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06166U - 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06166U
CN205706166U CN201620570026.4U CN201620570026U CN205706166U CN 205706166 U CN205706166 U CN 205706166U CN 201620570026 U CN201620570026 U CN 201620570026U CN 205706166 U CN205706166 U CN 205706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xle
row
brake
pur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700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兵
钟发平
张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Di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700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06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06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06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包括小电机(EM1)、大电机(EM2)及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和两级减速齿轮系,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输出通过两级减速齿轮系经差速器传递至车轮,并通过控制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的闭合或打开实现三个挡位的纯电动驱动模式。本实用新型的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可以实现多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

Description

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发展以及环境能源问题的加剧,驱动系统的电动化已经成为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目前较多的纯电动系统都采用了单电机和固定挡位的传动方案,即电机通过固定速比的减速齿轮驱动车辆。该类方案依靠电机自身的转速范围满足整车的速度要求,在行驶过程中电机工作点完全取决于行驶路况,无法进行优化。而如何使得纯电动汽车的传动装置满足整车动力性的要求,并具有较高的传动装置的系统效率,成为当前面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包括小电机EM1、大电机EM2、差速器,还包括第一单行星排PG1、第二单行星排PG2、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第一减速齿轮Z1、大减速齿轮Z2和小减速齿轮Z3,第一单行星排PG1包括第一太阳轮S1、第一行星轮P1、第一行星架PC1和第一外齿圈R1,第二单行星排PG2包括第二太阳轮S2、第二行星轮P2、第二行星架PC2和第二外齿圈R2,第一单行星排PG1与第二单行星排PG2并排放置构成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第一单行星排的第一行星架PC1与第二单行星排的第 二太阳轮S2相连接构成第一轴,第一单行星排的第一外齿圈R1与第二单行星排的第二行星架PC2相连接构成第二轴,第二轴作为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轴;在第二轴上安装第一减速齿轮Z1,大减速齿轮Z2与小减速齿轮Z3通过转轴相连接,第一减速齿轮Z1与大减速齿轮Z2相啮合形成第一级减速齿轮系,小减速齿轮Z3与安装在差速器壳体上的差速器主减速齿轮Z4相啮合形成第二级减速齿轮系;差速器通过整车半轴连接车轮,该传动装置的动力由差速器输出至整车半轴驱动车轮转动;第一单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S1通过第三轴与小电机EM1的转子连接,第二单行星排的第二外齿圈R2通过第四轴与大电机EM2的转子连接;第一制动器B1的一端连接在第三轴上,第二制动器B2的一端连接在第四轴上,第三制动器B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轴上,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第四轴为内部中空结构,第一轴穿过第四轴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小电机、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大电机依次同轴排列放置,第一级减速齿轮系、第二级减速齿轮系和差速器布置在小电机与双排行星齿轮机构之间,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输出通过两级减速齿轮系经差速器传递至车轮。
