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4461U -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4461U
CN205664461U CN201620528126.0U CN201620528126U CN205664461U CN 205664461 U CN205664461 U CN 205664461U CN 201620528126 U CN201620528126 U CN 201620528126U CN 205664461 U CN205664461 U CN 205664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pipeline
chamber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281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281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4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4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4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包括壳体、进出水管、燃气管道、燃烧系统和排烟装置;所述燃烧系统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燃烧室串联组成;每个燃烧室包括一个燃气喷气装置、若干个燃排和位于燃排上方的换热器,所述燃气喷气装置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连接管道与燃气管道连接,所述燃气喷气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燃排的进气口相对应的喷嘴;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高压水管,出水管通过供热水管连接用热装置;所述进气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和燃气开关阀。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气组合式供热系统,供热器的进水管道可以直接与市政供水系统连接,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更加精确的控制水流量和水温。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供热器是使用燃气为燃料,通过加热热水进行洗浴、饮用水、采暖的装置。由于其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常被用于住宅及企事业单位冬季取暖和洗浴及饮用水之用。
但是,燃料本身是有机碳氢化合物,如果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变成对人体和环境基本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就有可能成为有害物质而排放出,例如当燃料和空气的比例过小而导致发动机失火时就是如此,这是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主要机理之一;燃料如果太多会导致混合气过浓而不能完全燃烧,其中含碳较多的成分要么变成含碳较少的碳氢化合物或醛类物质(气体),要么变成含碳较多结构更为复杂的颗粒物(PM),或者变成固体的碳烟颗粒物(也是PM),或者变成燃烧中间产物一氧化碳(CO),所以氧气不足造成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是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又一个机理,也是碳烟及颗粒物(PM)排放和一氧化碳(CO)排放的唯一机理。从目前情况来看,短期内,通过能源替代技术改变能源结构的作用有限。怎样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降低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是目前最有效也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传统的燃气供热器需要在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加上水泵,通过水泵的加压来控制水量和水流速度,但是,适用于小区或者用热水量、采暖量比较大的地方,一台供热器需要用两台泵同时工作来完成水流加热工作,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两台泵同步工作不仅成本较大,而且需要较高的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包括壳体、进出水管、燃气管道、燃烧系统和排烟装置;所述燃烧系统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燃烧室串联组成;每个燃烧室包括一个燃气喷气装置、若干个燃排和位于燃排上方的换热器,所述燃气喷气装置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连接管道与燃气管道连接,所述燃气喷气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燃排的进气口相对应的喷嘴;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市政出水管道,出水管通过供热水管连接用热装置;所述进气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和燃气开关阀。