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5511U - 电动助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助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5511U
CN205585511U CN201620172538.5U CN201620172538U CN205585511U CN 205585511 U CN205585511 U CN 205585511U CN 201620172538 U CN201620172538 U CN 201620172538U CN 205585511 U CN205585511 U CN 205585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evice
master control
control borad
signal sour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725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博伟
李南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725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5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5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551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装置,该电动助力装置包括用于装载物体或者活体的主体、用于承载主体的电动轮组及设于主体上的电池组件和主控板,主控板与电池组件电连接,电动轮组与主控板电连接;其中,该电动助力装置还包括与主控板信号连接的感测装置;感测装置,用于感测使用者的移动趋势;主控板,用于根据感测装置感测到的使用者的移动趋势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装置能够节省使用者的体力,更加便于用户操作使用。

Description

电动助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行李箱、婴儿车、手推车、轮椅等便携式装置使用比较广泛。然而,现有的行李箱、婴儿车、手推车、轮椅等便携式装置都需要人力拉动或者推动,比较费力,特别是力气较弱小的用户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装置,旨在节省使用者的体力,使使用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助力装置,该电动助力装置包括用于装载物体或者活体的主体、用于承载所述主体的电动轮组及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电池组件和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动轮组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其中,该电动助力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信号连接的感测装置;
所述感测装置,用于感测使用者的移动趋势;
所述主控板,用于根据所述感测装置感测到的所述使用者的移动趋势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
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推拉架,所述感测装置设于所述推拉架上。
优选地,所述感测装置包括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方向意图感测模块和速度意图感测模块;所述方向意图感测模块和速度意图感测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向意图感测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一信号源在所述推拉架上相对滑动靠近或者远离;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其与所述第一信号源之间的位移量,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 信号;
所述速度意图感测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上的第二检测装置及第二信号源,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信号源在所述推拉架上相对滑动靠近或者远离;其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其与所述第二信号源之间的位移量,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推拉架包括杆体及把手,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把手上,所述第一信号源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第二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或者杆体上;
或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一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第二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或者杆体上。
优选地,所述推拉架还包括转接件,所述杆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把手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把手上,所述第一信号源设于所述转接件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第二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或者转接件上;
或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转接件上,所述第一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第二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或者转接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信号源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信号源为电导体;或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感光装置,所述第一信号源为发光装置;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二信号源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二信号源为电导体;或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感光装置,所述第二信号源为发光装置。
优选地,所述方向意图感测模块和/或所述速度意图感测模块为电位器或者红外/激光测距装置或者超声波测距装置。
优选地,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述主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对应的第二无线通讯装置,或者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对应的第二无线通讯装置;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上的测力模块,用于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输出对应的电信号供所述主控板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测力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上的第一测力单元和第二测力单元,所述第一测力单元和第二测力单元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测力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力,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
所述第二测力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力,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
所述主控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和所述第二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旋转复位机构、柔性牵引件、手柄及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主体滑动连接,所述柔性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复位机构连接,且卷绕于旋转复位机构上,所述柔性牵引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手柄连接;