根据现有技术可知,单行星排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外齿圈,行星轮安装在行星架上,行星轮分别和太阳轮和外齿圈相啮合。具体至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单行星排PG1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第一行星轮P1安装在第一行星架PC1上,第一行星轮P1分别和第一太阳轮S1和第一外齿圈R1相啮合;第二单行星排PG2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第二行星轮P2安装在第二行星架PC2上,第二行星轮P2分别和第二太阳轮S2和第二外齿圈R2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所采用的动力耦合装置为由第一单行星排与第二单行星排并排放置构成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第一单行星排和第二单行星排之间的传动比设置不受彼此制约,结构设计更加灵活,同时单行星排的结构简单更有利于降低齿轮传动噪声。本实用新型的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其动力由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轴即第二轴输出经由两级减速齿轮系到差速器传递至车轮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为常见的湿式换挡元件。当闭合第二制动器B2时,小电机EM1单独驱动,可以实现第一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当闭合第三制动器B3时,小电机EM1和大电机EM2同时驱动,可以实现第二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当闭合第一制动器B1时,大电机EM2单独驱动,可以实现第三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在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全部都打开时,小电机EM1和大电机EM2同时输出正扭矩驱动车辆,当小电机EM1、大电机EM2的转速相等时,行星排各元件转速也相等,此时可以获得高车速而不会导致电机转速过高。
本实用新型的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可实现四个挡位的纯电动驱动模式,可根据路况切换电机的工作状态,满足纯电动驱动的车速和扭矩要求,同时可实现对大电机、小电机两个电机的优化控制,具有较高的传动装置的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第一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的等效杠杆图
图2(b):第二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的等效杠杆图
图2(c):第三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的等效杠杆图
图2(d):第四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的等效杠杆图
图3:纯电动倒车模式的等效杠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小电机EM1、大电机EM2、差速器1、第一单行星排PG1、第二单行星排PG2、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第一减速齿轮Z1、大减速齿轮Z2和小减速齿轮Z3,第一单行星排PG1包括第一太阳轮S1、第一行星轮P1、第一行星架PC1和第一外齿圈R1,第一行星轮P1安装在第一行星架PC1上,第一行星轮P1分别和第一太阳轮S1和第一外齿圈R1相啮合;第二单行星排PG2包括第二太阳轮S2、第二行星轮P2、第二行星架PC2和第二外齿圈R2,第二行星轮P2安装在第二行星架PC2上,第二行星轮P2分别和第二太阳轮S2和第二外齿圈R2相啮合;第一单行星排PG1与第二单行星排PG2并排放置构成双排行星齿轮机构3,第一单行星排PG1的第一行星架PC1与第二单行星排PG2的第二太阳轮S2相连接构成第一轴4,第一单行星排PG1的第一外齿圈R1与第二单行星排PG2的第二行星架PC2相连接构成第二轴5,第二轴5作为双排行星齿轮机构3的输出轴;在第二轴5上安装第一减速齿轮Z1,大减速齿轮Z2与小减速齿轮Z3通过转轴6相连接,第一减速齿轮Z1与大减速齿轮Z2相啮合形成第一级减速齿轮系7,小减速齿轮Z3与安装在差速器1壳体上的差速器主减速齿轮Z4 相啮合形成第二级减速齿轮系8;差速器1通过整车半轴9连接车轮10,该传动装置的动力由差速器输出至整车半轴驱动车轮转动;第一单行星排PG1的第一太阳轮S1通过第三轴11与小电机EM1的转子12连接,第二单行星排PG2的第二外齿圈R2通过第四轴13与大电机EM2的转子14连接;第一制动器B1的一端连接在第三轴11上,第二制动器B2的一端连接在第四轴13上,第三制动器B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轴4上,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变速箱壳体2上;第四轴13为内部中空结构,第一轴4穿过第四轴13的内部。本实施例中的小电机EM1、双排行星齿轮机构3、大电机EM2依次同轴排列放置,第一级减速齿轮系7、第二级减速齿轮系8和差速器1布置在小电机EM1与双排行星齿轮机构3之间。
本实施例采用的动力耦合装置为由第一单行星排与第二单行星排并排放置构成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小电机EM1和大电机EM2两个动力源输入的转矩耦合后传递到减速齿轮,并通过差速器经整车半轴传递到车轮。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各动力源与各换挡元件(离合器、制动器)组合使用将产生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该传动装置可以实现四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第一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EV-1、第二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EV-2、第三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EV-3、第四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EV-4,各工作模式和换挡元件之间的控制关系如表1所示,其中〇表示打开状态,●表示闭合状态。
