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2719U - 装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2719U
CN205602719U CN201520903571.6U CN201520903571U CN205602719U CN 205602719 U CN205602719 U CN 205602719U CN 201520903571 U CN201520903571 U CN 201520903571U CN 205602719 U CN205602719 U CN 205602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main support
blocking arms
blocking
hand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035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宇鹏
王亚辉
王海军
胡广林
时彦文
张任
樊俊超
张宏涛
曲欣
王俊平
王红敏
张艺高
崔子章
吕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209035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2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2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2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装卸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一个或两个以上在左右方向并列设置、且被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取放单元,取放单元包括主支臂,主支臂上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有上下延伸的两个挡臂,两个挡臂和主支臂共同围成在主支臂从下向上移动时容纳并托起立体货架的支撑臂上存放的管材或棒料的U型容纳槽。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的实现多层立体货架上管材或棒料零件的装卸,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装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装卸管类或棒类零件的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输变电工程的快速发展,高压隔离开关得到了大量的、广泛的应用。在高野隔离开关中,开关实现分合闸过程中的传动运动都是有垂直连杆和水平拉杆相互联动实现的,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垂直连杆和水平拉杆一般都是有钢管制成,这样钢管的使用量就十分大。这些钢管在仓库存放时为了节省空间,一般都存放在上下多层的立体货架上。如图1-2所示,立体货架3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立柱33,立柱33在其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前后延伸的支撑臂31,支撑臂31有多个且在上下方向并列设置而形成多层结构,左右两个立柱33上的对应支撑臂31用于分别承托钢管9的两端,支撑臂31远离立柱33的一端设有用于挡止钢管9从支撑臂31上脱离的挡杆32,为了便于以下说明,此处定义立柱33和挡杆32之间的距离为存放宽度。这种立体货架虽然能够在占用较小空间的情况下存放大量的钢管,但是这种上下多层的立体货架在装卸钢管时十分不便,采用吊车吊装会造成吊车的钢丝绳与相邻上层存放的钢管发生干涉,严重时还会造成立体货架向前后方向倾覆,而采用人工装卸又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装卸时间也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立体货架的装卸管类或棒类零件的装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卸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一个或两个以上在左右方向并列设置、且被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取放单元,取放单元包括主支臂,主支臂上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有上下延伸的两个挡臂,两个挡臂和主支臂共同围成在主支臂从下向上移动时容纳并托起立体货架的支撑臂上存放的管材或棒料的U型容纳槽。
所述取放单元有两个。
主支臂上的两个挡臂的上端构成从上向下口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形槽口,喇叭形槽口的最大口径大于存放宽度,两个挡臂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存放宽度。
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为板状结构,两个挡臂(2)的前后板面之间的距离从上向下逐渐增大。
主支臂上的两个挡臂的上端还连接有用于将U型容纳槽的槽口封堵以防止U型容纳槽内的管材或棒料在左右方向发生倾覆的防护杆。
防护杆通过对应设于两个挡臂上的连接孔连接两个挡臂,两个挡臂上的连接孔有两个以上且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主支臂上的两个挡臂中至少一个在前后方向可移动的装配在主支臂上。
主支臂上的两个挡臂均在前后方向可移动的装配在主支臂上,两个挡臂上设有与主支臂在前后方向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孔以及用于将挡臂锁紧在主支臂上的锁紧螺栓。
主支臂上的两个挡臂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在至少一个挡臂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挡臂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螺母。
