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0513U - 一种新型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0513U
CN205720513U CN201620372701.2U CN201620372701U CN205720513U CN 205720513 U CN205720513 U CN 205720513U CN 201620372701 U CN201620372701 U CN 201620372701U CN 205720513 U CN205720513 U CN 205720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er
polarity
measured
station
transform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27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煜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ongy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ong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ongy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ong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727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0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0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05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本申请的极性检测装置,包括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探针,标准线圈,及变压器测量仪;两条探针用于接触连接待测电感器两个针脚,作为一个绕组连接变压器测量仪;标准线圈与待测电感器的线圈数相同或相近,标准线圈设于电感器检测工位,于待测电感器绕线组正上方,标准线圈作为待测电感器互感线圈独立连接变压器测量仪。本申请的极性检测装置,利用标准线圈与待测电感器间的互感效应,采用变压器测量仪对待测电感器相位和线圈数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收线和起线;检测更准确,完全避免了人工失误导致反相产品的问题;并且,本申请的极性检测装置,灵敏度高,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插件电感器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感器套管机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由导线盘绕磁芯或铁磁性材料而制成的一种储能元件。插件电感器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电感器结构,如图1所示。按照插件电感器的使用环境或条件,分为定相插件电感器和不定相插件电感器。插件电感器具有线圈起线和线圈收线的方向极性,对于一些简单的应用领域,如电源等,对于插件电感器的极性要求不高,或者根本不要求极性的情况,我们称为不定相插件电感器。在这种应用条件下,不需要区分线圈的起线和收线。但是,在另外一些应用领域,如通讯等,就要求区分插件电感器线圈的起线和收线,我们称为定相插件电感器。这种应用条件下,插件电感器的极性会直接影响其功能,因此,必须准确的知道哪个针脚是起线或收线。
现有的生产工艺中,通常是根据针脚的长短来判断起线和收线的。例如,在人工放置绕线支架时,统一规定左端短针脚为收线,在采用套管机进行热缩管装配时,通过针脚检测装置检测针脚的长短,以此确定起线或收线,并将热缩管上的白线与起线对齐,这样在使用时,即可以直接根据热缩管上标注的白线知道哪个针脚是起线、哪个针脚是收线。检测针脚长短的原理,如图1所示,当插件电感器移动到检测工位,平行的一上一下的两个探针2、3正好与插件电感器1的其中一个针脚接触,如果接触的是长针脚,则两个探针导通,通过通断检测装置4即可检出,如图1中A图所示,根据之前的设定,长针脚对应为起线,则插件电感器直接通过转向工位,进入到套热缩管的工位,热缩管的白线直接与起线对齐;如果接触的是短针脚,则两个探针不导通,图1中B图所示,根据设定短针脚为收线,因此,在转向工位时,转向工位将插件电感器旋转180度,使得热缩管的白线与起线对齐。
采用长短针脚探测器进行检测时,对前面统一放绕线支架的准确度要求很高,因为,如果前面放绕线支架的方向错了,将长短针脚混淆,则后续套热缩管也会是错位的。例如,原本统一是短针脚为收线,长针脚为起线;检测时也是按照长针脚导通,为起线,不转向直接套热缩管进行的;如果放反的话,长针脚为收线,检测时还是按照长针脚导通,不转向直接套热缩管,这样会导致热缩管的白线实际对齐的是收线。因此,如果前面放绕线支架出现人工失误,则会直接导致出现反相的产品,影响使用效果。并且,前面放绕线支架必须采用人工进行方向判断,无法实现自动化。
