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06143U -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06143U
CN205706143U CN201620340444.4U CN201620340444U CN205706143U CN 205706143 U CN205706143 U CN 205706143U CN 201620340444 U CN201620340444 U CN 201620340444U CN 205706143 U CN205706143 U CN 205706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motor
accumulator
hydraulic pump
electro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404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存福
李胜
王敏
翟德文
李连强
刘涛
柳兴林
曲新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3404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06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06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06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92Energy efficient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system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rives, Propulsion Controls, And Safet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包括控制器、发动机取力器、液压泵/马达、液压控制阀组、蓄能器、压力指示器、液压油箱等。其中,所述液压泵/马达通过转轴与发动机PTO口(动力输出装置,POWER‑TAKE‑OFF)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液压泵/马达与所述液压控制阀组、所述蓄能器、所述液压油箱构成液压回路,所述液压泵/马达通过液压控制阀组与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整车在上坡路面的驱动力,在车辆启动时提供动力,还可以在车辆制动时实现能量回收,起到缓速器的作用,通过合适的控制策略,可较好提高整车运行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回收系统,属于汽车液压运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实现液压辅助驱动及能量回收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以雾霾天气为主的恶劣天气进入高发期,尤其是进入冬春季节,由于空气干燥,气流不畅,环境污染等原因,雾霾天气席卷全国大部,局部地区甚至连续几日处于严重污染之下。雾霾天气严重损害人的呼吸系统,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国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经研究,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燃煤的过度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占据重要位置。为缓解环境压力,净化空气,国家推出各种措施应对雾霾等极端天气。其中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重要方面。混合动力汽车能有效减少尾气排放,节约石油等化石能源。
目前,混合动力主要应用于乘用车及城市客车等车辆中,大型商用车,如载货汽车、重型牵引车等车辆应用还较少。根据美国能源局公布的数字,大型商用车引起载重、排量等原因,其排放的尾气要远高于乘用车。因此在此类车辆中使用混合动力能较大减少尾气排放,降低雾霾天气的发生几率;且某些重型商用车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有时在山地、林场、矿坑等恶劣路面行驶,因此经常有爬坡工况出现,此时,需短时间有较大驱动功率输出,以通过斜坡;根据重型商用车发动机运行图谱可知,商用车大部分时间工作于发动机最大功率下,偶尔用于大功率输出。为满足其工况,一般选取较大功率的发动机,导致发动机体积较大,不利于整车布置及轻型化要求。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形的原因,存在较多长下坡工况,传统商用车在下长坡时采用机械制动,但由于机械制动容易发热,且鼓式制动器散热性能不佳,导致制动热衰退现象明显,严重影响制动安全。为解决此问题,液力缓速器应运而生。液力缓速器价格较高,需对变速箱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造成购车成本的提升与布置的困难。
