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0762U - 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0762U
CN205590762U CN201620370842.0U CN201620370842U CN205590762U CN 205590762 U CN205590762 U CN 205590762U CN 201620370842 U CN201620370842 U CN 201620370842U CN 205590762 U CN205590762 U CN 205590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steel wire
cooling
heat preserv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08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德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DONGH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DONGH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DONGH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DONGH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708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0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0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07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包括第一淬火箱、第二淬火箱和第三淬火箱,第一淬火箱、第二淬火箱和第三淬火箱均包括调温箱和保温罩壳,保温罩壳和调温箱之间形成淬火腔室,调温箱内设置有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第一淬火箱与第二淬火箱相衔接处、第二淬火箱与第三淬火箱相衔接处均设置有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的升降门,第一淬火箱、第二淬火箱和第三淬火箱至少其中一个淬火腔室内设置有分线梳,保温罩壳内设置有带线装置,保温罩壳的侧面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侧门,保温罩壳上还设置有控温排气装置。该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可分段独立控温,提高钢丝的空冷淬火效果,减少环境对淬火的影响,提高钢丝的机械性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冷却淬火机组,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生产钢丝的空气冷却淬火机组。
背景技术
钢丝在等温水浴淬火自动温控床中完成了钢丝奥氏体化转变前的快速冷却阶段,接下来钢丝进入空气冷却淬火机组中进行快速空冷、空冷和保温三个不等温淬火的阶段,最后完成钢丝奥氏体化向索氏体化转变的全部淬火工艺。
然目前的空气冷却淬火机组不是封闭结构,空冷和保温不能主动控制,受环境气候因素影响很大;而空冷和保温不能主动控温,不能主动控制钢丝的强度和韧性,不能获得稳定的机械性能。虽然对于空气冷却淬火机组也采用一定的保温措施,利用排气罩与挂板组合遮挡当做保温,空间太大,受排气烟囱和周围环境很大,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如季节变化、早晚温差、刮风下雨都会一定程度的影响空冷的效果。还有生产操作时必须打开挂板或压板操作时钢丝裸露在空气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钢丝的空气冷却淬火机组,该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可分段独立控温,提高钢丝的空冷淬火效果,减少环境对淬火的影响,提高钢丝的机械性能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包括结构相同且顺次相连的第一淬火箱、第二淬火箱和第三淬火箱,所述第一淬火箱、第二淬火箱和第三淬火箱均包括调温箱和设置于调温箱上部的保温罩壳,所述保温罩壳和调温箱之间形成了方便钢丝运行淬火的淬火腔室,所述调温箱内设置有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淬火箱与第二淬火箱相衔接处、第二淬火箱与第三淬火箱相衔接处均设置有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的升降门,所述第一淬火箱、第二淬火箱和第三淬火箱至少其中一个淬火腔室内设置有分线梳,所述保温罩壳内设置有带线装置,所述保温罩壳的侧面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侧门,所述保温罩壳上还设置有控温排气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带线装置包括固定于保温罩壳内侧顶部的若干根支撑杆,各支撑杆按照钢丝的运行方向平行排列,所述支撑杆上转动套装有可沿支撑杆轴向移动的移动挂线轮,各移动挂线轮相互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于保温罩壳的内侧顶部,支撑杆的左段和右段上分别转动套装有左移动挂线轮和右移动挂线轮,所述支撑杆的左右端部均设置有限位块,对应的所述保温罩壳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左侧门和右侧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控温排气装置包括设置于保温罩壳上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控温排气伺服阀,所述保温罩壳上均安装有检测淬火腔室的温度检测传感器,该温度检测传感器与对应的加热系统的加热控制装置和冷却系统的冷却控制装置均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保温罩壳的顶部设置有防止水汽形成的锥形倒水板,所述保温罩壳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成方便水滴导流向两侧的倾斜导流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分线梳设置于第一淬火箱内且靠近第二淬火箱,所述第二淬火箱内转动设置有托线辊,该托线辊靠近第三淬火箱。