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1974U - 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21974U
CN205621974U CN201620231557.0U CN201620231557U CN205621974U CN 205621974 U CN205621974 U CN 205621974U CN 201620231557 U CN201620231557 U CN 201620231557U CN 205621974 U CN205621974 U CN 205621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charging
lighting division
charging equipment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315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春龙
顾世茂
张广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315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21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21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219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本体和门盖,所述本体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充电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门盖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口,还包括照明部;用于在门盖打开时控制照明部开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照明部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提高了充电装置和充电枪的对接效率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和绿色出行的号召,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出行辅助设备,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用于与外界的电源连接,给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以提供动力。
现有技术中,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座和对充电插座提供防护作用的充电门盖,由于充电插座设置在充电门盖的内侧,当电动汽车充电时,需要将充电门盖打开,使充电枪和设置在充电门盖内部的充电插座对接,以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由于充电插座的接口过多,不利于准确的将充电插座和充电枪对准,尤其在黑暗的环境中,充电插座的位置和结构不容易被人眼辨别,导致充电插座和充电枪需要多次的尝试才能完成对接充电,大大降低了充电的效率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充电装置,便于在黑暗环境中及时识别充电插座的位置以及结构,提高充电插座和充电枪的对接效率,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充电装置和充电枪的对接效率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本体和门盖,所述本体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充电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门盖 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口,所述汽车充电装置还包括:照明部;用于在门盖打开时控制照明部开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照明部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照明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
如上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照明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如上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座,所述照明部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
如上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卡接接口,所述照明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接接口与所述卡扣卡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汽车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照明部的透明罩盖,所述透明罩盖与所述定位座旋转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照明部为LED灯。
如上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是整车电子控制器。
如上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引线孔,所述照明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连接电线穿过所述引线孔。
如上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汽车车身上的安装座,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及汽车,通过在充电装置上设置有充电部和控制充电部在门盖开启时照明的控制器,实现了在黑暗环境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电动汽车自动照明,以便于识别充电部的充电接口和充电枪中的充电插头的位置,提高了预充电过程的准备时间,同时在充电枪的充电插头与充电部的充电接口对接后,控制器控制照明部延迟关闭,节省了电能,提高了照明部的利用率,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所述充电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后,再将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汽 车,便于对所述充电装置的维护和更换,减少了对汽车正常运行的干扰,提高了充电汽车的运行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中照明部提供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中照明部提供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1,包括充电部11,本体12、门盖13、照明部14和用于在门盖13打开时控制照明部开启的控制器(未示出)。
所述本体中设置有容纳腔121,所述充电部11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1内,所述门盖1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1的腔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照明部14电路连接。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1,通过照明部14给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提供光源,控制器用于在门盖13开启时控制照明部14的灯打开,并在充电枪插入所述充电部11之后延迟关闭,进而保证了电动汽车在黑暗的环境中充电时有一定的光源,便于充电枪与充电部11之间的对接,减小了黑暗环境中因可视度低导致的需多次尝试对接的问题,所述照明部14能在充电枪与充电部11对接之后延迟关闭, 同时避免了电能浪费,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所述照明部14的位置设置可以有多种选择,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照明部14设置在所述本体12的外侧壁。将所述照明部14直接设置在所述本体12的外侧壁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设置方式,控制部控制照明部14照明时,照明部14发出的光线直接将设置在周围的部件照亮,包括照亮设置在容纳腔121中的充电部11的充电接口,同时可以准确看清充电枪中充电插头的位置,便于充电枪中的充电插头与充电部11中的充电接口之间的对接,提高了对接效率,增加了使用舒适度。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照明部14设置在所述本体12的容纳腔121内。将所述照明部14设置在所述本体12的容纳腔121内,便于照明部14直接对所述容纳腔121内设置的充电部11照明,进一步提高了照明部14发出光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了对充电部11中的充电接口的辨识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本体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座122,所述照明部14设置在所述定位座122上。为了便于将所述照明部14固定在所述本体12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本体12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个定位座122,将所述照明部14固定在所述定位座122上,在安装或者替换照明部14的过程中,直接施工对象为定位座122,进而减小对所述本体12的干扰和损伤,提高了所述本体12的使用寿命。