所以,在传统车辆的动力传动结构基础上,添加很少的液压元件,且并不需对原有车辆结构进行改变,即能提高车辆驱动力,兼有能量回收、缓速及消除怠速的功能必将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对比专利:可以能量回收的轮毂马达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专利号:201310584996.0),(1)结构比较:对比专利需进行前桥结构的改进,以便在轮毂中安装液压马达;且连接方式较为复杂,需有管路与液压马达相连,在车辆转向过程中易与轮胎发生干涉;本实用新型元件较少,布置简单,不需要对前桥进行改进,在传统车辆中安装液压部件即可实现制动能量回收、驱动车辆前进等功能,可进行模块化设计;本实用新型自重较轻轻:由于本系统液压元件较小,故系统自重较轻。(2)功能比较:本实用新型操作相对简单,各功能之间不易混淆;对标专利由于增加了液压马达,故功能较为复杂,工作模式切换较多,易对用户造成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车辆动力传动结构基础上,添加一套液压蓄能元件,可以短时提高车辆的驱动力以增加车辆爬坡度,同时可实现制动能量回收再利用减少燃油消耗;消除发动机怠速,实现发动机启停;在长下坡工况下,液压系统可作为缓速器使用;除此之外,在车辆行驶时可以调节发动机的工作区域以改善燃烧效率,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取力器、液压泵/马达、液压控制阀组、蓄能器,压力指示器、液压油箱,以及与所述发动机、所述液压泵/马达、所述压力指示器、所述液压控制阀组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液压辅助驱动系统以模块方式固定于整车车架处,其中液压泵/马达与发动机PTO(动力输出装置,POWER-TAKE-OFF)连接,控制器利用信号线与发动机连接。
其中,所述的液压泵/马达通过液压控制阀组与蓄能器构成液压油路。
所述取力器的一端与发动机的驱动附件的输出轴相连,采用花键套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车架上的所述液压泵/马达的转子轴相连,采用花键套或法兰盘或短万向节连接。
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出口和所述液压控制阀组的油口进口连接;
所述液压控制阀组包括电液比例阀、溢流阀和放液阀。
所述的电液换向阀分别与所述液压泵/马达的进出油口、所述蓄能器连接;
所述电液比例阀为两位两通阀;
所述两位两通阀的P口、A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泵/马达的的进出油口与蓄能器连接。
所述液压泵/马达最大工作压力为42Mpa,排量为135ml。
所述蓄能器为皮囊式蓄能器,最高工作压力为35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中采用的液压元件,不需要对整车现有部件进行改变,可直接在发动机PTO连接液压泵/马达,实现液压部件的安装,布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与传统车辆相比,爬坡能力更强,可以显著提高车辆在坡路面的驱动力,由于增加了液压驱动系统,发动机且可实现小型化设计,降低成本。
3.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添加的液压组件,可以有效调节发动机的工作区间,利用相应的控制策略,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高效区间,提高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了运输成本。
4.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还可实现整车正反方向的制动能量回收功能,降低了机械制动故障几率,保障了行车安全;且可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提高了整车能量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在整车长下坡工况下,还可实现缓速功能,保证车辆制动安全;
此外,还实现了发动机启停、消除发动机怠速功能,当车辆需短时中断发动机与动力传输系统的连接时,可暂时关闭发动机,消除怠速油耗,当液压系统能量充足时,可利用蓄能器储存的能量使整车启动,这大大提高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延长了发动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在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时能量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在蓄能器与发动机联合驱动模式时能量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在蓄能器单独驱动模式时能量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在制动能量回收模式时能量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在发动机单独驱动且蓄能器充压模式时能量传递路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2—离合器;3—控制器;4—变速箱;5—传动轴;
