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9820U - 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9820U
CN205599820U CN201521134727.5U CN201521134727U CN205599820U CN 205599820 U CN205599820 U CN 205599820U CN 201521134727 U CN201521134727 U CN 201521134727U CN 205599820 U CN205599820 U CN 205599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plate
actuator
pin
forming part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47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连文
吕振林
桂平
李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IGA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IGA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IGA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IGA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347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9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9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98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机构,安装于底板;成型机构,安装于底板,成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成型板与第二成型板,第一成型板与第二成型板相对运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成型板与第二成型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共同形成成型结构;剪切机构,安装于底板,剪切机构包括刀具,刀具相对固定机构往复运动,刀具的运动方向与成型结构的相对运动方向相交。上述引脚成型剪切装置,成型机构的第一成型板与第二成型板相互靠近并形成成型结构以夹持光器件的引脚,并使引脚依照成型结构的形状弯折成型。剪切机构的刀具则对引脚进行剪切,从而提高了光器件的引脚的形状与长度的一致性,并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光通讯行业中,光器件需要根据产品结构的不同,按照所需要的形状与长度,将光器件的引脚弯折成型成需要的形状,并去除引脚多余的部分,以利于焊接组装。
由于光模块中光器件剪弯引脚包含于焊接工序中,因此通常由人工使用镊子和剪钳来对光器件进行整形和剪切。操作员需要将引脚放入夹具中以剪切引脚,并通过镊子将引脚直接压弯。采用上述方法,人为操作熟练度对引脚剪弯的效果的影响较大,生产效率较低的同时,难以保证每个引脚具有相同的形状及长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引脚的剪弯加工效率较低、加工质量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剪弯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较高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一种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包括:
底板;
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
成型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成型板,所述第一成型板自所述固定机构一侧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往复运动并可伸入所述固定机构;及
剪切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刀具,所述刀具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往复运动以伸入所述固定机构,所述刀具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板的运动方向相交。
上述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光器件固定于固定机构,成型机构的第一成型板 使引脚依照第一成型板端部的形状弯折成型。剪切机构的刀具则对引脚进行剪切。如此,每个引脚均弯折成一定的形状且每个引脚均达到预定的长度,从而提高了光器件的引脚的形状与长度的一致性,并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成型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成型板,所述第二成型板自所述固定机构一侧相对所述固定机构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成型板,所述第一成型板与所述第二成型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共同形成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盖板及位于所述固定盖板两端以固定所述固定盖板的盖板支架,所述固定盖板的端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成型板与所述第二成型板位于所述固定盖板的所述端面一侧,所述成型结构的位置与所述限位孔的位置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板的端部凸设有第一成型部,所述第二成型板的端部凸设有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一成型部与所述第二成型部配合以形成所述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成型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端面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的端面均呈阶梯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板还的端部还凸设有第三成型部,所述第二成型板的端部还凸设有第四成型部,所述第三成型部与所述第四成型部配合以形成所述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成型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凸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凸出部,所述第四成型板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凸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四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的端面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的端面均呈阶梯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包括多个在所述刀具运动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刀齿,所述刀具位于所述第一成型板与所述第二成型板远离所述固定盖板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成型板的第一 