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8906U -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8906U
CN205618906U CN201620266905.8U CN201620266905U CN205618906U CN 205618906 U CN205618906 U CN 205618906U CN 201620266905 U CN201620266905 U CN 201620266905U CN 205618906 U CN205618906 U CN 205618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base
support
l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669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勇
周友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669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8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8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890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液晶显示设备领域,公开了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包括左底座、右底座、用于连接液晶显示主体与左底座的左连接支架和用于连接液晶显示主体与右底座的右连接支架,左底座的右侧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左连接支架上设有与第一定位结构卡位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右底座的左侧部设有第三定位结构,右连接支架上设有与第三定位结构卡位配合的第四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第三定位结构和第四定位结构的设置,防止了左底座和右底座错装、装反的情形发生,给用户安装左底座和右底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保证了用户安装左底座和右底座后产品的外形美观效果。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具有该双底座结构的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液晶电视底座主要分为中间型单个底座结构和左右型双底座结构两大类型。中间型单个底座结构即为底座安装在液晶电视中间底部的结构,这种底座是采用金属或者塑胶或者玻璃等材料制成的一个整体型结构,具体应用中,由于这种底座处于中间位置,故,出于成本考虑底座一般不会设计得太大,这样,在家用环境下,小孩子容易将它当玩具玩,当小孩去扳液晶电视两头时,容易将液晶电视扳倒,轻者会造成液晶电视的损坏,重者则会砸伤小孩。因此,基于产品的使用安全可靠性方面考虑,采用中间型单个底座结构的液晶电视越来越少了,采用左右型双底座结构的液晶电视便逐渐成为了液晶电视的主流。
现有技术中,为了追求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左右型双底座结构通常是将左、右两个底座设计为呈八字型,产品的说明书中一般会指导用户如何装配。然而,在具体应用中,用户在装配底座时通常是不会看说明书的,这样,就容易出现将左底座装到右侧、将右底座装到左侧的情形发生,从而使得底座安装好后呈内八字形或者倒八字形,使得产品在外形上产生一种极不协调的效果,严重影响了产品外形的美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提供了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其解决了现有双底座型的液晶显示设备在装配左底座和右底座时容易装反从而造成产品外形美观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包括左底座、右底座、用于连接液晶显示主体与所述左底座的左连接支架和用于连接所述液晶显示主体与所述右底座的右连接支架,所述左底座的右侧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左连接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卡位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右底座的左侧部设有第三定位结构,所述右连接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定位结构卡位配合的第四定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左底座包括左支撑座本体和凸设于所述左支撑座本体一侧以用于与所述左连接支架连接的左连接支臂,所述右底座包括右支撑座本体和凸设于所述右支撑座本体一侧以用于与所述左连接支架连接的右连接支臂,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于所述左连接支臂的右侧部,所述第三定位结构设于所述右连接支臂的左侧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凹设于所述左连接支臂之右侧底部的右凹缺口,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靠近所述左连接支架之右侧部凸出设置并可卡入定位于所述右凹缺口内的右凸出结构;所述第三定位结构为凹设于所述右连接支臂之左侧底部的左凹缺口,所述第四定位结构为靠近所述右连接支架之左侧部凸出设置并可卡入定位于所述左凹缺口内的左凸出结构。