6—后驱动桥;7—半轴;8—后轮;9—液压油箱;10—溢流阀;11—放液阀;12—蓄能器;13—压力指示器;14—电液比例阀;15—液压泵/马达;16—取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包括取力器16、液压泵/马达15、电液比例阀14、压力指示器13、蓄能器12、溢流阀10、放液阀11、控制器3、液压油箱9。
参考图1,所述取力器16的一端与发动机1驱动附件的输出轴相连,采用花键套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车架上的液压泵/马达15的转子轴相连,采用花键套或法兰盘或短万向节连接,从而将发动机1的动力传递给液压泵/马达15并驱动其工作泵油。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泵/马达15,通过电液比例阀14、液压油箱9与蓄能器12构成回路;
电液比例阀14、溢流阀10和放液阀11组成所述液压控制阀组。
所述的液压泵/马达15通过液压控制阀组与蓄能器构成液压油路。液压泵/马达属于二次元件,既可当液压泵使用,也可当液压马达使用。
所述液压泵/马达15的出口和所述液压控制阀组的油口进口连接;
所述电液比例阀4选为二位二通阀,所述两位两通阀的P口、A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泵/马达的的进出油口与蓄能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3分别与发动机1、液压泵/马达15、电液比例阀14、压力显示器13之间有信号线连接,用以分别控制它们的操作。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有两条动力传动路径:原有的机械传动路径和添加的液压传动路径。即发动机1作为整车动力单元,其动力可以通过机械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2、变速箱4、传动轴5、后驱动桥6及半轴7)直接传给后轮8,也可以通过蓄能器12经由电液比例阀14驱动液压泵/马达15,液压泵/马达15连接取力器16,带动发动机1运转,通过机械传动系统,作用于后轮8,驱动整车行驶。
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并不改变原有的机械传动路径中发动机1、离合器2、变速箱4、传动轴5、后驱动桥6、半轴7、后轮8之间安装位置及联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中添加的液压传动路径中,取力器16为普通的取力部件,取力方式为从发动机的驱动附件的输出轴端取力;
所述液压泵/马达15为高压变量泵/马达,可根据要求选取现有产品,比如林德液压公司生产的排量为135ml的HPR-02系列泵/马达,最大工作压力为42Mpa;
所述蓄能器可根据要求选取现有的产品,为皮囊式蓄能器,最高工作压力为35MPa。
下面结合一个实例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控制器3实时采集变速箱的挡位信号,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倒车行驶状态。如果不是则说明车辆处于行车状态。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分为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蓄能器与发动机联合驱动模式、蓄能器制动能量回收模式、蓄能器单独驱动模式和发动机单独驱动且蓄能器充压模式,如表1所示。
表1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在车辆行车状态下的工作模式
下面结合表1和附图2至6对这五种工作模式分别进行介绍。
(1)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指汽车在正常路面上行驶,此时汽车运行所需的转矩由发动机单独提供,且此时发动机工作在其高效区内,液压泵/马达处于空转的状态,动力由发动机经变速箱,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至车轮。
参考图2,汽车在良好路面上正常行驶时,单独使用发动机驱动就足以提供整车所需的动力。另外,为避免能量的二次转换,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此时,液压系统不开启,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发动机1单独驱动模式下,离合器2接合,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经离合器2、变速箱4、传动轴5、再经后驱动桥6传至车轮8,从而驱动汽车,此时液压泵/马达15的排量为零。动力传递路线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
(2)蓄能器与发动机联合驱动模式:当汽车行驶在具有较大坡度路面时,且蓄能器12中有能量时,可以由控制器3控制电液比例阀14将蓄能器12与主油路导通,蓄能器12与发动机1共同驱动整车,增强整车爬坡能力。