主支臂为前后延伸的矩形板,两个挡臂上的导向孔位于主支臂的外周面适配的矩形孔,两个挡臂之间连接的调节螺杆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主支臂的左右两侧,锁紧螺栓有多个且分布在主支臂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被驱动机构所驱动的取放单元,取放单元包括主支臂以及设于主支臂上的挡臂,主支臂和挡臂构成容纳并托起管材或棒料的U型容纳槽,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取放单元前后移动伸入立体货架的两层支撑臂之间,并驱动取放单元从支撑臂下侧向上移动能够将支撑臂上存放的管材或棒料托起,然后驱动取放单元向后移出即可将管材或棒料从立体货架上取出,相似地,在U型容纳槽中放置管材或棒料,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取放单元向前移动进入立体货架的支撑臂上方,并驱动取放单元向下移动直到将管材或棒料放置在支撑臂上,然后从支撑臂的下侧驱动取放单元向后移出即可,取放过程十分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装卸过程也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取放单元有两个且在左右方向并列设置,这样在取放长度较长的管材或棒料时能够提高管材或棒料在取放单元上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使得取放过程更加安全。
进一步地,主支臂上的两个挡臂上端构成的槽口为喇叭形,且喇叭形槽口的最大口径大于存放宽度,这样便于将立体货架的支撑臂上存放的管材或棒料全完取出,同时,两个挡臂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存放宽度,这样在取出过程中,在吧管材或棒料进入U型容纳槽中时并挡臂的两侧面限制而不会与立体货架的立柱和挡杆接触,避免管材或棒料与立柱和挡杆接触产生摩擦力,方便取出,而且也避免管材或棒料在取出过程中对立柱和挡杆造成磨损。
进一步地,两个挡臂前后板面之间的距离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以使挡臂上端形成尖端结构,这样在只需从支撑臂上取出部分管材或棒料时,方便挡臂从堆放的管材或棒料之间穿 过。
进一步地,两个挡臂上端连接有防护杆,在管材或棒料的长度较长,进入U型容纳槽内后在左右方向的重心不稳定时,防护杆能够通过对管材或棒料的下方进行限制,避免其在左右方向发生倾斜甚至倾覆,保证了取放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进一步地,两个挡臂上用于穿装防护杆的连接孔有多个且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根据U型容纳槽中管材或棒料的高度选择将防护杆穿装在合适的连接孔中,保证防护杆尽可能的从上方靠近管材或棒料,保证防护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挡臂中至少一个可移动的装配在主支臂上,这样便于调节两个挡臂之间的距离,使得装卸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存放宽度的立体货架,提高了灵活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货架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货架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卸装置的实施例一中并列设置的两个取放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图3中挡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的实施例一: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两个在左右方向并列设置、且被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取放单元。实际使用中,往往是将取放单元安装于叉车上使用,并被叉车驱动在上下和前后方向移动,即叉车起到驱动机构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将取放单元安装在固定设置的驱动机构中,驱动机构驱动取放单元将管材或棒料取出后通过吊具吊走即可。由于驱动机构并非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所在,且其替代结构较多,说明书附图中不再显示驱动机构。
如图3-8所示,取放单元包括前后延伸的主支臂1,主支臂1上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两个挡臂2,主支臂1和两个挡臂2共同围成一个U型容纳槽。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的上端构成了U型容纳槽的槽口,为了便于调节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之间的距离以调节U型容纳槽的槽口大小,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中至少一个是可前后移动的装配在主支臂1上的。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使用灵活性,两个挡臂2均可前后移动的 装配在主支臂1上。主支臂1为长度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板,挡臂2通过其上设有的与主支臂1的外周吻合配合的矩形导向孔207导向移动装配在主支臂1上。如图6-8所示,挡臂2包括矩形导向座20以及竖直设置于矩形导向座20上侧面的挡板21,矩形导向孔207设于矩形导向座20上。矩形导向座20上还在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分别设有螺栓穿孔206,螺栓穿孔206中螺旋安装有用于将挡臂2锁紧固定在主支臂1上的锁紧螺栓201。
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之间还连接有调节螺杆202,调节螺杆202的作用是方便两个挡臂2之间距离的调节和定位。为了避免挡臂2在左右方向不会发生偏斜,调节螺杆202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挡臂2的左右两侧。具体地,矩形导向座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螺杆穿孔209,调节螺杆202穿装在螺杆穿孔209中并连接两个矩形导向座20,此时,两个调节螺杆202还分别位于主支臂1的左右两侧。
其中,调节螺杆202分别在向前伸出位于前侧的矩形导向座20的前端和在向后伸出位于后侧的矩形导向座202的后端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母203,通过调节螺母203能够准确地、高精度地调整矩形导向座202在主支臂1上的前后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螺杆上可以在两个矩形导向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调节螺母,或者只在一个矩形导向座的前后两侧设置调节螺母,再或者可以只在一个矩形导向座的前侧或后侧设置一个调节螺母。
