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0269U - 反应杯加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应杯加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0269U
CN205720269U CN201620317285.6U CN201620317285U CN205720269U CN 205720269 U CN205720269 U CN 205720269U CN 201620317285 U CN201620317285 U CN 201620317285U CN 205720269 U CN205720269 U CN 205720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up
tuning
hopper
groove
tun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172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政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AKER BIOMEDICAL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AKER BIOMEDICAL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AKER BIOMEDICAL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AKER BIOMEDICAL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172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0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0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026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杯加载装置,包括:基座,设于基座的料斗,设于料斗内的调向结构,设于基座且自料斗底部将反应杯提升至调向结构的提升机构;调向结构具有调向槽、与调向槽可拆卸地连接且遮盖调向槽槽口的调向槽盖,调向槽宽度大于反应杯的杯体外径,且调向槽宽度小于反应杯的凸缘外径;调向槽自靠近提升机构的一端至远离提升机构的一端向料斗的底端倾斜,调向槽的槽底远离提升机构的一端设有供反应杯通过的出口;提升机构具有容纳反应杯且能够在料斗内与调向槽连通的提升槽,提升槽自远离调向槽的一端至靠近调向槽的一端向料斗的底端倾斜。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方便了解决卡管故障,也避免了因解决卡管故障而降低检测仪器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反应杯加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反应杯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体外诊断行业,检验仪器通常涉及到各种反应试验,而反应试验需要一个合适的场所,通常选择反应杯作为反应容器。如图1所示,反应杯包括杯体和设在杯体外侧且呈环形的凸缘,该反应杯的杯底端较重,凸缘靠近反应杯的杯顶端,且凸缘的外径大于杯体的外径。
反应杯通过注塑模具生产,通常生产出来的反应杯都是杂乱无章的,然后直接装袋。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把杂乱无章的反应杯一个一个整齐划一的及时输送给检验仪器进行试验。
目前,部分检测仪器采用手动排列装盒,然后再一盒一盒的供给给检测仪器使用。这种方式效率较低,人力成本较大,而且较易出现供给不及时的情况,导致试验终止。还有部分检测仪器是自动加载反应杯,不需要人工排列整齐,加载效率较高。但是,检测仪器内部较易发生卡管。当发生卡管时,由于卡管部位位于检测仪器内部,需要停止正在检测的项目,由专业的仪器维修人员对其进行维修,使得卡管故障的解决较不方便。
另外,发生卡管时,需要停止正在检测的项目,待解决卡管故障后,需要重新开机。对于体外诊断行业的检验仪器而言,当重新开机时,需要开机自检,需要完成填充管路、调节各个位置的适应温度、各个结构的复位工作,仪器的自检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从而会导致检验仪器的使用效率的降低。
综上所述,如何自动加载反应杯,以便于解决卡管故障,便于维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杯加载装置,实现自动加载反应杯,以降低解决卡管故障的难度,便于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杯加载装置,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的料斗,设于所述料斗内的调向结构,设于所述基座且自所述料斗的底部将反应杯提升至所述调向结构的提升机构;
其中,所述调向结构具有:调向槽、与所述调向槽可拆卸地连接且遮盖所述调向槽槽口的调向槽盖,所述调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反应杯的杯体外径,且所述调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反应杯的凸缘外径;所述调向槽自靠近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向所述料斗的底端倾斜,所述调向槽的槽底远离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设有供所述反应杯通过的出口;
所述提升机构具有容纳所述反应杯且能够在所述料斗内与所述调向槽连通的提升槽,所述提升槽自远离所述调向槽的一端至靠近所述调向槽的一端向所述料斗的底端倾斜。
优选地,所述出口为仅能供一个所述反应杯排出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输送机构,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上的提升块;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提升块形成所述提升槽。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为链条输送机构。
优选地,所述料斗具有让位开口,所述让位开口自所述料斗的顶端向所述料斗的底端延伸;所述提升机构的提升段位于所述让位开口内。
优选地,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
出口挡件,所述出口挡件包括:用于开闭所述出口的第一挡件,用于阻挡所述出口前端的所述反应杯滑至所述出口的第二挡件;
驱动所述第一挡件开闭所述出口的挡件驱动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挡件与所述第二挡件相连,当所述第一挡件打开所述出口时,所述第二挡件阻挡所述出口前端的所述反应杯滑至所述出口。
优选地,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调向槽内的所述反应杯的第一传感器;
