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1910U - 一种两栖无人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栖无人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1910U
CN205651910U CN201521078973.3U CN201521078973U CN205651910U CN 205651910 U CN205651910 U CN 205651910U CN 201521078973 U CN201521078973 U CN 201521078973U CN 205651910 U CN205651910 U CN 205651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flight
state
antenna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789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istur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istur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istur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istur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789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1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1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19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两栖无人飞机,该两栖无人飞机包括一机体及一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信号中转组件,所述机体内设有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一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所述信号中转组件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天线组件及一缠绕在所述天线组件上的电缆,所述电缆的一端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所述电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栖无人飞机既可以在天上飞行又可以在水底飞行。

Description

一种两栖无人飞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栖无人飞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飞机在灾情调查和救援、空中监控、输电线路巡检、航拍、航测以及军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无人机上配置相应的器材后,还可以完成有害气体检测、农药喷洒、通信信号中转、地面交通情况勘察等多项作业,例如,在无人机的遥控过程中,操作者可遥控操作无人机对一些兴趣点(如输电线路故障点、灾难频发点、事故发生点等)作为绕点飞行监控。
但是,现有的无人飞机仅能够在天上飞行,却无法实现在水底飞行,从而不能满足在水底进行一些特殊作业,限制了无人飞行的适用范围。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以在天上飞行又可以在水底飞行的两栖无人飞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在天上飞行又可以在水底飞行的两栖无人飞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两栖无人飞机,包括一机体及一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信号中转组件,所述机体内设有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一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所述信号中转组件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天线组件及一缠绕在所述天线组件上的电缆,所述电缆的一端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所述电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连接;其中,
当所述无人飞机进入天空飞行的状态时,所述信号中转组件与所述机体为一体结构,所述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所述天线组件与外部的无线遥控器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天线组件接收所述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无人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
当所述无人飞机进入水底飞行的状态时,通过手动方式先将所述电缆从所述天线组件上释放,所述机体与所述信号中转组件分离,所述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并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天线组件接收所述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无人飞机的在水底飞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包括起飞状态、悬挂状态、空中飞行状态或者降落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飞机在水底飞行状态包括水底前进状态、水底后退状态、水底左移状态、水底右移状态、水底左右转弯状态、悬停、水底上潜状态或者水底下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栖无人飞机,包括一机体及一设置在机体上的信号中转组件,机体内设有一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一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信号中转组件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在机体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天线组件及一缠绕在天线组件上的电缆,电缆的一端与天线组件连接,电缆的另一端与机体连接,这样,当无人飞机进入天空飞行的状态时,信号中转组件与机体为一体结构,此时,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天线组件与外部的无线遥控器通信连接,并通过天线组件接收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无人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当无人飞机进入水底飞行的状态时,通过手动方式先将电缆从天线组件上释放,机体与信号中转组件分离,此时,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电缆与天线组件连接,并通过电缆与天线组件接收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无人飞机的在水底飞行状态,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栖无人飞机既可以在天上飞行又可以在水底飞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两栖无人飞机进入天空飞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两栖无人飞机进入水底飞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栖无人飞机,包括一机体1及一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信号中转组件2,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上设有一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图中未标示),所述信号中转组件2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支架21、设置在所述支架21上的天线组件22及一缠绕在所述天线组件22上的电缆23,所述电缆23的一端与所述天线组件22连接,所述电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1连接;其中,
当所述无人飞机进入天空飞行的状态时,所述信号中转组件2与所述机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所述天线组件22与外部的无线遥控器(图中未标示)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天线组件22接收所述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无人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包括起飞状态、悬挂状态、空中飞行状态或者降落状态。
当所述无人飞机进入水底飞行的状态时,通过手动方式先将所述电缆23从所述天线组件22上释放,所述机体1与所述信号中转组件2分离,所述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所述电缆23与所述天线组件22连接,并通过所述电缆23和所述天线组件22接收所述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无人飞机的在水底飞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飞机在水底飞行状态包括水底前进状态、水底后退状态、水底左移状态、水底右移状态、水底左右转弯状态、悬停、水底上潜状态或者水底下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栖无人飞机,包括一机体1及一设置在机体1上的信号中转组件2,机体1内设有一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上设有一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信号中转组件2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在机体1上的支架21、设置在支架21上的天线组件22及一缠绕在天线组件22上的电缆23,电缆23的一端与天线组件22连接,电缆23的另一端与机体1连接,这样,当无人飞机进入天空飞行的状态时,信号中转组件2与机体1为一体结构,此时,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天线组件与外部的无线遥控器通信连接,并通过天线组件接收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无人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当无人飞机进入水底飞行的状态时,通过手动方式先将电缆23从天线组件22上释放,机体1与信号中转组件2分离,此时,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电缆23与天线组件22连接,并通过电缆23与天线组件22接收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无人飞机的在水底飞行状态,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栖无人飞机既可以在天上飞行又可以在水底飞行。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两栖无人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及一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信号中转组件,所述机体内设有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一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所述信号中转组件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天线组件及一缠绕在所述天线组件上的电缆,所述电缆的一端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所述电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连接;其中,
当所述无人飞机进入天空飞行的状态时,所述信号中转组件与所述机体为一体结构,所述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所述天线组件与外部的无线遥控器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天线组件接收所述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在天空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无人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
当所述无人飞机进入水底飞行的状态时,通过手动方式先将所述电缆从所述天线组件上释放,所述机体与所述信号中转组件分离,所述无人飞机的飞行控制器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并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天线组件接收所述无线遥控器发送的用户输入的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以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在水底飞行的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无人飞机的在水底飞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无人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包括起飞状态、悬挂状态、空中飞行状态或者降落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无人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飞机在水底飞行状态包括水底前进状态、水底后退状态、水底左移状态、水底右移状态、水底左右转弯状态、悬停、水底上潜状态或者水底下潜状态。
CN201521078973.3U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两栖无人飞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1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8973.3U CN205651910U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两栖无人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8973.3U CN205651910U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两栖无人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1910U true CN205651910U (zh) 2016-10-19

