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0858U - 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 - Google Patents

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20858U
CN205620858U CN201620245251.0U CN201620245251U CN205620858U CN 205620858 U CN205620858 U CN 205620858U CN 201620245251 U CN201620245251 U CN 201620245251U CN 205620858 U CN205620858 U CN 205620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upport arm
connector
pivot structure
inse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452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452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20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20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20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涉及转轴领域,主要目的在于丰富现有技术中转轴结构的种类。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转轴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摩擦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弧形凹槽;摩擦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摩擦件具有弧形摩擦面;所述弧形摩擦面与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壁相对,且两者形成具有开口的弧形滑道;第二连接件具有弧形插入端,所述弧形插入端具有相背的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弧形插入端经由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弧形滑道内,所述外弧面与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壁滑动配合,所述内弧面与所述弧形摩擦面滑动配合;其中,所述内弧壁、所述弧形摩擦面和所述弧形插入端三者的中心线重合。

Description

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也叫便携式电脑(英文:Tablet Personal Computer),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它拥有的触摸屏(也称为数位板技术)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来进行作业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软键盘、语音识别或者一个真正的键盘(如果该机型配备的话)实现输入。
现有技术中,平板电脑一般具有平板状态和站立状态两种工作模式,在平板模式时,用户可以手持平板电脑进行操作;在站立模式时,平板电脑可以稳定地站立,以解放用户的双手。其中,平板电脑的站立模式一般是通过支撑板来实现。具体的,如图1所示,平板电脑,包括平板电脑背板100和支撑板200,支撑板200的一端与平板电脑背板100的中部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支撑板20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支撑板200相对平板电脑背板100转动至设定位置时,支撑板200可以对整个平板电脑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连接支撑板200和平板电脑背板100的转轴的结构较为单一,供用户选择的范围较小,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主要目的在于丰富现有技术中转轴结构的种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件,其上设有弧形凹槽;
摩擦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摩擦件具有弧形摩擦面;所述弧形摩擦面与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壁相对,且两者形成具有开口的弧形滑道;
第二连接件,具有弧形插入端,所述弧形插入端具有相背的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弧形插入端经由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弧形滑道内,所述外弧面与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壁滑动配合,所述内弧面与所述弧形摩擦面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内弧壁、所述弧形摩擦面和所述弧形插入端三者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基体和凸设于所述基体的第一支臂;
所述第一支臂的至少一部分弯曲形成所述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的,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
所述基体上还凸设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一支臂置于所述基体的同一端;
所述第二支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支臂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支臂之间;
所述摩擦件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支臂连接,所述摩擦件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支臂连接。
进一步的,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支臂的弧形凹槽部分凸出于两个所述第二支臂;
所述弧形凹槽沿所述中心线的两端分别取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支臂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支臂之间形成第二开口;
所述摩擦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支臂包括弧形板和基于弧形板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弧形板具有所述的弧形凹槽;
所述转轴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背离所述内弧壁的端侧,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所述延伸板相抵触,以对所述延伸板提供支撑。
进一步的,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基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均为弹性支臂。
进一步的,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
所述弧形插入端的外弧面上设有限位柱;
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壁上设有限位剖沟;
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剖沟内,
当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剖沟的一端内壁相抵触;
当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剖沟的另一端内壁相抵触;
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进一步的,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弹性金属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平板电脑,包括平板电脑背板和支撑板;所述平板电脑还包括:
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的第一连接件的背离所述弧形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平板电脑背板的中部连接,所述转轴结构的第二连接件的背离所述弧形插入端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弧形凹槽的内弧壁、摩擦件的弧形摩擦面以及第二连接件的弧形插入端三者的中心线重合,当弧形插入端在外力的带动下相对内弧壁和弧形摩擦面滑动时,由于弧形插入端、内弧壁和弧形摩擦面三者均呈弧形,实际上弧形插入端在相对共同的中心线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转动的技术效果,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的转动功能。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转轴结构,丰富了现有转轴结构的种类,使转轴结构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较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平板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结构在组装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结构在组装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结构在组装时隐藏第二连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转轴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1、摩擦件2和第二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1上设有弧形凹槽11。