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78650U - 一种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78650U
CN205578650U CN201620137101.8U CN201620137101U CN205578650U CN 205578650 U CN205578650 U CN 205578650U CN 201620137101 U CN201620137101 U CN 201620137101U CN 205578650 U CN205578650 U CN 205578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sprocket
speed drive
high speed
power shaft
spr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371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英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371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78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78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786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和变速器框架,所述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均安装在变速器框架内,所述主动部分包括输入轴、主动链轮组、输入链轮和超越离合器,所述超越离合器位于主动链轮组内部,使主动链轮能空载滑行,所述输入链轮和主动链轮组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输入轴啮合件;所述从动部分包括输出轴、从动链轮组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链轮组和从动链轮组配合组成至少一个高速挡和至少一个低速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同时差速器与输出轴一体构造应用范围广,并且低速挡可同时实现倒挡功能,节省安装空间,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变速机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挡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而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变速系统的作用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前齿盘的大小和后齿盘的大小决定了自行车旋动脚蹬时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时,脚蹬时越感到费力。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时,脚蹬时越感到轻松。根据不同车手的能力,即可通过调整前、后齿盘的大小调整自行车的车速,或是应对不同的路段、路况。这种变速系统仅适用于2轮自行车,对于电动车或者三路车采用这种方法则容易导致侧翻和滑链的故障发生。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变速器往往采用多级变速,需要另外设置倒挡,使用过程中极为不便。
例如中国专利CN103644257A公开了一种三轮车变速器,在变速器壳体内设置有输入轴、输出轴和倒挡惰轮轴,输入轴上套装有前进挡主动齿轮、同步器和倒挡主动齿轮,且同步器与输入轴之间滑动连接,输出轴上固套有主减速齿轮,倒挡惰轮轴上固设有与倒挡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与主减速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主减速齿轮与前进挡主动齿轮啮合传动;在变速器壳体的外壁上装有发动机拉锁支架、换挡拉锁支架、倒挡车灯开关和发动机安装盘。该三轮车变速器设置有倒挡惰轮轴来实现倒挡,需另外设置,使得变速器结构繁琐,容易发生故障。
又例如中国专利CN101954952A公开的人力三轮车变速箱包括轴线相互平行的主动轴、花键轴和链轮轴以及轴线与花键轴轴线垂直的拨杆,主动轴上安装有直径大、小不一两个主动齿轮,花键轴上安装有花键齿轮,花键齿轮由直径大、小不一的两个传动齿轮连位一体组成,大主动齿轮与小直径传动齿轮对应,小主动齿轮与大直径传动齿轮对应,花键轴和链轮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拨杆一端固定安装卡装于花键齿轮的拨块,一端安装手柄,手柄通过拨杆带动拨块旋转实现花 键齿轮在大主动齿轮和小主动齿轮之间滑移啮合完成变速。该人力三轮车变速箱采用拨杆拨动拨块使得花键与大主动齿轮和小主动齿轮之间滑移啮合变速,其啮合过程容易出现偏差而发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变速器拨挡过程中容易偏位发生故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
一种变速器的技术方案,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和变速器框架,所述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均安装在变速器框架内,所述主动部分包括输入轴、主动链轮组、输入链轮和超越离合器,所述超越离合器位于主动链轮组内部,所述输入链轮和主动链轮组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输入轴啮合件;所述从动部分包括输出轴、从动链轮组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链轮组和从动链轮组配合组成至少一个高速挡和至少一个低速挡。