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8751U - 一种地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8751U
CN205688751U CN201620651326.5U CN201620651326U CN205688751U CN 205688751 U CN205688751 U CN 205688751U CN 201620651326 U CN201620651326 U CN 201620651326U CN 205688751 U CN205688751 U CN 205688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tile
base
pin
main body
til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513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加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Quan Rui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Quan Rui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Quan Rui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Quan Rui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513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8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8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87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砖结构,属于建筑装修装饰领域。这种地砖结构包括地砖主体、底座和连接件。底座位于地砖主体的底面,底座通过连接件和地砖主体可拆卸连接。底座的边缘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脚和插脚槽,多个地砖结构通过插脚和插脚槽相互连接。这种地砖结构铺设容易,铺设成本低。多个地砖结构之间通过底座的插脚和插槽实现连接,且地砖主体不直接铺设在地面上,而是通过底座铺设在地面上,使得地砖主体方便拆卸并可重复利用,节约材料成本和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地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装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装修装饰用地砖主要由石材、木材、陶瓷、玻璃、金属、复合材料等各种材料制造。现有的地砖基本上是一块一块拼接起来的。地砖的铺装方法主要通过水泥或粘胶一次性粘贴的方式,将地砖固定安装在墙面或地面上。这样的地砖其铺装工艺的专业性较强,铺设时间也较长,费人力,铺设成本较高。同时,这样的地砖一经完工,比较难以更改,地砖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利用,造成材料和资源的严重浪费,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砖结构,旨在改善地砖主体不能重复利用,铺设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砖结构,包括地砖主体、底座和连接件。地砖主体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底座位于地砖主体的第二表面。底座通过连接件与地砖主体可拆卸的连接。底座的边缘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脚和插脚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底座的横截面为边数为偶数的多边形,底座具有偶数条侧边,底座的一半数量的侧边设有插脚,且另一半数量的侧边设置有插脚槽,设有插脚的侧边彼此相邻。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底座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底座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邻,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相邻,插脚位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插脚槽位于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插脚具有自底座的侧边向外延伸的凸块,插脚槽具有与凸块配合的插槽,凸块设有限位孔,插脚槽具有与限位孔形状匹配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底座具有位置相对的顶面和底面,地砖主体位于底座的顶面,底座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吸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底座的顶面和/或底面设有粘胶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粘胶层位于底座的中间区域,围绕粘胶层设置有多个吸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与地砖主体的形状相匹配的框体以及用于连接框体和底座的固定件,框体设置于地砖主体的边缘并与地砖主体的第一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件为销钉,框体开设有与销钉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底座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对的第二固定孔,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嵌设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地砖主体和底座间设置有加热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地砖结构,使用时,地砖主体和底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底座的边缘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脚和插脚槽,多个地砖结构通过插脚和插脚槽相互连接,从而进行地砖的铺设。这种地砖结构铺设容易,铺设成本低。多个地砖结构之间通过底座的插脚和插槽实现连接,且地砖主体不直接铺设在地面上,而是通过底座铺设在地面上,使得地砖主体方便拆卸并可重复利用,节约材料成本和资源。同时,地砖主体的可拆卸也使得更容易对地砖主体进行清洁,保持地砖主体的整洁性,延长地砖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提供的地砖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提供的地砖结构的分解图;