可选地,所述左连接支架上设有供所述左连接支臂卡入定位的第一U形槽,所述右凸出结构于靠近所述第一U形槽的右侧壁处从所述第一U形槽的底壁向上凸出设置;所述右连接支架上设有供所述右连接支臂卡入定位的第二U形槽,所述左凸出结构于靠近所述第二U形槽的左侧壁处从所述第二U形槽的底壁向上凸出设置。
可选地,所述右凸出结构为从所述第一U形槽之底壁向上拱起形成的拱桥形结构,所述左凸出结构为从所述第二U形槽之底壁向上拱起形成的拱桥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U形槽内设有与所述右凸出结构呈左右位置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U形槽之底壁平齐设置的左筋条结构,所述第二U形槽内设有与所述左凸出结构呈左右位置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二U形槽之底壁平齐设置的右筋条结构。
可选地,所述左连接支架的一端设有便于所述左连接支臂滑入安装于所述第一U形槽内的第一导向结构,所述右连接支架的一端设有便于所述右连接支臂滑入安装于所述第二U形槽内的第二导向结构。
可选地,所述左底座与所述右底座为左右镜像对称的结构,所述左连接支架与所述右连接支架为左右镜像对称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左连接支架与所述右连接支架通过在同一模具的不同位置处放置相同镶件分别制造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通过在左底座的右侧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在左连接支架上对应设有与第一定位结构卡位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在右底座的左侧部设有第三定位结构,右连接支架上对应设有与第三定位结构卡位配合的第四定位结构,这样,只有当第一定位结构刚好与第二定位结构对位设置的时候,左底座才能安装到位;只有当第三定位结构刚好与第四定位结构对位设置的时候,右底座才能安装到位,从而使得左底座只能以第一定位结构刚好与第二定位结构对位的方式进行安装、且右底座也只能以第三定位结构刚好与第四定位结构对位的方式进行安装,有效防止了左底座和右底座错装、装反的情形发生,给用户自行安装左底座和右底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充分保证了用户自行安装左底座和右底座后产品的外形美观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主体、盖合安装于所述液晶显示主体后侧的后盖和上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所述左连接支架和所述右连接支架呈左右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液晶显示主体与所述后盖之间,所述左底座从所述左连接支架延伸凸设于所述液晶显示主体和所述后盖的底部,所述右底座从所述右连接支架延伸凸设于所述液晶显示主体和所述后盖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故,保证了用户购买液晶显示设备后,不需查看说明书就能正确安装左底座和右底座,有效防止了左底座和右底座错装、装反的情形发生,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的舒适性,并保证了用户自行装配产品后产品的外形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B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左底座、右底座、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包括左底座1、右底座2、用于连接液晶显示主体5与左底座1的左连接支架3和用于连接液晶显示主体5与右底座2的右连接支架4,左底座1的右侧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101,左连接支架3上设有与第一定位结构101卡位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301;右底座2的左侧部设有第三定位结构201,右连接支架4上设有与第三定位结构201卡位配合的第四定位结构401。左底座1和右底座2具体呈左右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液晶显示设备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通过在左底座1的右侧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101,在左连接支架3上对应设有与第一定位结构101卡位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301;在右底座2的左侧部设有第三定位结构201,右连接支架4上对应设有与第三定位结构201卡位配合的第四定位结构401,这样,只有当第一定位结构101刚好与第二定位结构301对位设置的时候,左底座1才能安装到位;只有当第三定位结构201刚好与第四定位结构401对位设置的时候,右底座2才能安装到位。