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3186U -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3186U
CN205583186U CN201490001051.XU CN201490001051U CN205583186U CN 205583186 U CN205583186 U CN 205583186U CN 201490001051 U CN201490001051 U CN 201490001051U CN 205583186 U CN205583186 U CN 205583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rd
area
card
position limiting
limi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900010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峰
赖唯彬
刘学龙
陈国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682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22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3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3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31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lide, carriage or dra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5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locking the inserted c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on the p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by mechanical pressure, e.g. spr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04B1/3818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涉及信号卡连接技术领域,实现在一个卡座上同时放置多种类型的卡。卡座包括:卡座底座(20),以及,限位结构(21);卡座底座(20)包含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限位结构(21)包含第一限位部分(210)和第二限位部分(211),第一限位部分(210)用于将第一数据卡(22)限位于第一区域(201),第二限位部分(211)用于将第二数据卡(23)或者第三数据卡(24)限位于第二区域(202);第一区域(201)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组(2011),用于与第一数据卡(22)的金手指电连接;第二区域(202)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片组(2021)和第三弹片组(2022);第二弹片组(2021)用于与第二数据卡(23)的金手指电连接;第三弹片组(2022)用于与第三数据卡(24)的金手指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卡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通信工具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的结构、式样和性能更新也日益频繁,为了满足用户的多用化需求,出现了一种二合一卡座,该卡座可以兼容微小型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英文:Nano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缩写:Nano SIM)卡,(又称第四形式要素集成电路板)和闪存(英文:T-flash,缩写TF)卡,即可以通过一个卡座实现插入Nano SIM卡,或者,插入TF卡。例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二合一卡座,如图1所示,该二合一卡座包含底座和卡托,TF卡或者Nano SIM卡安置在卡托中,由该卡托的侧壁对该TF卡或者Nano SIM卡进行限位,再将该卡托置于卡座底座底座中,使得该TF卡或者Nano SIM卡的接触端子与其对应的弹片组紧密结合。
但是,由图1所示的二合一卡座可知,该卡座不能在兼容Nano SIM卡或TF卡的时候,同时插入其他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英文: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缩写:SIM)卡,导致不能在一个卡座上同时放置多种类型的卡,限制了用户的选择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底座的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在一个卡座上同时放置多种类型的卡的问题,增加了用户的选择自由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合二卡座,包括:卡座底座,以及,限位结构;
所述卡座底座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组,所述第二区域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片组和第三弹片组;
所述限位结构包含第一限位部分和第二限位部分,所述第一限位部分用于将第一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限位部分用于将第二数据卡或者第三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弹片组用于:在第一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与所述第一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组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与所述第三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所述第三弹片组用于:在所述第三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与所述第三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
所述第一限位部分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数据卡的形状相配合,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卡;所述第二限位部分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数据卡的形状相配合,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卡或者所述第三数据卡。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三合二卡座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实现在所述卡座底座上的插拔。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结构包含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两端连接的连杆和推卡装置;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卡座底座上,与所述限位结构的插拔方向相平行的两侧;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包含凸起部分,所述限位结构相对的两侧分别包含凹陷部分,当所述限位结构插入所述卡座底座时,所述凸起部分进入所述凹陷部分,将所述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卡座底座内;
