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0427U - 一种裂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裂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0427U
CN205710427U CN201620650332.9U CN201620650332U CN205710427U CN 205710427 U CN205710427 U CN 205710427U CN 201620650332 U CN201620650332 U CN 201620650332U CN 205710427 U CN205710427 U CN 205710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air knife
display screen
panel
transfer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503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503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0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0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0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裂片装置,所述裂片装置包括用于传送一显示屏的传送部件、用于加热所述显示屏的加热部件以及用于冷却所述显示屏的冷却部件,所述显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条切割线;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后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或者,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后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基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使显示屏能够沿着要求的切割线破裂,从而应对各种形状裂片的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裂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裂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的裂片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屏,如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是一种应用于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输出元件。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用户对显示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显示设备的屏体的形状也多种多样。
显示屏在切割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裂片处理。传统的裂片方式为使用夹具夹取显示屏边角边缘,再施加压力来实现裂片分离。实验中发现,此方案受限于夹具形状特性,应对特殊形状边角的裂片时,将出现无法共用的问题,必须要重新制作和更换夹具,造成成本浪费和效率下降。因此,传统的裂片方式根本无法应对特殊形状的裂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裂片装置,以解决传统的裂片方式无法应对特殊形状的裂片需求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裂片装置,所述裂片装置,包括:用于传送一显示屏的传送部件、用于加热所述显示屏的加热部件以及用于冷却所述显示屏的冷却部件,所述显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条切割线;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后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或者,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后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
可选的,在所述的裂片装置中,所述传送部件包括第一移动导轨以及能够沿所述第一移动导轨进行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的吸附平台。
可选的,在所述的裂片装置中,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面板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板表面的第二面板。
可选的,在所述的裂片装置中,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载台及用于对所述第二面板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载台;所述第一加热载台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上,在所述传送部件传送显示屏的同时对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载台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下方。
可选的,在所述的裂片装置中,所述冷却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喷吐冷气的第一冷却风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进行喷吐冷气的第二冷却风刀;所述第一冷却风刀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上,所述第二冷却风刀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载台的一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裂片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承载待裂片的显示屏的放片载台,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下方。
可选的,在所述的裂片装置中,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喷吐蒸汽的第一蒸汽风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进行喷吐蒸汽的第二蒸汽风刀;所述第一蒸汽风刀位于所述传送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蒸汽风刀位于所述传送部件与所述第一蒸汽风刀相对的一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裂片装置中,所述冷却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喷吐冷气的第三冷却风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进行喷吐冷气的第四冷却风刀;所述第三冷却风刀设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风刀一侧;所述第四冷却风刀设置于所述第二蒸汽风刀的一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裂片装置中,还包括第二移动导轨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导轨上的放片载台,所述第二移动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风刀、所述第三冷却风刀及所述传送部件下方并位于第二蒸汽风刀、所述第四冷却风刀的一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裂片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承载经过加热部件加热和冷却部件冷却后的显示屏的取片载台,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裂片装置中,所述裂片装置包括用于传送一显示屏的传送部件、用于加热所述显示屏的加热部件以及用于冷却所述显示屏的冷却部件,所述显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条切割线;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后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或者,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后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基