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9625U - 溶剂混合釜 - Google Patents

溶剂混合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9625U
CN205659625U CN201620418948.3U CN201620418948U CN205659625U CN 205659625 U CN205659625 U CN 205659625U CN 201620418948 U CN201620418948 U CN 201620418948U CN 205659625 U CN205659625 U CN 205659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mixing
shaft
solvent
helical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89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
储澍
丁蕾
查长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4189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9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9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96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剂混合釜,包括用于承装各组份的釜体,釜体由内胆和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保温棉,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与驱动机构连接,搅拌轴的长度方向与釜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第二螺旋叶片,第一、第二螺旋叶片沿着搅拌轴长度方向螺旋布置,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直径,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反向旋转设置的两螺旋叶片使得溶剂上下方向往复窜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能够提高溶剂的混合均匀度,确保溶剂的理化特性。釜体采用内胆和外壳结构,且在内胆和外壳之间设置保温棉,实施对釜体内溶剂的保温,进而可确保混合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溶剂混合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剂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溶剂混合釜。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高分子溶剂来说,溶剂各组份的混合的均匀度对溶剂的理化指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现有的溶剂的混合大多是通过搅拌釜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釜上设置有进料口,溶剂的各个组份由搅拌釜的投料口投入,在搅拌釜上设置搅拌轴,搅拌轴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轴在转动的过程中,从而驱动搅拌釜内的各组份的液流流动,在搅拌釜的上下方向及周向方向窜动,从而充分的混合各组份,虽然上述的搅拌釜能够实施对各组份的初步混合,但是组份之间的混合均匀度不高,而且针对一些特殊溶剂,需要对溶剂进行加热方能确保混合效果,现有的搅拌釜大多采用不锈钢或者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保温效果较差,混合溶剂加热后,并由进料口投入后,溶剂温度很快就降低,也会破坏溶剂的混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且混合均匀度高的溶剂混合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溶剂混合釜,包括用于承装各组份的釜体,所述釜体由内胆和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保温棉,所述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与釜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第二螺旋叶片,第一、第二螺旋叶片沿着搅拌轴长度方向螺旋布置,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直径,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搅拌轴的轴端设置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外罩设有混合罩,所述混合罩的一端设置有入口,混合罩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叶片位于混合罩内转动。
所述旋转叶片呈板片状结构,旋转叶片的板面与搅拌轴轴长方向平行,旋转叶片沿着搅拌轴轴端的周向方向设置多个。
所述混合罩呈管状结构,混合罩内设置有隔板将混合罩分成第一、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所在的混合罩的外壁设置有通孔构成入口,所述第二腔室所在的混合罩的外壁设置有用孔构成出口,所述旋转叶片位于第二腔室内,隔板设置有连通第一、第二腔室的开口。
所述搅拌轴的杆身穿过开口且向上延伸,搅拌轴的上端与第一电机的驱动轴转动,第一电机的壳体固定在釜体的外壁上。
混合罩的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搅拌轴固连,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混合罩固连,混合罩的上端与釜体构成转动配合,混合罩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第二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第二电机的壳体固定在釜体的外壁上。
入口为矩形且沿着混合罩周向设置多个,出口为条形孔状且沿着混合罩的周向设置多个。