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连,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反应杯时,控制所述提升机构停止提升的第一控制器。
优选地,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料斗内的所述反应杯的第二传感器;
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连,当所述第二传感器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反应杯时,发出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器。
优选地,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出口处是否有所述反应杯的下落的第三传感器;
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相连,当所述出口处无所述反应杯下落时,发出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器。
优选地,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料斗内的反应杯振动的振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自所述料斗的底端且内伸于所述料斗的振动块,驱动所述振动块沿所述料斗深度方向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的曲柄,所述曲柄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动杆;
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的摆杆,所述摆杆的中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杆配合且供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的第一条形孔,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杆;
其中,所述振动块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杆配合且供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的第二条形孔。
优选地,所述曲柄与所述提升机构的输送机构的从动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的加载原理为:将反应杯放置在料斗内,启动提升机构,反应杯会进入提升槽内,当反应杯到达调向结构,提升槽与调向槽连通后,该提升槽内的反应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至调向槽内,由于反应杯的杯底端较重,调向槽的宽度大于反应杯的杯体外径且小于反应杯的凸缘外径,则在调向槽和调向槽盖的共同作用下,反应杯的杯底端进入调向槽内,而反应杯的杯顶端外露于调向槽,使得每个反应杯排列一致,实现了对反应杯的整理,位于调向槽内的反应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至出口,自出口处排出料斗,向检测仪器供给反应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通过提升机构和调向结构实现反应杯的自动加载,当调向机构发生卡管时,由于调向结构位于料斗内,调向槽盖与调向槽可拆卸地连接,且提升槽和调向槽的连通处位于料斗内,发生卡管时,工作人员取出调向槽盖,取出卡住的反应管,即可解决卡管故障,即工作人员直接在料斗内解决卡管故障即可,无需打开检测仪器的内部,也无需专业的维修人员,较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解决卡管故障的难度,方便了解决卡管故障。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工作人员直接在料斗内解决卡管问题即可,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卡管,则无需打开检测仪器的内部,则在解决卡管故障时无需将正在进行的检测项目停止,因此,在解决卡管故障后,检测仪器无需重新开机,从而避免了因解决卡管故障而降低检测仪器的使用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依靠反应杯的自身重力和调向结构实现反应杯的整理,不易发生卡管,有效降低了卡管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反应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中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中调向槽盖与调向槽的分解图。
上图1-5中:
1为料斗,2为链条,3为主动链轮,4为输送驱动部件,5为从动链轮,6为张紧链轮,7为振动块,8为曲柄,9为摆杆,10为转轴,11为调向槽盖,12为调向槽,13为出口挡件,14为第一传感器,15为第二传感器,16为基座,17为提升块,18为反应杯、19为第二滑动杆、20为第二条形孔、21为第一滑动杆、22为第一条形孔、23为挡件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包括:基座16,设于基座16的料斗1,设于料斗1内的调向结构,设于基座16且自料斗1的底部将反应杯18提升至调向结构的提升机构。
上述调向结构具有:调向槽12、与调向槽12可拆卸地连接且遮盖调向槽12槽口的调向槽盖11,调向槽12的宽度大于反应杯18的杯体外径,且调向槽12的宽度小于反应杯18的凸缘外径;调向槽12自靠近提升机构的一端至远离提升机构的一端向料斗1的底端倾斜,调向槽12的槽底远离提升机构的一端设有供反应杯18通过的出口。可以理解的是,调向结构要高于料斗1的底部,具体地,调向结构位于料斗1的中部或者顶部。
上述提升机构具有容纳反应杯18且能够在料斗1内与调向槽12连通的提升槽,提升槽自远离调向槽12的一端至靠近调向槽12的一端向料斗1的底端倾斜。可以理解是,提升机构的提升段是位于料斗1内的,以保证提升料斗1内的反应杯18。随着提升机构的提升,提升槽会与调向槽12连通,此时,该提升槽内的反应杯18会进入调向槽12。
上述提升槽能够与调向槽12连通,则表明调向槽12靠近提升机构的一端具有进口,当调向槽盖11具有与调向槽12的进口端配合的盖板时,该盖板具有开口,使得调向槽12的进口外露,以保证提升槽能够与调向槽12连通。