由于在具体应用中左连接支架3和右连接支架4都是事先固定在液晶显示主体5与后盖6之间的,用户在购买液晶显示设备后,只需装配左底座1和右底座2即可,故,用户是基于左连接支架3和右连接支架4已经正确安装的前提下进行安装左底座1和右底座2的,而第一定位结构101、第二定位结构301、第三定位结构201和第四定位结构401的限位作用,会使得左底座1无法以除第一定位结构101与第二定位结构301对位的方式外与左连接支架3进行装配连接、使得右底座2无法以除第三定位结构201与第四定位结构401对位的方式外与右连接支架4进行装配连接、使得左底座1无法与右连接支架4装配连接、使得右底座2也无法与左连接支架3装配连接,从而使得左底座1只能以第一定位结构101刚好与第二定位结构301对位的方式进行安装、且右底座2也只能以第三定位结构201刚好与第四定位结构401对位的方式进行安装,有效防止了左底座1和右底座2错装、装反的情形发生,给用户自行安装左底座1和右底座2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充分保证了用户自行安装左底座1和右底座2后产品的外形美观效果。
优选地,左底座1包括左支撑座本体11和凸设于左支撑座本体11一侧以用于与左连接支架3连接的左连接支臂12,右底座2包括右支撑座本体21和凸设于右支撑座本体21一侧以用于与左连接支架3连接的右连接支臂22,第一定位结构101设于左连接支臂12的右侧部,第三定位结构201设于右连接支臂22的左侧部。左支撑座本体11主要用于实现左底座1对液晶显示主体5和后盖6的支撑效果,左连接支臂12主要用于实现左底座1与左连接支架3之间的连接效果;右支撑座本体21主要用于实现右底座2对液晶显示主体5和后盖6的支撑效果,右连接支臂22主要用于实现右底座2与右连接支架4之间的连接效果。具体安装时,左连接支臂12可从液晶显示主体5和后盖6的底部滑动卡插于液晶显示主体5与后盖6之间并与左连接支架3连接,右连接支臂22可从液晶显示主体5和后盖6的底部滑动卡插于液晶显示主体5与后盖6之间并与右连接支架4连接。
优选地,第一定位结构101为凹设于左连接支臂12之右侧底部的右凹缺口,第二定位结构301为靠近左连接支架3之右侧部凸出设置并可卡入定位于右凹缺口内的右凸出结构;第三定位结构201为凹设于右连接支臂22之左侧底部的左凹缺口,第四定位结构401为靠近右连接支架4之左侧部凸出设置并可卡入定位于左凹缺口内的左凸出结构。此处,通过对第一定位结构101、第二定位结构301、第三定位结构201和第四定位结构401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左连接支臂12的右侧部并不是平齐而是阶梯状的、使得右连接支臂22的左侧部并不是平齐而是阶梯状的,并具体使左连接支臂12的顶部左右宽度大于其底部左右宽度、使右连接支臂22的顶部左右宽度大于其底部左右宽度,这样,一方面使得左连接支臂12左右反向或者前后反向时就会无法与左连接支架3进行装配连接,使得右连接支臂22左右反向或者前后反向时也无法与右连接支架4进行装配连接;另一方面使得左连接支臂12无论怎么安装都无法与右连接支架4进行装配连接,使得右连接支臂22无论怎么安装都无法与左连接支架3进行装配连接,进而充分避免了左底座1和右底座2错装、装反的情形发生。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也可将第一定位结构101设置为凸出结构形式、将第二定位结构301设置为凹缺口形式、将第三定位结构201设置为凸出结构形式、将第四定位结构401设置为凹缺口形式。
优选地,左连接支架3上设有供左连接支臂12卡入定位的第一U形槽31,右凸出结构于靠近第一U形槽31的右侧壁处从第一U形槽31的底壁向上凸出设置;右连接支架4上设有供右连接支臂22卡入定位的第二U形槽41,左凸出结构于靠近第二U形槽41的左侧壁处从第二U形槽41的底壁向上凸出设置。第一U形槽31的设置,可对左连接支臂12插入后盖6与液晶显示主体5之间时进行导向、限位;第二U形槽41的设置,可对右连接支臂22插入后盖6与液晶显示主体5之间时进行导向、限位。
优选地,右凸出结构为从第一U形槽31之底壁向上拱起形成的拱桥形结构,左凸出结构为从第二U形槽41之底壁向上拱起形成的拱桥形结构。右凸出结构和左凸出结构都设置为拱桥形筋条,可便于右凸出结构和左凸出结构采用冲压方式冲压成型,从而便于右凸出结构和左凸出结构的制造。
优选地,第一U形槽31内设有与右凸出结构呈左右位置对称设置且与第一U形槽31之底壁平齐设置的左筋条结构32,第二U形槽41内设有与左凸出结构呈左右位置对称设置且与第二U形槽41之底壁平齐设置的右筋条结构42。左筋条结构32和右筋条结构42的设置,可便于左连接支架3与右连接支架4可通过在同一模具的不同位置处放置相同镶件分别制造成型。
优选地,左连接支架3的一端设有便于左连接支臂12滑入安装于第一U形槽31内的第一导向结构33,右连接支架4的一端设有便于右连接支臂22滑入安装于第二U形槽41内的第二导向结构43。第一导向结构33的设置,可便于左底座1的盲装,即不需要特别对位就能将左底座1的左连接支臂12滑入安装于左连接支臂12的第一U形槽31内,从而使得左底座1的安装操作变得非常简单、方便。第二导向结构43的设置,可便于右底座2的盲装,即不需要特别对位就能将右底座2的右连接支臂22滑入安装于右连接支臂22的第二U形槽41内,从而使得右底座2的安装操作变得非常简单、方便。