所述连杆用于对所述推卡装置进行控制,当所述连杆处于被按压状态时,控制所述推卡装置将所述限位结构顶出所述卡座底座。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所述限位结构的插拔方向并列分布在所述卡座底座的表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所述限位结构的插拔方向前后分布在所述卡座底座的表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三合二卡座还包括:盖板;
其中,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卡座底座上,所述盖板分别与所述卡座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卡座底座形成容纳所述限位结构的空间。
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
所述第一区域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数据卡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第二区域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数据卡的形状相配合,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卡或者所述第三数据卡;
所述第一限位部分为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一区域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数据卡厚度相当的空间;
所述第二限位部分为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三数据卡或者所述第二数据卡厚度相当的空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含如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三合二卡座。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所述三合二卡座包括:卡座底座,以及,限位结构;所述卡座底座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组,所述第二区域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片组和第三弹片组;所述限位结构包含第一限位部分和第二限位部分,所述第一限位部分用于将第一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限位部分用于将第二数据卡或者第三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弹片组用于:在第一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与所述第一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组用于:在所述第三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与所述第三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所述第三弹片组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与所述第二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如此,通过对卡座内部放置信息卡的区域的扩展,实现了在一个卡座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二数据卡,或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三数据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在一个卡座上同时放置多种类型的卡的问题,增加了用户的选择自由度,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二合一卡座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合二卡座的结构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合二卡座承载第一数据卡和第二数据卡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合二卡座承载第一数据卡和第三数据卡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合二卡座承载第一数据卡和第二数据卡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合二卡座承载第一数据卡和第三数据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合二卡座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合二卡座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实现多卡应用的场景,本发明实施例对原有卡座底座内放置卡的区域进行扩充,提供了一种三合二卡座,该三合二卡座包括:卡座底座,以及,限位结构;
所述卡座底座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组,所述第二区域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片组和第三弹片组;
所述限位结构包含第一限位部分和第二限位部分,所述第一限位部分用于将第一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限位部分用于将第二数据卡或者第三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弹片组用于:在第一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与所述第一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组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与所述第二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所述第三弹片组用于:在所述第三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与所述第三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
优选的,第一数据卡可以为Micro SIM卡,也可以为Nano SIM卡或者其他类型的SIM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第二数据卡可以为闪存TF卡,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数据卡;第三数据卡可以为Nano SIM卡,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数据卡,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仅限定第二数据卡和第三数据卡兼容在同一卡座底座的同一区域内。
其中,为了实现将不同的卡通过不同的方式限位在卡座底座的不同位置,实现卡与弹片组之间的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图2和图6提供了两种包含不同限位结构的三合二卡座,下面分别对这两种三合二卡座进行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合二卡座2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三合二卡座2包括:卡座底座20以及限位结构21;
其中,卡座底座20包含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第一区域201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组2011,第二区域202内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片组2021和第三弹片组2022。
限位结构21的第一限位部分为第一凹槽210,限位结构21的第二限位部分为第二凹槽211;第一凹槽210的形状与第一数据卡22的形状相配合,用于承载第一数据卡22。
第二凹槽211用于非同时地承载第二数据卡23和第三数据卡24。
优选的,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11的底部是空的,以使得当承载第一数据卡22和第三数据卡24的限位结构21插入卡座底座20时,第一数据卡22的金手指与第一弹片组2011相接触,第三数据卡24的金手指与第三弹片组2022相接触。