当需要供应反应杯18,但出口处又没有反应杯18掉落时,此时发生卡管,这时用户需要取掉调向槽盖11,对调向槽12里面的反应杯18进行清理,然后把调向槽盖11放回原处,试验继续运行而无需终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的加载原理为:将反应杯18放置在料斗1内,启动提升机构,反应杯18会进入提升槽内,当反应杯18到达调向结构,提升槽与调向槽12连通后,该提升槽内的反应杯18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至调向槽12内,由于反应杯18的杯底端较重,调向槽12的宽度大于反应杯18的杯体外径且小于反应杯18的凸缘外径,则在调向槽12和调向槽盖11的共同作用下,反应杯18的杯底端进入调向槽12内,而反应杯18的杯顶端外露于调向槽12,使得每个反应杯18排列一致,实现了对反应杯18的整理,位于调向槽12内的反应杯18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至出口,自出口处排出料斗1,向检测仪器供给反应杯1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通过提升机构和调向结构实现反应杯18的自动加载,当调向机构发生卡管时,由于调向结构位于料斗1内,调向槽盖11与调向槽12可拆卸地连接,且提升槽和调向槽12的连通处位于料斗1内,发生卡管时,工作人员取出调向槽盖11,取出卡住的反应管,即可解决卡管故障,即则工作人员直接在料斗1内解决卡管故障即可,无需打开检测仪器的内部,也无需专业的维修人员,较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解决卡管故障的难度,方便了解决卡管故障。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工作人员直接在料斗1内解决卡管问题即可,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卡管,则无需打开检测仪器的内部,则在解决卡管故障时无需将正在进行的检测项目停止,因此,在解决卡管故障后,检测仪器无需重新开机,从而避免了因解决卡管故障而降低检测仪器的使用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加载装置,依靠反应杯18的自身重力和调向结构实现反应杯18的整理,不易发生卡管,有效降低了卡管几率;而且,调向槽盖11能够防止调向槽12内进入过多的反应杯18。
上述调向槽盖11与调向槽12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调向槽盖11与调向槽12卡接、或者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优先选择调向槽盖11与调向槽12卡接。
上述调向槽12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可通过调整出口的大小来改变一次供给的反应杯18的数目。为了保证反应杯18的排列一致,优先选择一次仅供给一个反应杯18。具体地,出口为仅能供一个反应杯18排出的通孔。当然,也可选择出口仅能供两个反应杯18排出,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优选地,上述提升机构包括:输送机构,设于输送机构上的提升块17;其中,相邻的两个提升块17形成提升槽。
具体地,提升块17包括:安装板,一个设于所述安装板的提升板;其中,提升板为倾斜板,相邻的两个提升块17中,两个提升板和两个提升板之间的安装板形成提升槽。对于提升板的倾斜方向,需要根据提升槽的倾斜方向进行设计,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也可根据调向结构的位置,选择提升机构为其他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输送机构可为链条输送机构、皮带述输送机构、滚筒输送机构等。为了便于提升反应杯18,优先选择输送机构为链条输送机构。具体地,链条输送机构包括:链条2,带动链条2转动的主动链轮3和从动链轮5,驱动主动链轮3转动的输送驱动部件4;其中,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5和输送驱动部件4均安装于基座16。优选地,上述输送驱动部件4为电机。
为了保证链条输送机构的稳定性,上述链条输送机构还包括张紧链轮6,该张紧链轮6位于主动链轮3和从动链轮5之间。具体地,张紧链轮6安装于基座16。
上述提升机构的提升段位于料斗1内,为了便于设置提升机构,上述料斗1具有让位开口,该让位开口自料斗1的顶端向料斗1的底端延伸;提升机构的提升段位于让位开口内。
可以理解的是,调向槽12位于让位开口的顶端和让位开口的底端之间,且调向槽12位于让位开口的一侧。提升机构的提升段与让位开口的两个侧壁之间的间隙小于反应杯18的杯体外径,以避免反应杯18自提升段与让位开口的侧壁之间掉落。
为了避免卡管,要求提升机构的提升段与让位开口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在预设范围内。
当然,也可选择料斗1具有条形孔,提升机构的提升段位于该条形孔内,只是结构较为复杂,不方便设置。
为了方便加载反应杯18,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出口挡件13,该出口挡件13包括:用于开闭出口的第一挡件,用于阻挡出口前端的反应杯18滑至出口的第二挡件;驱动第一挡件开闭出口的挡件驱动部件23;其中,第一挡件与第二挡件相连,当第一挡件打开出口时,第二挡件阻挡出口前端的反应杯18滑至出口。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挡件设于调向槽12远离提升机构的一端。出口前端,是指出口靠近进口的一端。
具体地,当需要供给反应杯18时,挡件驱动部件23驱动第一挡件向远离出口的方向运动,第二挡件随第一挡件运动,直至第一挡件打开出口,此时第二挡件阻挡出口前端的反应杯18滑至出口,这样出口处的反应杯18就沿着轨道垂直掉落下去到达检测仪器相应位置,如此循环就完成了反应杯18按同一放置方向一个一个的及时输送给检测仪器进行试验;当不需要供给反应杯18时,挡件驱动部分驱动第一挡件反向运动,直至第一挡件关闭出口,此时第二挡件不再阻挡出口前端的反应杯18滑至出口。
上述反应杯18加载装置,通过对出口挡件13的控制能够达到按时按需的供应反应杯18,即使在反应杯18添加过量时也不影响加载效率,也减低了卡管风险。
上述挡件驱动部件23可驱动第一挡件沿直线移动,也可选择挡件驱动部件23驱动第一挡件旋转。为了减小占用空间,优先选择前者。此时,挡件驱动部件23可为直线电机、气缸、电磁铁等动力部件。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挡件呈弧形板,方便了第二挡件阻挡出口前端的反应杯18滑至出口。
上述出口挡件13可为板状或者块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14和第一控制器,其中,第一传感器14用于检测调向槽12内的反应杯18;第一控制器与第一传感器14相连,当第一传感器14检测到反应杯18时,第一控制器控制提升机构停止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传感器14未检测到调向槽12内的反应杯18时,提升机构继续提升反应杯18。第一传感器14可设置在调向槽12的开口端,也可设置在调向槽12的中部。
优选地,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15和第一报警器;其中,第二传感器15用于检测料斗1内的反应杯18;第一报警器与第二传感器15相连,当第二传感器15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反应杯18时,发出报警信息。
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中,当第二传感器15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反应杯18的存在时,则表明反应杯18容量过少,第一报警器会报警提醒用户及时添加反应杯18。上述第一报警器为报警灯或者蜂鸣器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和第二报警器,其中,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出口处是否有反应杯18的下落;第二报警器与第三传感器相连,当出口处无反应杯18下落时,第二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