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排包括燃排板、进气腔、燃气弯道、气道分散腔和燃烧腔;所述进气腔设置在燃排板的前端下部,进气腔经过燃气弯道与气道分散腔相连通,气道分散腔位于燃排板的上方,燃烧腔位于气道分散腔的上方且两个腔体相连通,燃烧腔的上方设置有水平盖板,水平盖板上设置有燃烧孔;所述燃气弯道一端连接进气腔,另一端伸向燃排板的后端,然后斜向上前方弯曲与气道分散腔相连通。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烧腔的左右壁外侧设置有燃烧挡板,燃烧挡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焊点焊接在燃烧腔的左右外壁上,焊点部分设置有焊点凹槽;所述气道分散腔和燃烧腔之间水平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下方的左右腔壁上设置有支撑凸起,调节板的端部伸向燃排外部且设置有调节把手;所述燃烧孔为长条形状,且沿燃烧腔的前后连接方向设置;燃烧孔沿燃烧腔的前后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包括若干个燃烧孔;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与燃烧孔相对应的调节孔。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排烟装置包括进烟室和密封出烟管道,所述的进烟室一侧与密封出烟管道相连接,进烟室的下方设置吸烟口,吸烟口位于燃烧室的上方;密封出烟管道与抽烟风机相连接。
所述排烟系统包括密封板和密封出烟管道,所述密封板位于与两个燃烧室之间呈四周密封排布,位于最上方的燃烧室上方设置密封出烟管道,所述密封出烟管道与抽烟风机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烧系统包括三个以上的燃烧室上下并联组成,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垂直设置;进水管通过进水连接管道与换热水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道上设置有两个九十度折弯,且进水连接管道的进水口低于出水口;换热水管的出口端通过出水连接管道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道上设置有两个九十度折弯结构,且出水连接管道的进水口低于出水口。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嘴的直径为0.7~1.0mm;所述每个燃烧室内包括25~30个燃排并列组成,燃气喷气装置上设置有与燃排数相同数量的喷嘴,且喷嘴与燃排的进气腔一一对应,喷嘴与燃排进气腔之间设有间距。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嘴的直径为0.91mm,所述每个燃烧室内并列设置有28个燃排,燃气喷气装置上设置有与燃排一一对应的喷嘴。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换热器前端还是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燃烧带观察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气组合式供热系统,供热器的进水管道可以直接与市政供水系统连接,当用热量较大、水压不足时,可以通过在供热器和市政供水系统之间还设置加压水泵来提高水压,而不需要进出水安装两台水泵,不仅节省了成本,一台泵或者无泵的供热系统的设置,更加精确的控制水流量,进而控制水温。
进出水连接管道的设计,可以使水流通过供热器的换热器时,有效的保持水压,进而再通过调控水流速度及流量。另外,进水连接管道上设置有九十度折弯且其水流方向为由下往上;换热水管的出口端通过出水连接管道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道上设置有两个九十度折弯结构且水流方向为由下往上,弯道的设计,一是引导水流,而是在水压里下降或不足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倒流,从而防止热量损失。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排 ,可以根据燃气气压和燃烧需求,预先调整好燃烧孔的个数及面积, 进而进行供热操作。弯道的设计增加了燃气通过的时间,可以使燃气充分的燃烧,保证了足够的安全。燃烧挡板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对燃烧带起到了一定的导流作用,尤其是将燃烧孔设计在两个焊点凹槽之间,即保证了燃烧挡板与燃烧腔壁结合的稳定性,又增加了燃烧带的燃烧效率。另外,不同形状的燃烧孔设计也会产生不同角度的燃烧带,对燃排的燃烧效率也起到一定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述排烟装置,一种结构是进烟室并联组成统一进入密封出烟管道,可以对每个燃烧室的上方进行单独烟气收集,达到良好的排烟效果;另一种结构是将每两个燃烧室之间的空间进行四周密封,下层燃烧室的烟气进入上层,这个不仅不会造成燃气泄漏,在安全上有足够的保证,而且下层的烟气通过上层的燃烧室再次燃烧,有效的减少了碳排放,有利于环保,而且也充分的进行了排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排烟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排烟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燃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C-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供热水管;2、密封出烟管道;201、吸烟口;202、密封板;3、换热水管;4、换热板;5、燃排;6、燃气喷气装置;7、出水连接管道;8、止回阀;9、出水管;10、壳体;11、进烟室;12、电磁控制阀;13、燃气开关阀;14、进气连接管道;15、燃气管道;