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啮合件为输入轴外花键,所述输入链轮与输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链轮组套设在输入轴上,并且能在输入轴上相对转动;所述输出轴为外花键轴,所述从动链轮组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链轮组包括至少一个高速主动链轮和至少一个低速主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组包括至少一个高速从动链轮和至少一个低速从动链轮,所述高速主动链轮与高速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组成高速挡,所述低速主动链轮与低速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组成低速挡;所述超越离合器位于高速主动链轮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换挡花键套,其设置在高速主动链轮和低速主动链轮中间,所述换挡花键套的内圈设置有换挡花键套内花键,所述换挡花键套内花键与换挡花键套一体成型,所述换挡花键套内花键与输入轴啮合件始终啮合,所述换挡花键套两端分别设置有离合器,其分别与高速主动链轮和低速主动链轮的一端通过离合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上安装有换挡花键套,其设置在所述高速主动链轮中间,所述换挡花键套内孔为内花键,其一端设置有离合器,所述换挡花键套的内花键与两侧任一高速主动链轮一端的外花键相配,并且可在所述高速主动链轮的外花键上轴向移动,所述换挡花键套一端的离合器与两侧任一高速主动链轮一端 的离合器相配。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链轮内设置有输入链轮内花键,所述输入链轮内花键与输入轴啮合件始终啮合,所述输入链轮内花键与输入轴啮合件轴向活动,所述主动链轮组套设于输入轴上,所述主动链轮组工作状态与输入轴相对转动,所述主动链轮组包括至少一个高速主动链轮和至少一个低速主动链轮。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啮合件的两端设置有弹性滚珠,所述弹性滚珠的中心与输入轴啮合件的键齿对正,所述弹性滚珠包括弹性件和珠体,所述弹性件和珠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速主动链轮靠近输入轴啮合件的端部设置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与高速主动链轮一体成型,高速主动链轮内部靠近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的位置设置有高速主动链轮圆弧槽,所述高速主动链轮圆弧槽与高速主动链轮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低速主动链轮靠近输入轴啮合件的端部设置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与低速主动链轮一体成型,低速主动链轮内部靠近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的位置设置有低速主动链轮圆弧槽,所述低速主动链轮圆弧槽与低速主动链轮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部分为动力输入端,通过外部作用力带动位于主动部分的输入链轮,从而带动输入轴转动,继而通过主动链轮组的高速主动链轮或者低速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给从动部分,从而实现传动。通过输入轴左右移动或利用拨挡器拨动,将输入轴外花键和换挡花键套与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和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啮合切换,从而实现高速挡和低速挡的切换,由于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和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间隔开,所以可在停车状态下切换挡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轴外花键的两端设置有换挡弹性滚珠,当输入轴向两侧移动时,换挡弹性滚珠进入高速主动链轮圆弧槽或低速主动链轮圆弧槽内并啮合,此时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或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和输入轴外花键刚好处于可顺利啮合的状态,从而使得啮合过程中不打齿确保了顺利啮合。
(3)本实用新型的超越离合器设置在高速主动链轮内部,使得超越离合器 与低速主动链轮分开,从而使得低速主动链轮具备倒转的功能,从而使得低速主动链轮也可以作为倒转主动链轮使用,使得变速器的结构更为简便,节省了安装空间,节约了资源。
(4)本实用新型的从动部分设置有差速器,从而实现输出部分的差速转动,使得变速器兼具差速的功能,使其可应用的范围更广。
(5)本实用新型的输入链轮和主动链轮直接安装在输入轴上,同时输入轴可作为换挡轴,可以轴向移动,使得变速器的结构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拨叉换挡的两挡变速器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拨叉换挡的两挡变速器的主动链轮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拨叉换挡的三挡变速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拨叉换挡的三挡变速器的主动链轮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输入轴轴向移动换挡的两挡变速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输入轴轴向移动换挡的两挡变速器的高速主动链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输入轴轴向移动换挡的两挡变速器的低速主动链轮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输入轴轴向移动换挡的两挡变速器的弹性滚珠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输入轴轴向移动换挡的两挡变速器的弹性滚珠的侧面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采用输入轴轴向移动换挡的三挡变速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变速器,具体是将输入链轮设置于输入轴的一端,采用换挡拨叉拨动换挡花键套进行换挡的两挡变速器。
如图1所示是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变速器的俯视图,包括主动部分1、从动部分2和变速器框架3,主动部分1和从动部分2安装在变速器框架3内部,其中主动部分1为动力输入端,通过外部作用力带动位于主动部分1一端的输入链轮13,从而带动输入轴11转动,继而通过主动链轮组12的高速主动链轮121或者低速主动链轮122通过链条传动,带动从动部分2的从动链轮组22,从而实现传动。