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使显示屏能够沿着要求的切割线破裂,从而应对各种形状裂片的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裂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裂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裂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部件;10-吸附平台;11-第一移动导轨;2-显示屏;20-第一面板;21-第二面板;30-第一加热载台;31-第二加热载台;32-第一蒸汽风刀;33-第二蒸汽风刀;40-第一冷却风刀;41-第二冷却风刀;42-第三冷却风刀;43-第四冷却风刀;5-第二移动导轨;6-放片载台;7-取片载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裂片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为本实施例的裂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裂片装置包括:用于传送一显示屏2的传送部件1、用于加热所述显示屏2的加热部件以及用于冷却所述显示屏2的冷却部件,所述显示屏2上具有至少一条切割线;所述传送部件1传送的显示屏2先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后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或者,所述传送部件1传送的显示屏2先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后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
为了便于传送部件1传送显示屏2,所述传送部件1包括吸附平台10及第一移动导轨11,所述吸附平台10能够沿所述第一移动导轨11进行水平方向(如图1中X轴方向)或竖直方向(如图1中Z轴方向)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一面板20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板20表面的第二面板21,所述第一面板20与所述第二面板21之间设置有元器件。为了实现具有该结构的显示屏2的裂片,显示屏2的每个面板均需进行加热和冷却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第一加热载台30及第二加热载台31;所述第一加热载台30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1上,在传送部件1传送显示屏2的同时对所述第一面板20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载台31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1下方,用于对所述第二面板21进行加热。所述冷却部件包括第一冷却风刀40及第二冷却风刀41;所述第一冷却风刀40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1上,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20进行喷吐冷气;所述第二冷却风刀41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载台31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21进行喷吐冷气。其中,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的加热方式,不局限于采用设置有加热板的方式实现加热,也可采用热水循环的方式加热;冷却部件的冷却方式,不局限于采用风冷方式实现冷却,也可采用冷水循环的方式实现冷却或者采用设置有冷凝管的冷却板实现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裂片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1下方的放片载台6和取片载台7,所述放片载台6用于承载待裂片的显示屏2,所述取片载台7用于承载经过加热部件加热和冷却部件冷却后的显示屏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裂片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放片载台6上承载有一待裂片的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上具有至少一条切割线),传送装置沿第一移动导轨11移动到达放片载台6的上方后,通过吸附平台10吸附显示屏2,第一加热载台30对第一面板20进行加热(加热方式为热传递);
2)传送装置沿第一移动导轨11的X轴正方向移动,当其到达第二加热载台31的正上方后,将显示屏2放置于第二加热载台31上,所述第二加热载台31对第二面板21进行加热(加热方式为热传递);
3)传送装置吸附第二加热载台31上的显示屏2以使显示屏2脱离第二加热载台31;
4)传送装置沿第一移动导轨11的X轴正方向继续移动先后经过第二冷却风刀41上方、直至到达取片载台7的正上方;显示屏2经过第二冷却风刀41的上方的过程中,第二冷却风刀41对第二面板21喷吐冷气,以实现第二面板21的冷却;
5)传送装置将显示屏2放置于取片载台7上,接着,传送装置沿第一移动导轨11的X轴负方向运动的同时第一冷却风刀40对第一面板20喷吐冷气,以实现第一面板20的冷却。
基于上述裂片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内容可知,显示屏2的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21均经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显示屏2能够沿着各个面板(第一面板20和/或第二面板21)上的切割线破裂,不局限于规则形状的裂片应用,同样适用于其余各种形状的裂片需求,具有普适性。本实施例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对于加热和冷却的先后顺序,这里不做限定。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裂片装置中的加热部件和冷却部件的具体结构及分布的位置不同。实施例二中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第一蒸汽风刀32及第二蒸汽风刀33;所述第一蒸汽风刀32位于所述传送部件1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20进行喷吐蒸汽;所述第二蒸汽风刀33位于所述传送部件1与所述第一蒸汽风刀32相对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21进行喷吐蒸汽。所述冷却部件包括第三冷却风刀42及第四冷却风刀43;所述第三冷却风刀42设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风刀32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20进行喷吐冷气;所述第四冷却风刀43设置于所述第二蒸汽风刀33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21进行喷吐冷气。
本实施例的裂片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导轨5,所述放片载台6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导轨5上,通过放片载台6沿第二移动导轨5移动进而改变放片载台6上的显示屏2位置变化,实现裂片过程自动化。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裂片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放片载台6上承载有一待裂片的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上具有至少一条切割线),放片载台6沿第二移动导轨5的X轴移动,放片载台6经过第一蒸汽风刀32下方过程中,第一蒸汽风刀32向所述第一面板20进行喷吐蒸汽,以实现对第一面板20的加热;
2)放片载台6经过第三冷却风刀42下方过程中,第三冷却风刀42向所述第一面板20喷吐冷气,以实现对第一面板20的冷却,从而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第一面板20沿其上切割线裂片;
3)放片载台6经过传送装置的下方时,吸附平台10将显示屏2吸附脱离放片载台6,接着,吸附有显示屏2的传送装置沿第一移动导轨11的X轴移动;
4)传送装置经过第二蒸汽风刀33上方过程中,第二蒸汽风刀33向所述第二面板21喷吐蒸汽,以实现对第二面板21的加热;
5)传送装置经过第四冷却风刀43上方过程中,第四冷却风刀43向所述第二面板21喷吐冷气,以实现对第二面板21的冷却,从而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第二面板21沿其上切割线裂片;
