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3102U - 一种叠层母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层母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93102U
CN205693102U CN201620570007.1U CN201620570007U CN205693102U CN 205693102 U CN205693102 U CN 205693102U CN 201620570007 U CN201620570007 U CN 201620570007U CN 205693102 U CN205693102 U CN 205693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film
copper
bus bar
breach
stack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700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进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ng 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nggu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nggu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nggu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700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93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93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931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层母排,该叠层母排包括依次面接触相连接的第一绝缘膜、负电极板、第二绝缘膜、正电极板和第三绝缘膜;所述负电极板的一侧边缘具有延伸至侧面的负极裸露铜层,所述正电极板的一侧边缘具有延伸至侧面的正极裸露铜层,所述负极裸露铜层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所述第一绝缘膜或所述第三绝缘膜的投影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层母排能有效增大叠层母排正负电极的爬电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叠层母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层母排。
背景技术
叠层母排将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之间夹放绝缘层粘合压紧,在母排表面加工出链接孔或引出连接端子,同外部电路连接。如果叠层母排表面连接端子间的距离较小,达不到规定的爬电距离,就会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叠层母排正负电极间距较短(约10mm),随着叠层母排的工作电压提高,该爬电距离难以保证良好的耐压性能和绝缘性能,存在漏电甚至打火的风险,因而难以保证安全性。如何提供一种叠层母排,增大叠层母排正负电极间的爬电距离,是本领域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层母排,其能有效增大叠层母排正负电极的爬电距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叠层母排,包括依次面接触相连接的第一绝缘膜、负电极板、第二绝缘膜、正电极板和第三绝缘膜;所述负电极板的一侧边缘具有延伸至侧面的负极裸露铜层,所述正电极板的一侧边缘具有延伸至侧面的正极裸露铜层,所述负极裸露铜层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所述第一绝缘膜或所述第三绝缘膜的投影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
优选的,所述负极裸露铜层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缺口。
优选的,相邻所述负极裸露铜层、所述第一缺口、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所述第一绝缘膜或所述第三绝缘膜的投影呈依次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均为长条形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的长度为8mm,宽度为4mm。
优选的,所述第二缺口的长度为12mm,宽度为4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的厚度均为0.25mm。
优选的,所述负电极板上设有负电极,所述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均设有与所述负电极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正电极板上设有正电极,所述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均设有与所述正电极相匹配的第二通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因相邻所述负极裸露铜层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有效增加了叠层母排正负电极的爬电距离。此外,所述负极裸露铜层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缺口保证所述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封边压合完全,进而进一步增加叠层母排正负电极的爬电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叠层母排的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叠层母排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叠层母排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叠层母排在A-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第一绝缘膜 2 负电极板
21 负极裸露铜层 22 负电极
3 第二绝缘膜 4 正电极板
41 正极裸露铜层 42 正电极
5 第三绝缘膜 6 第一缺口
7 第二缺口 8 第一通孔
9 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叠层母排,包括依次面接触相连接的第一绝缘膜1、负电极板2、第二绝缘膜3、正电极板4和第三绝缘膜5;所述负电极板2的一侧边缘具有延伸至侧面的负极裸露铜层21,所述正电极板4的一侧边缘具有延伸至侧面的正极裸露铜层41,所述负极裸露铜层2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4在所述第一绝缘膜1或所述第三绝缘膜5的投影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膜1和所述第三绝缘膜5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6。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绝缘膜1或所述第三绝缘膜5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绝缘膜1和所述第三绝缘膜5在相邻的负极裸露铜层2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4之间设置有第一缺口6。
优选的,所述负极裸露铜层21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41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缺口7。具体的,负极裸露铜层21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41的边缘设置有第二缺口7,负极裸露铜层21的第二缺口7和正极裸露铜层41的第二缺口7相对设置。
优选的,相邻所述负极裸露铜层21、所述第一缺口6、所述正极裸露铜层41在所述第一绝缘膜1或所述第三绝缘膜5的投影呈依次设置。具体的,在所述第一绝缘膜1或所述第三绝缘膜5的投影面上,第一缺口6位于相邻所述负极裸露铜层21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41的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所述第一绝缘膜1或所述第三绝缘膜5的投影面上,第一缺口6位于相邻所述负极裸露铜层21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41的中间位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缺口6和所述第二缺口7可以为弧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6和所述第二缺口7均为长条形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6的长度为8mm,宽度为4mm。
优选的,所述第二缺口7的长度为12mm,宽度为4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膜1和所述第三绝缘膜5的厚度均为0.25mm。
