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8461U -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8461U
CN212148461U CN201921748118.7U CN201921748118U CN212148461U CN 212148461 U CN212148461 U CN 212148461U CN 201921748118 U CN201921748118 U CN 201921748118U CN 212148461 U CN212148461 U CN 212148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odule
charging pile
side fan
liquid cool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81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喆
程建杰
王跃
王瑜
朱锡冬
姜泳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7481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8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8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8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散热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冷板安装在功率模块与充电桩外壳之间。工作时,被土壤冷却的流体流入液冷板,与充电桩内部空气进行自然对流换热,被液冷板冷却的空气与充电功率模块进行自然对流换热,将冷量传导给充电桩的功率模块,降低功率模块的工作温度。工质流出充电桩后,由接头汇集流入导流管,经导流管流入地底土壤,与土壤进行热量交换,冷却后的流体经导流管流入水泵,在水泵的驱动下经导流管分散至各排管道,实现自然对流换热,将热量连续不断的带出充电桩。本发明以土壤作为冷源,依靠液冷板实现与充电功率元件的热量交换,实现高效稳定的散热,有效解决充电桩内部热量聚集无法散发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作为配套的充电桩数目也急速增加。2015年底,我国投入使用的汽车充电桩数目为3.5万个,截止2019年9月,包括私人充电桩在内我国投入使用的汽车充电桩数目已达108万个。目前所普遍投入使用的多为直流充电桩,具有功率大、输出电压电流范围广及短时间快充的特点。快充过程中,直流充电桩长期处于高功率,不间断的工作状态。受充电桩内部空间限制,充电会使热量在充电桩内快速聚集,使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影响内部元器件的稳定使用。近年来,汽车充电站的火灾时有发生,为保障汽车充电桩的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汽车充电桩的散热设计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汽车充电桩主要采用风冷散热系统,通过安装侧边风扇带动空气流动,与功率模块进行强制对流换热,由于在第三个功率模块处有直流母线出入充电桩,该模块阻碍了进口冷风与功率模块的正常换热;同时,充电桩内部延程的风道较长,位于下游的功率模块所接触到的冷空气已被上游功率模块加热,使充电桩内部热量无法排出充电桩。在风冷系统正常工作时,充电桩内部最高温度高达79℃,高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工作温度。本发明采用土壤作为冷源,考虑充电桩内部空间较小的因素,在直流母线出入口的附近的功率元件与充电桩外壳之间安装散热冷板,通过安装多排换热管道实现与充电内部的空气的热量交换,被液冷板冷却的空气与充电功率元件进行热量交换,降低功率模块的温度,实现高效稳定的散热,有效解决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造成的充电桩内部热量聚集无法散发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中包括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 (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充电桩外壳(5),散热冷板(6),第一连接接头(7),第一导流管(8),冷源(9),第二导流管(10),水泵(11),第三导流管(12),第二连接接头(13),第一金属板(18),第二金属板(19),换热管道(20),第一侧边风扇 (14),第二侧边风扇(15),第三侧边风扇(16),第四侧边风扇(17);其中散热冷板(6) 安装在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与充电桩外壳(5)之间,散热冷板(6)距充电桩外壳(5)的距离为10~20mm,高度为距充电桩顶部为30~50mm;所述的多排换热管道(20)以3~4层形式布置在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与充电桩外壳(5)之间,由第一金属板(18)与第二金属板(19)固定;单根换热管道(20)管径为6~8mm,各排换热管道 (18)之间距离为4~5mm;第一侧边风扇(14)、第二侧边风扇(15)、第三侧边风扇(16)和第四侧边风扇(17)安装于充电桩外壳(5)上,第一侧边风扇(14)的高度为距充电桩底部 55cm,距左侧25cm,第二侧边风扇(15)位于第一侧边风扇(14)正上方,距第一侧边风扇1cm,第三侧边风扇(17)位于第二侧边风扇(16)左侧,距离为1cm,第四侧边风扇(18) 位于第三侧边风扇(17)正下方,距离为1cm。
散热冷板(6)由第一金属板(18)、第二金属板(19)和换热管道(20)组成,换热管道(20)由第一金属板(18)和第二金属板(19)固定;换热管道(20)分为若干排,每排管道流出充电桩后,通过第一连接接头(7)与第一导流管(8)相连,第一导流管(8)流入冷源(9),流出冷源(9)后与第二导流管(10)相连,第二导流管(10)连接水泵(11)的入口,水泵(11)的出口连接第三导流管(12),第三导流管(12)通过第二连接接头(13) 连接各排换热管道(20)的入口。