主动部分1包括输入轴11、主动链轮组12、输入链轮13和超越离合器14。输入轴1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输入轴啮合件11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输入轴啮合件111均优选为输入轴外花键。作为优选的,输入轴外花键111与输入轴11一体成型。输入链轮13与输入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主动链轮组12套设在输入轴11上,并且能在输入轴11上相对转动,输出轴21为外花键轴。
作为优选的,输入轴外花键111的外圈设置有换挡花键套113,换挡花键套113与输入轴外花键111轴向活动连接,换挡花键套113可在输入轴外花键111上轴向移动。换挡花键套113的内圈设置有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与换挡花键套113一体成型,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与输入轴外花键111啮合,在换挡花键套113移动的过程中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始终与输入轴外花键111保持啮合状态。
作为优选的,换挡花键套113通过花键啮合或者离合器啮合与主动链轮组12连接。具体的,换挡花键套113的两端设置有换挡花键1132,换挡花键1132与换挡花键套113一体成型;换挡花键套113的两端也可以设置离合器。而主动链轮组12中的高速主动链轮121和低速主动链轮122靠近换挡花键套113的位置设置有与换挡花键1132匹配的链轮换挡花键123,高速主动链轮121上的换挡花键123与高速主动链轮121一体成型,低速主动链轮122上的换挡花键123与低速主动链轮122一体成型。此外,高速主动链轮121和低速主动链轮122靠近换挡花键套113的位置也可以是离合器。需要变速切换挡位时,通过外力拨动换挡花键套113与高速主动链轮121或低速主动链轮122啮合连接即可实现高 速挡和低速挡的切换。此处仅是为了描述方便,换挡花键套113也可以设置在输出轴21上,其设置方式与设置在输入轴11上相同。
具体的,输出轴21上也可以套设换挡花键套113,其设置在高速从动链轮221和低速从动链轮222中间,换挡花键套113的内圈设置有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与换挡花键套113一体成型,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与输出轴外花键始终啮合,换挡花键套113两端分别设置有花键或齿形离合器,其分别与高速从动链轮221和低速从动链轮222的一端通过离合器配合连接。
为方便换挡操作,作为优选的,换挡花键套113的上端设置有换挡拨叉114,换挡拨叉114与换挡花键套113通过螺钉连接。换挡时可通过拨动换挡拨叉114拨动换挡花键套113,从而实现换挡。也可以是其他能够拨动换挡花键套113的构件。
作为优选的,输入链轮13位于输入轴11的端部,输入链轮13与输入轴11固定连接。此处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输入链轮13也可位于输入轴11的其他位置,只要能够让动力输入即可。
此外,主动链轮组12包括一个高速主动链轮121和一个低速主动链轮122,从动部分2包括输出轴21和从动链轮组22,从动链轮组22包括一个高速从动链轮221和一个低速从动链轮222,高速主动链轮121与高速从动链轮221通过链条连接组成高速挡,低速主动链轮122与低速从动链轮222通过链条连接组成低速挡。
作为优选的,超越离合器14位于高速主动链轮121内部。具体的,超越离合器14优选为滚珠式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14位于高速主动链轮121的中心位置,超越离合器14与高速主动链轮121活动连接。当输入链轮13停止或反转时,高速主动链轮121内超越离合器14空载运转,从而保证高速行驶时的安全。
此外从动部分2除了输出轴21和从动链轮组22,还包括差速器23,作为优选的,差速器23位于输出轴21的一端,差速器23与输出轴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具体的,差速器23优选为齿轮式差速器,当车辆直行时,左右两边车轮受到的阻力相当,差速器23壳体内的行星齿轮只是跟着壳体公转而不会自转,当车辆转弯时,内侧车轮会产生更大的阻力,两侧半轴受力不同会使得中间的行星 齿轮产生自转,两侧半轴就会有转速差。外侧比内侧车轮转的更快,这样车辆就能够顺利的转弯了。差速器安装在输出轴上,变速器增加了差速功能,实现了差速器与变速器一体化设计。使得变速器的应用范围增加,可应用于三轮车和四轮车。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变速器,具体是将输入链轮设置于输入轴的一端,采用换挡拨叉拨动换挡花键套进行换挡的三挡变速器。
如图3所示是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变速器的俯视图,本具体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主动链轮组12包括2个高速主动链轮和一个低速主动链轮122,其中2个高速主动链轮分别为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和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从动链轮组22包括2个高速从动链轮和1个低速从动链轮222,其中2个高速从动链轮分别为一挡高速从动链轮221a和二挡高速从动链轮221b;其中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和一挡高速从动链轮221a通过链条连接组成高速一挡,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和二挡高速从动链轮221b通过链条连接组成高速二挡,低速主动链轮122和低速从动链轮222通过链条连接组成低速挡。作为优选的,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和一挡高速从动链轮221a的直径比大于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和二挡高速从动链轮221b的直径比。作为优选的,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和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内设置超越离合器14。