所述定位座122与所述照明部14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122上设置有卡接接口(未示出),所述照明部14上设置有卡扣141,所述卡接接口与所述卡扣141卡接。采用在所述照明部14上设置有卡扣0141,在所述定位座122上设置有卡接接口的连接方式,便于照明部14的安装和拆卸,当所述照明部14失效时可以及时进行拆卸替换,不影响整个充电装置1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充电装置1的运行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1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照明部14的透明罩盖(未示出),所述透明罩盖与所述定位座122旋转连接。在所述照明部14上设置有透明罩盖可为照明部14提供保护的同时,照明部14所发出的光能够透过透明罩盖,提高了所述照明部14的安全性。透明罩盖旋转连接在定位座122远离照明部的一边,透明罩 盖的转轴与透明罩盖与定位座122的连接边重合,在照明部14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时,可以直接将所述透明罩盖从闭合位置旋转至打开位置即可,不影响对照明部14进行维护的过程。
照明部14的光源供给方式有多种,优选的是,所述照明部14为LED灯。将所述照明部14设置为LED灯,LED灯便于获取,同时LED消耗电量低,在满足照明所述光线的基础上,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的设置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是整车电子控制器,整车电子控制器通过逻辑电路控制与所述照明部14相连接的开关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在黑暗环境中开启门盖13后,所述照明部14开始工作,在充电枪的充电插头与充电部11的充电接口对接后,所述照明部14延迟关闭。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座122上设置有引线孔(未示出),所述照明部14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连接电线穿过所述引线孔。在所述定位座122上设置有引线孔,便于将所述照明部14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之间的电线经过所述引线孔直接从本体12的内部引伸至整车控制器上,有效规避了将电线设置为裸露在外引发的安全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1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未示出),包括汽车车身,还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1和设置在所述汽车车身上的安装座2,所述充电装置1中的本体1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上。将所述充电装置1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上后,再将所述安装座2安装在汽车车身上即可完成所述充电装置1的安装,将所述充电装置1集成在所述安装座2上,简化了整车的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1及汽车,通过在充电装置1上设置有充电部11和控制充电部11在门盖13开启时照明的控制器,实现了在黑暗环境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电动汽车自动照明,以便于识别充电部11的充电接口和充电枪中的充电插头的位置,提高了预充电过程的准备时间,同时在充电枪的充电插头与充电部11的充电接口对接后,控制器控制照明部14延迟关闭,节省了电能,提高了照明部14的利用率,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所述充电装置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上后,再 将所述安装座2固定在所述汽车,便于对所述充电装置1的维护和更换,减少了对汽车正常运行的干扰,提高了充电汽车的运行平稳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本体和门盖,所述本体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充电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门盖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充电装置还包括:
照明部;
用于在门盖打开时控制照明部开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照明部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座,所述照明部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卡接接口,所述照明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接接口与所述卡扣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照明部的透明罩盖,所述透明罩盖与所述定位座旋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为LED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是整车电子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引线孔,所述照明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连接电线穿过所述引线孔。
10.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充电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汽车车身上的安装座,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CN201620231557.0U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21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1557.0U CN205621974U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1557.0U CN205621974U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21974U true CN205621974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2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3155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21974U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219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201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山东国金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充电旋转开启机构
CN110614946A (zh) * 2018-06-19 2019-12-2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充电盖和/或油箱盖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201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山东国金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充电旋转开启机构
CN110614946A (zh) * 2018-06-19 2019-12-2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充电盖和/或油箱盖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9204B (zh) 用于车辆的电气设备的联接装置以及用于利用无线电钥匙运行该联接装置的方法
CN202641511U (zh) 汽车后备箱多用途灯
CN108725244B (zh) 一种电动客车自适应充电辅助电源系统
CN205621974U (zh) 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及汽车
JP2014050193A (ja) 二次電池を搭載した車両
CN206615095U (zh) 一种充电座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07984693U (zh) 汽车室顶灯控制系统
CN107444250B (zh) 一种牵引车主车后组合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637994U (zh) 控制自行车信号灯的装置
CN208469693U (zh) 一种新型风能发电车标
CN209443894U (zh) 一种电力工程警示围栏
CN209534970U (zh) 低速电动四轮车12v蓄电池用充电线路
CN20694767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可照明充电插座
CN103522868B (zh) 一种交通工具喷雾降温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1863761U (zh) 一种自动关闭汽车大灯的装置
CN206212368U (zh) 新能源四轮车的照明系统
CN206264865U (zh) 移动智能充电车
CN104648538A (zh) 一种可自动关闭和开启前照灯的电动车
CN105711488A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背景光安装结构
CN205737208U (zh) 用于汽车行李箱的照明灯及汽车
CN104908019A (zh) 一种多功能的移动工具车
CN205258891U (zh) 一种洗衣机照明装置
CN209042182U (zh) 车载照明系统
CN207580028U (zh) 智能自行车灯光装置
CN206101739U (zh) 一种多功能头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