本申请的申请人曾经提出过一种半圆形线圈的极性检测装置,如图2所示,极性检测装置包括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探针22,23,半圆形的线圈25,以及变压器测量仪24;两条探针分别用于接触连接待测电感器21的两个针脚,作为一个绕组连接于变压器测量仪24;半圆形的线圈25设置于电感器检测工位,将待测电感器21的绕线组半包围,半圆形的线圈25作为待测电感器21的互感线圈独立的连接于变压器测量仪24;采用变压器测量仪24测量待测电感器的相位。利用半圆形的线圈25和待测电感器21之间形成互感线圈,将其视为互感变压器,并采用变压器测量仪对其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待测电感器的极性,进而获知哪个探针所连接的针脚为起线针脚或收线针脚。但是,这种检测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作为互感的半圆形线圈25只有半圈线圈,在一些待测电感器21的线圈数很多的情况下,只有半圆形线圈25的极性检测装置,其灵敏度较弱,不仅检测速度受影响,其检测质量也难以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电感器套管机的极性检测装置,以及基于该极性检测装置的电感器套管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感器套管机的极性检测装置,包括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探针32,33,标准线圈35,以及变压器测量仪34;两条探针分别用于接触连接待测电感器31的两个针脚,作为一个绕组连接于变压器测量仪34;标准线圈35的线圈数与待测电感器31的线圈数相同或相近,标准线圈35设置于电感器检测工位,位于待测电感器31的绕线组正上方,标准线圈35作为待测电感器31的互感线圈独立的连接于变压器测量仪34;采用变压器测量仪34测量待测电感器的相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将标准线圈35和待测电感器31分别作为变压器的两个绕组接到变压器测试仪34,通过变压器测试仪34测两个绕组的线圈数来判断极性;由于标准线圈35的线圈数与待测电感器31的线圈数是相同或者近似的,可以很灵敏的判断出待测电感器的极性,进而获知哪个探针所连接的针脚为起线针脚或收线针脚。例如探针32连接起线、探针33连接收线,与探针32连接收线、探针33连接起线,这两种情况下测定的相位是不同的。对于同一批待测电感器而言,绕线的线圈数是确定的,通过变压器测量仪可以测定出待测电感器的极性,从而判断起线和收线。与申请人之前提出的半圆形线圈的极性检测装置相比,本申请的极性检测装置,灵敏度更高,检测结果更准确;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的极性检测装置速度可以达到75个/min,而之前的半圆形线圈的极性检测装置速度基本在58个/min。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般来说,待测电感器的线圈数是预先设计好的,因此,可以采用与待测电感器线圈数相同的标准线圈,这样的测试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在没有线圈数相同的标准线圈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与待测电感器的线圈数相近的标准线圈,虽然效果较差,但同样可以实现检测,并且相较于申请人之前提出的半圆形线圈而言,效果都会有所提高。
本申请的另一面公开了一种采用本申请的极性检测装置的电感器套管机。
本申请的另一面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套管机,包括依序设计的第一极性检测工位、转向工位、第二极性检测工位,以及相应的机械手;第一极性检测工位安装有第一极性检测装置,第一极性检测装置包括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探针、标准线圈,以及第一变压器测量仪;两条探针分别用于接触连接待测电感器的两个针脚,作为一个绕组连接于第一变压器测量仪;标准线圈设置于第一极性检测工位的正上方,作为一个独立的绕组连接于第一变压器测量仪;第二极性检测工位安装有第二极性检测装置,第二极性检测装置同样包括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探针、标准线圈,以及第二变压器测量仪;两条探针分别用于接触连接待测电感器的两个针脚,作为一个绕组连接于第二变压器测量仪;标准线圈设置于第二极性检测工位的正上方,作为一个独立的绕组连接于第二变压器测量仪;机械手用于将待测电感器从一个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转向工位与第一变压器测量仪信号连接,根据第一变压器测量仪的检测信号进行180度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中,采用了两个极性检测装置,第一极性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一极性检测工位,该极性检测装置的作用是确定起线和收线,第二极性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二极性检测工位,第二极性检测装置是在经过转向工位后,在进行热缩管装配之前,再次确认相位是否符合预先设定,即再次确认起线和收线,通过两个极性检测装置确保无误。第二,本申请的转向工位,与改进之前一样,其作用都是根据检测信息对待测电感器进行180度的旋转或者不旋转;只是,本申请中,控制转向工位的信息来自于本申请的第一极性检测装置;可以理解,180度的旋转是在待测电感器被机械手移动到了转向工位后所发生的,从而实现待测电感器换相,使得起线或收线的针脚保持正确的方位。第三,机械手以及其它未提及的组件,与现有的套管机相同,在此不累述。
优选的,本申请的电感器套管机还包括自动送料盘,自动送料盘设置于第一极性检测工位之前。
优选的,本申请的电感器套管机还包括针脚纠正工位,针脚纠正工位设置于自动送料盘和第一极性检测工位之间,用于将电感器的两个针脚撑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插件电感器的两个针脚可能会被扭曲,或者搭合在一起,这样则无法进行极性检测,因此,需要一个针脚纠正工位,将两个针脚撑开,使其基本符合下一工位的检测需求。
因此,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用于电感器套管机的极性检测装置,特别针对插件电感器的检测而设计,利用与待测电感器线圈数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准线圈与待测电感器之间的互感效应,采用变压器测量仪对待测电感器的相位和线圈数进行检测,从而准确判断收线和起线;检测更加准确无误,完全避免了人工失误导致反相产品的问题;并且,本申请的极性检测装置,灵敏度更高,检测速度更快,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常规的检测电感器针脚长短的示意图,图中,1为待测电感器、2和3为探针、4为通断检测装置;