作为优选的,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和低速主动链轮122之间设有第二换挡花键套113b,第二换挡花键套113b可与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或低速主动链轮122通过离合器啮合。此外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和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之间设置有第一换挡花键套113a,其内孔为内花键,其一端设置有离合器,换挡花键套113a的内花键与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或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一端的外花键相配,并且可在高速主动链轮的外花键上轴向移动,换挡花键套113a一端的离合器与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或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另一端的离合器相配。
本具体实施例实现换挡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切换到低速挡时,第二换挡花键套113b向低速主动链轮拨动与低速主动链轮122通过离合器啮合,此时第二 换挡花键套113b与高速主动链轮121处于脱离状态;当需要切换到高速二挡时,第二换挡花键套113b向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拨动与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通过离合器啮合,此时第二换挡花键套113b与低速主动链轮122处于脱离状态,同时第一换挡花键套113a与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或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处于脱离状态;当需要切换到高速一挡时,第一换挡花键套113a向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或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拨动与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和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通过花键和离合器同时啮合,同时第二换挡花键套113b与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保持啮合状态,此时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和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a会同步运转,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b呈空载空转状态。
实施例3
如图5、图6、图7、图8和图9,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变速器,具体是一种将输入链轮设置于输入轴中间位置,通过输入轴轴向移动进行换挡的两挡变速器。
如图5所示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变速器的俯视图,本具体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输入轴11与主动链轮组12和输入链轮13可轴向移动,输入轴11可轴向移动。并且输入轴11与主动链轮组12可相对转动。此外输入链轮13位于输入轴外花键111的外圈,输入轴花键111外圈不包含其他构件。具体的,通过输入轴外花键111与高速主动链轮121或低速主动链轮122花键啮合实现传动,通过轴向移动输入轴11从而实现输入轴外花键111与高速主动链轮121或低速主动链轮122啮合或脱离实现换挡。
作为优选的,高速主动链轮121靠近输入轴外花键111的端部设置有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与高速主动链轮121一体成型。低速主动链轮122靠近输入轴外花键111的端部设置有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与低速主动链轮122一体成型。
为防止输入轴外花键111与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或者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啮合过程发生打齿现象,优选的,输入轴外花键111的两端设置有弹性滚珠112,弹性滚珠112与输入轴外花键111通过设置凹槽将其固定,弹性滚珠112位于输入轴外花键111设置的凹槽内,优选的将弹性滚珠112放置在凹槽 内即可,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更换。
如图8和图9所示,作为优选的,弹性滚珠112包括弹性件1121和珠体1122,弹性件1121和珠体1122通过焊接连接。其中弹性件1121可以是弹簧弹性件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构件,珠体1122可以是球体或者球头短圆柱以及其他端部为弧面的几何体,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珠体1122为球状珠体。并且,作为优选的,珠体1122的中心与输入轴外花键111的键齿中心对正。
并且作为优选的,如图6和图7所示,高速主动链轮121内部靠近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的位置设置有与弹性滚珠112相匹配的高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11,高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11与高速主动链轮121一体成型。低速主动链轮122内部靠近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的位置设置有与弹性滚珠112相匹配的低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21,低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21与低速主动链轮122一体成型。当输入轴外花键111与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或者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啮合时,弹性滚珠112刚好划入高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11或者低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21内部。