当承载第一数据卡22和第二数据卡23的限位结构21插入卡座底座20时,第一数据卡22的金手指与第一弹片组2011相接触,第二数据卡23的金手指与第二弹片组2021相接触。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限位结构21能够插拔于卡座底座20之上,三合二卡座2还包括连接结构25(图2中未示出),限位结构21通过连接结构25实现在卡座底座20上的插拔。
其中,如图2所示,连接结构25包含第一卡接部251、第二卡接部252、以及分别与第二卡接部252的两端连接的连杆253和推卡装置254;
第一卡接部251和第二卡接部252分别位于卡座底座20上,与限位结构21的插拔方向(图2中箭头A所示方向)相平行的两侧;
第一卡接部251和第二卡接部252分别包含凸起部分;
相对应的,限位结构21相对的两侧分别包含凹陷部分,当用户推动限位结构21逐渐插入卡座底座20的时,第一卡接部251和第二卡接部252的凸起部分分别进入限位结构21两侧的凹陷部分,从而实现将限位结构21固定在卡座底座22内。
连杆253用于对推卡装置254进行控制,当连杆253处于被按压状态时,控制推卡装置254将限位结构21顶出卡座底座20。
相对应的,为了实现按压连杆253,三合二卡座2还包括:与限位结构2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拉手26;且拉手26包含针孔261;
当用户需要将限位结构21拔出卡座底座20时,可以借助卡针等工具通过针孔261按压连杆253,推卡装置254打开,使第二卡接部252的凸起部分离开限位结构21的凹陷部分,将限位结构21顶出卡座底座20。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结构25不限于图2所示的结构,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用于实现限位结构21插拔于卡座底座20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数据卡22和第二数据卡23,或者,第一数据卡22和第三数据卡24的相对放置不进行限制,可以为图3A和图3B所示的平行并排放置,也可以为图4A和图4B所示的前后串联放置。
为了实现图3A和图3B所示的平行并列式放置,如图2所示,卡座底座20的第一区域201与卡座底座的第二区域202相对所述限位结构的插拔方向(图2中箭头A所示方向)并列分布在所述卡座底座的表面。
为了实现图4A和图4B所示的前后串联式放置,如图5所示,卡座底座20的第一区域201与卡座底座20的第二区域202相对所述限位结构的插拔方向(图5中箭头A所示方向)前后分布在所述卡座底座的表面。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电磁信号对数据卡的干扰,优选的,图2所示的三合二卡座2还可以包括:盖板27;
其中,盖板27设置在卡座底座20上,并分别与卡座底座20的两侧固定连接,且盖板27与卡座底座20形成容纳限位结构21的空间,以方便限位结构21插入或弹出卡座底座20。
优选的,盖板27可以为金属壳。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数据卡22为Nano SIM卡时,卡座底座的第一区域201还可以包括:第四弹片组(图2中未示出),用于与第四数据卡(图2中未示出)的金手指电连接;
相应的,限位结构21的第一凹槽210的形状还可以与第四数据卡的形状相配合,用于承载第一数据卡或者第四数据卡。
优选的,第四数据卡可以为闪存TF卡。
由上可知,图2提供的三合二卡座2通过对放卡区域的扩展,不仅能够在一个卡座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三数据卡,或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二数据卡,实现在一个卡座上同时放置多种类型的卡,增加用户的应用场景,提高用户体验,而且,还可以通过插拔与卡座底座上的限位结构,实现将第一信息卡或者第二信息卡或者存储卡插入或拔出卡座底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合二卡座6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三合二卡座6包括:卡座底座60以及限位结构61;
其中,卡座底座60包含第一区域601和第二区域602,第一区域601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组6011,第二区域602内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片组6021和第三弹片组6022。
第一弹片组6011用于:在第一数据卡62限位于第一区域601时,与第一数据卡62的金手指电连接;第二弹片组6021用于:在第二数据卡63限位于第二区域602时,与第二数据卡63的金手指电连接;第三弹片组6022用于:在第三数据卡64限位于第二区域602时,与第三数据卡64的金手指电连接。
优选的,第一区域601的形状与第一数据卡62的形状相配合,用于承载第一数据卡62。
第二区域602用于承载第二数据卡63或第三数据卡64。
限位结构61包含的第一限位部分为第一挡板611,第一挡板611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区域601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且第一档板611和第一区域601之间形成与第一数据卡62厚度相当的空间,用于将第一数据卡62限位于第一区域601;如此,当用户直接将第一数据卡62插入第一区域601时,第一挡板611将第一数据卡62固定在第一区域601。
限位结构61包含的第二限位部分为第二挡板612,第二挡板612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区域602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且第二挡板612和第二区域602之间形成与第二数据卡63或者第三数据卡64厚度相当的空间,用于将第二数据卡63或者第三数据卡64限位于第二区域602;如此,当用户直接将第三数据卡63或第二数据卡64插入第二区域602时,第二挡板612将第三数据卡63或第二数据卡64固定在第二区域602。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数据卡62为Nano SIM卡时,卡座底座的第一区域601还可以包括:第四弹片组(图6中未示出),用于与第四数据卡(图6中未示出)的金手指电连接;
第一区域601形状还可以与第四数据卡的形状相配合,用于承载第一数据卡或者第四数据卡。
优选的,第四数据卡可以为闪存TF卡。
由上可知,图6提供的三合二卡座6通过对放卡区域的扩展,不仅能够在一个卡座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三数据卡,或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二数据卡,实现了在一个卡座上同时放置多种类型的卡,增加用户的应用场景,提高用户体验,而且,还可以通过包含固定挡板的限位结构,实现将第一数据卡或者第二数据卡或者第三数据卡限位在卡座底座上。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7,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7包含三合二卡座2;
其中,所述三合二卡座2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三合二卡座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移动终端7可以利用其内部结构实现该三合二卡座2的盖板27的功能,当该三合二卡座2包含在该移动终端7内时,该三合二卡座2可以不包含盖板27,进一步减少该三合二卡座2占用的空间。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三合二卡座2的移动终端7。该移动终端7内的三合二卡座2通过对放卡区域的扩展,不仅能够实现在一个卡座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三数据卡,或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二数据卡,实现在一个卡座上同时放置多种类型的卡,增加用户的应用场景,提高用户体验,而且,还通过插拔与卡座底座上的限位结构,实现了当使用该移动终端时,不需要拆卸移动终端的后盖,就能实现将卡插入或拔出移动终端内的卡座底座。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8,如图8所示,该移动终端8包含三合二卡座6;