所述主体上对应所述移动件的位置设有第三信号源,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三检测装置;或者,所述主体上对应所述移动件的位置设有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三信号源;
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其与所述第三信号源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并输出对应大小且供所述主控板调向的电信号;
所述旋转复位机构上设置有码盘,所述主体上对应设置有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用于通过识别码盘而检测旋转复位机构的旋转量,并输出供所述主控板调速的电信号;或者,所述旋转复位机构上设置有第四检测装置,所述主体上对应设置有码盘;所述第四检测装置用于通过识别码盘而检测旋转复位机构的旋转量,并输出供所述主控板调速的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感测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且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出的无线信号的三个信号接收器,三个所述信号接收器在所述主体上呈三角形分布。
优选地,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无源检测装置,所述无源 检测装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无源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与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无源检测装置为超声波装置或者摄像装置或者激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体、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电动轮组、电池组件、及主控板组成一种电动助力装置,该装置能够装载物品或者活体,由于使用时通过电动助力降低使用者的劳力强度,从而节省了使用者的体力,非常方便;并且,还通过配置与主控板电连接的感测装置,能够感测使用者的移动趋势并发送给主控板,通过主控板调节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和方向,更加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装置中主控板与电池组件、电动轮组、感测装置的电路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装置中主控板与电池组件、电动轮组、方向意图感测模块、速度意图感测模块的电路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动助力装置中把手与转接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把手与转接件的组装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感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装置使用图8所示感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装置另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装置又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主体 51 方向意图感测模块
20 电动轮组 52 速度意图感测模块
30 电池组件 511 第一检测装置
40 主控板 512 第一信号源
50 感测装置 101 第一滑动位
60 推拉架 521 第二检测装置
70 柔性牵引件 522 第二信号源
80 手柄 61 杆体
90 旋转复位机构 62 转接件
100 移动件 63 把手
110 固定座 630 把手本体
120 码盘 631 滑动件
130 信号发射器 632 盖体
140 信号接收器 150 无源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助力装置。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电动助力装置包括主体10、设于所述主体10上的电动轮组20、电池组件30及主控板40,电动轮组20用于承载所述主体10;所述主控板40与所述电池组件30电连接,所述电动轮组20与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其中,电池组件30包括可充电电池,用以给主控板40提供工作电源,并通过主控板40给电动轮组20提供工作电源;主控板40可以是一块整体的电路板,也可以是由多块电路板组成;电动轮组20可以是由带轮毂电机的车轮,也可以是独立车轮与驱动电机的组合,其中,车轮与主体10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可以是普通轴承连接方式或者是万向连接方式;车轮的数量也不作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车轮来承载主体10及主体10上的部件并移动,例如为了便于摆放,可设置两个前轮以及两个后轮来承载主体10或者设置一个前轮,两个后轮来承载主体10;其中,前轮和后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驱动轮或者从动轮,其中,从动轮可以不设置,也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主体10可以是箱体、婴儿车架、手推车架、轮椅等结构,在与电动轮组20、电池组件30及主控板40安装后,形成具有行李箱或者婴儿车、手推车、轮椅等功能的电动助力装置。
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该电动助力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40信号连接的感测装置50,感测装置50用于感测使用者的移动趋势;所述主控板40用于根据所述感测装置50感测到的所述使用者的移动趋势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
其中,感测装置50与主控板40信号连接可以是无线信号连接或者是有线电连接。感测装置50感测使用者的移动趋势,具体为感测使用者的操作意 图或者感测使用者与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相对位置,通过从感测的使用者的移动趋势中分离出方向和速度两种控制信号,以实现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例如,感测装置50为检测部件直线位移量或者曲线位移量的装置,通过将检测到的直线位移量或者曲线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发送至主控板40,以实现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或者,感测装置50为检测使用者施加于其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的传感器,通过将使用者施加的力转换成电信号发送至主控板40,以实现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又或者,感测装置50通过无源检测或者无线检测使用者与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相对位置,并输出对应的电信号至主控板40,以实现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可以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感测装置50向主控板40发送包含方向控制意图和/或速度控制意图的电信号,进而实现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和/或移动速度。
当通过感测装置50感测到使用者的移动趋势为速度控制时,主控板40接收对应该速度控制的电信号,并对应调节电动轮组20的转速,以实现调节该电动助力装置行进速度的目的。
当通过感测装置50感测到使用者的移动趋势为方向控制时,主控板40接收对应该方向控制的电信号,并对应调节电动助力装置的转向,以实现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行进方向的目的。其中,可通过控制电动轮组20左右车轮的速度快慢来调整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例如,左轮速度快于右轮速度时,该电动助力装置向右转;右轮速度快于左轮速度时,该电动助力装置向左转。而如果在转向的过程中,要进行速度控制,则可以组合成不同的转弯半径和转弯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助力装置主要通过主体10、设于所述主体10上的电动轮组20、电池组件30及主控板40组成,实现装载物品或者活体时,通过电动助力降低使用者的劳力强度,从而节省使用者的体力,使使用者方便;并且,还通过配置与主控板40电连接的感测装置50,能够感测使用者的移动趋势并发送给主控板40,通过主控板40调节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更加方便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1及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的方便性,所述主体10上设置有推拉架60。通过该推拉架60可以方便推动或者拉动该电动助力装置。其中,感测装置50可设于所述推拉架60上,以方便操作。