釜体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所在的釜体上铰接设置有盖门,所述盖门由驱动机构驱动其开合动作。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盖门固定的大臂,所述大臂的一端铰接设置在釜体上,大臂另一端与卡扣构成开启与锁闭配合,所述卡扣铰接设置在釜体上,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第一、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与大臂的铰接端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与卡扣铰接,大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排料口同芯,所述通孔孔口处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大臂构成可拆卸式配合。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将待混合的组份倒入釜体内,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第二螺旋叶片转动,而且第一、第二螺旋叶片旋转方向相反而且直径各异,从而将釜体内的液体充分的混合搅拌起来,反向旋转设置的两螺旋叶片使得溶剂上下方向往复窜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能够提高溶剂的混合均匀度,进而确保溶剂的理化特性,釜体采用内胆和外壳结构,且在内胆和外壳之间设置保温棉,从而确保对釜体溶剂的保温,进而可进一步确保混合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溶剂混合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溶剂混合釜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溶剂搅拌釜中混合罩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溶剂混合釜的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溶剂混合釜,包括用于承装各组份的釜体10,所述釜体10由内胆11和外壳12组成,内胆11和外壳12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保温棉13,所述釜体10内设置有搅拌轴20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搅拌轴20的长度方向与釜体10的长度方向平行,搅拌轴20上设置有第一、第二螺旋叶片21、22,第一、第二螺旋叶片21、22沿着搅拌轴20长度方向螺旋布置,第一螺旋叶片21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二螺旋叶片22的螺旋直径,第一螺旋叶片21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叶片22的螺旋方向相反。
将待混合的组份倒入釜体10内,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第二螺旋叶片21、22转动,而且第一、第二螺旋叶片21、22旋转方向相反而且直径各异,从而将釜体10内的液体充分的混合搅拌起来,反向旋转设置的两螺旋叶片使得溶剂上下方向往复窜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能够提高溶剂的混合均匀度,进而确保溶剂的理化特性。釜体10采用内胆11和外壳12结构,且在内胆11和外壳12之间设置保温棉13,从而确保对釜体10内溶剂的保温,进而可进一步确保混合的均匀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轴20的轴端设置有旋转叶片30,旋转叶片30外罩设有混合罩40,所述混合罩40的一端设置有入口41,混合罩4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42,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叶片30位于混合罩40内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叶片30转动,初步混合的组份由混合罩40的入口41进入,从而使得各组份位于混合罩40内进一步充分的搅拌,并由混合罩40的出口42导出,混合罩40的入口41与出口42使得釜体10内的溶剂始终处在搅拌混合的状态。
所述旋转叶片30呈板片状结构,旋转叶片30的板面与搅拌轴20轴长方向平行,旋转叶片30沿着搅拌轴20轴端的周向方向设置多个。搅拌轴20在转动的过程中,从而产生较大的旋转动能,混合罩40的腔室内形成较大的真空度,从而使得溶液组份由入口41顺利进入,并位于混合罩40内充分混合,并由出口42排除。
所述混合罩40呈管状结构,混合罩40内设置有隔板43将混合罩40分成第一、第二腔室44、45,所述第一腔室44所在的混合罩40的外壁设置有通孔构成入口41,所述第二腔室45所在的混合罩40的外壁设置有用孔构成出口42,所述旋转叶片30位于第二腔室45内,隔板43设置有连通第一、第二腔室44、45的开口431。旋转叶片30位于第二腔室45内旋转,从而形成较强的旋转动能并使得第一腔室44形成真空度,溶液从第一腔室44的通孔,也就是入口41进入,并由开口431进入第二腔室45,从而位于第二腔室内45充分的搅拌混合,并由第二腔室上设置的出口42排出。
所述搅拌轴20的杆身穿过开口431且向上延伸,搅拌轴20的上端与第一电机50的驱动轴转动,第一电机50的壳体固定在釜体10的外壁上。
混合罩40的第一腔室44内设置有轴承60,所述轴承60的内圈与搅拌轴30固连,所述轴承60的外圈与混合罩40固连,混合罩40的上端与釜体10构成转动配合,混合罩40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从动齿轮71,从动齿轮71与主动齿轮72啮合,第二电机70驱动主动齿轮72转动,第二电机70的壳体固定在釜体10的外壁上。第二电机70转动的过程中,连动主动齿轮72和从动齿轮71转动,从而使得混合罩40外的第一、第二螺旋叶片21、22旋转,并处在旋转溶剂的状态。
入口41为矩形且沿着混合罩40周向设置多个,出口42为条形孔状且沿着混合罩40的周向设置多个。结合图1所示,多个条形孔构成的出口42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将混合的溶剂排出混合罩40。
釜体10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口14,所述釜体10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15,排料口15所在的釜体10上铰接设置有盖门80,所述盖门80由驱动机构驱动其开合动作。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盖门80固定的大臂81,所述大臂81的一端铰接设置在釜体10上,大臂81另一端与卡扣82构成开启与锁闭配合,所述卡扣82铰接设置在釜体10上,所述釜体10上还设置有第一、第二气缸83、84,第一气缸83的活塞杆端与大臂81的铰接端铰接,第二气缸84的活塞杆端与卡扣82铰接,大臂81上开设有通孔811,所述通孔811与排料口15同芯,所述通孔811孔口处设置有端盖85,所述端盖85与大臂81构成可拆卸式配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溶剂混合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装各组份的釜体(10),所述釜体(10)由内胆(11)和外壳(12)组成,内胆(11)和外壳(12)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保温棉(13),所述釜体(10)内设置有搅拌轴(20)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搅拌轴(20)的长度方向与釜体(10)的长度方向平行,搅拌轴(20)上设置有第一、第二螺旋叶片(21、22),第一、第二螺旋叶片(21、22)沿着搅拌轴(20)长度方向螺旋布置,第一螺旋叶片(21)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二螺旋叶片(22)的螺旋直径,第一螺旋叶片(21)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叶片(22)的螺旋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剂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0)的轴端设置有旋转叶片(30),旋转叶片(30)外罩设有混合罩(40),所述混合罩(40)的一端设置有入口(41