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设置于调温箱内的若干根电加热管,所述调温箱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若干个平行的凹槽,所述电加热管一一对应放置于凹槽内且与加热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调温箱内的冷却管路,该冷却管路内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管路的入口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连接冷却介质回收系统,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与冷却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冷却管路包括流入主管、流出主管以及连接于流入主管和流出主管之间的若干根冷却分管,所述流入主管和流出主管均平行于电加热管,且流入主管位于流出主管的上游,所述流入主管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连接,所述流出主管与冷却介质回收系统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调温箱和设置于调温箱上部的保温罩壳,所述保温罩壳和调温箱之间形成了方便钢丝运行淬火的淬火腔室,因此第一淬火箱、第二淬火箱和第三淬火箱相对封闭,并且三者之间的衔接处设置了升降门,使得第一淬火箱、第二淬火箱和第三淬火箱又相对独立,而每个淬火箱都有对应的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同时利用控温排气装置实现了各淬火箱的精确独立调温,从而使钢丝处在非常稳定的淬火温度下空冷淬火,提高钢丝机械性能的稳定性。
又由于所述带线装置包括固定于保温罩壳内侧顶部的若干根支撑杆,各支撑杆按照钢丝的运行方向平行排列,所述支撑杆上转动套装有可沿支撑杆轴向移动的移动挂线轮,各移动挂线轮相互配合,利用该带线装置可提高带线的效率,减少带线的劳动强度。
又由于所述保温罩壳的顶部设置有防止水汽形成的锥形倒水板,所述保温罩壳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成方便水滴导流向两侧的倾斜导流面,在空冷的过程中,钢丝从水浴淬火机组中出来时会带出水蒸气,利用锥形倒水板和倾斜导流面可以使形成的水滴沿斜面导流至中部和两侧,避免水滴直接滴落至钢丝上而造成钢丝淬火温度变化,进一步提高钢丝淬火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淬火箱和第二淬火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淬火箱和第三淬火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淬火箱俯视平面图;
图4是图3在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在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2的K向视图;
附图中:1.第一淬火箱;2.第二淬火箱;3.第三淬火箱;4.调温箱4;5.保温罩壳;6.淬火腔室;7.排气管;8.控温排气伺服阀;9.移动挂线轮;10.温度检测传感器;11.升降门;12.卷扬机;13.分线梳;14.冷却分管14;15.电加热管;16.托线辊;17.流入主管;18.流出主管18;19.冷却介质供应系统;20.冷却介质回收系统;21.侧门;22.配重;23.锥形倒水板;24.倾斜导流面;25.支撑杆;26.限位块;27.水冷伺服阀;28.水冷过滤器;29.水冷手动阀;30.快速水冷并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包括结构相同且顺次相连的第一淬火箱1、第二淬火箱2和第三淬火箱3,所述第一淬火箱1、第二淬火箱2和第三淬火箱3均包括调温箱4和设置于调温箱4上部的保温罩壳5,所述保温罩壳5和调温箱4之间形成了方便钢丝运行淬火的淬火腔室6,钢丝依次穿过第一淬火箱1、第二淬火箱2和第三淬火箱3的淬火腔室6进行快速冷却、冷却和保温。所述调温箱4内设置有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淬火箱1与第二淬火箱2相衔接处、第二淬火箱2与第三淬火箱3相衔接处均设置有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的升降门11,该升降动力装置包括卷扬机12,该卷扬机12与升降门11之间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第一淬火箱1、第二淬火箱2和第三淬火箱3至少其中一个淬火腔室6内设置有分线梳13,所述保温罩壳5内设置有带线装置,所述保温罩壳5的侧面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侧门21,所述保温罩壳5上还设置有控温排气装置。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带线装置包括固定于保温罩壳5内侧顶部的若干根支撑杆25,各支撑杆25按照钢丝的运行方向平行排列,所述支撑杆25上转动套装有可沿支撑杆25轴向移动的移动挂线轮9,各移动挂线轮9相互配合。具体的,所述支撑杆25的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于保温罩壳5的内侧顶部,支撑杆25的左段和右段上分别转动套装有左移动挂线轮9和右移动挂线轮9,所述支撑杆25的左右端部均设置有限位块26,对应的所述保温罩壳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左侧门21和右侧门21,移动挂线轮9可在支撑杆25的左段和右段上转动并且也可轴向移动,这样带线时,钢丝可从支撑杆25的左侧挂在左移动挂线轮9上,或者从右侧挂在右移动挂线轮9上,而后钢丝可在支撑杆25上轴向移动,从而方便钢丝带线牵引。