该推拉架60的实施例中,上述感测装置50可采用检测部件直线位移量或者曲线位移量的方案来替代实现,参照图4,所述感测装置50包括与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的方向意图感测模块51和速度意图感测模块52;所述方向意图感测模块51和速度意图感测模块52与所述主控板40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方向意图感测模块51,用于供使用者进行方向操控,并输出对应方向控制的电信号;所述速度意图感测模块52,用于供使用者进行速度操控,并输出对应速度控制的电信号。
该实施例中,还参照图5至图7,方向意图感测模块51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60上的第一检测装置511及第一信号源512,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11和所述第一信号源512在所述推拉架60上相对滑动靠近或者远离;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11与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11用于检测其与所述第一信号源512之间的位移量,也即相对位置距离,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主控板40根据该电信号及预设的调整机制,相应调整所述电动助力装置的转向,以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
其中,速度意图感测模块52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60上的第二检测装置521及第二信号源522,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21和所述第二信号源522在所述推拉架60上相对滑动靠近或者远离;其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21与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21用于检测其与所述第二信号源522之间的位移量,也即相对位置距离,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主控板40根据该电信号及预设的调整机制,相应调整电动轮组20的速度,以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对于方向意图感测模块51,还可在推拉架60上设置两个第一信号源512,且两个第一信号源512间隔第一检测装置511设置。这样,使用者可以控制第一检测装置511在两个第一信号源512之间滑动,通过改变第一检测装置511与两个第一信号源512之间的位移量,以使第一检测装置511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主控板40根据该电信号及预设的调整机制,相应调整所述电动助力装置的转向,以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推拉架60上设置第一滑动位101供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11和所述第一信号源512相对滑动靠近或者远离。同样,还可以在推拉架60上设置第二滑动位(图未示出)供第二检测装置521和所述第二信号源522相对滑动靠近或者远离。其中,第一滑动位101优选为凹槽结构。
优选地,上述第一检测装置511为霍尔传感器,第一信号源512为磁铁。霍尔传感器在滑动靠近或者远离磁铁时,输出电压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变化。这样,主控板40就可以根据霍尔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相应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转弯半径)。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信号源512为两个时,两个第一信号源512朝向霍尔传感器一端的极性相反。假若其中一个第一信号源512朝向霍尔传感器的一端为N极,另一个第一信号源512朝向霍尔传感器的一端为S极,那么霍尔传感器在由N极磁铁滑动至S极磁铁时,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由小到大变化或者由大到小变化;反之,在霍尔传感器由S极磁铁滑动至N极磁铁时,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由大到小变化或者由小到大变化。即该两个磁铁的实施例中,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也呈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变化,而且相对一个磁铁的实施例,该两个磁铁的实施例扩宽了霍尔传感器电压变化的范围,同时增加了抗干扰的能力,更易于方便调节控制。
而对于速度意图感测模块52,同样可对应在推拉架60上设置两个第二信号源522,其具体实施例与方向意图感测模块51基本一样,可参照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上述第二检测装置521为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二信号源522为磁铁。霍尔传感器在滑动靠近或者远离磁铁时,输出电压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变化。这样,主控板40就可以根据霍尔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相应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信号源522为两个时,两个第二信号源522朝向霍尔传感器一端的极性相反。假若其中一个第二信号源522朝向霍尔传感器的一端为N极,另一个第二信号源522朝向霍尔传感器的一端为S极,那么霍尔传感器在由N极磁铁滑动至S极磁铁时,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由小到大变化或者由大到小变化;反之,在霍尔传感器由S极磁铁滑动至N极磁铁时,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由大到小变化或者由小到大变化。即该两个磁铁 的实施例中,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也呈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变化,而且相对一个磁铁的实施例,该两个磁铁的实施例扩宽了霍尔传感器电压变化的范围,同时增加了抗干扰的能力,更易于方便调节控制。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霍尔传感器还可替换为电容传感器、感光装置等测量位移或者旋转量的器件,对应地,则第一信号源512和第二信号源522相应替换为与电容传感器、感光装置等配套使用的信号源,其中,与电容传感器配套使用的信号源可为电导体,与感光装置配套使用的信号源可为发光装置。其中,感光装置优选为红外传感器,则发光装置对应可为红外发光管。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向意图感测模块51和/或所述速度意图感测模块52还可以采用电位器实现。通过改变电位器的电阻值,以实现输出对应速度控制和/或方向控制的电信号。
本实施例中,电位器还可以通过红外/激光测距装置或者超声波测距装置等测距装置代替实现。通过测距装置返回的距离信息实现输出对应的速度控制和/或方向控制电信号。
上述推拉架60还可以进一步为以下结构,参照图1、图2、图5至图7,所述推拉架60包括杆体61及把手63,所述杆体61的一端与所述主体10连接,所述杆体61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63转动连接;转动的把手63可方便使用者握持和操作。其中,推拉架60还可以设置为如图2所示的多杆结构或者多把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11设于所述把手63上,所述第一信号源512设于所述杆体61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21、第二信号源522设于所述把手63或者杆体61上。
当然,第一检测装置511和第一信号源51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并不限制其必须安装于杆体61或把手63上。例如,所述第一信号源512设于所述把手63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11设于杆体61上。其中,第一滑动位101可设于杆体61或把手63上,以对应供第一检测装置511或者第一信号源512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架60还包括转接件62,所述杆体61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62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件62与所述把手63转动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11设于所述把手63上,所述第一信号源512设于所述转接件62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21、第二信号源522设于所述把手63或者转接件62上。