本具体实施例实现换挡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切换到高速挡时,拨动输入轴11向高速主动链轮121移动,使得输入轴外花键111与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啮合固定,此时输入轴外花键111与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脱离;当需要切换到低速挡时,拨动输入轴11向低速主动链轮122移动,使得输入轴外花键111与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啮合,此时输入轴外花键111与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脱离,由于低速主动链轮12内部不包含超越离合器,低速主动链轮可倒转,此时若输入链轮13反转则可实现倒挡功能。
实施例4
如图10,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变速器,具体是一种将输入链轮设置于输入轴一端,变速器框架内部,并且通过输入轴轴向移动进行换挡的三挡变速器。
如图10所示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变速器的俯视图,本具体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输入轴11上的外花键分为两段,分别设置在两端,尺寸大的一段外花键比较短,其两端设置弹性滚珠112,尺寸小的一段外花键比较长;输入链轮13设 置在输入轴的11一端,主动链轮组12设置在轴的另一端,输入链轮13的内花键与尺寸小的一段外花键相配,并且始终啮合,主动链轮组12的内花键与尺寸大的一段外花键相配。换挡时,轴向移动输入轴13,当输入轴上尺寸大的一段外花键与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c啮合时,输入轴11带动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c运转,一挡高速主动链轮121c通过齿轮啮合或者链条连接与一挡高速从动链轮221c连接,二挡主动链轮121d和低速主动链轮122处于空转状态,此时变速器在一挡高速挡;同理,当输入轴13上尺寸大的一段外花键分别与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d和低速主动链轮122啮合时,其中二挡高速主动链轮121d与二挡高速从动链轮221d配合连接,低速主动链轮122与低速从动链轮222配合,此时,变速器分别在二挡高速挡和低速挡,当变速器处在低速挡时,输入链轮反转,同时也是倒挡。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变速器,包括主动部分(1)、从动部分(2)和变速器框架(3),所述主动部分(1)和从动部分(2)均安装在变速器框架(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部分(1)包括输入轴(11)、主动链轮组(12)、输入链轮(13)和超越离合器(14),所述超越离合器(14)位于主动链轮组(12)内部,所述输入链轮(13)和主动链轮组(12)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11)上设置有输入轴啮合件(111);所述从动部分(2)包括输出轴(21)、从动链轮组(22)和差速器(23),所述差速器(23)与输出轴(21)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链轮组(12)和从动链轮组(22)配合组成至少一个高速挡和至少一个低速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啮合件(111)为输入轴外花键,所述输入链轮(13)与输入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链轮组(12)套设在输入轴(11)上,并且能在输入轴(11)上相对转动;所述输出轴(21)为外花键轴,所述从动链轮组(22)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组(12)包括至少一个高速主动链轮(121)和至少一个低速主动链轮(122),所述从动链轮组(22)包括至少一个高速从动链轮(221)和至少一个低速从动链轮(222),所述高速主动链轮(121)与高速从动链轮(221)通过链条连接组成高速挡,所述低速主动链轮(122)与低速从动链轮(222)通过链条连接组成低速挡;所述超越离合器(14)位于高速主动链轮(12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1)上套设有换挡花键套(113),其设置在高速主动链轮(121)和低速主动链轮(122)中间,所述换挡花键套(113)的内圈设置有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所述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与换挡花键套(113)一体成型,所述换挡花键套内花键(1131)与输入轴啮合件(111)始终啮合,所述换挡花键套(113)两端分别设置有离合器,其分别与高速主动链轮(121)和低速主动链轮(122)的一端通过离合器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1)上安装有换挡花键套(113a),其设置在所述高速主动链轮(121)中间,所述换挡花键套(113a)内孔为内花键,其一端设置有离合器,所述换挡花键套(113a)的内花键与两侧任一高速主动链轮一端的外花键相配,并且可在所述高速主动链轮(121) 的外花键上轴向移动,所述换挡花键套(113a)一端的离合器与两侧任一高速主动链轮一端的离合器相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链轮(13)内设置有输入链轮内花键(131),所述输入链轮内花键(131)与输入轴啮合件(111)始终啮合,所述输入链轮内花键(131)与输入轴啮合件(111)轴向活动,所述主动链轮组(12)套设于输入轴(11)上,所述主动链轮组(12)工作状态与输入轴(11)相对转动,所述主动链轮组(12)包括至少一个高速主动链轮(121)和至少一个低速主动链轮(1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啮合件(111)的两端设置有弹性滚珠(112),所述弹性滚珠(112)的中心与输入轴啮合件(111)的键齿对正,所述弹性滚珠(112)包括弹性件(1121)和珠体(1122),所述弹性件(1121)和珠体(112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