两个挡臂2的挡板21的上端构成的槽口为从上向下口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形,喇叭形槽口的最大口径大于存放宽度。两个挡板21的下端构成U型容纳槽的两侧槽壁,两个挡板21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即两侧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存放宽度。本实施例中,两个挡板21的相互靠近一侧板面即位于前侧的挡板21的后板面211和位于后侧的挡板21的前板面211从下向上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一定角度,该倾斜面使得两个挡板21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存放宽度,且两个挡板21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存放宽度。
此外,挡板21的前后板面之间的距离即挡板21的厚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以使挡板21的上端形成尖端结构。本实施例中,以位于前侧的挡板为例,其前板面212从下向上向后侧方向即靠近后板面211的方向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前板面212与后板面211分别倾斜共同构成上下下大的尖端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装卸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管材或棒料在左右方向发生倾斜,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的上端还连接有用于将U型容纳槽的槽口封堵并对U型容纳槽内的管材或棒料的上侧进行挡止限位的防护杆204。本实施例中取放单元有两个且左右并列设置,两个取放单元上的防护杆204分别通过对管材或棒料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位置进行挡止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取放单元仅有一个的情况下,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需要在左右 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以达到有效的对管材或棒料进行前后挡止的作用,同时连接两个挡臂2的防护杆也需要在左右方向有一定的宽度,或者防护杆有两个且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防护杆204前后延伸且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挡板21,相应地,两个挡板21上分别对应设有供防护杆204穿过的连接孔213。因为在立体货架的支撑臂上存放的管材或棒料进入U性容纳槽中时,在U型容纳槽中的高度不确定,因此为了能够保证防护杆的防护作用,尽可能的使防护杆能够靠近管材或棒料的上面,挡臂2的挡板21上设有多个连接孔213,这些连接孔213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使用时可以根据U型容纳槽中的管材或棒料的高度选择将防护杆204穿装在合适高度的连接孔中。
为了保证防护杆204不会在装卸过程中从连接孔213中前后滑出,防护杆204的两端设有外螺纹段,在将防护杆204穿装在两个挡臂2的连接孔213中后,在防护杆204的两端外螺纹段上分别旋装锁紧螺母205即可实现对防护杆204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在卸料时,首先调整主支臂上的两个挡臂之间的距离以使形成的U型容纳槽的槽口大于存放宽度,两侧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存放宽度,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取放单元向前伸入立体货架的两层支撑臂之间并使U型容纳槽的槽口两侧分别位于立柱33和挡杆32的外侧,驱动机构驱动取放单元向上移动,支撑臂上存放的管材或棒料就能够完全进入U型容纳槽中,且在两侧槽壁的作用下向中部挤压,这样管材或棒料就与立柱和挡杆脱离,方便取出;在装料时,在U型容纳槽中装有管材或棒料,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取放单元从支撑臂的上侧向前进入立体货架,然后驱动取放单元向下移动直到把管材或棒料完全放置在支撑臂上,然后驱动取放单元从支撑臂下侧退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放单元有三个且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挡臂的相互靠近的侧面从上到下均为倾斜面,即两个挡臂和主支臂共同构成梯形容纳槽。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的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挡臂的相互靠近的侧面均为竖直面,即两个挡臂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不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的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杆的后端与后侧挡臂铰接,前侧挡臂上开设有卡槽,防护杆的前端卡在前侧挡臂的卡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的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支臂上的两个挡臂中,其中一个固定连接在主支臂上,另一个滑动装配在主支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的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挡臂均固定 连接在主支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的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支臂为圆柱型,挡臂上的导向孔为圆孔,主支臂和挡臂通过键配合实现周向止转。
本实用新型的装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的实现多层立体货架上管材或棒料零件的装卸,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Claims (10)