当然,第一检测装置511和第一信号源51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并不限制其必须安装于转接件62或把手63上。例如,所述第一信号源512设于所述把手63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11设于转接件62上。其中,第一滑动位101可设于转接件62或把手63上,以对应供第一检测装置511或者第一信号源512滑动。
优选地,第一滑动位101呈弧形,所述第二滑动位呈直线形。
该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位101设置呈弧形,通过转动把手63来控制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这种操控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便于用户上手。另外,还可以设置弹簧使把手63在旋转后进行复位。
优选地,上述把手63包括具有槽体的把手本体630及设于所述把手本体630内且沿所述槽体滑动的滑动件631,第二检测装置521设于槽体内位置,两个第二信号源522间隔设于所述滑动件631上,优选是设于所述滑动件631面向所述槽体的一侧,安装后,第二检测装置521在槽体内处于两个第二信号源522之间;所述把手本体630上设置有遮盖所述槽体的盖体632,所述盖体632具有供滑动件631的手持部伸出并滑动的滑动槽。该实施例中,槽体为上述第二滑动位。
进一步地,把手63上设置有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图未示出),所述主控板4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图未示出)对应的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图未示出),或者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图未示出)对应的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图未示出);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511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21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与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其中,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和第二无线通讯装置可为射频装置、无线网络装置、蓝牙装置、红外装置及电磁波装置等无线装置。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转接件62与杆体61可拆卸连接,因此,转接件62和把手63可以自杆体61上取下,作为一个遥控装置使用,通过无线传输检测信号,以实现速度和方向控制,进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该实施例中,把手63上还进一步设置与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电连接的重力 感应装置,通过感应该把手63的重力变化来输出相应的调速信号或者调向信号。
在该推拉架60的具体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测力或者形变的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根据推拉架60的形状适应性设置,例如,可设置于把手63上,直接测量使用者施加在把手63上的压力或者把手63相对于杆体61的扭曲力,由此判读出操作的意图;或者设于杆体61上,通过测量使用者通过把手63施加于杆体61上的拉力或者挤压力,亦或者将杆体61设置呈两节,测量两节杆体61之间的拉力或者挤压力,由此判读出操作的意图;又或者将此类传感器设置于杆体61与主体10间的结合位置来测量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杆体61上的拉力、挤压力或者扭曲力,由此判读出操作的意图。
该推拉架60的实施例中,感测装置50可采用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力的传感器的结构如下,所述感测装置50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60上的测力模块(图未示),用于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输出对应的电信号供所述主控板40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其中,测力模块可以采用一个能够检测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的测力传感器以实现方向和速度意图感测,也可以是采用两个或者多个测力传感器配合来实现方向和速度意图感测。
该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测力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60上的第一测力单元(图未示)和第二测力单元(图未示),所述第一测力单元和第二测力单元与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测力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压力,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所述第二测力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压力,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所述主控板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和所述第二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的力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第一测力单元和第二测力单元的安装位置不限定,优选地,第一测力单元和第二测力单元在推拉架60上左右对称,以方便操作。当第一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大于第二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时,主控板40可以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左转;当第二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大于第一测力单元输出的 电信号时,主控板40可以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右转;其中,主控板40在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电信号的大小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速度,输出的电信号越大,速度越快,输出的电信号越小,速度越小。这样,根据第一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和第二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就能够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转弯半径和转弯速度。
该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力单元和第二测力单元可采用压力传感器、负荷传感器、应变片等实现。
此外,进一步地,上述感测装置50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替代实现,当然也可以与感测装置50的上述其他实施例组合实现,参照图8及图9,本实施例的感测装置50包括柔性牵引件70、手柄80、旋转复位机构90及移动件100,所述旋转复位机构70及移动件100设于所述主体10上,该旋转复位机构90类似于卷尺的结构;所述移动件100与所述主体10滑动连接,移动件100可相对主体10呈直线滑动或者曲线滑动,例如如图8所示,所述移动件100环绕所述旋转复位机构90设置且与所述主体10转动连接;所述柔性牵引件70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复位机构90连接,且卷绕于旋转复位机构90上,所述柔性牵引件70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移动件100与所述手柄80连接。该柔性牵引件70可以是一根或者多根,可以是绳索、皮筋或者是弹簧等。