优选的,所述负电极板2上设有负电极22,所述第一绝缘膜1、所述第二绝缘膜3和所述第三绝缘膜5均设有与所述负电极22相匹配的第一通孔8;所述正电极板4上设有正电极42,所述第一绝缘膜1、所述第二绝缘膜3和所述第三绝缘膜5均设有与所述正电极42相匹配的第二通孔9。具体的,负电极22和正电极42的数量相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叠层母排能够确保所述第一绝缘膜1、所述第二绝缘膜3和所述第三绝缘膜5封边压合完全。同时该叠层母排的最小爬电距离=2a+b,其中a2=72+82,b=4,因而可以得出爬电距离等于25.26mm,从而使得该叠层母排的正负电极的爬电距离达到20mm以上,保证良好的耐压性能和绝缘性能,进而确保安全性。
综上,因相邻所述负极裸露铜层2141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6,有效增加了该叠层母排正负电极的爬电距离。此外,所述负极裸露铜层21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42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缺口7,保证所述第一绝缘膜1、所述第二绝缘膜3和所述第三绝缘膜5封边压合完全,进而进一步增加叠层母排正负电极的爬电距离。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面接触相连接的第一绝缘膜、负电极板、第二绝缘膜、正电极板和第三绝缘膜;所述负电极板的一侧边缘具有延伸至侧面的负极裸露铜层,所述正电极板的一侧边缘具有延伸至侧面的正极裸露铜层,所述负极裸露铜层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所述第一绝缘膜或所述第三绝缘膜的投影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裸露铜层和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爬电距离最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负极裸露铜层、所述第一缺口、所述正极裸露铜层在所述第一绝缘膜或所述第三绝缘膜的投影呈依次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均为长条形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长度为8mm,宽度为4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缺口的长度为12mm,宽度为4mm。
7.如权利要求5或6任一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的厚度均为0.2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极板上 设有负电极,所述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均设有与所述负电极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正电极板上设有正电极,所述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均设有与所述正电极相匹配的第二通孔。
CN201620570007.1U 2016-06-13 2016-06-13 一种叠层母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93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0007.1U CN205693102U (zh) 2016-06-13 2016-06-13 一种叠层母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0007.1U CN205693102U (zh) 2016-06-13 2016-06-13 一种叠层母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93102U true CN205693102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2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000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93102U (zh) 2016-06-13 2016-06-13 一种叠层母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9310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617A (zh) * 2016-12-09 2017-08-18 九江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小电流应用的复合母排
CN107317200A (zh) * 2017-07-18 2017-11-03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耐高压、防腐蚀的叠成母排装置
CN107732609A (zh) * 2017-11-30 2018-02-23 浙江冠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复合母排及其制造工艺
CN109672324A (zh) * 2019-01-22 2019-04-23 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叠层母排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617A (zh) * 2016-12-09 2017-08-18 九江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小电流应用的复合母排
CN107317200A (zh) * 2017-07-18 2017-11-03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耐高压、防腐蚀的叠成母排装置
CN107732609A (zh) * 2017-11-30 2018-02-23 浙江冠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复合母排及其制造工艺
CN107732609B (zh) * 2017-11-30 2023-10-31 浙江冠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复合母排及其制造工艺
CN109672324A (zh) * 2019-01-22 2019-04-23 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叠层母排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93102U (zh) 一种叠层母排
TW201414046A (zh) 鋰電池結構
CN111081916B (zh) 二次电池
US8369066B2 (en) Lamellar stacked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US20170256773A1 (en) Conductive connecting plate for a lithium battery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04795518A (zh) 一种电池以及包含该电池的电子设备
WO2007061624A3 (en) Storage battery electrodes with integral conductors
RU140924U1 (ru)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7086394A (zh) 电源插座导电簧片
WO2019019967A1 (zh) 电芯连接条、电池连接结构和电池组合
CN104716210B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太阳能电池模组
CN202585606U (zh) 一种锂电池
CN203503474U (zh) 超高温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CN106207276A (zh) 锂电池芯
CN206040790U (zh) 一种聚合物电池串联转接板
CN204391181U (zh) 软包聚合物锂电池组的连接结构
TWM525004U (zh) 鋰電池之導電連接片
CN205752358U (zh) 大功率动力电池用卷边接线端子连接结构
KR101741704B1 (ko) 배터리 팩의 단자 연결 유닛 및 그에 의한 배터리 팩의 연결 방법
CN104377336A (zh) 锂离子电池组
CN203690394U (zh) 一种锂电池组的输出结构
CN104064715A (zh) 一种锂电池组的输出结构
CN220325844U (zh) 发热芯片和发热地板
CN211045926U (zh) 母排
US8310814B2 (en) Stacked capacitor with positive multi-pin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Office of Gongming Dongkeng community Changfeng Industrial Park 13 building area B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ong 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Office of Gongming Dongkeng community Changfeng Industrial Park 13 building area B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onggu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