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7403U -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77403U
CN205677403U CN201620561662.0U CN201620561662U CN205677403U CN 205677403 U CN205677403 U CN 205677403U CN 201620561662 U CN201620561662 U CN 201620561662U CN 205677403 U CN205677403 U CN 205677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handle
door lock
lock assembl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616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丛丛
何玉霞
李伟
周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erpillar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terpilla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erpillar Inc filed Critical Caterpillar Inc
Priority to CN2016205616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77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77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77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该门锁装置(1)包括:位于车门外侧并且能向下枢转地打开的把手(10),该把手布置成适于用手从该把手(10)上侧的把手空间(2)握持所述把手;能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锁止机构(20);将该把手(10)的枢转运动传递给锁止机构(20)的联动机构(30)的连杆机构;其中在该锁止位置,该锁止机构(20)接合锁杆(40)而将车门锁定,在该解锁位置,该锁止机构与该锁杆(40)脱离接合从而能将该车门打开。通过提供这种门锁装置,使得可以从位于把手上侧的把手空间握持并拉动把手,避免从把手下侧拉动把手而导致操作人员的手卡滞受伤的危险。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车辆上使用的多种门锁中,要打开车门时,需要用一只手向上推动来打开门锁的把手,这样手指处在把手和门之间,随着车门打开角度的增加,手有被折伤的危险,需要另一只手施加力来避免受伤。
因此,对这样一种门锁装置存在需要,其尽量在原有门锁的基础上进行更改,避免引起车门开口的改动,进而避免引起模具的更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门锁装置,使得可用手向下打开门锁的把手,在打开的过程中,手可以直接对车门施加作用力,避免手受伤。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包括:位于车门外侧并且能向下枢转地打开的把手,该把手布置成适于用手从该把手上侧的把手空间握持所述把手;能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锁止机构;用于将该把手的枢转运动传递给锁止机构的联动机构的连杆机构;其中在该锁止位置,该锁止机构接合锁杆而将车门锁定,而在该解锁位置,该锁止机构与该锁杆脱离接合从而能将该车门打开。
这种门锁装置的配置使得在要打开车门时,可以将手插入位于把手上方的、在把手和车门之间的把手空间内,向外拉动把手使其向下枢转地打开,从而在打开的过程中,手可以直接对侧门施加作用力,避免手受伤。
有利的是,在一个方案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能绕轴枢转的第二连杆,以及将该第二连杆与所述联动机构相连接的第三连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门锁装置配置成把手与第一连杆相连接,该第二连杆具有与该第一连杆抵接的第一端,与该第三连杆相连接的第二端以及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轴上的中间部段。
有利的是,所述第二连杆构造成该第一端垂直于该中间部段沿第一方向延伸,而该第二端垂直于该中间部段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装置中,当向下枢转地向外拉动该把手时,该把手带动该第一连杆向上运动,从而推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向上运动并使该第二连杆绕所述轴顺时针枢转,进而通过该第二端向下运动来带动该第三连杆向下运动,随后该第三连杆推动所述联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锁止机构构造为棘爪,该棘爪机构包括通过弹簧分别安装到该门锁装置的底板的两个棘爪件。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锁止机构的联动机构为锁连接杆,其一端连接到第三连杆,另一端与棘爪接合阻止棘爪件张开,当第三连杆向下推动该锁连接杆时,该锁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棘爪件脱离接合,从而使所述棘爪机构能够张开至解锁位置来释放所述锁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门锁装置还具有弹性复位机构,该弹性复位机构配置成当松开所述把手时能使所述连杆机构复位,进而使所述锁连接杆复位移动到能够阻止棘爪机构张开而保持在锁止位置的位置。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一端固定到该门锁装置的底板,另一端固定到该第二连杆的中间部段的螺旋弹簧。当向外拉动把手打开门锁装置时,第二连杆的顺时针转动使螺旋弹簧张紧蓄积能量,当松开把手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脱离,张紧的螺旋弹簧带动第二连杆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杆向上运动,进而拉动锁连接杆转动。这种情况下,当关闭车门时,在锁杆的撞击作用下,棘爪机构闭合,而锁连接杆也转动到与棘爪机构接合而阻止其打开的位置,从而将车门锁闭。
通过提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能够改进车辆的门锁安全性,还能保证门锁的规格不变,进而保证门锁装置的通用性,同时保证车门结构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将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后显见的,另一部分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描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现有技术中门锁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锁装置的总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门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锁止机构处于与锁杆接合的锁止位置;