其中,所述主体10上对应所述移动件100的位置设有第三信号源(图未示),所述移动件100上设置有第三检测装置(图未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其与所述第三信号源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并输出对应大小且供所述主控板40调向的电信号。当使用者通过柔性牵引件70带动移动件100在主体10上滑动时,第三检测装置随旋移动件100滑动一定距离,通过第三检测装置检测其与第三信号源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而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以供主控板40相应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
并且,该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复位机构90上设置有码盘120,所述主体10上对应设置有第四检测装置(图未示);所述第四检测装置用于通过识别码盘120而检测出旋转复位机构90的旋转量,并输出供所述主控板40调速的电信号。当使用者通过柔性牵引件70拉动旋转复位机构90转动时,码盘120随旋转复位机构90转动,第四检测装置识别码盘120的旋转,进而输出相应 的电信号至主控板40,以供主控板40相应调整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信号源和第三检测装置的设置位置还可以互换,即,第三检测装置设于主体10上对应所述移动件100的位置,第三信号源设于所述移动件100上。
此外,上述第四检测装置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与码盘120的位置互换,即第四检测装置设置于旋转复位机构90上,码盘120设于主体10上对应的位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便于安装,还可以将旋转复位机构90及移动件100设于一固定座110上,通过固定座110与主体10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感测装置50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替代实现,当然也可以与感测装置50的上述其他实施例组合实现,参照图10,所述感测装置50包括信号发射器130,所述主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且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130发出的无线信号的三个信号接收器140,三个所述信号接收器140在所述主体10上呈三角形分布。
其中,信号发射器130可以是射频装置、无线网络装置、蓝牙装置、红外装置、电磁波装置、超声波装置、智能设备等,其中智能设备可以为手机,信号接收器140为与信号发射器130匹配通讯的装置。其中,信号发射器130发出信号后,通过计算三个信号接收器140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计算出该电动助力装置与信号发射器130的距离以及角度,从而判断出是否需要转向或者加速。易于理解的是,对应电动助力装置与信号发射器130不同位置距离可设置相应的速度档位,或者只要电动助力装置与信号发射器130的相对位置距离低于或者高于预设距离值,则相应增速或者减速,以实现速度的调节,这样,可以使该电动助力装置与使用者之间始终保持适中的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感测装置50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替代实现,当然也可以与感测装置50的上述其他实施例组合实现,该感测装置50为便携式智能设备,基于该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应用软件控制实现输出相应的调速信号或者调向信号。其中,应用软件可以模拟出类似于方向盘一样的操作界面,以实现方向和速度的调节,例如长按加速等。
进一步地,上述感测装置50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替代实现,当然也可以与感测装置50的上述其他实施例组合实现,参照图11,还可以通过无源检测使用者与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相对位置而使该电动助力装置自动跟随使用者移动并实现速度控制,具体地,所述感测装置50包括设于所述主体10上的无源检测装置150,所述无源检测装置150与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所述无源检测装置150用于检测使用者与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相对位置。通过检测使用者与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相对位置而分离出速度和方向两种控制矢量,进而实现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是否需要加速或者进行方向控制。
优选地,感测装置50包括与所述主控板40电连接的超声波装置或者摄像装置或者激光装置等。
上述在推拉架60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0上设置有收纳所述推拉架60的收纳槽(图未标示)。通过收纳槽能够在闲置时,将推拉架60收纳于收纳槽内,进行保护,并减少外部体积,非常方便。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为行李箱结构,优选地,所述主体10包括箱体(图未标示)及箱盖(图未标示),箱盖与箱体围合成可开合的储物腔室(图未示)。其中,储物腔室又可设置隔层,以形成多个储物间,每个储物间可设置拉链进行开合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装载物体或者活体的主体、用于承载所述主体的电动轮组及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电池组件和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动轮组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其中,该电动助力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信号连接的感测装置;
所述感测装置,用于感测使用者的移动趋势;
所述主控板,用于根据所述感测装置感测到的所述使用者的移动趋势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推拉架,所述感测装置设于所述推拉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包括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方向意图感测模块和速度意图感测模块;所述方向意图感测模块和速度意图感测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意图感测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一信号源在所述推拉架上相对滑动靠近或者远离;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其与所述第一信号源之间的位移量,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
所述速度意图感测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上的第二检测装置及第二信号源,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信号源在所述推拉架上相对滑动靠近或者远离;其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其与所述第二信号源之间的位移量,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架包括杆体及把手,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 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把手上,所述第一信号源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第二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或者杆体上;
或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一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第二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或者杆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架还包括转接件,所述杆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把手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把手上,所述第一信号源设于所述转接件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第二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或者转接件上;