6)显示屏2的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21均经过加热和冷却处理后,传送装置将显示屏2放置于取片载台7上。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裂片装置中,所述裂片装置包括用于传送一显示屏的传送部件、用于加热所述显示屏的加热部件以及用于冷却所述显示屏的冷却部件,所述显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条切割线;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后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或者,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后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基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使显示屏能够沿着要求的切割线破裂,从而应对各种形状裂片的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裂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送一显示屏的传送部件、用于加热所述显示屏的加热部件以及用于冷却所述显示屏的冷却部件,所述显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条切割线;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后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或者,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显示屏先经过所述冷却部件冷却,后经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件包括第一移动导轨以及能够沿所述第一移动导轨进行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的吸附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面板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板表面的第二面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载台及用于对所述第二面板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载台;所述第一加热载台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上,在所述传送部件传送显示屏的同时对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载台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喷吐冷气的第一冷却风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进行喷吐冷气的第二冷却风刀;所述第一冷却风刀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上,所述第二冷却风刀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载台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待裂片的显示屏的放片载台,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下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喷吐蒸汽的第一蒸汽风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进行喷吐蒸汽的第二蒸汽风刀;所述第一蒸汽风刀位于所述传送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蒸汽风刀位于所述传送部件与所述第一蒸汽风刀相对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喷吐冷气的第三冷却风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进行喷吐冷气的第四冷却风刀;所述第三冷却风刀设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风刀一侧;所述第四冷却风刀设置于所述第二蒸汽风刀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移动导轨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导轨上的放片载台,所述第二移动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风刀、所述第三冷却风刀及所述传送部件下方并位于第二蒸汽风刀、所述第四冷却风刀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经过加热部件加热和冷却部件冷却后的显示屏的取片载台,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下方。
CN201620650332.9U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裂片装置 Active CN205710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0332.9U CN205710427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裂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0332.9U CN205710427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裂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0427U true CN205710427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17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50332.9U Active CN205710427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裂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04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4236A (zh) * 2020-05-12 2020-08-04 深圳市青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裂片装置和切割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4236A (zh) * 2020-05-12 2020-08-04 深圳市青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裂片装置和切割设备
CN111484236B (zh) * 2020-05-12 2021-04-06 深圳市青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裂片装置和切割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537846A5 (zh)
CN204914607U (zh) 恒温3d打印机
WO2015017144A3 (en) Heat dissipation systems with hygroscopic working fluid
WO2012120097A3 (en) Thermal energy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205710427U (zh) 一种裂片装置
CN205197188U (zh) 鞋面无缝热压设备
CN107390808A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智能快速降温装置
CN108666855A (zh) 激光器晶体双侧控温装置
CN208336799U (zh) 一种激光器晶体双侧控温装置
CN206141071U (zh) 加热压合装置
CN207535303U (zh) 一种fdm3d打印机热床冷却装置
CN204632725U (zh) 一种新型Wafer Bonding设备
CN104232850B (zh) 一种输送线式热处理装置
CN103898448A (zh) 用于调节托盘温度的腔室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207369502U (zh) 一种工业用循环水冷电气柜
TW200728744A (en) Cooling device for press coupling mechanism of a testing machine
CN208227579U (zh) 机器人驱动器散热装置
CN203462079U (zh) 一种局部高频热处理系统
CN202310429U (zh) 多重降低电子机体外壳温度的装置
CN206136469U (zh) 预加热装置
CN106047688A (zh) 一种聚合酶链式反应仪及其温度控制系统
CN204887828U (zh) 高适应性液冷装置
CN204375725U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内igbt模块散热器
CN106132106B (zh) 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817544A (zh) 半导体设备加热冷却复合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