优选地,第一导向结构33包括两块从第一U形槽31之左、右两侧壁呈八字形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一导向侧板331和一块从第一U形槽31之底壁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导向底板332,右导向结构包括两块从第二U形槽41之左、右两侧壁呈八字形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二导向侧板431和一块从第二U形槽41之底壁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导向底板432。第一导向侧板331和第一导向底板332的设置,可使第一U形槽31的一端形成有一喇叭扩口型的导向结构,从而便于左连接支臂12可轻易滑动卡插于第一U形槽31内。第二导向侧板431和第二导向底板432的设置,可使第二U形槽41的一端形成有一喇叭扩口型的导向结构,从而便于右连接支臂22可轻易滑动卡插于第二U形槽41内。
优选地,左支撑座本体11和右支撑座本体21都为弧形片状构件,左连接支臂12和右连接支臂22都为杆状构件,左连接支臂12之靠近左支撑本体的端部凸设有第一卡位凸121,右连接支臂22之靠近右支撑本体的端部凸设有第二卡位凸台221。具体安装时,当左连接支臂12滑动卡插至第一卡位凸121抵顶于第一导向底板332时,表示左连接支臂12卡插安装到位了;当右连接支臂22滑动卡插至第二卡位凸台221抵顶于第二导向底板432时,表示右连接支臂22卡插安装到位了。
优选地,左底座1与右底座2为左右镜像对称的结构,左连接支架3与右连接支架4为左右镜像对称的结构,这样,既利于左底座1、右底座2、左连接支架3和右连接支架4的制造,又利于提高产品的外形美观性。
优选地,左连接支架3与右连接支架4通过在同一模具的不同位置处放置相同镶件分别制造成型。此处,左连接支架3与右连接支架4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左连接支架3与右连接支架4具体可采用片状构件冲压成型。具体应用中,可在一套五金冲模上做一组镶件,当制作左连接支架3时,可在模具的右侧孔装入用于打桥的镶件、并使模具的左侧孔呈镂空设置,从而使得右侧的一条筋被冲凸起形成拱桥形的右凸出结构;而当制作右连接支架4时,可在模具的左侧孔装入用于打桥的镶件、并使模具的右侧孔呈镂空设置,进而使得左侧的一条筋被冲凸起形成拱桥形的左凸出结构。左连接支架3与右连接支架4通过在同一模具的不同位置处装配镶件制造成型,节约了模具的开发和设计制造成本。当然了,左连接支架3与右连接支架4的制造方式不限于此。
优选地,上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还包括用于将左连接支架3锁紧固定于液晶显示主体5上的第一紧固件7、用于将右连接支架4锁紧固定于液晶显示主体5上的第二紧固件8、用于将左底座1锁紧固定于左连接支架3上的第三紧固件9和用于将右底座2锁紧固定于右连接支架4上的第四紧固件10。此处,左连接支架3与液晶显示主体5之间的连接、左连接支臂12与左连接支架3之间的连接、右连接支架4与液晶显示主体5之间的连接、右连接支臂22与右连接支架4之间的连接都采用紧固件进行连接,其拆装方便、且紧固可靠。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左连接支架3与液晶显示主体5之间的连接、左连接支臂12与左连接支架3之间的连接、右连接支架4与液晶显示主体5之间的连接、右连接支臂22与右连接支架4之间的连接也可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第一紧固件7、第二紧固件8、第三紧固件9和第四紧固件10都为螺丝,螺丝紧固可靠、拆装方便、且可采用标准件,这样,利于提高第一紧固件7、第二紧固件8、第三紧固件9和第四紧固件10的紧固可靠性、检修维护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在装配左底座1时,只有左连接支臂12的右凹缺口与左连接支架3的右凸出结构对位时,左底座1才能与左连接支架3进行装配连接,由于受左连接支臂12的第一U形槽31和右凸出结构的限制,使得左连接支臂12以其它部位(除右凹缺口外的部位)与左连接支架3的右凸出结构对位时,左底座1都无法实现与左连接支架3的装配连接,使得左连接支臂12能插入第一U形槽31的长度都不及左连接支臂12长度的一半,更无法锁上螺丝(第三紧固件9);同理,在装配右底座2时,只有右连接支臂22的左凹缺口与右连接支架4的左凸出结构对位时,右底座2才能与右连接支架4进行装配连接,由于受右连接支臂22的第二U形槽41和左凸出结构的限制,使得右连接支臂22以其它部位(除左凹缺口外的部位)与右连接支架4的左凸出结构对位时,右底座2都无法实现与右连接支架4的装配连接,使得右连接支臂22能插入第二U形槽41的长度都不及右连接支臂22长度的一半,更无法锁上螺丝(第四紧固件10)。