空气在第一侧边风扇(14),第二侧边风扇(15),第三侧边风扇(16)和第四侧边风扇 (17)的作用下流入充电桩,功率模块将热量传导给空气,充电桩内部空气温度升高;工作介质流经散热管道(20),与充电桩外壳(5)内部温度升高的空气进行换热,降低空气温度,温度升高的换热介质流出充电桩后,经第一连接接头(7)集中,然后流入第一导流管(8),经第一导流管(8)流入冷源(9),将热量排到土壤中,降低工作介质的温度,与冷源(9)完成热量交换后,由第二导流管(10)流入水泵(11),在水泵(11)的作用下,进入第三导流管(12),然后通过第二连接接头(13)分散至换热管道(20)的各排管道,形成闭合回路。
散热冷板(6)的高度不高于功率模块(1)最高点,不得低于功率模块(4)最低点;所述换热管道(20)中各排平行安装,为蛇形管道。
所述的第一连接接头(7)、第一导流管(8)、第二导流管(10)、水泵(11)、第三导流管(12)、第二连接接头(13)、换热管道(20)中的工质为乙二醇水溶液或具有高导热性和低电导率的其他液体。
所述的冷源(9)为土壤冷源,第一导流管(10)的管材为具有一定耐腐蚀性的材料。
所述的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与散热冷板(6)之间,工质为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中标号的名称为:1、第一功率模块;2、第二功率模块;3、第三功率模块;4、第四功率模块;5、充电桩外壳;6、散热冷板;7、第一连接接头;8、第一导流管;9、冷源; 10、第二导流管;11、水泵;12、第三导流管;13、第二连接接头;14、第一侧边风扇;15、第二侧边风扇;16、第三侧边风扇;17、第四侧边风扇。
图2是散热冷板6的详细结构图。
图2中的标号名称为:18、第一金属板;19、第二金属板;20、散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基于冷板散热的散热系统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主要包括:1、第一功率模块;2、第二功率模块;3、第三功率模块;4、第四功率模块;5、充电桩外壳;6、散热冷板;7、第一连接接头;8、第一导流管;9、冷源;10、第二导流管;11、水泵;12、第三导流管;13、第二连接接头;14、第一侧边风扇;15、第二侧边风扇;16、第三侧边风扇;17、第四侧边风扇。如图2所示,散热冷板6主要包括:18、第一金属板;19、第二金属板;20散热管道。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基于冷板散热的散热系统,液冷板由散热管道和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组成,液冷板距充电桩顶部50~100mm,安置于第一功率模块、第二功率模块、第三功率模块、第四功率模块与充电桩外壳之间,流体经液冷板与被功率元件加热的空气进行换热。工作介质依次流经散热管道20,第一连接接头7,第一导流管8,冷源9,第二导流管10,泵11,第三导流管12,第二连接接头13,最后流回散热管道20,形成闭合热量导出回路。所述的散热管道20,第一连接接头7,第一导流管8,第二导流管10,水泵11,第三导流管12,第二连接接头13中的工质为乙二醇水溶液或具有高导热性和低电导率的其他液体。上述每排散热管道20为蛇形管道,排数为3~4排,由不同充电桩的具体功率确定,使液冷板传给空气的冷量满足汽车充电桩的散热需求,为充电桩提供稳定的工作条件。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空气在第一侧边风扇14、第二侧边风扇15、第三侧边风扇16和第四侧边风扇17的作用下流入充电桩,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将热量传导给充电桩内部空气,充电桩内部空气温度升高;被土壤冷却的低温流体流入液冷板6,与充电桩内部空气进行自然对流换热,被液冷板6冷却的空气与充电桩内部空气进行自然对流换热,将冷量传导给充电桩的内部空气,被降温的空气将冷量传给第一充电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和第四功率模块4降低功率模块的工作温度。温度升高的换热介质流出充电桩后,经第一连接接头7集中,然后流入第一导流管8,经第一导流管8流入冷源9,将热量排到土壤中,降低工作介质的温度,与冷源9成热量交换后,由第二导流管10流入水泵11,在水泵11的驱动下经第三导流管12和第二连接接头13分散至换热管道20的各排管道,实现自然对流换热,将热量连续不断地带出充电桩。
本发明采用土壤作为冷源,通过安装多排换热管道实现与充电功率元件的热量交换,依靠液冷板实现与充电功率元件的热量交换,实现高效稳定的散热,有效解决充电桩内部热量聚集无法散发的问题。

Claims (6)

1.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包括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充电桩外壳(5),液冷板(6),第一连接接头(7),第一导流管(8),冷源(9),第二导流管(10),水泵(11),第三导流管(12),第二连接接头(13),第一金属板(18),第二金属板(19),换热管道(20),第一侧边风扇(14),第二侧边风扇(15),第三侧边风扇(16),第四侧边风扇(17);其中液冷板(6)安装在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与充电桩外壳(5)之间,液冷板(6)距充电桩外壳(5)的距离为10~20mm,高度为距充电桩顶部为30~50mm;所述的多排换热管道(20)以3~4层形式布置在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与充电桩外壳(5)之间,由第一金属板(18)与第二金属板(19)固定;第一侧边风扇(14)、第二侧边风扇(15)、第三侧边风扇(16)和第四侧边风扇(17)安装于充电桩外壳(5)上,第一侧边风扇(14)的高度为距充电桩底部55cm,距左侧25cm,第二侧边风扇(15)位于第一侧边风扇(14)正上方,距第一侧边风扇1cm,第三侧边风扇(16)位于第二侧边风扇(15)左侧,距离为1cm,第四侧边风扇(17)位于第三侧边风扇(16)正下方,距离为1cm,