图2是本申请中利用半圆形线圈检测待测电感器极性的极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1为待测电感器、22和23为探针、24为变压器测量仪、25为半圆形的线圈;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极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31为待测电感器、32和33为探针、34为变压器测量仪、35为标准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目的,现附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如下,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
本例的电感器套管机,在现有的电感器套管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原本检测针脚长短的装置,改进为一种新的极性检测装置。具体的,本例的电感器套管机包括依工序承接的自动送料盘、针脚纠正工位、第一极性检测工位、转向工位和热缩管装配组件,以及若干个机械手。自动送料盘用于自动将电感器输送到后续的工位,而后,在各个工位的电感器由机械手转移至下一工位。针脚纠正工位用于将电感器的两个针脚撑开,使其方便后续的检测。第一极性检测工位上安装有第一极性检测装置;第一极性检测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探针32,33,标准线圈35,以及第一变压器测量仪34;两条探针分别用于接触连接待测电感器31的两个针脚,作为一个绕组连接于变压器测量仪34;标准线圈35的线圈数与待测电感器31的线圈数相同,标准线圈35设置于电感器检测工位,位于待测电感器31绕线组的正上方,标准线圈35作为一个独立的绕组连接于变压器测量仪34。转向工位与第一变压器测量仪34信号连接,根据第一变压器测量仪34的检测信号进行180度旋转或保持原位。热缩管装配组件用于给电感器装配热缩管,这与传统的热缩管装配组件相同,在此不累述。
本例的电感器套管机,在极性检测工位安装一个全新的极性检测装置,该极性检测装置,利用一个与待测电感器线圈数相同的标准线圈,与待测电感器进行互感,将标准线圈和待测电感器作为变压器的两个绕组,采用变压器测量仪对标准线圈与待测电感器的互感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待测电感器的相位和线圈数,进而得知收线和起线分别对应的针脚。通过本例的极性检测装置,能够准确无误的判断起线和收线,与传统的通过长短脚判断收线和起线的方式相比,本例的极性检测装置更为准确,并且,完全避免了人为失误。基于本例的极性检测装置,前面在绕线工艺阶段,完全不需要人工的对绕线支架的方向进行统一排布;因此,可以实现全自动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还能保障生产质量。
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在转向工位和热缩管装配组件之间还设计了第二极性检测工位,并且在第二极性检测工位上安装第二极性检测装置。第二极性检测装置与第一极性检测装置的结构和组成相同,其作用是,对转向工位后的电感器进行再次确认,确保相位的准确性。从而保障热缩管的白线与起线对齐。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来说,热缩管的白线是与起线对齐的,这是根据行业使用习惯而定的;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统一的将热缩管的白线与收线对齐。本例的极性检测装置能够准确判断哪个针脚为收线或起线,因此,具体要将热缩管白线与起线或收线对齐,只需要根据具体设定进行调整即可,不会出现于设定相反的反相产品。
经过实践生产测试,采用本例的极性检测装置的电感器套管机,其最高生产速度可以达到75个/min,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申请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5)

1.一种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探针(32,33),标准线圈(35),以及变压器测量仪(34);两条探针分别用于接触连接待测电感器(31)的两个针脚,作为一个绕组连接于所述变压器测量仪(34);所述标准线圈(35)的线圈数与待测电感器(31)的线圈数相同或相近,标准线圈(35)设置于电感器检测工位,位于待测电感器(31)的绕线组正上方,标准线圈(35)作为待测电感器(31)的互感线圈独立的连接于所述变压器测量仪(34);采用变压器测量仪(34)测量待测电感器(31)的相位。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检测装置的电感器套管机。
3.一种电感器套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设计的第一极性检测工位、转向工位、第二极性检测工位,以及相应的机械手;
所述第一极性检测工位安装有第一极性检测装置,第一极性测装置包括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探针、标准线圈,以及第一变压器测量仪;两条探针分别用于接触连接待测电感器的两个针脚,作为一个绕组连接于第一变压器测量仪;标准线圈设置于第一极性检测工位的正上方,作为一个独立的绕组连接于第一变压器测量仪;
所述第二极性检测工位安装有第二极性检测装置,第二极性检测装置同样包括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探针、标准线圈,以及第二变压器测量仪;两条探针分别用于接触连接待测电感器的两个针脚,作为一个绕组连接于第二变压器测量仪;标准线圈设置于第二极性检测工位正上方,作为一个独立的绕组连接于第二变压器测量仪;