图5是图2中底座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地砖结构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地砖结构100、200;地砖主体110、210;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底座120、220;第一侧边121;第二侧边122;第三侧边123;第四侧边124;连接件130、230;框体131、231;固定件132;第一固定孔133;第二固定孔134;插脚141;插脚槽142;凸块143;插槽144;限位孔145;限位块146;第一止档面151;第二止档面152;第三止档面153;第四止档面154;第五止档面155;第六止档面156;吸盘161、261;第一粘胶层162、262;第二粘胶层163、263;卡扣235;卡槽236;加热模块270;第一容置槽271;导线槽272;止滑垫280;固定板281;第二容置槽282;通孔28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砖结构100,包括地砖主体110,底座120和连接件130。地砖主体110和底座120通过连接件13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由于地砖主体110的材质较为坚固,一般具有固定的样式和形状,不易对地砖主体110的本身进行改造。
请参阅图1,地砖主体110具有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为地砖主体110的光滑面,铺设后第一表面111暴露于地面。第二表面112为粗糙面,铺设时该面与地面接触。通过在地砖主体110的第二表面112加设一底座120,在底座120的边缘设置插脚141和插脚槽142,并且插脚141和插脚槽142相互匹配,使得多个地砖结构100通过插脚141和插脚槽142实现相互连接。
请参阅图2,连接件130包括框体131和固定件132。框体131的形状和地砖主体110的形状相匹配。框体131覆盖地砖主体110的全部侧面并延伸覆盖地砖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11的部分区域。固定件132用于连接框体131和底座120。固定件132可以是任意可以实现框体131、地砖主体110和底座120可拆卸连接的构件,例如螺钉等。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件132为销钉,框体131开设有与销钉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133,底座120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33相对的第二固定孔134。固定件132的两端分别嵌设于第一固定孔133和第二固定孔134内。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孔133的个数至少为2个,分别设置在框体131的相对的两个边角上。为保证框体131和底座120的稳固性,第一固定孔的个数设置为4个,分别设置在框体131的四个边角。相应的,第二固定孔134和销钉的个数也为4个。
本实施例中,框体131的材质为塑料材质,便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但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框体131选用透明材质,使其不影响地砖结构100铺设后整个地面的美观程度。
由于地面结构和面积不定,地砖结构100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而不同。底座120的形状与地砖主体110的形状相匹配,根据地砖主体110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底座12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为多种形式。 底座120的横截面为偶数的多边形,例如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底座120的侧边为偶数条,底座120的一半数量的侧边设有插脚141,且另一半数量的侧边设置有插脚槽142。设有插脚141的侧边彼此相邻,其余设有插脚槽142的侧边同样彼此相邻。
由于绝大多数市售地砖的形状为四边形,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底座120的横截面为四边形,例如矩形。底座具有第一侧边121、第二侧边122、第三侧边123和第四侧边124,第一侧边121和第二侧边122相邻,第三侧边123和第四侧边124相邻。底座120的第一侧边121和第二侧边122设有插脚141、第三侧边123和第四侧边124设有插脚槽14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地砖主体110的形状为正四边形时,底座120相应的为正四边形。底座120的插脚141可以设置在底座120的第一侧边121和第二侧边122上,也可以设置在底座120的第一侧边121和第三侧边123上。即插脚141可以设置在底座120相邻的两条侧边上,也可以设置在底座120相对的两条侧边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20的每条侧边也可以同时设置有插脚141和插脚槽142。插脚141和插脚槽142的个数无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生产,本实施例中,底座120的插脚141和插脚槽142分别设置在底座120不同的侧边上。同时,为保证多个地砖结构10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底座120每个侧边的插脚141和插脚槽142的个数大于等于2个。根据地砖主体110尺寸的大小,相应设置插脚141和插脚槽142的个数。多个插脚141和插脚槽142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插脚141包括自底座120的侧边向外延伸的 凸块143和在凸块143上设置的限位孔145。插脚槽142包括自底座120的底面向内部凹陷的插槽144和设置在插槽144上的限位块146,限位块146和限位孔145相匹配。限位孔145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限位孔145和限位块146的存在,可以使多个地砖结构100在相互插接之后,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结构,使得多个地砖结构100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位移。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孔145的个数可以是多个,根据限位孔145的个数相应的设置限位块146的个数。限位块146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方形,但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插脚141为一弧形件,插脚141具有第一止档面151、第二止档面152和第三止档面153。其中,第一止档面151为插脚141的外侧面,第二止档面152和第三止档面153为插脚141的内侧面,第一止档面151和第二止档面152为弧形面。插脚槽142具有第四止档面154、第五止档面155和第六止档面156,第四止档面154和第五止档面155为弧形面,第五止档面155和第六止档面156构成限位块136的侧面。第三止档面153和第六止档面156分别与所在的底座120的侧面共面。多个的地砖结构100插接时,第一止档面151和第三止档面153完全贴合、第二止档面152和第四止档面154完全贴合,第三止档面153和第六止档面156完全贴合。插脚141设置成弧形结构,避免插脚141和插脚槽142插接时存在一定缝隙,使得多个地砖结构100的插接更稳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止档面153和第六止档面156也可以和底座120的侧面不共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插脚141包括自底座120的侧边向外延伸的凸块143,插脚槽142包括自底座120的侧边向内部凹陷的插槽144。凸块143和插槽144的外形和尺寸相互配合,二者可以是任意 可实现插脚141和插脚槽142插接的结构。例如插脚141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等。
请参阅图3,本实施中,为使地砖结构100可以牢固的附着在地面上,底座120的的底面设置有吸盘161。吸盘161的大小和个数不作具体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底座120与地面连接的稳固性,使地砖结构100不容易发生位移,增加铺设成型的地板的寿命,可以在底座120的底面加设第一粘胶层162。