液冷板(6)由第一金属板(18)、第二金属板(19)和换热管道(20)组成,换热管道(20)由第一金属板(18)和第二金属板(19)固定;换热管道(20)分为若干排,每排管道流出充电桩后,通过第一连接接头(7)与第一导流管(8)相连,第一导流管(8)流入冷源(9),流出冷源(9)后与第二导流管(10)相连,第二导流管(10)连接水泵(11)的入口,水泵(11)的出口连接第三导流管(12),第三导流管(12)通过第二连接接头(13)连接各排换热管道(20)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空气在第一侧边风扇(14),第二侧边风扇(15),第三侧边风扇(16)和第四侧边风扇(17)的作用下流入充电桩,功率模块将热量传导给空气,充电桩内部空气温度升高;工作介质流经换热管道(20),与充电桩外壳(5)内部温度升高的空气进行换热,降低空气温度,温度升高的换热介质流出充电桩后,经第一连接接头(7)集中,然后流入第一导流管(8),经第一导流管(8)流入冷源(9),将热量排到土壤中,降低工作介质的温度,与冷源(9)完成热量交换后,由第二导流管(10)流入水泵(11),在水泵(11)的作用下,进入第三导流管(12),然后通过第二连接接头(13)分散至换热管道(20)的各排管道,形成闭合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液冷板(6)的高度不高于第一功率模块(1)最高点,不得低于第四功率模块(4)最低点;
所述换热管道(20)中各排平行安装,为蛇形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连接接头(7)、第一导流管(8)、第二导流管(10)、水泵(11)、第三导流管(12)、第二连接接头(13)、换热管道(20)中的工质为乙二醇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源(9)为土壤冷源,第一导流管(8)的管材为具有一定耐腐蚀性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与液冷板(6)之间,工质为空气。
CN201921748118.7U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Active CN212148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8118.7U CN212148461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8118.7U CN212148461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8461U true CN212148461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3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8118.7U Active CN212148461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84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4931A (zh) * 2019-10-16 2019-12-2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4931A (zh) * 2019-10-16 2019-12-2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9618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CN102544567B (zh) 带有液冷系统的动力电池模块
CN105977578A (zh) 一种液冷扁管灌封结构及电源装置
CN103943913A (zh) 带液体冷却板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与加热装置
CN20638882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及动力电池
CN106785219B (zh) 电动汽车、用于适配电动汽车的输液装置及散热的方法
CN205828601U (zh) 一种液冷扁管灌封结构及电源装置
CN108306072B (zh) 一种并联式热交换电池包
CN110614931A (zh)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CN203826514U (zh) 带液体冷却板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与加热装置
CN212148461U (zh)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CN115000578A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热管理系统
CN21550025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通信基站机柜
CN206742452U (zh)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
CN208608328U (zh) 一种电池水冷板及散热模组
CN209447654U (zh) 一种电力配网用变压器冷却装置
CN115218254B (zh) 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
CN106602170A (zh) 一种可变接触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7098003U (zh) 一种电池包
CN207165708U (zh) 电池包加热及冷却装置
CN108539320A (zh) 软包装电池模组用微通道水冷换热器
CN216684109U (zh) 充电冷却系统及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CN212434434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变压器的改进型散热系统
CN211090379U (zh) 一种基于温度检测极冷启动的acdc液冷模块
CN207925629U (zh) 软包装电池模组用微通道水冷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