二槽;所述固定键依次进入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中以实现卡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通过第一轴承旋转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端子外侧,所述第二固定套筒通过第二轴承旋转套设在所述第二旋转端子外侧。
CN201620555464.3U 2016-06-12 2016-06-12 电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24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5464.3U CN205724134U (zh) 2016-06-12 2016-06-12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5464.3U CN205724134U (zh) 2016-06-12 2016-06-12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4134U true CN205724134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1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55464.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24134U (zh) 2016-06-12 2016-06-12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241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2468A (zh) * 2016-06-12 2016-09-07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电连接器
CN106785738A (zh) * 2016-12-23 2017-05-3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其公端、母端连接器和微波器件
CN111725660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智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信号接头的尾套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2468A (zh) * 2016-06-12 2016-09-07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电连接器
CN106785738A (zh) * 2016-12-23 2017-05-3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其公端、母端连接器和微波器件
CN111725660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智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信号接头的尾套结构
CN111725660B (zh) * 2019-03-19 2021-08-20 智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信号接头的尾套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2468A (zh) 电连接器
CN205724134U (zh) 电连接器
US9515420B2 (en) Quick connect interface
US9509104B2 (en)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he same
US20140273613A1 (en) Connector cable for multiple connectors
US9843131B2 (en) Cable connectors and methods for the assembly thereof
US9721735B2 (en) Multi-function charger
WO2002078126A3 (en) Electric connector
BR0110798B1 (pt) recipiente de armazenamento para pelo menos uma agulha hipodérmica.
CN207544503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装置
CN105048164B (zh) 具有多个壳体外壳的可插拔连接器
US20140106623A1 (en) Transfer plug for a variety of sockets
US11398708B2 (en) Converter
CN110429413A (zh) 一种连接器及内窥镜连接器
US11677249B2 (en) Foldable watch charging adapter
CN213242965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08023227B (zh) 快速连接磁性接口产品与方法
CN208753578U (zh) 导向定位式探针
JP2008067532A (ja) 携帯端末充電器
KR101416497B1 (ko) 오티지 유에스비 메모리 장치
CN103094800A (zh) 耳机连接器
CN206946040U (zh) 一种紧凑型lc光纤连接器
CN111666603A (zh) 构建加密数据专用传输通道加密数据端口
CN104485543A (zh) 一种具有自动导正机构的连接器
CN107959176A (zh) 连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20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