如图1、图5所示,所述控温排气装置包括设置于保温罩壳5上的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上安装有控温排气伺服阀8,所述保温罩壳5上均安装有检测淬火腔室6的温度检测传感器10,该温度检测传感器10与对应的加热系统的加热控制装置和冷却系统的冷却控制装置均连接,这样,温度检测传感器10检测淬火腔室6内的实时温度,当检测到温度超过淬火温度时,加热控制装置则控制加热系统停止加热并且冷却控制装置控制冷却系统进行冷却,若是实时温度过高,同时启动控温排气伺服阀8,使排气管7排气并且排热,进一步的降低淬火腔室6内的温度。当然,若是淬火温度达不到设定温度,此时打开加热系统,而关闭冷却系统和控温排气伺服阀8。
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设置于调温箱4内的若干根电加热管15,所述调温箱4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若干个平行的凹槽,所述电加热管15一一对应放置于凹槽内且与加热控制装置连接,加热控制装置和冷却控制装置可为单片机和PLC。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调温箱4内的冷却管路,该冷却管路内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管路的入口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19,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连接冷却介质回收系统20,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19与冷却控制装置连接。当然,加热系统不止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也可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同样,冷却系统可以采用冷却水冷却,也可采用风冷。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冷却管路包括流入主管17、流出主管18以及连接于流入主管17和流出主管18之间的若干根冷却分管14,所述流入主管17和流出主管18均平行于电加热管15,且流入主管17位于流出主管18的上游,所述流入主管17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19连接,所述流出主管18与冷却介质回收系统20连接。而本实施例采用冷却水冷却,因此,冷却介质供应系统19包括冷却供应水管,该冷却供应水管上设置有水冷手动阀29、水冷伺服阀27和水冷过滤器28,该水冷过滤器28处于水冷手动阀29和水冷伺服阀27之间。另外,为了保证冷却介质供应系统19的正常运行,冷却供应水管上还并联有快速水冷并联管路30,该快速水冷并联管路30上设置有手动阀,在水冷伺服阀27出现故障时实现快速加水。
如图4所示,所述保温罩壳5的顶部设置有防止水汽形成的锥形倒水板23,所述保温罩壳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成方便水滴导流向两侧的倾斜导流面24。所述分线梳13设置于第一淬火箱1内且靠近第二淬火箱2,所述第二淬火箱2内转动设置有托线辊16,该托线辊16靠近第三淬火箱3。所述保温罩壳5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侧门21,侧门21铰接在保温罩壳5上且配置有配重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钢丝经过水浴淬火机组后依次经过第一淬火箱1、第二淬火箱2和第三淬火箱3进行空冷淬火,各淬火箱的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在各自的控制装置进行独立控温,实现钢丝分段淬火,确保钢丝的机械性能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包括结构相同且顺次相连的第一淬火箱(1)、第二淬火箱(2)和第三淬火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淬火箱(1)、第二淬火箱(2)和第三淬火箱(3)均包括调温箱(4)和设置于调温箱(4)上部的保温罩壳(5),所述保温罩壳(5)和调温箱(4)之间形成了方便钢丝运行淬火的淬火腔室(6),所述调温箱(4)内设置有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淬火箱(1)与第二淬火箱(2)相衔接处、第二淬火箱(2)与第三淬火箱(3)相衔接处均设置有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的升降门(11),所述第一淬火箱(1)、第二淬火箱(2)和第三淬火箱(3)至少其中一个淬火腔室(6)内设置有分线梳(13),所述保温罩壳(5)内设置有带线装置,所述保温罩壳(5)的侧面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侧门(21),所述保温罩壳(5)上还设置有控温排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装置包括固定于保温罩壳(5)内侧顶部的若干根支撑杆(25),各支撑杆(25)按照钢丝的运行方向平行排列,所述支撑杆(25)上转动套装有可沿支撑杆(25)轴向移动的移动挂线轮(9),各移动挂线轮(9)相互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5)的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于保温罩壳(5)的内侧顶