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4837U - 一种增压风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压风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4837U
CN205714837U CN201620196446.0U CN201620196446U CN205714837U CN 205714837 U CN205714837 U CN 205714837U CN 201620196446 U CN201620196446 U CN 201620196446U CN 205714837 U CN205714837 U CN 205714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flabellum
draft
forc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64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文昉
李泳毅
谢荣忠
刘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OWERLOGIC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OWERLOGIC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OWERLOGIC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OWERLOGIC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964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4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4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4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风扇结构,此增压风扇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风扇及至少一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具有一第一扇叶组;第二风扇具有一第二扇叶组,第一扇叶组的一部分与第二扇叶组的一部分层迭设置而成一层迭区。藉此,第一扇叶组与第二扇叶组部分层迭设置而成层迭区,层迭区能有效地增加风压和送风量,以达到增压风扇结构具有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噪音及缩小组合空间之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增压风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散热风扇结构,尤指一种增压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之进步,计算机等3C产品之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其内部的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也更为可观,若电子组件温度过高则会影响运作时的性能及稳定性,所以电子组件大多需要散热装置散热,以确保电子组件能正常运作。其中,散热风扇为常见的一种散热装置,且为增加散热面积,散热风扇通常会复数组并列使用。
然而,现代散热装置的安装空间有限,所以上述复数风扇不易再加装导风增压结构,造成各风扇发生有出风不集中、风压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散热效率不佳,无法提供密集排列的电子组件区或其他高热量累积处更有效的散热效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之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人改良之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其系利用第一扇叶组与第二扇叶组部分层迭设置而成层迭区,层迭区能有效地增加风压和送风量,以达到增压风扇结构具有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噪音及缩小组合空间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包括:
至少一第一风扇(1),具有一第一扇叶组(11);以及
至少一第二风扇(2),具有一第二扇叶组(21),该第一扇叶组(11)的一部分与该第二扇叶组(21)的一部分层迭设置而成一层迭区(a)。
进一步地,该第二风扇(2)设置在该第一风扇(1)的左侧或右侧。
进一步地,该第一扇叶组(11)剩下的部分与该第二扇叶组(21)剩下的部分非层迭设置。
进一步地,该第一风扇(1)具有一第一轮毂(12),该第一扇叶组(11)包含环设于该第一轮毂(12)外围的复数第一扇叶(111),该第二风扇(2)具有一第二轮毂(22),该第二扇叶组(21)包含环设于该第二轮毂(22)外围的复数第二扇叶(211)。
进一步地,每一该第一扇叶(111)具有一第一末端(112),每一该第一扇叶(111)自该第一轮毂(12)朝该第一末端(112)方向逐渐缩减厚度以形成一第一倾斜面(113),每一该第二扇叶(211)具有一第二末端(212),每一该第二扇叶(211)自该第二轮毂(22)朝该第二末端(212)方向逐渐缩减厚度以形成一第二倾斜面(213),该第一倾斜面(113)与该第二倾斜面(213)呈上、下相对配置。
进一步地,该第一倾斜面(113)与该第二倾斜面(213)实质上呈等距相对配置。
进一步地,第二风扇(2)的数量为二,该第二风扇(2)设置在该第一风扇(1)的左、右两侧,该第一扇叶组(1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该第二扇叶组(21)层迭设置。
进一步地,该第一风扇(1)的旋转方向与该第二风扇(2)的旋转方向反向。
进一步地,该第一风扇(1)的旋转方向与该第二风扇(2)的旋转方向同向。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第一扇叶逐渐缩减厚度以形成第一倾斜面,第二扇叶逐渐缩减厚度以形成第二倾斜面,各第一倾斜面与各第二倾斜面大致上呈等距相对配置,以令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层迭设置的厚度总和维持在大约一个扇叶的厚度,使增压风扇结构之体积维持在限定的厚度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压风扇结构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压风扇结构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增压风扇结构之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增压风扇结构另一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增压风扇结构, 1、第一风扇, 11、第一扇叶组,
111、第一扇叶, 112、第一末端, 113、第一倾斜面,
12、第一轮毂, 2、第二风扇, 21、第二扇叶组,
211、第二扇叶, 212、第二末端, 22、第二轮毂, a、层迭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增压风扇结构,此增压风扇结构10主要包括一或复数第一风扇1及一或复数第二风扇2。
第一风扇1具有一第一扇叶组11及一第一轮毂12,第一扇叶组11包含环设于第一轮毂12外围的复数第一扇叶111,每一第一扇叶111具有一第一末端112,每一第一扇叶111自第一轮毂12朝第一末端112方向逐渐缩减厚度以形成一第一倾斜面113。
第二风扇2具有一第二扇叶组21及一第二轮毂22,第二扇叶组21包含环设于第二轮毂22外围的复数第二扇叶211,每一第二扇叶211具有一第二末端212,每一第二扇叶211自第二轮毂22朝第二末端212方向逐渐缩减厚度以形成一第二倾斜面213,各第一倾斜面113与各第二倾斜面213呈上、下相对配置。
其中,第一扇叶组11的一部分与第二扇叶组21的一部分层迭设置而成一层迭区a,第一扇叶组11剩下的部分与第二扇叶组21剩下的部分非层迭设置。
另外,各第一倾斜面113与各第二倾斜面213实质上呈等距相对配置,即各第一倾斜面113与各第二倾斜面213大致上呈等距相对配置,以令第一扇叶111与第二扇叶211层迭设置的厚度总和维持在大约一个扇叶的厚度,避免层迭区a的厚度总和大于第一风扇1或第二风扇2的厚度,使增压风扇结构10之体积维持在限定的厚度范围内。