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中,当需要供应反应杯18,但出口处又没有反应杯18下落时,此时发生卡管,第二报警器报警,这时用户需要取掉调向槽盖11,对调向槽12里面的反应杯18进行清理,然后把调向槽盖11放回原处,试验继续运行而无需终止。
上述第二报警器为报警灯或者蜂鸣器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料斗1内的反应杯18进入提升机构的提升槽内,上述反应杯加载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料斗1内的反应杯18振动的振动机构。对于振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简化结构,上述振动机构包括:自料斗1的底端且内伸于料斗1的振动块7,驱动振动块7沿料斗1深度方向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
具体地,启动提升机构的同时,启动振动驱动机构,振动块7沿料斗1的深度方向振动,使得料斗1内的反应杯18振动,便于反应杯18进入提升槽。
上述振动驱动机构存在多种结构,例如,振动驱动机构包括:气缸,该气缸与振动块7相连。或者振动驱动机构包括:丝杠机构,驱动丝杠机构的螺杆旋转的电机;其中,丝杠机构的螺母与振动块7相连。
优选地,上述振动驱动机构包括:曲柄8和摆杆9;其中,曲柄8可转动地设于基座16,曲柄8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动杆21;摆杆9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基座16,摆杆9的中部具有与第一滑动杆21配合且供第一滑动杆21滑动的第一条形孔22,摆杆9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杆19;振动块7的底端设有与第二滑动杆19配合且供第二滑动杆19滑动的第二条形孔20。
随着曲柄8的转动,带动摆杆9来回摆动,摆杆9的摆动带动振动块7在料斗1的底部进行短距离的上下运动,从而对放置于料斗1内的反应杯18产生一个振动搅拌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反应杯18进入提升槽。优选地,上述摆杆9通过转轴10可转动地设于基座16。
为了减少驱动部件,降低成本,上述曲柄8与提升机构的输送机构的从动轮固定连接。具体地,当提升机构的输送机构为链条输送机构时,曲柄8与链条输送机构的从动链轮5固定连接。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的料斗,设于所述料斗内的调向结构,设于所述基座且自所述料斗的底部将反应杯提升至所述调向结构的提升机构;
其中,所述调向结构具有:调向槽、与所述调向槽可拆卸地连接且遮盖所述调向槽槽口的调向槽盖,所述调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反应杯的杯体外径,且所述调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反应杯的凸缘外径;所述调向槽自靠近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向所述料斗的底端倾斜,所述调向槽的槽底远离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设有供所述反应杯通过的出口;
所述提升机构具有容纳所述反应杯且能够在所述料斗内与所述调向槽连通的提升槽,所述提升槽自远离所述调向槽的一端至靠近所述调向槽的一端向所述料斗的底端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为仅能供一个所述反应杯排出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输送机构,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上的提升块;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提升块形成所述提升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为链条输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具有让位开口,所述让位开口自所述料斗的顶端向所述料斗的底端延伸;所述提升机构的提升段位于所述让位开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口挡件,所述出口挡件包括:用于开闭所述出口的第一挡件,用于阻挡所述出口前端的所述反应杯滑至所述出口的第二挡件;
驱动所述第一挡件开闭所述出口的挡件驱动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挡件与所述第二挡件相连,当所述第一挡件打开所述出口时,所述第二挡件阻挡所述出口前端的所述反应杯滑至所述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调向槽内的所述反应杯的第一传感器;
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连,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反应杯时,控制所述提升机构停止提升的第一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料斗内的所述反应杯的第二传感器;
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连,当所述第二传感器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反应杯时,发出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出口处是否有所述反应杯的下落的第三传感器;
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相连,当所述出口处无所述反应杯下落时,发出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料斗内的反应杯振动的振动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自所述料斗的底端且内伸于所述料斗的振动块,驱动所述振动块沿所述料斗深度方向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的曲柄,所述曲柄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动杆;
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的摆杆,所述摆杆的中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杆配合且供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的第一条形孔,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杆;
其中,所述振动块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杆配合且供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的第二条形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反应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与所述提升机构的输送机构的从动轮固定连接。