驱动件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成型板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成型板与所述第二成型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剪切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刀具的第三驱动件,以驱动所述刀具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往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驱动件支架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件支架相对设置的第二驱动件支架,所述剪切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三驱动件的第三驱动件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的固定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的第一成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成型板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第一成型板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的第二成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二成型板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第二成型板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方式的光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方式的光器件的气动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及图11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引脚成型剪切装置100,用于加工光模块中的光器件200的引脚220。该引脚成型剪切装置100包括底板10、固定机构30、成型机构50及剪切机构70,固定机构30、成型机构50及剪切机构70均安装于底板10上。
其中,成型机构50包括第一成型板51,第一成型板51自固定机构30一侧相对固定机构30往复运动并可伸入固定机构30,从而弯折固定于固定机构30的引脚220。
剪切机构70包括刀具72,该刀具72相对固定机构30往复运动以伸入固定机构30,且运动方向与第一成型板51和第二成型板52的相对运动方向相交,以剪切光器件200的引脚220。
上述引脚成型剪切装置100,光器件200固定于固定机构30,成型机构50的第一成型板51使引脚220依照第一成型板51端部的形状弯折成型。剪切机构70的刀具72则对引脚220进行剪切。如此,每个引脚220均弯折成一定的形状且每个引脚220均达到预定的长度,从而提高了光器件200的引脚220的形状与长度的一致性,并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
成型机构50还包括与第一成型板51相对设置的第二成型板52。第二成型板52自固定机构30一侧相对固定机构30运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成型板51,如 此,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相互靠近的端部共同形成成型结构(图未标)。该成型结构伸入固定机构30内,以弯折成型光器件200的引脚220。
如此,当引脚220仅有一次弯折时,可仅使用第一成型板51。当引脚220有两次或两次以上弯折时,需要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配合以进行弯折。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固定机构30包括固定盖板32及位于固定盖板32两端以固定该固定盖板32的盖板支架34。光器件200可固定在固定盖板32上,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位于固定盖板32的端面一侧。
具体地,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盖板32呈矩形,固定盖板32的两端及盖板支架34的四个顶角上分别设有匹配的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即可连接固定盖板32与盖板支架34。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钉,从而使固定盖板32可方便地从盖板支架34上拆卸。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固定盖板32的端面开设有限位孔322,该限位孔322的形状与引脚220形状匹配。光器件200主体可放置在固定盖板32上开设有上述限位孔322的位置,光器件200主体一端的引脚220则穿过限位孔322并露出固定盖板32的另一侧端面。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分别从相对的两个方向伸入两个盖板支架34之间的固定盖板32下方,并使成型结构的位置与限位孔322的位置对应,从而夹持露出固定盖板32的引脚220进行弯折成型。
如图4、图7及图11所示,第一成型板51的端部凸设有第一成型部512,第二成型板52的端部凸设有第二成型部522。第一成型部512与第二成型部522配合以形成用于弯折引脚220的成型结构,从而使引脚220的形状与第一成型部512及第二成型部522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8及图11,第一成型部51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出部5122,第二成型部52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出部5222。第一凸出部5122与第二凸出部5222的端面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的端面均呈阶梯形。如此,光器件200的两个引脚220位于第一凸出部5122与第二凸出部5222之间,并在第一凸出部5122与第二凸出部5222的夹持下形 成与阶梯形的端面相应的形状。
如图4、图7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板51还的端部还凸设有第三成型部514,第二成型板52的端部还凸设有第四成型部524。第三成型部514与第四成型部524配合以形成用于成型引脚220的成型结构,从而使引脚220的形状与第三成型部514及第四成型部524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9及图11所示,第三成型部514设有第一凹槽5142,第一凹槽5142内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凸出部5144。第四成型板设有第二凹槽5242,第二凹槽5242内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四凸出部5244。第四凸出部5244与第三凸出部5144配合的端面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的端面均呈阶梯形。如此,光器件200的两个引脚220可位于第三凸出部5144与第四凸出部5244之间,并在第三凸出部5144与第二凸出部5222的夹持下形成与阶梯形的端面相应的形状。光器件200的其它引脚220则可位于第三成型部514的边缘与第四成型部524的边缘之间,并形成直线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部512与第三成型部514并排设置于第一成型板51一端,第二成型部522与第四成型部524并排设置于第二成型板52一端。如此,该引脚成型剪切装置100可加工具有不同形状的引脚220的光器件200。