表1传动装置各工作模式和换挡元件之间的控制关系
在车辆低速起步时,当第二制动器B2闭合时,采用小电机EM1单独驱动车辆,该模式定义为第一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EV-1,该模式为低速大扭矩输出模式,第一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的等效杠杆图如图2(a)所示,图中TEM1表示小电机EM1的扭矩,TL表示传递到第二轴上的车辆行驶阻力,图中箭头表示各轴上的扭矩,向上表示正扭矩,向下表示负扭矩。该模式下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即小电机EM1到车轮边的传动比为:
i E V - 1 _ E M 1 = - i 1 + 1 + ( - 1 / i 2 ) - 1 / i 2 * i F D
其中,iEV-1为第一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下传动装置的传动比,i1为第一单行星排PG1的传动比(数值等于第一外齿圈R1与第一太阳轮S1的齿数之比,数值为负),i2为第二单行星排PG2的传动比(数值等于第二外齿圈R2与第二太阳轮S2的齿数之比,数值为负),iFD为两级减速齿轮总的减速比。例如选择行星齿轮设计常用的传动比和主减速比,即:第一单行星排PG1的传动比i1=-2.6,第二单行星排PG2的传动比i2=-1.6,两级减速齿轮总的减速比iFD=4,将数据代入上述公式中计算得到第一挡位纯电动模式下传动装置的传动比iEV-1为28,即当小电机输出扭矩为100Nm时,车轮将获得2800Nm的驱动扭矩。
当第三制动器B3闭合时,采用小电机EM1和大电机EM2同时驱动,小电机EM1负转速输出负扭矩,大电机EM2正转速输出正扭矩,该模式定义为第二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EV-2,第二挡位纯电动模式的等效杠杆图如图2(b)所示,图中TEM1表示小电机EM1的扭矩,TEM2表示大电机EM2的扭矩,TL表示传递到第二 轴上的车辆行驶阻力,图中箭头表示各轴上的扭矩,向上表示正扭矩,向下表示负扭矩。该挡位下小电机EM1和大电机EM2到轮边的传动比分别为:
iEV-2_EM1=-i1*iFD
i E V - 2 _ E M 2 = ( - 1 i 2 + 1 ) * i F D
其中,iEV-2_EM1为第二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下小电机EM1的传动比,iEV-2_EM2为第二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下大电机EM2的传动比,i1为第一单行星排PG1的传动比(数值等于第一外齿圈R1与第一太阳轮S1的齿数之比,数值为负),i2为第二单行星排PG2的传动比(数值等于第二外齿圈R2与第二太阳轮S2的齿数之比,数值为负),iFD为两级减速齿轮总的减速比。
当第一制动器B1闭合时,采用大电机EM2单独驱动,该模式定义为第三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EV-3,该模式可以获得较高的车速。第三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的等效杠杆图如图2(c)所示,图中TEM2表示大电机EM2的扭矩,TL表示传递到第二轴上的车辆行驶阻力,图中箭头表示各轴上的扭矩,向上表示正扭矩,向下表示负扭矩。该挡位下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即大电机EM2到轮边的传动比为:
i E V - 3 _ E M 2 = - i 1 + 1 + - 1 i 2 - i 1 + 1 * i F D
其中,iEV-3_EM2为第三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下传动装置的传动比,i1为第一单行星排PG1的传动比(数值等于第一外齿圈R1与第一太阳轮S1的齿数之比,数值为负),i2为第二单行星排PG2的传动比(数值等于第二外齿圈R2与第二太阳轮S2的齿数之比,数值为负),iFD为两级减速齿轮总的减速比。
随着车速进一步增加,在上述各挡位下小电机EM1、大电机EM2两个电机的转速都有可能过高,此时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全部为打开状态,采用小电机EM1和大电机EM2同时驱动,该模式定义为第四挡位纯电驱动模式EV-4,第四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的等效杠杆图如图2(d)所示,图中TEM1表示小电机EM1的扭矩,TEM2表示大电机EM2的扭矩,TL表示传递到第二轴上的车辆行驶阻力,图中箭头表示各轴上的扭矩,向上表示正扭矩,向下表示负扭矩。该模式下轮边获得驱动扭矩为:
TwheelEV-4=(TEM1+TEM2)*iFD
其中,TwheelEV-4为第四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下轮边获得驱动扭矩,TEM1为小电机EM1的扭矩,TEM2为大电机EM2的扭矩,iFD为两级减速齿轮总的减速比。当小电机EM1、大电机EM2转速相等时,各行星齿轮元件转速也相等,此时车辆可获得最高车速而不会导致小电机EM1、大电机EM2两个电机自身转速过高。
在纯电动倒车时,采用第一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EV-1,控制小电机EM1负转速输出负扭矩,纯电动倒车模式的等效杠杆图如图3所示,图中TEM1表示小电机EM1的扭矩,TL表示传递到第二轴上的车辆行驶阻力,图中箭头表示各轴上的扭矩,向上表示正扭矩,向下表示负扭矩。
在整车行驶过程中,各驱动模式之间的切换,需要经过第四挡位纯电动驱动模式EV-4进行过渡,当各轴转速进入相应制动器的闭合转速范围时执行闭合操作。该换挡模式利用对小电机EM1、大电机EM2两个电机的转速控制,避免了 采用复杂的换挡元件滑动控制实现换挡。在车辆起步到加速过程中,各驱动模式的工作顺序为:
EV-1→EV-4→EV-2→EV-4→EV-3→EV-4。