参考图3,当汽车行驶在较大坡路面时,并且蓄能器12中有能量时,控制器3可以控制电液比例阀14将蓄能器12与主油路导通。此时系统为蓄能器12与发动机1共同驱动模式。此模式下,离合器2结合,一方面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依次通过离合器2、变速箱4、传动轴5、后驱动桥6到后轮8,另一方面蓄能器12中的能量经电液比例阀14、液压泵/马达15传至取力器16,依次通过离合器2、变速箱4、传动轴5、后驱动桥6到后轮8。此模式适合整车有爬坡需求,且联合驱动时间较短的工况下,同时为下一阶段的制动能量回收做好准备,节省了更多的能量。动力传递路线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
(3)蓄能器制动能量回收模式:汽车在制动时,后轮为机械制动;后轮作为作为动力源,对发动机1有制动效果。此时,调节液压泵/马达15的排量,给蓄能器12充能,实现制动能量回收。
参考图4,当汽车制动时,根据制动强度的大小,可以实现全部或者部分的能量回收。当制动强度比较小时,可首先由蓄能器12进行制动。此时能量由后轮8传至液压泵/马达15,再经电液比例阀14传至蓄能器12。蓄能器12充满能量之后,则由机械制动器制动。当制动强度比较大时,液压系统与机械制动器同时制动,控制器3需要分配液压制动与机械制动的大小,确保行车安全。当紧急制动时,液压系统不参与制动,机械制动器单独制动。液压制动时,能量传递路线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
(4)蓄能器单独驱动模式:汽车在低速行驶或起步时,如果蓄能器12中充有能量,可以不启动发动机1,而使蓄能器12释放能量驱动发动机1旋转,经由传动系统驱动后轮8转动,从而使整车起步。这样就避免了发动机1在低效区运转,消除了发动机怠速,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参考图5,当汽车起步时,如果能器12中储存有能量,可以使用蓄能器12单独驱动整车,此时,系统进入蓄能器系统单独驱动模式。发动机1并没有启动,能量由蓄能器12经电液比例阀14、液压泵/马达15传至取力器16,带动发动机1运转,经由传动系统驱动后轮8运转。此模式适合整车启动模式,可以避免发动机1工作在低转速效率低的情况,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5)发动机单独驱动且蓄能器充压模式: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如果蓄能器12中没有充满能量,此时发动机1单独驱动车辆行驶工作在低效率点,从而可以利用蓄能器的充能作用调节发动机工作点,这样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同样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参考图6,当汽车低速行驶时,如果蓄能器12中没有充满能量,此时此时控制器3调节电液比例阀14的阀芯,接通P-A通道;调节液压泵/马达15的排量,使蓄能器12吸收的能量为发动机1输出能量与后轮8可利用能量的差值。
以某一个传统牵引车辆为例,叙述液压元件的选型。
车辆参数如表1所示:
表1某牵引车型整车原始参数
针对该车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基于C-WTVC循环工况的动力性要求为指标进行参数匹配设计。C-WTVC为瞬态工况,车速波动频繁,导致部分工作点加速度非常大,进而使得整车需求功率过高,这样匹配得到的液压泵/马达功率势必非常大,难以应用于工程实际。因此,将C-WTVC工况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较为平滑的车速历程曲线,并基于滤波后的工况数据进行泵/马达匹配。
表2 C-WTVC循环工况基本参数
基于原车发动机map图及工况要求,得到工况下泵/马达需求转矩和需求功率。其中,泵/马达峰值转矩700Nm,峰值功率90kW。
在发动机PTO并联结构中,液压泵/马达主要起到辅助驱动车辆、回收再生制动能量的。因此液压泵/马达的设计参数应满足驱动与制动中的相应要求,具体如下。
泵的最高转速要求保证最高车速需求,最高车速由工况得到为87km/h,取90km/h.因此液压泵/马达的最大转速可根据下式计算得到:
n m a x 1 ≥ i 0 · v m a x 3.6 · R · 30 π · i g min · i c
计算得到液压泵/马达的最大转速的最小值为1407rpm。
同时,泵与发动机PTO(传动比为iPTO=1.08)连接,发动机最高转速为2100rpm,因此根据以下公式得到泵最低转速为:
nmax2≥ipto·neng
计算得到液压泵/马达的最大转速的最小值为2268rpm。
综上,得到液压泵/马达的最大转速的最小值满足:
npump/motor≥(nmax1,nmax2)
根据经验计算,取液压泵/马达的最大转速为2300rpm。
根据根据液压泵/马达排量、转矩、输入输出口压差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液压泵/马达的压力为35MPa,排量为119.3ml,根据液压泵/马达现有参数,选择液压泵/马达压力为42MPa,排量为135ml。
根据工程经验,蓄能器最大压力选择为35MPa;最低工作压力一般为Pmin=(0.6~0.85)Pmax,选取最小工作压力为21MPa;
由于蓄能器功率密度大,但能量密度小,蓄能器体积过大,会增加整车质量,并且不利于布置安装,因此,这里取满足平均加速工况所需的能量计算蓄能器容积。通过计算得到满足平均加速所需能量Eavg=796.2kJ.