具体地,第一成型部512与第二成型部522配合完成ROSA(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光接收次模块)模块的光器件200的引脚220的成型。第三成型部514与第四成型部524配合完成TOSA(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光发射次模块)模块的光器件200的引脚220的成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及图7,第一成型部512、第二成型部522、第三成型部514及第四成型部524均为两个,固定盖板32上设有四个限位孔322。如此,可一次性完成四个光器件200的成型加工,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可以理解,成型部的个数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成型机构5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成型板51的第一驱动件53,及连接于第二成型板52的第二驱动件54。第一驱动件53与第二驱动件54分别驱动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相互靠近或远离。剪切机构70还包括连接于刀具72的第三驱动件74,第三驱动件74驱动刀具72相对固定机 构30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53、第二驱动件54及第三驱动件74均为驱动气缸。第一驱动件53与第二驱动件54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成型板51及第二成型板52固接,从而带动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往复运动。刀具72一端固接有刀具固定件73,第三驱动件74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固接刀具固定件73以连接刀具72,从而带动刀具72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气缸的运动可由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进行编程控制。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阀动作,从而控制驱动气缸工作。可以理解,第一驱动件53、第二驱动件54及第三驱动件74也可为电机等驱动装置。
如图12所示,第一驱动件53、第二驱动件54及第三驱动件74均包括左腔与右腔。以第一驱动件53为例,第一驱动件54的左腔与右腔分别通过一个可调单向节流阀81连接于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82两端。该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82连接于一个人工控制的二位三通阀83。第二驱动件54与第一驱动件53的气动回路相似,通过一个二位五通电磁阀84与第一驱动件53共同连接于二位三通阀83。第三驱动件74通过一个二位五通阀85连接另一个可人工控制的二位三通阀86。
上述二位三通阀83与二位三通阀86均通过溢流阀87共同与气马达88连接。如此,气马达88为二位三通阀83与二位三通阀86分别提供加压气体。加压气体通过二位三通阀83与二位三通阀86分别进入三个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从而驱动第一驱动件53、第二驱动件54与第三驱动件74的活塞杆运动。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成型机构50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驱动件53的第一驱动件支架55及用于固定第二驱动件54且与第一驱动件支架55相对设置的第二驱动件支架56。剪切机构70包括用于固定第三驱动件74的第三驱动件支架7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支架55与第二驱动件支架56相对设置于固定盖板32两侧,第三驱动件支架76设于固定盖板32另一侧。其中一个盖板支架34与第三驱动件支架76连接,以简化该引脚成型剪切装置100的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件支架55包括一维调节支架552及安装于一维调节支 架552上的支撑板554,第一驱动件43安装于支撑板554上。一维调节支架552可在第一成型板51的运动方向驱动支撑板554移动,从而调节第一驱动件43与固定机构30之间的距离。
如图1、图2及图10所示,刀具72包括多个在刀具72运动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刀齿722,刀具72位于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远离固定盖板34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刀齿722的切削刃均朝向同一方向。如此,刀具72在固定盖板32下做直线运动,即可剪切多余的引脚220,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并可统一引脚220的长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引脚成型剪切装置100还包括落料盒90。落料盒90一端设有落料盒手柄92以便于拉出或防止落料盒90。位于刀具72远离固定盖板32一侧,以收集剪切下的多余的引脚220,避免引脚220掉落至其它地方。
上述引脚成型剪切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可编程控制器发出信号,第三驱动件74的活塞杆推动刀具72至固定盖板32下的制定位置,将光器件200引脚220插入到固定盖板32上相应的限位孔322中。然后,第一驱动件53与第二驱动件54分别推动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至固定盖板32下的预设位置,并夹持引脚220以使引脚220弯折成型。
第三驱动件74的活塞杆回缩,带动刀具72完成对引脚220的剪切动作。第一驱动件53与第二驱动件54的活塞杆进而回缩,带动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相互远离,从而可从固定盖板32上取下光器件200。
上述引脚成型剪切装置100,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件53、第二驱动件54与第三驱动件74自动运行,第一驱动件53与第二驱动件54可分别带动第一成型板51与第二成型板52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夹持引脚220使其形成与成型结构相匹配的形状。第三驱动件74带动刀具72往复运动,从而剪切引脚220使其具有固定的长度。如此,实现了光器件200的引脚220的批量成型与剪切,减少了操作员因熟练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工时成本,提升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实现了光器件200的引脚220弯曲成型的一致性,减少了引脚220根部断裂的风险,以利于焊锡工序实现自动化。进一步地,还 可实现光器件200的引脚220与印刷电路板焊接间隙的一致性,减少虚焊等焊接不良问题,降低了材料与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
成型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成型板,所述第一成型板自所述固定机构一侧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往复运动并可伸入所述固定机构;及