Claims (2)

1.一种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包括小电机(EM1)、大电机(EM2)、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行星排(PG1)、第二单行星排(PG2)、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第一减速齿轮(Z1)、大减速齿轮(Z2)和小减速齿轮(Z3),第一单行星排(PG1)包括第一太阳轮(S1)、第一行星轮(P1)、第一行星架(PC1)和第一外齿圈(R1),第二单行星排(PG2)包括第二太阳轮(S2)、第二行星轮(P2)、第二行星架(PC2)和第二外齿圈(R2),第一单行星排(PG1)与第二单行星排(PG2)并排放置构成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第一单行星排的第一行星架(PC1)与第二单行星排的第二太阳轮(S2)相连接构成第一轴,第一单行星排的第一外齿圈(R1)与所述第二单行星排的第二行星架(PC2)相连接构成第二轴,在第二轴上安装第一减速齿轮(Z1),大减速齿轮(Z2)与小减速齿轮(Z3)通过转轴相连接,第一减速齿轮(Z1)与大减速齿轮(Z2)相啮合形成第一级减速齿轮系,小减速齿轮(Z3)与安装在差速器壳体上的差速器主减速齿轮(Z4)相啮合形成第二级减速齿轮系;差速器通过整车半轴连接车轮,该传动装置的动力由差速器输出至整车半轴驱动车轮转动;第一单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S1)通过第三轴与小电机(EM1)的转子连接,第二单行星排的第二外齿圈(R2)通过第四轴与大电机(EM2)的转子连接;第一制动器(B1)的一端连接在第三轴上,第二制动器(B2)的一端连接在第四轴上,第三制动器(B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轴上,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第四轴为内部中空结构,第一轴穿过第四轴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电机、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大电机依次同轴排列放置,第一级减速齿轮系、第二级减速齿轮系和差速器布置在小电机与双排行星齿轮机构之间。
CN201620570026.4U 2016-06-13 2016-06-13 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 Active CN205706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0026.4U CN205706166U (zh) 2016-06-13 2016-06-13 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0026.4U CN205706166U (zh) 2016-06-13 2016-06-13 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06166U true CN205706166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5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0026.4U Active CN205706166U (zh) 2016-06-13 2016-06-13 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061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8087A (zh) * 2017-01-13 2017-06-13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电机输出后减速的电驱动桥
CN108749916A (zh) * 2018-07-10 2018-11-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模式线控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8087A (zh) * 2017-01-13 2017-06-13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电机输出后减速的电驱动桥
CN108749916A (zh) * 2018-07-10 2018-11-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模式线控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49916B (zh) * 2018-07-10 2023-09-2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模式线控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8435U (zh) 一种动力系统用混合动力、纯电动传动装置
CN103587396B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105774520B (zh) 一种用于后驱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装置
CN105667302B (zh) 一种用于前驱车辆的深度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5667294B (zh) 一种用于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装置
CN206690866U (zh) 一种基于双行星轮行星排机构的两挡传动装置
CN108099576A (zh) 用于纵置后驱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装置
CN106042890A (zh) 一种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06537138U (zh) 一种用于前驱车辆的多挡位单电机传动装置
CN107901748A (zh) 一种用于纵置后驱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装置
CN206765799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装置
CN107215197B (zh) 多动力源的多模式耦合传动系统
CN106627117B (zh) 一种用于纵置后驱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装置
CN102198790A (zh) 双级式行星齿轮机构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CN107215202A (zh) 多动力源的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
CN207045126U (zh) 一种采用单行星排机构的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10422045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装置
CN108656935A (zh) 一种动力系统用混合动力、纯电动传动装置
CN207173268U (zh) 单电机两挡纯电动传动装置
CN206884717U (zh) 单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CN205706166U (zh) 双排行星多挡位纯电动传动装置
CN203221880U (zh) 一种双电机多模式耦合驱动总成
CN209683432U (zh)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总成
CN206579474U (zh) 一种两挡电驱动传动装置
CN110549847A (zh) 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驱动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031, room 1, building 131, No. 601-604, Hua Hua Xi Road, Chancheng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China, A

Patentee after: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205 No. 348 west slope, Tongz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hangsha

Patentee before: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031, room 1, building 131, No. 601-604, Hua Hua Xi Road, Chancheng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China, A

Patentee after: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205 No. 348 west slope, Tongz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hangsha

Patentee before: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WUXI MINGHENG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530000001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ure electromotive drive device of double planet multi -gea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0103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5

Address after: No.16 Gongxin Avenue, industrial park, Yifeng County, Yichun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Di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31 room 601-604, building a, building 1, No. 131, Jihua West Road,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