进一步地,考虑到地砖结构100的稳固性和可拆卸性,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粘胶层162设置在底座120的中间区域,围绕第一粘胶层162设置多个吸盘161。沿底座120底面的对角线将该面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每个区域设置相同个数的吸盘161,且每个区域吸盘161的排列形状一致,吸盘161和吸盘161间距相等。上述排列方式可以保证所有吸盘161的受力相对均匀,吸附地面更为牢固。可以理解的是,吸盘161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吸盘161的排列方式无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底座120底面设置的第一粘胶层162和吸盘161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例如在底座120底面的中间区域设置多个吸盘161,在吸盘161的周围设置第一粘胶层16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粘胶层162可以是在底座120的底面涂覆一层粘胶,但不局限于此。粘胶可以采用橡胶类型胶粘剂、丙烯酸乙烯酯类胶粘剂、乙酸乙烯酯类胶粘剂等等。在实施例中,第一粘胶层162优选为可移胶水或可移双面胶。可移胶水或可移双面胶粘接物品后,便于进行物品的移除,且不会有残胶,极大地方便了地砖结构100的拆卸和进行重复利用。可以理解的,第一粘胶层可以全部覆盖底座120的底面,也可以只覆盖底座120底面的部分区域。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加强整个地砖结构100的稳固性,同样可以在地砖主体110和底座120之间设置第二粘胶层163。第二粘胶层163同样可以为在底座120的顶面涂覆一层粘胶,但不局限于此。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粘胶层163同样选用可移胶水或可移双面胶,使地砖主体110和底座120间的拆卸更为方便。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粘胶层163可以覆盖底座120顶面的全部区域,也可以只覆盖底座120顶面的部分区域,且第一粘胶层162和第二粘胶层163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例中的地砖主体110可以是瓷砖、木地板、布地板、塑料砖。地砖主体110也可以是坐垫形式,例如皮革坐垫、布质坐垫等,但不局限于此。使用不同的地砖主体110,地砖结构100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使用防滑瓷砖可以起到防滑作用,使用养生地砖可以起到降解甲醛、释放负氧离子等作用。地砖主体110为坐垫时,既可以使坐垫放置时相对稳固,又可根据需要随时移动坐垫的位置。
实施例2,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砖结构200,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地砖结构已基本能满足地砖主体能够重复使用的功能,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地砖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地砖结构200包括地砖主体210、加热模块270、底座220和连接件230。地砖主体210通过连接件230和底座220相连,加热模块270设于地砖主体210和底座220中间,底座220的顶面开设有与加热模块270相配合的第一容置槽271。第一容置槽271向内凹陷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加热模块270的厚度,保证设置加热模块270后,地砖主体210和底座220之间不存在缝隙。优选地,加热模块270设置于底座的中间区域,使得多个地砖结构200相互连接后,整个地板供热均匀。底座220开设有导线槽272,用于容置加热模块270的导线(图未示)。导线槽272的一端延伸至底座220的侧边,导线槽272的另一端的和第一容置槽271相连通,多个地砖结构200的加热模块270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在进行地板铺装时,至少有一个地砖结构200的导线与外部的电源相连接,实现加热模块270的加热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地砖结构200连接的外部电源可以是移动电源,例如充电宝,但不局限于此。采用移动电源实现地砖结构200的供暖,方便地砖结构200进行移动。特别是,地砖主体210选用坐垫时,既可以实现坐垫的供暖功能,又可以实现坐垫的可移动,使用方便,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沿底座220的对角线开设有4个导线槽272,便于进行铺装和保证多个地砖结构200的加热模块270电连接的稳定性。在地砖主体210和底座220间加设有加热模块270,使地砖结构200具有加热功能,能够实现室内供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加热模块270可以是半导体发热片,但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加热模块270可以设置在底座220的任意位置,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加热模块270的大小和位置。
进一步地,为保证实现地砖结构200实现供暖功能,本实施例中,第二粘胶层263设置在地砖主体210和底座220之间,且不覆盖第一容置槽271和导线槽272。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底座220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底座220设有止滑垫280。止滑垫280包括固定板281和吸盘261,吸盘261设置于固定板281的底部,且与固定板281一体成型。吸盘261至少为一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吸盘261的数量和大小。止滑垫280设置于底座220的上方,底座220与止滑垫280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容置槽282,并开设有通孔283。止滑垫280的固定板281置于第二容置槽282内,固定板281底部的吸盘261通过通孔283与地面接触,如图6所示。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止滑垫280和底座220不易发生位移,止滑垫280能够更有效的将地砖结构200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底座220和止滑垫280分开设置,更利于工业上的生产和地砖结构200的安装和拆卸。
请参阅图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基于地砖结构200和地面之间稳固性的考虑,止滑垫280的固定板281设有4-6个吸盘261。第一容置槽271的周围均设有止滑垫28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底座220的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都设置有止滑垫280,4个止滑垫280两两对称设置,使得止滑垫280受力均匀,牢固将地砖结构200吸附在地面上。同时,第一粘胶层262设置于底座220底面的中间区域,第一粘胶层262和吸盘261共同作用使地砖结构200与地面连接更稳定。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止滑垫280和第一粘胶层262的设置方式无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止滑垫280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提到的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质:NBR丁腈橡胶、HNBR氢化丁腈橡胶、SIL硅橡胶、VITON氟素橡胶、FLS氟硅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优选为硅胶材料。