或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转接件上,所述第一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第二信号源设于所述把手或者转接件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信号源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信号源为电导体;或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感光装置,所述第一信号源为发光装置;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二信号源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二信号源为电导体;或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感光装置,所述第二信号源为发光装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意图感测模块和/或所述速度意图感测模块为电位器或者红外/激光测距装置或者超声波测距装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所述主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对应的第二无线通讯装置,或者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对应的第二无线通讯装置;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上的测力模块,用于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输出对应的电信号供所述主控板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架上的第一测力单元和第二测力单元,所述第一测力单元和第二测力单元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测力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力,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
所述第二测力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直接或者间接施加于其上的力,并输出对应大小的电信号;
所述主控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和所述第二测力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控制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旋转复位机构、柔性牵引件、手柄及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主体滑动连接,所述柔性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复位机构连接,且卷绕于旋转复位机构上,所述柔性牵引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手柄连接;
所述主体上对应所述移动件的位置设有第三信号源,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三检测装置;或者,所述主体上对应所述移动件的位置设有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三信号源;
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其与所述第三信号源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并输出对应大小且供所述主控板调向的电信号;
所述旋转复位机构上设置有码盘,所述主体上对应设置有第四检测装置; 所述第四检测装置用于通过识别码盘而检测旋转复位机构的旋转量,并输出供所述主控板调速的电信号;或者,所述旋转复位机构上设置有第四检测装置,所述主体上对应设置有码盘;所述第四检测装置用于通过识别码盘而检测旋转复位机构的旋转量,并输出供所述主控板调速的电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且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出的无线信号的三个信号接收器,三个所述信号接收器在所述主体上呈三角形分布。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无源检测装置,所述无源检测装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无源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与该电动助力装置的相对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检测装置为超声波装置或者摄像装置或者激光装置。
CN201620172538.5U 2016-03-07 2016-03-07 电动助力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85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72538.5U CN205585511U (zh) 2016-03-07 2016-03-07 电动助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72538.5U CN205585511U (zh) 2016-03-07 2016-03-07 电动助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5511U true CN205585511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29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72538.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85511U (zh) 2016-03-07 2016-03-07 电动助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55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5650A (zh) * 2016-03-07 2016-07-27 宋博伟 电动助力装置
CN106954935A (zh) * 2017-03-08 2017-07-18 上海理工大学 智能行李箱
CN111248583A (zh) * 2020-02-26 2020-06-09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带电动购物车的手杖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5650A (zh) * 2016-03-07 2016-07-27 宋博伟 电动助力装置
CN106954935A (zh) * 2017-03-08 2017-07-18 上海理工大学 智能行李箱
CN111248583A (zh) * 2020-02-26 2020-06-09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带电动购物车的手杖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5650A (zh) 电动助力装置
US11148038B2 (en) Lightweight transport system
CN205585511U (zh) 电动助力装置
CN203217408U (zh) 自动跟随小车及自动跟随行李箱
US9120533B2 (en) Wheel for pedal-assisted bikes
CN107351915B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转角信息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N204601572U (zh) 一种自动平衡电动滑板车
CN207285524U (zh) 一种新型智能箱包
CN207191297U (zh) 电动助力滑板
CN205087089U (zh) 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双轮自平衡小车
CN205285361U (zh) 带有智能飞行跟随装置的行李箱
CN105480369A (zh) 自行车智能动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EP3293038A1 (en) Wireless vehicle recharging system
CN205285353U (zh) 带有智能行走踏板的行李箱
CN207015371U (zh) 一种图书管理用智能书车
CN205809638U (zh) 一种无线语音控制两轮式自平衡智能小车
CN106997204A (zh) 一种基于超声波的自动跟随系统
CN207072417U (zh) 一种自跟随代步车
CN209986936U (zh) 一种自动化取物装置
CN202886990U (zh) 语音控制的多用途探测小车
CN210841830U (zh) 一种充电智能书包
CN204273495U (zh) 一种智能体感电动旅行箱
CN210555227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磁寻迹履带小车
CN208211666U (zh) 助力行李箱
CN107015492B (zh) 一种智能化电动拉杆箱系统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