),混合罩(4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42),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叶片(30)位于混合罩(40)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剂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30)呈板片状结构,旋转叶片(30)的板面与搅拌轴(20)轴长方向平行,旋转叶片(30)沿着搅拌轴(20)轴端的周向方向设置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剂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罩(40)呈管状结构,混合罩(40)内设置有隔板(43)将混合罩(40)分成第一、第二腔室(44、45),所述第一腔室(44)所在的混合罩(40)的外壁设置有通孔构成入口(41),所述第二腔室(45)所在的混合罩(40)的外壁设置有用孔构成出口(42),所述旋转叶片(30)位于第二腔室(45)内,隔板(43)设置有连通第一、第二腔室(44、45)的开口(4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剂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0)的杆身穿过开口(431)且向上延伸,搅拌轴(20)的上端与第一电机(50)的驱动轴转动,第一电机(50)的壳体固定在釜体(10)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溶剂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混合罩(40)的第一腔室(44)内设置有轴承(60),所述轴承(60)的内圈与搅拌轴(30)固连,所述轴承(60)的外圈与混合罩(40)固连,混合罩(40)的上端与釜体(10)构成转动配合,混合罩(40)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从动齿轮(71),从动齿轮(71)与主动齿轮(72)啮合,第二电机(70)驱动主动齿轮(72)转动,第二电机(70)的壳体固定在釜体(10)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剂混合釜,其特征在于:入口(41)为矩形且沿着混合罩(40)周向设置多个,出口(42)为条形孔状且沿着混合罩(40)的周向设置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剂混合釜,其特征在于:釜体(10)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口(14),所述釜体(10)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15),排料口(15)所在的釜体(10)上铰接设置有盖门(80),驱动机构驱动盖门(80)开合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溶剂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盖门(80)固定的大臂(81),所述大臂(81)的一端铰接设置在釜体(10)上,大臂(81)另一端与卡扣(82)构成开启与锁闭配合,所述卡扣(82)铰接设置在釜体(10)上,所述釜体(10)上还设置有第一、第二气缸(83、84),第一气缸(83)的活塞杆端与大臂(81)的铰接端铰接,第二气缸(84)的活塞杆端与卡扣(82)铰接,大臂(81)上开设有通孔(811),所述通孔(811)与排料口(15)同芯,所述通孔(811)孔口处设置有端盖(85),所述端盖(85)与大臂(81)构成可拆卸式配合。
CN201620418948.3U 2016-05-10 2016-05-10 溶剂混合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9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8948.3U CN205659625U (zh) 2016-05-10 2016-05-10 溶剂混合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8948.3U CN205659625U (zh) 2016-05-10 2016-05-10 溶剂混合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9625U true CN205659625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59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89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9625U (zh) 2016-05-10 2016-05-10 溶剂混合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96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5154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 一种上下对流化工反应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5154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 一种上下对流化工反应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62382U (zh) 一种用于混合多种药粉的设备
CN206027564U (zh) 一种小型液态食品搅拌装置
CN109092185A (zh) 一种冲击混合式涂料搅拌装置
CN205659625U (zh) 溶剂混合釜
CN109092131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涂料混合装置
CN205659624U (zh) 溶剂搅拌釜
CN205659626U (zh) 物料搅拌釜
CN209616400U (zh) 一种工作稳定的压滤机
CN206999374U (zh) 一种松香树脂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
CN206103786U (zh) 一种姜茶物料搅拌釜
CN205659608U (zh) 溶剂混合搅拌装置
CN209576393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搅拌装置
CN209615973U (zh) 一种浇注搅拌机
CN206334603U (zh) 一种聚乙烯醇熬制装置
CN206264180U (zh) 一种塑料粉体混合搅拌装置
CN205613310U (zh) 一种无重力双轴桨叶混合机
CN207808113U (zh) 一种用于塑料原料生产的便于拆卸的卧式搅拌机
CN209173819U (zh) 一种电池制造用浆料搅拌机
CN211518016U (zh) 一种多角度混料搅拌机
CN205659592U (zh) 物料搅拌装置
CN202921220U (zh) 一种双搅拌混料机
CN204051553U (zh) 一种农药压力混合搅拌装置
CN112195088A (zh) 一种制备铁皮石斛药酒的装置
CN207680436U (zh) 一种可旋转不粘壁式搅拌罐
CN206999372U (zh) 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生产用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