此处,左连接支臂12上右凹缺口、左连接支架3上右凸出结构、右连接支臂22上左凹缺口、右连接支架4上左凸出结构的设置,充分保证左底座1和右底座2左右、前后都无法装错,有效避免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装反底座的现象发生,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另外左连接支架3和右连接支架4可在同一套模具上通过在不同位置装配镶件来实现制造成型,节约了模具成本,并节省了模具和产品的开发时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主体5、盖合安装于液晶显示主体5后侧的后盖6和上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左连接支架3和右连接支架4呈左右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液晶显示主体5与后盖6之间,左底座1从左连接支架3延伸凸设于液晶显示主体5和后盖6的底部,右底座2从右连接支架4延伸凸设于液晶显示主体5和后盖6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具体可为液晶电视机或者电脑的液晶显示器等,其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故,保证了用户购买液晶显示设备后,不需查看说明书就能正确安装左底座1和右底座2,有效防止了左底座1和右底座2错装的情形发生,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的舒适性,并保证了用户自行装配产品后产品的外形美观效果。
具体地,左连接支架3、左连接支臂12、右连接支架4和右连接支臂22都夹设于液晶显示主体5与后盖6之间,左支撑座本体11和右支撑座本体21都凸设于液晶显示主体5与后盖6的底部。
具体地,后盖6的底部设有与第一U形槽31对位设置的第一安装孔61和与第二U形槽41对位设置的第二安装孔62,具体安装时,左连接支臂12可从第一安装孔61插入安装于第一U形槽31内,右连接支臂22可从第二安装孔62插入安装于第二U形槽4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设备的装配过程为:先用第一紧固件7将左连接支架3紧固安装于液晶显示主体5的后侧,用第二紧固件8将右连接支架4紧固安装于液晶显示主体5的后侧,然后将后盖6盖合安装于液晶显示主体5的后侧,再将左底座1的左连接支臂12推入后盖6的第一安装孔61和左连接支架3的第一U形槽31内,将右底座2的右连接支臂22推入后盖6的第二安装孔62和右连接支架4的第二U形槽41内,确认装配到位后,再用第三紧固件9穿过后盖6将左底座1的左连接支臂12锁紧固定于左连接支架3上,用第四紧固件10穿过后盖6将右底座2的右连接支臂22锁紧固定于右连接支架4上,这样,即完成了液晶显示设备的装配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保了用户将液晶显示设备买回家后,不用看说明书便能将左底座1和右底座2按正确的位置安装,因为如果用户左、右方向放反了,左连接支臂12和右连接支臂22根本无法装进去,更谈不上锁螺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包括左底座、右底座、用于连接液晶显示主体与所述左底座的左连接支架和用于连接所述液晶显示主体与所述右底座的右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座的右侧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左连接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卡位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右底座的左侧部设有第三定位结构,所述右连接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定位结构卡位配合的第四定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座包括左支撑座本体和凸设于所述左支撑座本体一侧以用于与所述左连接支架连接的左连接支臂,所述右底座包括右支撑座本体和凸设于所述右支撑座本体一侧以用于与所述左连接支架连接的右连接支臂,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于所述左连接支臂的右侧部,所述第三定位结构设于所述右连接支臂的左侧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凹设于所述左连接支臂之右侧底部的右凹缺口,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靠近所述左连接支架之右侧部凸出设置并可卡入定位于所述右凹缺口内的右凸出结构;所述第三定位结构为凹设于所述右连接支臂之左侧底部的左凹缺口,所述第四定位结构为靠近所述右连接支架之左侧部凸出设置并可卡入定位于所述左凹缺口内的左凸出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支架上设有供所述左连接支臂卡入定位的第一U形槽,所述右凸出结构于靠近所述第一U形槽的右侧壁处从所述第一U形槽的底壁向上凸出设置;所述右连接支架上设有供所述右连接支臂卡入定位的第二U形槽,所述左凸出结构于靠近所述第二U形槽的左侧壁处从所述第二U形槽的底壁向上凸出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凸出结构为从所述第一U形槽之底壁向上拱起形成的拱桥形结构,所述左凸出结构为从所述第二U形槽之底壁向上拱起形成的拱桥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槽内设有与所述右凸出结构呈左右位置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U形槽之底壁平齐设置的左筋条结构,所述第二U形槽内设有与所述左凸出结构呈左右位置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二U形槽之底壁平齐设置的右筋条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支架的一端设有便于所述左连接支臂滑入安装于所述第一U形槽内的第一导向结构,所述右连接支架的一端设有便于所述右连接支臂滑入安装于所述第二U形槽内的第二导向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座与所述右底座为左右镜像对称的结构,所述左连接支架与所述右连接支架为左右镜像对称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支架与所述右连接支架通过在同一模具的不同位置处放置相同镶件分别制造成型。