Family

ID=57355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7897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1910U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两栖无人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1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3693A (zh) * 2019-10-12 2020-02-11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陆两栖飞机的天线布局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3693A (zh) * 2019-10-12 2020-02-11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陆两栖飞机的天线布局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214216A5 (zh)
CN102945046A (zh) 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
CN105974929A (zh) 一种基于智能装置操控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CN203786910U (zh) 北斗型低空运行监视系统
CN105292477A (zh) 腕式便携伴飞自主监控无人机
CN106444555B (zh) 基于地面转发的无人机中短距离遥控遥测系统
CN205651910U (zh) 一种两栖无人飞机
CN106933240A (zh) 基于光纤通讯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
WO2021135822A1 (zh) 机场限制方法及装置、无人机
KR20160119988A (ko) 차량 근접 이착륙이 가능한 접이 방식 다목적 멀티콥터
CN203465855U (zh) 无人机障碍报警系统
CN103531044A (zh) 无人机障碍报警系统
CN208119422U (zh) 基于遥感技术的农业喷药无人机
CN203497168U (zh) 无人机前相机仓
CN205221113U (zh) 腕式便携伴飞自主监控无人机
CN108791935A8 (zh) 一种无人机起降充电系统及方法
CN209410669U (zh) 一种卡扣型无人机自带药箱结构
CN203727648U (zh) 无人信号机
CN103523203A (zh) 无人机前相机仓
CN107187589B (zh) 一种智能无人机
CN202267872U (zh) 敏捷无人直升机系统
CN206049274U (zh) 陆空两用耐摔多轴飞行器
CN112306072A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及地面控制系统
CN204998781U (zh) 带太阳能薄膜电池的无人飞机
CN106042809A (zh) 一种陆空两用耐摔多轴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