51、调节把手;52、连接卡片;53、燃气弯道;54、调节板;55、支撑凸起;56、燃烧挡板;57、气道分散腔;58、燃烧腔;59、进气腔;510、安装孔;511、燃排板;512、焊点凹槽;513、水平盖板;514、燃烧孔;515、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实施例一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包括壳体10、进出水管、燃气管道15、燃烧系统和排烟装置;所述燃烧系统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燃烧室串联组成;每个燃烧室包括一个燃气喷气装置6、若干个燃排5和位于燃排5上方的换热器,所述燃气喷气装置6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连接管道14与燃气管道15连接,所述燃气喷气装置6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燃排5的进气口相对应的喷嘴;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水管3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管9;所述进水管连接市政供水管道,出水管9通过供热水管1连接用热装置;所述进气连接管道14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12和燃气开关阀13。
所述排烟装置包括进烟室11和密封出烟管道2,所述的进烟室11一侧与密封出烟管道2相连接,进烟室11的下方设置吸烟口201,吸烟口201位于燃烧室的上方;密封出烟管道2与抽烟风机相连接。所述燃烧系统包括三个以上的燃烧室上下并联组成,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垂直设置;进水管通过进水连接管道与换热水管3的入口端连接,热水管3横向设置在若干个换热板4之间;所述进水连接管道7上设置有两个九十度折弯,且进水连接管道的进水口低于出水口;换热水管3的出口端通过出水连接管道7与出水管9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道7上设置有两个九十度折弯结构,且出水连接管道的进水口低于出水口;所述进水连接管道和出水连接管道7上分别设置有止回阀8。
所述燃排包括燃排板511、进气腔59、燃气弯道53、气道分散腔57和燃烧腔58;所述进气腔59设置在燃排板511的前端下部,进气腔59经过燃气弯道53与气道分散腔57相连通,气道分散腔57位于燃排板511的上方,燃烧腔58位于气道分散腔57的上方且两个腔体相连通,燃烧腔58的上方设置有水平盖板513,水平盖板513上设置有燃烧孔514;所述燃气弯道53一端连接进气腔59,另一端伸向燃排板511的后端,然后斜向上前方弯曲与气道分散腔57相连通。所述燃烧腔58的左右壁外侧设置有燃烧挡板56,燃烧挡板5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焊点焊接在燃烧腔58的左右外壁上,焊点部分设置有焊点凹槽512;所述气道分散腔57和燃烧腔58之间水平设置有调节板54,调节板54下方的左右腔壁上设置有支撑凸起55,调节板54的端部伸向燃排外部且设置有调节把手51;所述燃烧孔514为长条形状,且沿燃烧腔58的前后连接方向设置;所述燃烧腔58的前后方向有间隔的设置有若干组燃烧孔514;;所述调节板54上设置有与燃烧孔514相对应的调节孔515。所述换热器前端还是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 上设置有燃烧带观察孔17。
使用时,首先分别打开进水管、进水连接管道和出水管9、出水连接管道7上的阀门,在换热器中通水,同时打开排烟装置;然后打开燃烧装置中进气连接管道14上的电磁控制阀12和燃气开关阀13将燃气通入燃气喷气装置6,控制燃气的进气压力2000~3000pa; 通过燃气喷气装置6中的喷嘴将燃气喷入燃排5中;通过挡板16上的燃烧带观察孔17观察,调整燃烧带的火焰高度为6.5~7.5cm;换热器中的热水通过出水连接管道7和出水管9流出,进入供热器外部,在供热器外部设置分水装置;热水由分水装置分流进各个用热装置;供热完毕后,首先关闭燃气阀门,再关闭进出水阀门即可。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排烟系统在结构上加以变化,所述排烟系统包括密封板202和密封出烟管道2,所述密封板202位于与两个燃烧室之间呈四周密封排布,位于最上方的燃烧室上方设置密封出烟管道2,所述密封出烟管道2与抽烟风机相连接。所述换热器前端还是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 上设置有燃烧带观察孔17。
实施例三
当供热量较大时,将两台以上的供热装置相并联,供热量将随着供热装置数量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0)、进出水管、燃气管道、燃烧系统和排烟装置;所述燃烧系统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燃烧室串联组成;每个燃烧室包括一个燃气喷气装置(6)、若干个燃排(5)和位于燃排(5)上方的换热器,所述燃气喷气装置(6)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连接管道(14)与燃气管道连接,所述燃气喷气装置(6)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燃排(5)的进气口相对应的喷嘴;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水管(3)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管(9);所述进水管连接市政供水管道,出水管(9)通过供热水管(1)连接用热装置;所述进气连接管道(14)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12)和燃气开关阀(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排(5)包括燃排板(511)、进气腔(59)、燃气弯道(53)、气道分散腔(57)和燃烧腔(58);所述进气腔(59)设置在燃排板(511)的前端下部,进气腔(59)经过燃气弯道(53)与气道分散腔(57)相连通,气道分散腔(57)位于燃排板(511)的上方,燃烧腔(58)位于气道分散腔(57)的上方且两个腔体相连通,燃烧腔(58)的上方设置有水平盖板(513),水平盖板(513)上设