图4是图2所示的门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锁止机构处于与锁杆脱离接合的解锁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下文描述的和附图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旨在教导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若干不同环境中和对于若干不同应用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因此,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在、并且不应该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的限制性描述。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门锁装置的示意性方案。尽管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或移除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附图或示例。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门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结构一般与向上扳动的把手相配合,随着车门打开角度的增加,尤其是在车门为上悬式车门的情况下,手有被折伤的危险。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现有门锁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参见图2-图4),和现有技术相反,该门锁装置的把手10反转180°安装到门锁装置的底板3,即在车门外侧安装成能向下枢转打开,并且在把手10上侧留出把手空间2,在需要打开车门时,将手从把手空间2插入车门和把手10之间来握持把手打开车门。另外,该门锁装置包括连杆机构、锁止机构20、以及锁杆40。把手10通过枢转运动来驱动连杆机构动作,从而致动锁止机构20的联动机构30动作,进而使锁止机构从锁止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其中,在该锁止位置,锁止机构20接合锁杆40而将车门锁定,在该解锁位置,该锁止机构与该锁杆40脱离接合从而能将该车门打开。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1,能绕轴14枢转的第二连杆12,以及将该第二连杆与所述联动机构30相连接的第三连杆13。在这里,联动机构30构造为锁连接杆,其可枢转地安装到门锁装置的底板3,并且一端连接到第三连杆13,另一端与锁止机构20接合,将锁止机构20阻挡在锁止位置。另外,把手10与第一连杆11相连接,例如第一连杆11的一端固定安装到把手10的枢转轴上,从而当把手向外并向下枢转时,带动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向上转动。第二连杆12构造成具有与该第一连杆11抵接的第一端12a,与该第三连杆13相连接的第二端12b,以及位于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间部段。有利的是,第二连杆12可以在该中间部段的中心位置处可枢转地安装到轴14上。
参见附图,这里的第二连杆12的结构明显不同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枢转件的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杆12构造成该第一端12a垂直于该中间部段沿第一方向延伸,而该第二端12b垂直于该中间部段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即大致呈Z形。如此设计第二连杆,可以有利地实现将把手10设计在门外的把手空间2的下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门锁装置1中,还可包括弹性复位机构50例如螺旋弹簧,其一端固定到门锁装置的底板,另一端可以在靠近枢轴14处固定到第二连杆12,当松开所述把手10时能使所述连杆机构复位,进而能使锁连接杆转动到其另一端与锁止机构20接合,从而挡住其打开。当关门时,锁杆40撞击锁止机构20使其闭合,并通过锁连接杆的止挡,使得锁止机构重新接合锁杆40,而将车门锁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止机构20构造成棘爪机构,该棘爪机构包括通过弹簧分别安装到底板3的两个棘爪件,在不对其施加其它力的情况下,弹簧力的作用会使棘爪件张开而释放锁杆。而在需要锁闭时,通过锁杆40撞击棘爪机构,能够使其闭合,并且锁连接杆能够将其止挡在锁止位置。
上述门锁装置是在原有门锁的基础上进行改动,不仅避免引起车门开口的改动,还避免了引起模具的更改,并且能够改进车辆的门锁安全性,防止打开车门时手折伤的危险。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装置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或其它需要用到门锁的机器的侧门。下面参考上述实施例简要描述门锁装置的作用方式。
当需要打开安装了上述门锁装置1的车门时,首先用插入把手10上侧的把手空间2,向下枢转地向外拉动把手10,该把手带动该第一连杆11向上运动,从而推动所述第二连杆12的第一端12a向上转动,使该第二连杆12绕所述轴14顺时针枢转,同时螺旋弹簧伸长张紧蓄积能量,进而通过该第二端12b向下运动来带动该第三连杆13向下运动,随后该第三连杆13推动锁连接杆30沿第一方向枢转,该锁连接杆的枢转带动锁止机构例如棘爪机构移动到解锁位置,释放与锁杆的接合,从而打开车门。
当需要关闭车门时,通过锁杆40撞击棘爪机构,使棘爪机构闭合,同时由于松开把手10,在螺旋弹簧的回复作用下,第二连杆12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三连杆13向上移动,从而使锁连接杆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枢转,从而将棘爪机构止挡在锁止位置而与锁杆40接合,将车门锁定。
应当指出,上面的说明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些修改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该门锁装置(1)包括:
位于车门外侧并且能向下枢转地打开的把手(10),该把手布置成适于用手从该把手(10)上侧的把手空间(2)握持所述把手;
能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锁止机构(20);
用于将该把手(10)的枢转运动传递给锁止机构(20)的联动机构(30)的连杆机构;
