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6061U - 电动汽车锂电池 Module 的新型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锂电池 Module 的新型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6061U
CN205646061U CN201620293363.3U CN201620293363U CN205646061U CN 205646061 U CN205646061 U CN 205646061U CN 201620293363 U CN201620293363 U CN 201620293363U CN 205646061 U CN205646061 U CN 205646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ipe
inlet pipe
fluid inlet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933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光辉
闵凡奇
张邦玲
尉国刚
王睿
胡蕴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e Home Furni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ochuang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ochuang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ochuang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933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6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6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60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一散热单体;其中,散热单体包括电池单体和散热体;散热体设置有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散热体包括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管路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中散热体设置有散热管路,泵送能源系统耗能小、环保节约,产品设计灵活,鲁棒性和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锂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传统汽车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挑战。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汽车具有低能耗、结构简单、振动及噪声低、无污染物排放等优点,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和比功率大、自放电率低、循环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首选。
动力电池组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热量未及时散出将导致电池组温度上升。过高的温度不仅降低锂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循环寿命,还有可能导致电池永久性失效,甚至出现爆炸火灾的危险。因此,电池组充放电时的温度必须予以控制。
传统电动汽车的换热系统通常有风冷散热、水冷散热和相变散热等方式。风冷散热主要以空气为媒介,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等特点,但是高温天气散热能力不足、温度不均匀。
当管道流体流动直径在数十微米到数百微米之间时,流体的流动传热特性与常规尺度下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可以称为微尺度效应。微尺度下的流动和换热具有低雷诺数、传热传质充分、节能环保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一散热单体;
其中,所述散热单体包括电池单体和散热体;
所述散热体设置有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
优选地,所述散热体包括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管路支撑件;
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围成所述电池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路的内径为0.5至1.5mm;
相邻两个散热管路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至5mm。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路包括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之间、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
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围成所述电池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的内径为散热管路的4至8倍。
优选地,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散热管路的轴线与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的轴线垂直。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路紧密贴合所述电池单体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散热单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单体紧密贴合;
多个所述散热单体中的电池单体相互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散热体设置有散热管路,泵送能源系统耗能小、环保节约,产品设计灵活,鲁棒性和通用性强;由于散热管路采用微尺度管道,热交换更加迅速彻底;
2、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路紧密贴合在电池单体的外表面,几乎不会增大电池系统的体积;
3、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路密集排布在电池单体表面,超强的换热能力可以让电池系统内部温度保持更好的均匀性;
4、本实用新型中散热体的进出口设计更加灵活,整体可以采用一进一出的方案,分管道采用多进多出的形式,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 为散热体;
2 为电池单体;
3 为第一流体进管;
4 为第一流体出管;
5 为第二流体进管;
6 为第二流体出管;
7 为散热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一散热单体;其中,所述散热单体包括电池单体和散热体;所述散热体设置有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
所述散热体包括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管路支撑件;
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围成所述电池容纳腔。
所述散热管路的内径为0.5至1.5mm;
相邻两个散热管路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至5mm。
在变形例中,所述散热管路包括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之间、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
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围成所述电池容纳腔。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的内径为散热管路的4至8倍。
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散热管路的轴线与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的轴线垂直。
所述散热管路紧密贴合所述电池单体的外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图3中相邻散热管路间隔距离2mm,在图1和图2的相邻散热管路间隔距离设为8mm以能够清晰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所述散热单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单体紧密贴合;多个所述散热单体中的电池单体相互并联。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路内径为0.5mm,流体在宽度方向上流动,在高度方向上散热管路间隔距离2mm。厚度方向为管路支撑件,内部无流体流动。为保证电池单体两侧散热的均匀一致,每个电池单体采用两进两出的形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8)

1.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散热单体;
其中,所述散热单体包括电池单体和散热体;
所述散热体设置有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包括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管路支撑件;
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围成所述电池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路的内径为0.5至1.5mm;
相邻两个散热管路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至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路包括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
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与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之间、所述第一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出管与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
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围成所述电池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的内径为散热管路的4至8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依次排列的散热管路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散热管路的轴线与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第一流体出管以及第二流体出管的轴线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路紧密贴合所述电池单体的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单体紧密贴合;
多个所述散热单体中的电池单体相互并联。
CN201620293363.3U 2016-04-08 2016-04-08 电动汽车锂电池 Module 的新型散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6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3363.3U CN205646061U (zh) 2016-04-08 2016-04-08 电动汽车锂电池 Module 的新型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3363.3U CN205646061U (zh) 2016-04-08 2016-04-08 电动汽车锂电池 Module 的新型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6061U true CN205646061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9336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6061U (zh) 2016-04-08 2016-04-08 电动汽车锂电池 Module 的新型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60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3034A (zh) * 2016-04-08 2016-06-22 深圳市国创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3034A (zh) * 2016-04-08 2016-06-22 深圳市国创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9618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CN206180052U (zh) 一种基于定形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CN208157582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CN103776163B (zh) 热泵热水器
CN203340506U (zh)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用液冷散热器
CN102110830A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容积式换热设备
CN205646061U (zh) 电动汽车锂电池 Module 的新型散热系统
CN206422184U (zh) 电动汽车
CN208920695U (zh) 用于冷库地坪防冻的丙二醇循环加热系统
CN106785217A (zh) 电动汽车
CN204007242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110614931A (zh)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CN208608328U (zh) 一种电池水冷板及散热模组
CN207517826U (zh) 用于动力电池组散热的非等距t型流道空气冷却系统
CN201689956U (zh) 一种蓄电池酸冷却器及其配套冷却系统
CN206076318U (zh) 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12148461U (zh)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CN108539320A (zh) 软包装电池模组用微通道水冷换热器
CN201985207U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容积式散热设备
CN209001077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组散热的非等距工型流道空气冷却系统
CN204206706U (zh) 一种大数据一体机的水冷散热装置
CN104241726A (zh) 一种车用单体电池及车用流体换热电池组
CN105703034A (zh) 电动汽车锂电池Module的新型散热系统
CN208966411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9709041U (zh) 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翅片型液冷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Pingshan Pingsh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8 six community Jinlong Avenue intersection Baoshan Road No. 16 sea Kex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park A building 02 District 1 Building 2 and building 02 floor 2-4 District 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UOCHUANG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Huaqiang North Street, Road No. 1003, Shenz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on the third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UOCHUANG POWER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0

Address after: 215300 Room 2105, Building 18, Weiye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ke Home Furnish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No.2, 1st Floor, Zone 02, Building A and 2-4th Floor, Zone 02, Building A, Haikex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al Park, No. 16, Baoshan Road, intersection of Jinlong Avenue, Liulian Community, Pingshan Street,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UOCHUANG POWER SYSTEM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