摩擦件2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上,摩擦件2具有弧形摩擦面21。该弧形摩擦面21与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相对,此处的“相对”是面对面设置的意思。弧形摩擦面21与内弧壁两者形成具有开口的弧形滑道120,弧形摩擦面21和内弧壁分别作为该弧形滑道120的两个相对的内壁(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件3具有弧形插入端31,该弧形插入端31具有相背的内弧面311和外弧面312。弧形插入端31经由前述的开口插入弧形滑道120内,弧形插入端31的外弧面312与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滑动配合,弧形插入端31的内弧面311与弧形摩擦面21滑动配合。其中,内弧壁、弧形摩擦面21和弧形插入端31三者的中心线重合(如图2、图3和图5所示)。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因为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摩擦件2的弧形摩擦面21以及第二连接件3的弧形插入端31三者的中心线重合,当弧形插入端31在外力的带动下相对内弧壁和弧形摩擦面21滑动时,由于弧形插入端31、内弧壁和弧形摩擦面21三者均呈弧形,实际上弧形插入端31在相对共同的中心线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连接件3相对第一连接件1转动的技术效果,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的转动功能。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转轴结构,丰富了现有转轴结构的种类,使转轴结构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较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3在转动后的位置保持相对稳定,弧形插入端31的内弧面311与弧形摩擦面21之间可以过渡配合,相应的,弧形插入端31的外弧面312与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之间也可以过渡配合,使弧形插入端31与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和弧形摩擦面21之间的装配较紧,当弧形插入端31相对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和弧形摩擦面21转动时,弧形插入端31与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和弧形摩擦面21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大,该较大的静摩擦力可以使弧形插入端31在转动后的位置与第一连接件1保持相对稳定。
具体在实施前述转轴结构的技术方案时,为了在第一连接件1上加工出所需的弧形凹槽11,其具体可以采用如下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前述的第一连接件1可以包括基体101和凸设于基体101的第一支臂102。第一支臂102的至少一部分弯曲形成前述的弧形凹槽1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弯曲第一支臂102的方式形成前述的弧形凹槽11,其加工较方便。
进一步的,为了将摩擦件2连接到第一连接件1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前述的基体101上还凸设有第二支臂103,该第二支臂103和前述的第一支臂102置于基体101的同一端。第二支臂10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支臂102置于两个第二支臂103之间。第一支臂102和第二支臂103沿前述中心线的方向并排设置。摩擦件2的一端与一个第二支臂103连接,摩擦件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支臂103连接,摩擦件2的中部位置即为弧形摩擦面21,该弧形摩擦面21与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相对。
从上文的描述,两个第二支臂103上均设有螺丝孔,摩擦件2在相应的位置设有螺丝过孔,摩擦件2与两个第二支臂1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方便拆卸。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第一支臂102的弧形凹槽11部分凸出于两个第二支臂103。弧形凹槽11沿中心线的两端分别取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一个第二支臂103之间形成第一开口1011,第二端与另一个第二支臂103之间形成第二开口(图中未标示)。摩擦件2依次穿过第一开口1011、弧形凹槽11和第二开口。摩擦件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臂103固定连接。
具体在实施前述转轴结构的技术方案时,第一连接件1的弧形插入端31在弧形滑道120内滑动时,第一支臂102受到弧形插入端31的挤压后会发生翘曲,为了减小第一支臂102的翘曲,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前述的第一支臂102包括弧形板1021和基于弧形板1021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延伸板1022,弧形板1021的另一端与前述的基体101连接。该弧形板1021具有前述的弧形凹槽11。如图2和图4所示,前述的转轴结构还包括固定件4,该固定件4置于第一支臂102的背离内弧壁的端侧,固定件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臂103固定连接。当第一支臂102受到外力时,固定件4会与延伸板1022相抵触,以阻止第一支臂102翘曲。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第一支臂102、第二支臂103和基体101三者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第一连接件1为弹性金属片,第一支臂102和第二支臂103均具有弹性,第二支臂103和基体101整体成平板状,第一支臂102的弧形板1021凸出于第二支臂103和基体101,第一支臂102的延伸板1022也呈平板状,该延伸板1022与第二支臂103和基体101大致平行。同样的,第二连接件3也可以为弹性金属片,使得第二连接件3的一端只需要经过弯折加工即可形成弧形插入端31的结构,加工较方便。
具体在实施前述转轴结构的技术方案时,为了防止前述第二连接件3的弧形插入端31从弧形滑道120内脱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前述弧形插入端31的外弧面312上设有限位柱313;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上设有限位剖沟111。限位柱313插入限位剖沟111内,当第二连接件3相对第一连接件1转动至第一位置时,限位柱313与限位剖沟111的一端内壁相抵触;当第二连接件3相对第一连接件1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柱313与限位剖沟111的另一端内壁相抵触;第二连接件3用于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弧形插入端31的限位柱313一直插入限位剖沟111内,当弧形插入端31转动至极限位置时,限位柱313与限位剖沟111的一端内壁相抵触,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弧形插入端31从弧形滑道120内脱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述限位剖沟111的延伸方向与弧形插入端31的转动轨迹的方向相同,弧形插入端31只能在限位剖沟111所限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限位剖沟111和限位柱313的结构较简单,实施较方便。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前述转轴结构的组装过程如下:将第二连接件3的弧形插入端31插入第一连接件1的弧形凹槽11内,同时,弧形插入端31上限位柱313插入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上的限位剖沟111内;将摩擦件2从第一开口1011插入弧形凹槽11内,且穿出第二开口,摩擦件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的两个第二支臂1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将固定件4从背离第一支臂102的内弧壁的一侧安装到第二支臂103上,固定件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臂1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从而完成转轴结构的整个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平板电脑,包括平板电脑背板、支撑板和转轴结构。其中,转轴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摩擦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弧形凹槽;摩擦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摩擦件具有弧形摩擦面;弧形摩擦面与弧形凹槽的内弧壁相对,且两者形成具有开口的弧形滑道;第二连接件具有弧形插入端,弧形插入端具有相背的内弧面和外弧面;弧形插入端经由开口插入弧形滑道内,外弧面与弧形凹槽的内弧壁滑动配合,内弧面与弧形摩擦面滑动配合;其中,内弧壁、弧形摩擦面和弧形插入端三者的中心线重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转轴结构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描述的转轴结构10,具体的实现和工作原理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平板电脑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1的背离弧形凹槽11的一端与平板电脑背板的中部连接,第二连接件3的背离弧形插入端31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连接。当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3相对转动时,与第一连接件1相连的平板电脑背板和与第二连接件3相连的支撑板也会相对转动。当支撑板相对平板电脑背板打开时,支撑板可以对整个平板电脑提供稳定地支撑,使平板电脑处于站立状态。