剪切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刀具,所述刀具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往复运动以伸入所述固定机构,所述刀具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板的运动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成型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成型板,所述第二成型板自所述固定机构一侧相对所述固定机构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成型板,所述第一成型板与所述第二成型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共同形成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盖板及位于所述固定盖板两端以固定所述固定盖板的盖板支架,所述固定盖板的端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成型板与所述第二成型板位于所述固定盖板的所述端面一侧,所述成型结构的位置与所述限位孔的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板的端部凸设有第一成型部,所述第二成型板的端部凸设有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一成型部与所述第二成型部配合以形成所述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成型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端面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的端面均呈阶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板还的端部还凸设有第三成型部,所述第二成型板的端部还凸设有第四成型部,所述第三成型部与所述第四成型部配合以形成所述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成型 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凸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凸出部,所述第四成型板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凸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四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的端面相互配合,且相互配合的端面均呈阶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包括多个在所述刀具运动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刀齿,所述刀具位于所述第一成型板与所述第二成型板远离所述盖板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成型板的第一驱动件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成型板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成型板与所述第二成型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剪切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刀具的第三驱动件,以驱动所述刀具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脚成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驱动件支架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件支架相对设置的第二驱动件支架,所述剪切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三驱动件的第三驱动件支架。
CN201521134727.5U 2015-12-30 2015-12-30 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99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4727.5U CN205599820U (zh) 2015-12-30 2015-12-30 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4727.5U CN205599820U (zh) 2015-12-30 2015-12-30 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9820U true CN205599820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472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99820U (zh) 2015-12-30 2015-12-30 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98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6593A (zh) * 2018-07-05 2018-11-23 深圳贝仕达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引脚成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6593A (zh) * 2018-07-05 2018-11-23 深圳贝仕达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引脚成型装置
CN108856593B (zh) * 2018-07-05 2024-02-06 深圳贝仕达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引脚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99820U (zh) 引脚成型剪切装置
CN203540811U (zh) 自动涂胶机
CN202527627U (zh) 一种led灯粒管脚切断折弯机
CN105750445B (zh) 一种光组件的自动弯剪脚装置
CN210926589U (zh) 一种线束剥线装置
CN105805446A (zh) 一种灯泡灯丝的穿透明套管设备及穿透明套管方法
CN203621900U (zh) 一种拉丝切丝装置
CN204711507U (zh) 一种铆壳钉芯自动装配机
CN202963931U (zh) 一种气门锁片装配工具
CN102509755B (zh) Led灯条加工设备
CN205600234U (zh) 一种灯泡灯丝的定丝导向装置
CN102794376B (zh) 用于框架压接的装置和方法
CN215670251U (zh) 一种小型智能植物景观墙
CN104527091A (zh) 一种纤维布凸模的自动铺料装置
CN211415219U (zh) 一种异型板材拾取装置
CN204604938U (zh) 一种纤维布凸模的自动铺料装置及纤维布注胶成型制品生产设备
CN104904385B (zh) 一种蔬菜移栽机苗盘移动装置
CN105328630B (zh) 一种发动机活塞自动安装及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CN202423366U (zh) Led灯条加工设备
CN105965273A (zh) 一体式汽车拉索切露长及打花装置
CN202622297U (zh) 一种抽芯机构
CN204391596U (zh) 一种断线钳和自动折线机
CN205289567U (zh) 一种传感器ic引脚成型装置
CN215975549U (zh) 一种操控简易且效率高的光纤自动加工处理线
CN211733070U (zh) 用于圆形玻璃的夹持式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