部,支撑杆(25)的左段和右段上分别转动套装有左移动挂线轮(9)和右移动挂线轮(9),所述支撑杆(25)的左右端部均设置有限位块(26),对应的所述保温罩壳(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左侧门(21)和右侧门(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排气装置包括设置于保温罩壳(5)上的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上安装有控温排气伺服阀(8),所述保温罩壳(5)上均安装有检测淬火腔室(6)的温度检测传感器(10),该温度检测传感器(10)与对应的加热系统的加热控制装置和冷却系统的冷却控制装置均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壳(5)的顶部设置有防止水汽形成的锥形倒水板(23),所述保温罩壳(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成方便水滴导流向两侧的倾斜导流面(2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梳(13)设置于第一淬火箱(1)内且靠近第二淬火箱(2),所述第二淬火箱(2)内转动设置有托线辊(16),该托线辊(16)靠近第三淬火箱(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设置于调温箱(4)内的若干根电加热管(15),所述调温箱(4)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若干个平行的凹槽,所述电加热管(15)一一对应放置于凹槽内且与加热控制装置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调温箱(4)内的冷却管路,该冷却管路内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管路的入口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19),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连接冷却介质回收系统(20),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19)与冷却控制装置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包括流入主管(17)、流出主管(18)以及连接于流入主管(17)和流出主管(18)之间的若干根冷却分管(14),所述流入主管(17)和流出主管(18)均平行于电加热管(15),且流入主管(17)位于流出主管(18)的上游,所述流入主管(17)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19)连接,所述流出主管(18)与冷却介质回收系统(20)连接。
CN201620370842.0U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90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0842.0U CN205590762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0842.0U CN205590762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0762U true CN205590762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3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084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90762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0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3521B (zh) 燃气辊底连续式快速时效炉
CN208293051U (zh) 一种用于带钢连续退火处理生产线的新型退火炉
CN202415618U (zh) 燃气辊底连续式快速时效炉
CN207074008U (zh) 高温升降炉
CN103383179B (zh) 一种利用余热的板材烘干方法及板材烘干窑
CN209085329U (zh) 氮化炉冷却装置
CN205590762U (zh) 一种钢丝空气冷却淬火机组
CN204136208U (zh) 进出通道上下层布置的低能耗混凝土构件养护窑
CN110333147A (zh) 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
CN103265167A (zh) 一种新型的钢化玻璃均质炉
CN207062135U (zh)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退火窑边部升温装置
CN212388083U (zh) 一种取向硅钢高效天然气退火炉
CN103937953A (zh) 高效热处理炉
CN104191512B (zh) 进出通道上下层布置的低能耗混凝土构件养护窑
CN203798179U (zh) 一种水泥厂窑筒体余热回收系统
CN205528393U (zh) 工作室
CN201952463U (zh) 钢丝连续加热冷却循环利用热处理炉
CN201593927U (zh) 自动控制升降式高温物料气体快速喷射冷却单元
CN205747928U (zh) 井式氮化炉
CN203346267U (zh) 新型的钢化玻璃均质炉
CN203928702U (zh) 用于混凝土构件养护的低能耗养护窑
CN208485907U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耐磨铝型材的节能时效炉
CN204881204U (zh) 一种风冷炉架结构
CN208649449U (zh) 氮化炉快速冷却循环装置
CN102061375A (zh) 钢丝连续加热冷却循环利用热处理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