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9497U - 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9497U
CN205669497U CN201620525911.0U CN201620525911U CN205669497U CN 205669497 U CN205669497 U CN 205669497U CN 201620525911 U CN201620525911 U CN 201620525911U CN 205669497 U CN205669497 U CN 205669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heel
blower fan
spiral case
dividing plat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259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木春
张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shida electromechan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S-TECH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S-TECH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S-TECH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259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9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9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9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较大风量时的风机体积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隔板、电机、第一风轮、第一蜗壳、第二风轮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蜗壳内,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蜗壳内;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相对的两侧。并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所述电机嵌入所述隔板上的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风机主要由电机、有进风口、出风口的蜗壳和风轮总成,其中风轮一般由法兰盘、风机转轴和多个叶片组成,多个叶片按一定的间距固定连接在风机转轴上,法兰盘的作用是使风轮与蜗壳固定连接。在工作状态时,风机在电机驱动下,驱动风轮在蜗壳内旋转,气体由进风口吸入,叶片迫使气体旋转,对气体做功,使其能量增加,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风机转轴四周甩出,当气体通过出风口排出后,其压力低于进风口压力,新的气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吸入风轮,气体就连续不断的从风机内排出。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风机较多采用单风道设计,缺点是送风量小,当需要较大风量时会导致风机的体积较大,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较大风量时的风机体积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隔板、电机、第一风轮、第一蜗壳、第二风轮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蜗壳内,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蜗壳内;
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相对的两侧。并固定在所述隔板上;
所述电机嵌入所述隔板上的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轴和/或外周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轮的叶片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叶片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第一风轮固定于所述外转子电机的轴上,所述第二风轮压装在所述外转子电机的转子外周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内转子电机,具有向两端延伸的电机轴,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分别固定于所述电机轴上。
优选的,所述隔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分别与所述隔板通过定位柱定位且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和供所述螺钉穿过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是离心风轮和/或轴流风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由于双风道风机组合包括隔板、电机、第一风轮、第一蜗壳、第二风轮和第二蜗壳,第一风轮位于第一蜗壳内,第二风轮位于第二蜗壳内,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分别位于隔板相对的两侧并固定在隔板上;电机嵌入隔板上的通孔分别与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分别位于隔板相对的两侧且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穿过与其同侧的电机并固定,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同时出风,可在保证保持输出风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做的比传统的风机更小;此外,使用两个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在输出风量不变甚至更强大的情况下,其所需要的能量可相对小一些,即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节省了大量空间,使得双风道风机组合的体积减小;
其次,由于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均由同一个电机带动,实现了两个风道的同时工作,减少了一个电机的使用,使得成本降低,重量减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的爆炸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双风道风机组合的电机的结构图;
图5为图2所示的第二风轮与电机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双风道风机组合的第二风轮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风轮与电机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双风道风机组合的电机的结构图;
图9为图7所示的双风道风机组合的第二风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较大风量时的风机体积大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双风道风机组合包括隔板1、电机2、第一风轮3、第一蜗壳4、第二风轮5和第二蜗壳6,第一风轮3位于第一蜗壳4内,第二风轮5位于第二蜗壳6内,其中,
电机2固定在隔板1一侧并延伸出隔板1相对的另一侧,也就是说,电机2穿过隔板1,隔板1将电机2分隔为两部分,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分别位于隔板1相对的两侧,第一风轮3穿过与其同侧的电机2并固定在对应的电机2上,第二风轮5穿过与其同侧的电机2并固定在对应的电机2上;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由同一个电机2带动,实现了风机两风道同步工作,转速一致。
第一蜗壳4和第二蜗壳6均固定在隔板1上,第一蜗壳4和第二蜗壳6分别位于隔板1的相对两侧,实现了两个独立风道。第一蜗壳4和第二蜗壳6可分别与隔板1通过定位柱定位并通过螺钉连接,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可以为: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两侧分别装配在第一蜗壳4和第二蜗壳6,第一蜗壳4和第二蜗壳6可与隔板1靠定位柱定位,通过螺钉把第一蜗壳4和第二蜗壳6固定在隔板1上,形成两个独立的风道。工作时气体从隔板1左右两侧垂直方向进入风机,从侧板平行方向出风,两出风口夹角可以根据实际方向更改。
在图1至图6所对应的双风道风机组合的实施例中,电机2为外转子电机,隔板1上设有与外转子电机连接的螺钉孔和供外转子电机轴7穿透的通孔,外转子电机轴7伸出通孔位于隔板1的一侧,外转子电机的转子8位于隔板1的相对的另一侧,第一风轮3穿过外转子电机轴7并固定于外转子电机轴7,第二风轮5压装在外转子电机的转子8的外周上。
更进一步的,外转子电机轴7上设有挡圈(或者是轴肩)12,挡圈12与隔板1之间具有预设间隔,第一风轮3通过挡圈12的限位作用固定在与隔板1具有预设间隔的位置,避免了第一风轮3与隔板1直接接触,第二风轮5上设有容纳外转子电机的转子8的空腔,且第二风轮5上可以设有钢圈,第二风轮5通过钢圈压装在外转子电机的转子8的转子外周上。
在图1至图6所对应的双风道风机组合的实施例中,隔板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隔热层,隔热层材料可以是隔热效果好的海绵,橡胶、发泡材料等。通过设置隔热层来减少两个风道热量交换,形成二个独立的隔离风道。通过上述说明,隔板1主要起支撑电机2、第一蜗壳4、第二蜗壳6和隔离风道的作用,为了使隔板1起到承重作用,隔板1可由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加工而成。
在图1至图6所对应的双风道风机组合的实施例中,第一风轮3的叶片和第二风轮5的叶片错位设置,有效降低风机的叶频音。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可以为离心风轮(前向、/后向/径向离心风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由于双风道风机组合包括隔板1、电机2、第一风轮3、第一蜗壳4、第二风轮5和第二蜗壳6,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分别位于所述隔板1相对的两侧,第一风轮3穿过外转子电机轴7并固定,第二风轮5压装在外转子电机的转子8的转子外周上,且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穿过与其同侧的电机2并固定,第一风轮3、第二风轮5共用电机2,存在位置上的重合,节省了大量的安装空间,使得双风道风机组合的安装体积减小;
其次,由于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均由同一个电机2带动,实现了两个风道可同时工作,又减少了一个电机2的使用,使得风机成本降低,重量减轻。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7、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电机2的种类不同,实施例一中对应的电机2为外转子电机,第一风轮3、第二风轮5分别与外转子电机的结构相对应,实施例二中对应的电机2为内转子电机,第一风轮3、第二风轮5分别与内转子电机的结构相对应并区别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风轮3、第二风轮5,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下面将详细论述当电机2为内转子电机时,内转子电机与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的装配结构:
电机2为内转子电机时,隔板1上设有与内转子电机连接的螺钉孔和供内转子电机穿透的通孔;当电机2嵌入隔板1的通孔,内转子电机的前轴9和内转子电机的后轴11分别位于隔板1的两侧,第一风轮3穿过内转子电机的前轴9并固定在内转子电机的前轴9上,第二风轮5穿过内转子电机的后轴11并固定在内转子电机的后轴11上。
更进一步的,内转子电机的前轴9和后轴11上分别设有挡圈(或者是轴肩)12,挡圈12与隔板1之间具有预设间隔,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通过挡圈(或者是轴肩)12的限位作用固定在与隔板1具有预设间隔的位置,避免了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5与隔板1相接触。轴两端与风轮配合的地方设置有扁位,扁位有两个作用:一是传递电机输出的扭矩,二是可以安装紧定螺钉,固定风轮。同样,风轮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固定:轴两头设置有与风轮转向相反的螺纹,通过用轴端螺母把风轮固定在电机轴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由于第一蜗壳4和第二蜗壳6形成为两个独立风道,两个风道隔离时可以同时独立输送两种气体介质,两个出风口可以通过三通管道连接在一起,通过在出风口加装的调节流量装置可以实现两种介质的混合,可以应用于化工设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电机、第一风轮、第一蜗壳、第二风轮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蜗壳内,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蜗壳内;
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相对的两侧,并固定在所述隔板上;
所述电机嵌入所述隔板上的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风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轴和/或外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风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的叶片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叶片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风道风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第一风轮固定于所述外转子电机的轴上,所述第二风轮压装在所述外转子电机的转子外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风道风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内转子电机,具有向两端延伸的电机轴,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分别固定于所述电机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风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隔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风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分别与所述隔板通过定位柱定位且通过螺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风道风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和供所述螺钉穿过的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风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是离心风轮和/或轴流风轮。
CN201620525911.0U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 Active CN205669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5911.0U CN205669497U (zh)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5911.0U CN205669497U (zh)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9497U true CN205669497U (zh) 2016-11-02