其中,在该锁止位置,该锁止机构(20)接合锁杆(40)而将车门锁定,在该解锁位置,该锁止机构与该锁杆(40)脱离接合从而能将该车门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1),能绕轴(14)枢转的第二连杆(12),以及将该第二连杆与所述联动机构(30)相连接的第三连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该把手(10)与所述第一连杆(11)相连接,其中该第二连杆(12)具有与该第一连杆抵接的第一端(12a),与该第三连杆(13)相连接的第二端(12b)以及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轴(14)上的中间部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12)构造成该第一端(12a)垂直于该中间部段沿第一方向延伸,而该第二端(12b)垂直于该中间部段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当向下枢转地向外拉动该把手(10)时,该把手带动该第一连杆(11)向上运动,从而推动所述第二连杆(12)的第一端(12a)向上运动并使该第二连杆(12)绕所述轴(14)顺时针枢转,进而通过该第二端(12b)向下运动来带动该第三连杆(13)向下运动,随后该第三连杆(13)推动所述联动机构(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20)构造为棘爪机构,该棘爪机构包括通过弹簧分别安装到该门锁装置的底板(3)的两个棘爪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的联动机构(30)为锁连接杆,其一端连接到第三连杆(13),另一端与该棘爪机构接合,当第三连杆(13)向下推动该锁连接杆时,所述棘爪机构张开至解锁位置而释放所述锁杆(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装置还具有弹性复位机构(50),该弹性复位机构配置成当松开所述把手(10)时能使所述连杆机构复位,进而使所述锁连接杆的另一端移动到能将所述棘爪机构保持在锁止位置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50)为一端固定到该门锁装置的底板(3),另一端固定到该第二连杆(12)的中间部段的螺旋弹簧。
CN201620561662.0U 2016-06-12 2016-06-12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Active CN205677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61662.0U CN205677403U (zh) 2016-06-12 2016-06-12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61662.0U CN205677403U (zh) 2016-06-12 2016-06-12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77403U true CN205677403U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31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61662.0U Active CN205677403U (zh) 2016-06-12 2016-06-12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774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979A (zh) * 2017-12-14 2020-07-31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车门的门把手总成
CN114901916A (zh) * 2019-12-20 2022-08-12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门锁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979A (zh) * 2017-12-14 2020-07-31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车门的门把手总成
CN114901916A (zh) * 2019-12-20 2022-08-12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门锁系统
CN114901916B (zh) * 2019-12-20 2023-11-17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门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49326A1 (en) Vehicle hood latches
CN104254657B (zh) 用于车辆门把手的安全设备
KR100893442B1 (ko) 오픈 방지 구조를 갖는 차량용 트레이
JP5601837B2 (ja) 安全装置を備えた車両ハンドル
CN205677403U (zh)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WO2012011047A2 (en) Dual motion deployable vehicle access step
WO2016090279A1 (en) Side door occupant latch with manual release and power lock
JP2009280190A (ja) トレイ装置
CN104847186B (zh) 一种汽车车门锁的防侧碰开启装置
CN202073366U (zh) 车辆门把手装置及车辆
JP2021080812A5 (zh)
CN202338153U (zh) 具有雪载荷功能的汽车尾门锁
JP4431500B2 (ja) 歩行者の衝撃を緩和することを可能にする自動車のボンネット用ロック装置
JP2006308771A5 (zh)
JP5103337B2 (ja) 回動体のロック構造、および収納装置
US20140001776A1 (en) Actuator Mechanism for Door Latch
CN213683606U (zh) 车辆扣手机构及车辆
JP5067626B2 (ja) 車両用収納装置
CN104141438A (zh) 用于关闭舱室、特别是车辆中的储物舱室的装置
CN204011933U (zh) 车用电源座结构
ITVR20130033A1 (it) Cassone di veicolo industriale comprendente un pianale ed una pluralità di sponde perimetrali di cui almeno una apribile
JP2021161635A (ja) リッドロック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JP6380180B2 (ja) 車両用ポップアップフード装置
JP6064055B2 (ja) 自動車内部の少なくとも実質的に直方体形状の容器のためのホルダ
CN107600084B (zh) 一种铁路货车漏斗车传动机构防误转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