硅胶材料除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外,还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氧抗老化性、耐光抗老化性以及防霉性、化学稳定性等。在实际生产加工中,硅橡胶因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易于制造,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30的框体231的底部还加设有卡扣235,相应的,底座220上与卡扣23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与卡扣235卡接的卡槽236。卡扣235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在框体231的每条侧边都设有3至5个卡扣235。卡扣235和卡槽236相互连接,使得框体231和底座220的连接更为紧固,保证了地砖主体不轻易发生位移,且增加地砖结构200的防水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砖主体、底座和连接件,所述地砖主体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地砖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脚和插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边数为偶数的多边形,所述底座具有偶数条侧边,所述底座的一半数量的侧边设有所述插脚,且另一半数量的侧边设置有所述插脚槽,设有所述插脚的侧边彼此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底座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相邻,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相邻,所述插脚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所述插脚槽位于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地砖结构,所述插脚具有自所述底座的侧边向外延伸的凸块,所述插脚槽具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插槽,所述凸块设有限位孔,所述插脚槽具有与所述限位孔形状匹配的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位置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地砖主体位于所述顶面,所述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所述顶面和/或所述底面设有粘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间区域,围绕所述粘胶层设置有多个所述吸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地砖主体的形状相匹配的框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框体和所述底座的固定件,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地砖主体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销钉,所述框体开设有与所述销钉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底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的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主体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加热模块。
CN201620651326.5U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地砖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8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1326.5U CN205688751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地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1326.5U CN205688751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地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8751U true CN205688751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26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5132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8751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地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87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602A (zh) * 2020-12-03 2021-04-06 济南华锐铁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站台防滑地面铺装结构及其铺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602A (zh) * 2020-12-03 2021-04-06 济南华锐铁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站台防滑地面铺装结构及其铺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9291U (zh) 活动架空地板安装结构
CN104264952B (zh) 一种外墙砖铺砖工艺及铺砖模板
CN205688751U (zh) 一种地砖结构
KR20130015300A (ko) 에어매트 및 그의 제조금형
KR20130026629A (ko) 폴리염화비닐 칩 인레이드 바닥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338910A (zh) 组装式浴室防水板用可变形模具装置及组装式浴室防水板
CN201671286U (zh) 一种木塑空腔地板
US20100287877A1 (en) Arrangement for Covering a Floor
CN201424789Y (zh) 一种地板用基座及包括该基座的地板结构
CN203514704U (zh) 人造石英石复合装饰板
CN205310869U (zh) 一种反包盖板结构
CN101922222B (zh) 一种地板用基座及包括该基座的地板结构
CN204472638U (zh) 汽车地毯
CN210263716U (zh) 一种集成墙布面板
CN204645526U (zh) 易拆装拼接式地板
CN204266560U (zh) 一种铺砖模板
CN210395962U (zh) 一种防辐射装饰墙板
CN206273941U (zh) 一种改进型重组竹浴室地板
CN208267090U (zh) 一种轻便利于安装运输的水泥预制件
CN204212355U (zh) 锁扣型地砖
CN206800911U (zh) 一种两层交错地板
CN204115051U (zh) 地暖模块
CN205314466U (zh) 一种带自粘层的防潮地板砖
CN204551978U (zh) 一种外墙砖干挂装置
CN206844541U (zh) 一种高强度石膏板用定位网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