再者,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扇1的数量为一、第二风扇2的数量为二,但不以此为限制,二第二风扇2设置在第一风扇1的左、右两侧,第一扇叶组1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二第二扇叶组21层迭设置,且第一风扇1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风扇2的旋转方向反向。
此外,本实施例之第二风扇2设置在第一风扇1的左侧或右侧,也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第二风扇2也能视实际情况设置在第一风扇1的上侧或下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增压风扇结构10之组合,其系利用第一风扇1具有第一扇叶组11;第二风扇2具有第二扇叶组21,第一扇叶组11的一部分与第二扇叶组21的一部分层迭设置而成层迭区a。藉此,相较第一扇叶组11与第二扇叶组21非层迭设置的部分,层迭区a更能增加风压和送风量,再将层迭区a对应密集排列的电子组件区或其他高热量累积处配置以提供更多的送风量,使增压风扇结构10具有优良的散热效率。
另外,第一扇叶组11的一部分与第二扇叶组21的一部分层迭设置而成层迭区a,即能达到局部增加风压和送风量之功效,而无须再加装导风增压结构,使增压风扇结构10具有缩小组合空间之特点。
再者,相较加装导风增压结构的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仅层迭区a的风压较大,使增压风扇结构10具有降低噪音之优点。
请参考图4所示,系本实用新型增压风扇结构10之另一实施例,图4之实施例与图1至图3之实施例大致相同,但图4之实施例与图1至图3之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风扇1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风扇2的旋转方向同向。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视实际使用需求,调整第一风扇1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风扇2的旋转方向为同向或反向。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包括:
至少一第一风扇(1),具有一第一扇叶组(11);以及
至少一第二风扇(2),具有一第二扇叶组(21),该第一扇叶组(11)的一部分与该第二扇叶组(21)的一部分层迭设置而成一层迭区(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风扇(2)设置在该第一风扇(1)的左侧或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扇叶组(11)剩下的部分与该第二扇叶组(21)剩下的部分非层迭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扇(1)具有一第一轮毂(12),该第一扇叶组(11)包含环设于该第一轮毂(12)外围的复数第一扇叶(111),该第二风扇(2)具有一第二轮毂(22),该第二扇叶组(21)包含环设于该第二轮毂(22)外围的复数第二扇叶(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扇叶(111)具有一第一末端(112),每一该第一扇叶(111)自该第一轮毂(12)朝该第一末端(112)方向逐渐缩减厚度以形成一第一倾斜面(113),每一该第二扇叶(211)具有一第二末端(212),每一该第二扇叶(211)自该第二轮毂(22)朝该第二末端(212)方向逐渐缩减厚度以形成一第二倾斜面(213),该第一倾斜面(113)与该第二倾斜面(213)呈上、下相对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倾斜面(113)与该第二倾斜面(213)实质上呈等距相对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风扇(2)的数量为二,该第二风扇(2)设置在该第一风扇(1)的左、右两侧,该第一扇叶组(1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该第二扇叶组(21)层迭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扇(1)的旋转方向与该第二风扇(2)的旋转方向反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扇(1)的旋转方向与该第二风扇(2)的旋转方向同向。
CN201620196446.0U 2016-03-15 2016-03-15 一种增压风扇结构 Active CN205714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6446.0U CN205714837U (zh) 2016-03-15 2016-03-15 一种增压风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6446.0U CN205714837U (zh) 2016-03-15 2016-03-15 一种增压风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4837U true CN205714837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14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6446.0U Active CN205714837U (zh) 2016-03-15 2016-03-15 一种增压风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48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08842A4 (en) * 2019-01-30 2020-09-16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AN AND INDOOR AIR CONDITIONER UNIT EQUIPPED WITH THE FAN
JP2021014817A (ja) * 2019-07-12 2021-02-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08842A4 (en) * 2019-01-30 2020-09-16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AN AND INDOOR AIR CONDITIONER UNIT EQUIPPED WITH THE FAN
JP2021014817A (ja) * 2019-07-12 2021-02-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4837U (zh) 一种增压风扇结构
CN204741656U (zh) 一种有源滤波通风散热结构
CN102588338B (zh) 轴流风扇
CN205750705U (zh) 一种水冷风冷一体化的显卡
CN209199029U (zh) 一种用于工业便携式计算机的贯通式散热结构
CN204301373U (zh) 一种冷凝器散热结构
CN102594093A (zh) 一种大功率变流设备功率模块组
CN202395628U (zh) 一种异步电机新型鼠笼转子
CN206517096U (zh) 一种散热防尘防水一体化充电装置
CN204695202U (zh) 风冷散热单元及具有该风冷散热单元的笔记本电脑
CN205670907U (zh) 一种双基板散热器
CN210377306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上侧板
CN101424964B (zh) 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
CN105682417A (zh) 手持装置散热结构
CN203430862U (zh) 散热装置
CN103987232A (zh) 散热装置及其散热件
CN20740955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散热缓冲结构
CN202472539U (zh) 散热模块
CN109873341A (zh) 换热效果好的电力设备箱
CN203321886U (zh) 一种风扇及电子设备
CN205004846U (zh) 发电机定子槽结构、线圈固定结构及其发电机
CN204288108U (zh) 散热器模块及散热器
CN203643932U (zh) 一种新型散热片
TWM526002U (zh) 增壓風扇結構
CN213984102U (zh) 一种飞机地面空调机组冷凝器盒式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