由公式:
E a v g = p 1 V 1 n - 1 [ ( p 1 p ) 1 - n n - 1 ]
得到V1=85.3L,即蓄能器体积选为85L。
按照以上参数,当整车以车速为41km/h制动时,车辆可回收20%以上的制动能量。
蓄能器回收制动能量的大小与实际运行工况及其SOC值的估算有很大的相关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以能量回收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在现有的传统车辆的结构基础上,添加一套液压系统,不仅可实现在坡路面上辅助驱动整车行驶或倒车,还可以将制动能量回收,并在车辆低速行驶时再次利用,辅助驱动车辆,提高了整车经济性。此外,该系统可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合理地利用了资源。

Claims (7)

1.一种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取力器、液压泵/马达、液压控制阀组、蓄能器、压力指示器、液压油箱,以及与所述发动机、所述液压泵/马达、所述液压控制阀组、所述压力指示器连接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的液压泵/马达通过液压控制阀组与蓄能器、液压油箱构成液压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器的一端与发动机的驱动附件的输出轴相连,采用花键套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车架上的液压泵/马达的转子轴相连,采用花键套或法兰盘或短万向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马达的进出油口和所述液压控制阀组连接;
所述液压控制阀组包括电液比例阀、溢流阀和放液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液比例阀分别与所述液压泵/马达的进出油口、所述蓄能器进口连接;
所述蓄能器与所述电液比例阀、所述溢流阀与所述放液阀连接;
所述溢流阀、所述放液阀与所述蓄能器、所述油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比例阀为两位两通阀;
所述两位两通阀的P口、A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泵/马达的进出油口与所述蓄能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马达最大工作压力为42MPa,排量为130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为皮囊式蓄能器,最高工作压力为35MPa。
CN201620340444.4U 2016-04-21 2016-04-21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Active CN205706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0444.4U CN205706143U (zh) 2016-04-21 2016-04-21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0444.4U CN205706143U (zh) 2016-04-21 2016-04-21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06143U true CN205706143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6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40444.4U Active CN205706143U (zh) 2016-04-21 2016-04-21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0614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8668A (zh) * 2016-04-21 2016-08-03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及其方法
CN111806216A (zh) * 2020-07-18 2020-10-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装载机行走静液和机械混合驱动系统
CN112689573A (zh) * 2018-04-24 2021-04-20 R·德瑞森特 动力汽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8668A (zh) * 2016-04-21 2016-08-03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及其方法
CN105818668B (zh) * 2016-04-21 2018-07-1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及其方法
CN112689573A (zh) * 2018-04-24 2021-04-20 R·德瑞森特 动力汽车
CN112689573B (zh) * 2018-04-24 2024-04-09 R·德瑞森特 动力汽车
CN111806216A (zh) * 2020-07-18 2020-10-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装载机行走静液和机械混合驱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8668A (zh)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及其方法
CN103569098B (zh) 液压辅助驱动和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8277352B2 (en) Power split transmission with energy recovery
CN201553048U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
CN103568810B (zh) 可以能量回收的轮毂马达液压辅助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3736151B1 (en) Hybrid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CN100999184A (zh) 一种发动机液混联式后驱动混合动力车
CN203854499U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CN201721312U (zh) 一种汽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201506246U (zh) 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
CN102897012B (zh) 一种基于机液联合能量再生的混合动力回路
CN203528285U (zh) 可以能量回收的轮毂马达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CN202491793U (zh) 一种线控制动系统能量再生装置
CN205706143U (zh)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CN101209663A (zh) 复合循环车用动力系统
CN101890944A (zh) 汽车节能减排液力缓速器
CN208149301U (zh) 一种集成液压辅助气制动装置的驱动桥
CN203110908U (zh) 油液混合动力系统
CN206012571U (zh) 车辆刹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CN107906060A (zh) 具有能量回收释放功能的车辆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方法
CN206568867U (zh) 装载机串并联液压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CN107985290A (zh) 一种集成液压辅助气制动装置的驱动桥及其控制方法
CN201436222U (zh) 汽车节能减排液力缓速器
CN204226298U (zh) 一种回收和利用行驶制动能量的系统及起重机
CN102555758A (zh) 公交汽车液电混合动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