其中,所述三合二卡座6与图6所示的三合二卡座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三合二卡座6的移动终端8。该移动终端内的三合二卡座通过对放卡区域的扩展,不仅能够在同一卡座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三数据卡,或者,同时放入第一数据卡和第二数据卡,实现在一个卡座上同时放置多种类型的卡,增加用户的应用场景,提高用户体验,而且,还可以通过包含固定挡板的限位结构,实现了在使用该移动终端时,拆卸移动终端的后盖,直接将卡插入或拔出卡座底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或简单组合,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三合二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底座,以及,限位结构;
所述卡座底座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组,所述第二区域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片组和第三弹片组;
所述限位结构包含第一限位部分和第二限位部分,所述第一限位部分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承载第一数据卡;所述第二限位部分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承载第二数据卡或者第三数据卡,所述第一数据卡为Nano SIM卡,所述第二数据卡为闪存TF卡,第三数据卡为Nano SIM卡;
所述限位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手,且拉手包含针孔,所述第三数据卡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时,所述第三数据卡的缺口远离所述拉手;
当所述限位结构插入所述卡座底座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分用于将第一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限位部分用于将第二数据卡或者第三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沿着所述限位结构的插拔方向前后分布在所述卡座底座的表面;
所述第一弹片组用于:在第一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与所述第一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组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与所述第二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所述第三弹片组用于:在所述第三数据卡限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与所述第三数据卡的金手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二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合二卡座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实现在所述卡座底座上的插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合二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含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两端连接的连杆和推卡装置;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卡座底座上,与所述限位结构的插拔方向相平行的两侧;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包含凸起部分,所述限位结构相对的两侧分别包含凹陷部分,当所述限位结构插入所述卡座底座时,所述凸起部分进入所述凹陷部分,将所述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卡座底座内;
所述连杆用于对所述推卡装置进行控制,当所述连杆处于被按压状态时,控制所述推卡装置将所述限位结构顶出所述卡座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二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合二卡座还包括:盖板;
其中,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卡座底座上,所述盖板分别与所述卡座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卡座底座形成容纳所述限位结构的空间。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合二卡座。
CN201490001051.XU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Active CN205583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8215.0U CN20602282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3481 WO2016015309A1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68215.0U Division CN20602282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3186U true CN205583186U (zh) 2016-09-14

Family

ID=5521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68215.0U Active CN20602282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CN201490001051.XU Active CN205583186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68215.0U Active CN206022820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948015B2 (zh)
EP (1) EP3163679B1 (zh)
JP (1) JP6662848B2 (zh)
KR (1) KR102079614B1 (zh)
CN (2) CN206022820U (zh)
AU (2) AU2014402126B2 (zh)
BR (1) BR112017001484B1 (zh)
WO (1) WO20160153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6657B (zh) * 2015-07-20 2019-07-0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卡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59086B (zh) * 2015-09-30 2019-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KR102483702B1 (ko) * 2016-03-03 2023-01-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수용부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CN109462057B (zh) * 2017-09-06 2020-04-24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多卡连接装置
TWI638495B (zh) * 2017-12-25 2018-10-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介面卡模組及其轉接卡
CN109948767A (zh) * 2018-02-01 2019-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卡和终端
CN109983630B (zh) * 2018-02-13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卡座及移动终端
TWI719603B (zh) * 2019-08-23 2021-02-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模組和電子裝置