CN201620317285.6U 2016-04-14 2016-04-14 反应杯加载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20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17285.6U CN205720269U (zh) 2016-04-14 2016-04-14 反应杯加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17285.6U CN205720269U (zh) 2016-04-14 2016-04-14 反应杯加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0269U true CN205720269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8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17285.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20269U (zh) 2016-04-14 2016-04-14 反应杯加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2026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9676A (zh) * 2016-04-14 2016-06-22 四川迈克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加载装置
CN109142772A (zh) * 2018-06-29 2019-01-04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运动路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42771A (zh) * 2018-06-29 2019-01-04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推块及反应杯加载装置
CN112433061A (zh) * 2020-10-27 2021-03-02 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杯上料装置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4132768A (zh) * 2021-12-17 2022-03-04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分杯机构及供料装置
CN114132768B (zh) * 2021-12-17 2024-05-31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分杯机构及供料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9676A (zh) * 2016-04-14 2016-06-22 四川迈克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加载装置
CN109142772A (zh) * 2018-06-29 2019-01-04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运动路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42771A (zh) * 2018-06-29 2019-01-04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推块及反应杯加载装置
CN109142772B (zh) * 2018-06-29 2022-03-15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运动路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42771B (zh) * 2018-06-29 2022-07-05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推块及反应杯加载装置
CN112433061A (zh) * 2020-10-27 2021-03-02 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杯上料装置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4132768A (zh) * 2021-12-17 2022-03-04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分杯机构及供料装置
CN114132768B (zh) * 2021-12-17 2024-05-31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分杯机构及供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9676B (zh) 反应杯加载装置
CN205720269U (zh) 反应杯加载装置
CN103204253B (zh) 单臂侧立式全自动吨袋包装机
US7504593B2 (en) Continuous quantitative discharging device and material blend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7155386A (ja) 計量装置
CN205837240U (zh) 装盒机下料装置
CN106879658B (zh) 一种方便拆卸搅拌轴的面粉加工装置
CN205328046U (zh) 旋转式可控干果定量投料系统
WO2022166112A1 (zh) 搅拌装置、接料装置及饮品制作机
US9266662B1 (en) Bulk fiber dispenser
JP5869766B2 (ja) 粉粒体小分け計量装置および粉粒体小分け計量方法
US4693285A (en) Automatic container-filling apparatus
KR101086279B1 (ko) 떡 정량 포장장치
CN210822831U (zh) 一种土壤改良型沸石肥料生产用包装设备
CN108216750A (zh) 一种袋泡饮品的自动包装装置
CN106273033A (zh) 一种塑料制品原料混料装置
CN107672851B (zh) 一种化肥装袋设备
CN206136936U (zh) 一种饲养黑水虻的振落机构
CN107415054A (zh) 一种全自动混色砖面料搅拌站
CN209596968U (zh) 一种双轴搅拌机
KR101455193B1 (ko) 동물용 사료 공급장치
CN206528669U (zh) 一种液态肥料制剂生产线及其物料灌装设备
CN201607270U (zh) 旋转下料秤量装置
CN110436216A (zh) 一种流量可调的振动给料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H0579889A (ja) 組合せ計量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