所述机械手用于将待测电感器从一个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所述转向工位与所述第一变压器测量仪信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变压器测量仪的检测信号进行180度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套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送料盘,所述自动送料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极性检测工位之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器套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脚纠正工位,所述针脚纠正工位设置于所述自动送料盘和第一极性检测工位之间,用于将电感器的两个针脚撑开。
CN201620372701.2U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新型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20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2701.2U CN205720513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新型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2701.2U CN205720513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新型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0513U true CN205720513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270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20513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新型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205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3917A (zh) * 2019-11-26 2020-02-28 东莞市春之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套管输送检测机构及变压器线圈穿管绕线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3917A (zh) * 2019-11-26 2020-02-28 东莞市春之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套管输送检测机构及变压器线圈穿管绕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5362B (zh) 一种基于开放磁路的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CN100410675C (zh) 电力电缆故障的同步磁场定向定位法
CN102265150B (zh) 用于监测金属线的装置及方法
US9213018B2 (en) Partial saturation eddy current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CN106290553B (zh) 一种新型检测钢丝绳缺陷的电磁传感器系统
CN106569170A (zh) 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4165923A (zh) 金属线材/管材无损探伤装置
CN103268802A (zh) 一种检测地下金属管道腐蚀情况的磁化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407043A (zh) 基于电磁感应的钢帘线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3063126A (zh) 连续油管椭圆度检测方法
CN104695946A (zh) 利用地层自然伽马的井下管柱自动定位及解释仪器及方法
CN205720513U (zh) 一种新型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CN207281002U (zh) 一种瞬变电磁检测探头及检测装置
CN103512483A (zh) 架空管道壁厚腐蚀扫查检测系统
US2020020908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characteristic on a component
CN103842811A (zh) 用于在金属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的裂纹检测的装置
CN104833720A (zh) 单一线圈电磁谐振检测金属管道损伤的方法
JP5192706B2 (ja) 地絡事故点探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地絡事故点探査方法
CN204389438U (zh) 一种涡流直角检测探头
CN205539313U (zh) 一种用于电感器套管机的极性检测装置及电感器套管机
CN110174593B (zh) 采用电磁感应判断接地网断点位置的装置与方法
CN102645157B (zh) 涡流检测探头
CN205301496U (zh) 一种电力电缆故障智能定点装置
CN207528903U (zh) 一种各向异性磁性材料取向方向的检测系统
US20190219542A1 (en) Handheld pipeline inspection tool with planar excitation coi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