10.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主体和盖合安装于所述液晶显示主体后侧的后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所述左连接支架和所述右连接支架呈左右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液晶显示主体与所述后盖之间,所述左底座从所述左连接支架延伸凸设于所述液晶显示主体和所述后盖的底部,所述右底座从所述右连接支架延伸凸设于所述液晶显示主体和所述后盖的底部。
CN201620266905.8U 2016-03-30 2016-03-30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18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6905.8U CN205618906U (zh) 2016-03-30 2016-03-30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6905.8U CN205618906U (zh) 2016-03-30 2016-03-30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8906U true CN205618906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29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66905.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18906U (zh) 2016-03-30 2016-03-30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89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415A (zh) * 2016-03-30 2016-06-08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415A (zh) * 2016-03-30 2016-06-08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05650415B (zh) * 2016-03-30 2018-08-07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4190B2 (en) Structure of slide rail latch for cabinet
CN103622329B (zh) 机架式滑轨的安装托架
CN204648618U (zh) 面板组件和吊顶式空调器
CN205618906U (zh)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01751503U (zh) 上铰链装配结构及具有该上铰链装配结构的冰箱
CN103939459B (zh) 护盖枢摆组件
CN105650415A (zh) 液晶显示设备的双底座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05681937A (zh) 液晶显示设备的喇叭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11473716U (zh) 一种隐藏式弹扣门锁
CN103089768B (zh) 一种管材连接配件
CN106247743A (zh) 一种预埋盒结构、用于冰箱的门体以及冰箱
CN208365782U (zh)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06300168A (zh)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CN2827122Y (zh) 架设在金属网层上的挂架
CN206073430U (zh) 空调器底座
CN105180402A (zh) 空调器的机壳以及空调器
CN208435068U (zh) 一种床脚连接结构
CN202215911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安装件
CN205726201U (zh) 液晶显示设备的喇叭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06112455U (zh) 一种支撑架及壁挂设备
CN205777218U (zh) 一种装饰板的外转角结构
CN206220758U (zh) 窗扇易组装窗户
CN202134421U (zh) 一种电器控制开关结构
CN206163377U (zh) 一种按键装置
CN211736905U (zh) 一种芯板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