1.装卸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一个或两个以上在左右方向并列设置、且被驱动机构驱动而可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取放单元,取放单元包括主支臂(1),主支臂(1)上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有上下延伸的两个挡臂(2),两个挡臂(2)和主支臂(1)共同围成在主支臂(1)从下向上移动时容纳并托起立体货架的支撑臂上存放的管材或棒料的U型容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取放单元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是,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的上端构成从上向下口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形槽口,喇叭形槽口的最大口径大于存放宽度,两个挡臂(2)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存放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是,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为板状结构,两个挡臂(2)的前后板面之间的距离从上向下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是,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的上端还连接有用于将U型容纳槽的槽口封堵以防止U型容纳槽内的管材或棒料在左右方向发生倾覆的防护杆(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是,防护杆(204)通过对应设于两个挡臂(2)上的连接孔(213)连接两个挡臂(2),两个挡臂(2)上的连接孔(213)有两个以上且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是,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中至少一个在前后方向可移动的装配在主支臂(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是,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均在前后方向可移动的装配在主支臂(1)上,两个挡臂(2)上设有与主支臂(1)在前后方向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孔(207)以及用于将挡臂(2)锁紧在主支臂(1)上的锁紧螺栓(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是,主支臂(1)上的两个挡臂(2)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杆(202),调节螺杆(202)在至少一个挡臂(2)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挡臂(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螺母(2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是,主支臂(1)为前后延伸的矩形板,两个挡臂(2)上的导向孔(207)位于主支臂(1)的外周面适配的矩形孔,两个挡臂(2)之间连接的调节螺杆(202)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主支臂(1)的左右两侧,锁紧螺栓(201)有多个且分布在主支臂(1)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
CN201520903571.6U 2015-11-13 2015-11-13 装卸装置 Active CN205602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3571.6U CN205602719U (zh) 2015-11-13 2015-11-13 装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3571.6U CN205602719U (zh) 2015-11-13 2015-11-13 装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2719U true CN205602719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0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03571.6U Active CN205602719U (zh) 2015-11-13 2015-11-13 装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27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7055A (zh) * 2015-11-13 2016-02-24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卸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7055A (zh) * 2015-11-13 2016-02-24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卸装置
CN105347055B (zh) * 2015-11-13 2017-12-05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1195B (zh) 铜锭自动堆叠装置
CN105980289A (zh) 将高架仓中的货柜入仓、出仓或转仓的方法与装置
US2323810A (en) Brick grab
CN113236155B (zh) 钻机的自动换杆装置以及钻机
CN204397480U (zh) 料盘式自动上料收盘设备
KR101303034B1 (ko) 핸들조절형 지게차용 안전로드포스트
CN205602719U (zh) 装卸装置
CN106429154B (zh) 一种密集堆叠式自动化立库
CN112814565A (zh) 一种自动加杆钻机
CN108163571A (zh) 一种物料的自动出料装置
CN105347055A (zh) 一种装卸装置
CN204368745U (zh) 前下承载梁存放架
CN208022412U (zh) 一种物料的自动出料装置
CN203158263U (zh) 一种紧凑型硬质管子捆扎装置
KR102455349B1 (ko) 릴 투 릴 생산장비용 릴 취출장치
CN207240155U (zh) 料盘放置架
CN106625577B (zh) 一种搬运机械手
JP5168557B2 (ja) フォーク式の物品移載装置
CN109592557A (zh) 一种平衡稳定性好的c型吊具
CN209210302U (zh) 一种物流仓库用运货车
CN209241563U (zh) 一种用于储运管材的堆垛架
KR101364954B1 (ko) 브레이커의 부품 열처리용 적재장치
CN207861797U (zh) 装货组件及转运装置
JP2017178459A (ja)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CN110406877A (zh) 一种空盘头自动存取架的自动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