TWM602292U (zh) * 2020-07-03 2020-10-01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Sim卡連接器
CN113904141A (zh) * 2020-07-06 2022-01-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卡托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5190B2 (en) * 1992-09-16 2003-12-16 James E. Clayton Modular PC card which receives add-in PC card modules
JP3130287B2 (ja) * 1998-05-20 2001-01-31 松下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3999652B2 (ja) 2002-12-24 2007-10-31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3101824U (ja) * 2003-11-21 2004-06-24 詮欣股▲分▼有限公司 多種のメモリカードに適用可能なコンネクター
US6979201B1 (en) * 2005-03-29 2005-12-27 Super Link Electronics Co., Ltd. Three-in-one socket of a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JP2006302684A (ja) * 2005-04-21 2006-11-02 D D K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
TWM296521U (en) * 2006-01-13 2006-08-2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Shared construction type memory card connector
KR100717739B1 (ko) 2006-03-31 2007-05-18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듀얼카드형 커넥터
JP4906523B2 (ja) * 2007-01-25 2012-03-2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01594678U (zh) * 2010-02-05 2010-09-29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多卡连接器
CN201789100U (zh) * 2010-06-11 2011-04-06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卡座
JP5433653B2 (ja) * 2011-08-31 2014-03-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424003B2 (ja) * 2012-02-28 2014-02-26 Smk株式会社 トレイ式カードコネクタ
US8517745B1 (en) * 2012-04-03 2013-08-27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rd connector
US20140099805A1 (en) 2012-10-10 2014-04-10 Motorola Mobility Llc Electronic connector capable of accepting a sing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pdule or a memory card
CN103268998B (zh) * 2013-05-02 2015-09-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3367951B (zh) 2013-06-28 2016-03-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码卡固定装置
CN203562592U (zh) * 2013-10-31 2014-04-23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3715554A (zh) * 2014-01-14 2014-04-09 东莞市星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并排式卡座
CN103928806A (zh) * 2014-04-04 2014-07-16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紧凑式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524227A (ja) 2017-08-24
AU2014402126A1 (en) 2017-02-23
WO2016015309A1 (zh) 2016-02-04
KR20170031209A (ko) 2017-03-20
EP3163679A4 (en) 2017-07-12
US20170250481A1 (en) 2017-08-31
EP3163679B1 (en) 2021-04-28
AU2019200484B2 (en) 2020-07-23
US9948015B2 (en) 2018-04-17
KR102079614B1 (ko) 2020-02-20
EP3163679A1 (en) 2017-05-03
JP6662848B2 (ja) 2020-03-11
AU2019200484A1 (en) 2019-02-14
CN206022820U (zh) 2017-03-15
AU2014402126B2 (en) 2018-11-08
BR112017001484B1 (pt) 2022-11-29
BR112017001484A2 (pt)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3186U (zh) 一种三合二卡座及包含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JP5867656B2 (ja) デジタルメモリカードを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JP3109893U (ja) メモリカードリーダ
JP2008027906A (ja) 携帯電話simカードとメモリカードとのツーインワンコネクタ
CN104347977A (zh) 卡托和设备
CN104346595A (zh) 读取装置
CN203071270U (zh) 卡连接器和移动通信装置
CN104485548A (zh) 存储卡及卡槽装置
US9208406B2 (en) Dual card connector and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same
CN203166239U (zh) Usb连接装置和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
CN108615991A (zh) 卡座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2460848A (zh) 固定装置
CN109921814B (zh) 虚拟sim卡的实现方法、装置、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2384519U (zh) 卡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06100085U (zh) 一种移动通信装置
CN205249638U (zh) 卡盒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3618181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159361U (zh) 智能卡转接装置和卡容纳装置
CN211088605U (zh) 多功能数据线
CN203747198U (zh) 卡座和电子设备
CN201515063U (zh) 卡连接器
CN206673281U (zh) 转接卡连接器
CN108615990B (zh) 卡座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2601945U (zh) 一种高稳定性智能精密连接器
CN203386936U (zh) 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8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6

Address after: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