置有燃烧孔(514);所述燃气弯道(53)一端连接进气腔(59),另一端伸向燃排板(511)的后端,然后斜向上前方弯曲与气道分散腔(57)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腔(58)的左右壁外侧设置有燃烧挡板(56),燃烧挡板(5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焊点焊接在燃烧腔(58)的左右外壁上,焊点部分设置有焊点凹槽(512);所述气道分散腔(57)和燃烧腔(58)之间水平设置有调节板(54),调节板(54)下方的左右腔壁上设置有支撑凸起(55),调节板(54)的端部伸向燃排外部且设置有调节把手(51);所述燃烧孔(514)为长条形状,且沿燃烧腔(58)的前后连接方向设置;所述燃烧腔(58)的前后方向有间隔的设置有若干组燃烧孔(514);所述调节板(54)上设置有与燃烧孔(514)相对应的调节孔(5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烟装置包括进烟室(11)和密封出烟管道(2),所述的进烟室(11)一侧与密封出烟管道(2)相连接,进烟室(11)的下方设置吸烟口(201),吸烟口(201)位于燃烧室的上方;密封出烟管道(2)与抽烟风机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烟系统包括密封板(202)和密封出烟管道(2),所述密封板(202)位于与两个燃烧室之间呈四周密封排布,位于最上方的燃烧室上方设置密封出烟管道(2),所述密封出烟管道(2)与抽烟风机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烧系统包括三个以上的燃烧室上下并联组成,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垂直设置;进水管通过进水连接管道与换热水管(3)的入口端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道(7)上设置有两个九十度折弯,且进水连接管道的进水口低于出水口;换热水管(3)的出口端通过出水连接管道(7)与出水管(9)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道(7)上设置有两个九十度折弯结构,且出水连接管道的进水口低于出水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气喷气装置(6)的喷嘴的直径为0.7~1.0mm;所述每个燃烧室内包括25~30个燃排并列组成,燃气喷气装置(6)上设置有与燃排数相同数量的喷嘴,且喷嘴与燃排的进气腔(59)一一对应,喷嘴与燃排进气腔之间设有间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气喷气装置(6)的喷嘴的直径为0.91mm;所述每个燃烧室内并列设置有28个燃排,燃气喷气装置(6)上设置有与燃排一一对应的喷嘴。
CN201620528126.0U 2016-06-02 2016-06-02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Active CN205664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8126.0U CN205664461U (zh) 2016-06-02 2016-06-02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8126.0U CN205664461U (zh) 2016-06-02 2016-06-02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4461U true CN205664461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5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28126.0U Active CN205664461U (zh) 2016-06-02 2016-06-02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4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8938A (zh) 一种保热的节能环保锅炉
CN201093753Y (zh) 低能耗高热量冷热转换器
CN201344621Y (zh) 燃煤、燃油兼用锅炉
CN205664461U (zh)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
CN110043883A (zh) 一种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
CN202902345U (zh) 无烟环保炉具
CN100470162C (zh) 燃气热水锅炉
CN105890014B (zh) 一种全自动燃气组合式供热装置及工艺
CN205909310U (zh) 一种油田废气废液燃烧处理的环保装置
CN206191894U (zh) 氢混合燃气热水锅炉
CN101655279A (zh) 多级旋转节能除尘除有害气体立式锅炉
CN107726287A (zh) 燃甲醛尾气蒸汽锅炉
CN208269402U (zh) 一种直燃式烟气加热装置
CN210261635U (zh) 一种立式热回收焦炉炉体
CN203730135U (zh) 发生炉煤气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CN206724466U (zh) 一种保热的节能环保锅炉
CN204648207U (zh) 多功能卧式水暖炉
CN104848201A (zh) 多功能卧式水暖炉
CN205690669U (zh) 一种高效反烧式全水套数控锅炉
CN206222340U (zh) 一种甲醛尾气燃烧及热回收系统
CN201621843U (zh) 一种煤气节能环保锅炉
CN203880773U (zh) 热风高温燃气灶
CN201449007U (zh) 折流式燃煤热风炉
CN205137404U (zh) 一种高效节能全自动燃气蒸气发生炉
CN204880061U (zh) 卧式燃气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