主动链轮(121)靠近输入轴啮合件(111)的端部设置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与高速主动链轮(121)一体成型,高速主动链轮(121)内部靠近高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13)的位置设置有高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11),所述高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11)与高速主动链轮(121)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主动链轮(122)靠近输入轴啮合件(111)的端部设置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与低速主动链轮(122)一体成型,低速主动链轮(122)内部靠近低速主动链轮内花键(1222)的位置设置有低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21),所述低速主动链轮圆弧槽(1221)与低速主动链轮(122)一体成型。
CN201620137101.8U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8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7101.8U CN205578650U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7101.8U CN205578650U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78650U true CN205578650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7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3710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8650U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7865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6321A (zh) * 2016-02-24 2016-04-27 黄英可 一种变速器
CN107600302A (zh) * 2017-10-23 2018-01-19 张家港市九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轴输出变速装置
CN107725693A (zh) * 2017-11-15 2018-02-23 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两挡变速传动装置
CN108501765A (zh) * 2017-02-28 2018-09-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换挡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6321A (zh) * 2016-02-24 2016-04-27 黄英可 一种变速器
CN108501765A (zh) * 2017-02-28 2018-09-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换挡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8501765B (zh) * 2017-02-28 2020-09-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换挡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7600302A (zh) * 2017-10-23 2018-01-19 张家港市九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轴输出变速装置
CN107725693A (zh) * 2017-11-15 2018-02-23 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两挡变速传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78650U (zh) 一种变速器
CN205331387U (zh) 圆柱体变速器
CN102700407A (zh) 2档机械自动变速器的纯电动汽车的横置式动力驱动装置
CN211059305U (zh) 一种两挡变速器换挡装置
CN103291863A (zh) 自动变速器及具有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CN202091458U (zh) 新型三轮或四轮车用副变速箱总成
CN108591377A (zh) 三离合混合动力变速器
CN106949199B (zh) 一种双轮驱动棘爪移动式换挡二挡变速装置
CN108482114A (zh) 一种双排行星齿轮式两档变速电驱动桥总成
CN105526321A (zh) 一种变速器
JPS6251769B2 (zh)
CN101968103B (zh) 正反向全超越变挡机构
CN103148182A (zh) 汽车及其变速器
CN101480920A (zh) 三轮车四挡变速装置
RU58460U1 (ru) Двухступенчатая раздаточная коробка с симметричным блокируемым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ом
CN108454393A (zh) 一种两挡行星变速电驱动桥总成
CN210118420U (zh)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5270205B (zh) 一种具有两档自动变速电机驱动系统的档位切换方法
CN106949200A (zh) 一种双轮驱动棘爪移动式换挡三挡变速装置
CN206802213U (zh) 一种双轮驱动棘爪移动式换挡三挡变速装置
CN105485264A (zh) 一种并联混合动力变速箱
CN201971124U (zh) 一种自行车中轴行星齿轮变速装置
CN201170297Y (zh) 汽车智能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CN205371476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
CN107061641A (zh) 一种双轮驱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