Family

ID=57193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25911.0U Active CN205669497U (zh)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94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8668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蜗壳组件及风管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8668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蜗壳组件及风管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3305U (zh) 一种机翼型离心风机
CN111472985A (zh) 一种高效减震降噪的离心通风机
CN205669497U (zh) 一种双风道风机组合
CN201916258U (zh) 一体式ffu风机过滤器
CN109404305B (zh) 一种仿生叶片无蜗壳离心通风机
CN102536900A (zh) 一种轴流风轮
CN207406498U (zh) 一种用于齿式离心空压机的单级高速离心风机
CN206753941U (zh) 一种低噪音离心式排风柜
CN201991818U (zh) 一种应用在空调机上的贯流风扇轴承座
CN205689462U (zh) 一种风机
CN209978180U (zh) 一种可转动的立式空调
CN203441792U (zh) 风电空冷器轴流式冷却风机
CN205207221U (zh) 风机
CN204757733U (zh) 一种超低噪声矩阵风机冷却塔
CN207315731U (zh) 一种贯流风叶及空调器
CN112502985A (zh) 一种组合式低汽蚀多级离心泵
KR20110046220A (ko) 송풍기용 케이싱의 조립 구조
CN206636832U (zh) 离心风机及其叶轮总成
CN205388043U (zh) 一种风机小叶风轮装配结构
CN204186645U (zh) 一种低噪声风机及风冷模块机组
CN218325455U (zh) 一种离心风机新型叶轮结构
CN221005476U (zh) 一种电热风炉装置
CN209908820U (zh) 一种离心式鼓风结构
CN202370898U (zh) 一种风幕机用风轮
CN217883076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永磁调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300 9 Daliang, five Shalong Shuncheng Road, Daliang, Shunde,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Fanshida electromechan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two, Daliang Shuncheng South Road, five Daliang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two

Patentee before: FANS-TECH 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