根据以上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弧形凹槽11的内弧壁、摩擦件2的弧形摩擦面21以及第二连接件3的弧形插入端31三者的中心线重合,当弧形插入端31在外力的带动下相对内弧壁和弧形摩擦面21滑动时,由于弧形插入端31、内弧壁和弧形摩擦面21三者均呈弧形,实际上弧形插入端31在相对共同的中心线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连接件3相对第一连接件1转动的技术效果,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的转动功能。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转轴结构,丰富了现有转轴结构的种类,使转轴结构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较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其上设有弧形凹槽;
摩擦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摩擦件具有弧形摩擦面;所述弧形摩擦面与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壁相对,且两者形成具有开口的弧形滑道;
第二连接件,具有弧形插入端,所述弧形插入端具有相背的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弧形插入端经由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弧形滑道内,所述外弧面与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壁滑动配合,所述内弧面与所述弧形摩擦面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内弧壁、所述弧形摩擦面和所述弧形插入端三者的中心线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基体和凸设于所述基体的第一支臂;
所述第一支臂的至少一部分弯曲形成所述的弧形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上还凸设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一支臂置于所述基体的同一端;
所述第二支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支臂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支臂之间;
所述摩擦件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支臂连接,所述摩擦件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支臂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臂的弧形凹槽部分凸出于两个所述第二支臂;
所述弧形凹槽沿所述中心线的两端分别取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支臂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支臂之间形成第二开口;
所述摩擦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臂包括弧形板和基于弧形板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弧形板具有所述的弧形凹槽;
所述转轴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背离所述内弧壁的端侧,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所述延伸板相抵触,以对所述延伸板提供支撑。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基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7.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均为弹性支臂。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插入端的外弧面上设有限位柱;
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壁上设有限位剖沟;
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剖沟内,
当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剖沟的一端内壁相抵触;
当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剖沟的另一端内壁相抵触;
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弹性金属片。
10.平板电脑,包括平板电脑背板和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电脑还包括:
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的第一连接件的背离所述弧形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平板电脑背板的中部连接,所述转轴结构的第二连接件的背离所述弧形插入端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
CN201620245251.0U 2016-03-28 2016-03-28 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 Active CN205620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5251.0U CN205620858U (zh) 2016-03-28 2016-03-28 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5251.0U CN205620858U (zh) 2016-03-28 2016-03-28 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20858U true CN205620858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45251.0U Active CN205620858U (zh) 2016-03-28 2016-03-28 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208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9975A (zh) * 2020-06-30 2020-10-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3833741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3741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49975A (zh) * 2020-06-30 2020-10-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US11543862B2 (en) 2020-06-30 2023-01-03 Lenovo (Beijing) Co., Ltd. Hing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0634U (zh) 一种柔性屏支撑铰链及移动终端
CN102788080B (zh) 枢纽器与具有枢纽器的键盘座与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3576759B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
TWI704296B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微鉸鏈(四)
CN205620858U (zh) 转轴结构和平板电脑
CN207740665U (zh) 安装支架
CN202306564U (zh) 能扣紧平板计算机的屏幕盖的枢轴的保护盖
CN107534250B (zh)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的附件模块
US20120118715A1 (en) Button module
TW201328496A (zh) 電子裝置及其樞軸結構
CN202649866U (zh) 信息处理设备
CN105700624A (zh) 可分离式电子装置
CN100397318C (zh) 可携式装置及其触控笔
CN209708029U (zh) 一种360度分级旋转笔记本电脑
CN104571374B (zh) 具有转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US9618979B1 (en) Portable computing apparatus
CN206738381U (zh) 枢纽器以及使用该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CN205663745U (zh) 连杆装置及应用该连杆装置的电子装置支架
CN203025621U (zh) 免用工具的旋转式计算机周边组件省力装置
CN203515083U (zh) 一种隐形合页
CN205937448U (zh) 可变扭力的铰链
CN205177676U (zh) 滑动按键组件和电子产品
CN211760965U (zh) 一种弯管法兰面加工装置
CN207218758U (zh) 一种可穿戴式柔性手机
CN10542590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