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7908U -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 Google Patents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7908U
CN205557908U CN201620158518.2U CN201620158518U CN205557908U CN 205557908 U CN205557908 U CN 205557908U CN 201620158518 U CN201620158518 U CN 201620158518U CN 205557908 U CN205557908 U CN 205557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muscle
wall
structural beams
extern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585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衍梁
詹耀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n Cast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n Cast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n Cast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433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7447U/zh
Priority to CN201620158518.2U priority patent/CN205557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7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7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包括多个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所述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包括结构梁、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和梁上混凝土墙墩,所述结构梁的梁端设有结构件用于刚接;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上端和梁上混凝土墙墩的下端设有竖向钢筋锚入结构梁内;结构梁、梁下混凝土外墙板、梁上混凝土墙墩一体成型;所述结构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本实用新型中的梁墙一体外墙板,在不影响主体结构性能的情况下,将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结构梁作为一个预制单元进行整体制作,节省了建筑空间,提高了制作和吊装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经济效益好、抗震性能好、防火性能优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板,特别是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背景技术
一般预制外墙板与结构梁是分别制作,结构梁与结构主体的其它构件安装完毕,再吊装外墙板。外墙板悬挂于结构梁外侧边,室内往往因梁深过大,梁位置净高而大幅减少,占用一定的建筑空间,观感上稍不足,且外露梁为型钢时,还需另设防火包覆。将梁外推至墙板上方,可用空间加大,外推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板若作为单独构件分别制作,安装上需先将墙板调整就位,再吊装预制梁构件,预制梁与预制墙现场竖拼缝精度要求甚高,且墙板上缘与梁下后置连接件的连接空间有限,施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建筑使用空间、提高制作和吊装效率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进一步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抗震性、防水性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包括多个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所述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包括结构梁以及分别位于结构梁上、下方的梁上混凝土墙墩和梁下混凝土外墙板,所述结构梁的梁端设有结构件用于刚接;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上端和梁上混凝土墙墩的下端设有用于锚入结构梁内的竖向钢筋;所述结构梁、梁下混凝土外墙板、梁上混凝土墙墩一体成型;所述结构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或型钢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结构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时,所述结构梁梁端的结构件包括梁下层纵筋出筋段、梁上层纵筋出筋段和梁上层钢筋续接器;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由结构梁内下方的纵筋伸出形成,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用于锚入结构梁与柱或墙的节点域中;所述梁上层纵筋出筋段由结构梁内上方的纵筋伸出形成,所述梁上层纵筋出筋段沿纵筋方向连接有梁上层钢筋续接器,所述梁上层钢筋续接器用于与同轴线、同标高的另一组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的梁端的上层纵筋刚接;在梁端位于梁下层纵筋出筋段和梁上层纵筋出筋段之间设有凹槽。
所述结构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时,所述结构梁的梁端结构件包括梁下层纵筋出筋段、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由结构梁内下方的纵筋伸出形成,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用于锚入结构梁与柱或墙的节点域中,所述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由结构梁内上方的纵筋连接钢筋续接器构成,所述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用于与同轴线、同标高的另一组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的梁端的上层纵筋刚接;在梁端位于梁下层纵筋出筋段和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之间设有凹槽。
所述结构梁为型钢梁时,所述结构梁梁端的结构件包括无混凝土包裹的型钢梁两端伸出段,所述无混凝土包裹的型钢梁两端伸出段上设有连接板,所述无混凝土包裹的型钢梁两端伸出段、连接板与柱或墙中的型钢焊接或螺栓连接,用于保证结构梁与柱或墙的节点内可传递弯矩。
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为单层混凝土墙或混凝土夹芯保温墙;当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为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时,所述型钢梁中的型钢表面设有保温板包覆,型钢表面与型钢梁混凝土包覆层直接接触及粘结面积减少,型钢上下表面上设有多个栓钉,所述栓钉用于保证所述型钢梁、保温板、型钢梁混凝土包覆层变形协同。
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设于结构梁正下方,使结构梁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在同一平面,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宽度小于结构梁的净跨;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竖向钢筋沿结构梁长度方向为中间密两端稀疏;且所述结构梁的梁端部分留有一定长度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不连接或弱连接。
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下缘设置调整铁件,梁上混凝土墙墩上缘设有配合调整铁件的接合铁件,用于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的上下组装。
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下缘外侧低,内侧高;梁上混凝土墙墩上缘外侧低,内侧高;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上下组装时,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梁上混凝土墙墩间形成台阶状对接缝,所述台阶状对接缝的外侧由外向内的设有外侧密封胶、弹性挡条,所述台阶状对接缝的内侧设有内侧嵌入式橡胶条用于密封。
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两侧与柱或墙间形成竖拼缝,所述竖拼缝由外到内的设有外侧密封胶、弹性挡条及内侧嵌入式橡胶条用于密封;所述外侧密封胶和相邻的弹性挡条与内侧嵌入式橡胶条相配合将竖拼缝密封并形成导水减压空腔。
所述内侧嵌入式橡胶条包括弹性密封部和连接根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结构一体成型,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在不影响结构梁的结构性能的情况下,将梁下混凝土外墙板 与结构梁作为一个预制单元进行整体制作,不仅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还节省了建筑空间,提高了制作和吊装的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
2、本实用新型经济效益好。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由混凝土包裹,无需另设防火包覆,减少材料,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本实用新型保持了侧向变形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同立面内的柱或墙之间预留竖拼缝,可保证主体结构的侧向变形能力。
4、本实用新型抗震性能好。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梁上混凝土墙墩有缝对接,并设有相互配合的调整铁件与接合铁件。在主体结构侧向变位时,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梁上混凝土墙墩仍可相对滑动位移,减小在地震作用下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对结构梁的不利限制。
5、本实用新型防水性好。本实用新型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的上、下端设有台阶面,用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梁上混凝土墙墩之间上下连接;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梁上混凝土墙墩之间上下连接时形成的台阶状对接缝,采用外侧密封胶、弹性挡条、内侧嵌入式橡胶条用于密封。在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两侧形成的导水减压空腔,保证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墙面的防水功能。
6、本实用新型更为环保。本实用新型为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现场无模板作业,无需搭设外脚手架,能达到无尘环保绿色施工。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四个梁墙一体单元组装示意图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与无窗外墙的梁墙一体组合外墙板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四个梁墙一体单元组装示意图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与有窗外墙的梁墙一体组合外墙板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四个梁墙一体单元组装示意图中的型钢梁与无窗外墙的梁墙一体组合外墙板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正视图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墙一体外墙板的正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正视图中的型钢梁墙一体外墙板的正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侧视图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墙一体外墙板的侧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侧视图中的型钢梁墙一体外墙板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轴视图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与无窗外墙的梁墙一体组合外墙板的轴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轴视图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与有窗外墙的梁墙一体组合外墙板的轴视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轴视图中的型钢梁与无窗外墙的梁墙一体组合外墙板的轴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梁端详图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墙一体端节点详图(上层钢筋内嵌续接器)
图5(b)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梁端详图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墙一体端节点详图(上层钢筋外接续接器)
图5(c)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梁端详图中的型钢梁墙一体端节点详图
图5(d)为本实用新型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梁截面详图中的型钢梁墙一体梁截面节点详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上下竖拼缝详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梁墙一体组合围护墙单元侧缝俯视详图
图中附图标记对照表:结构梁1、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梁上混凝土墙墩3、无混凝土包裹的型钢梁两端伸出段4、栓钉41、保温板42、型钢梁混凝土包覆层43、连接板5、调整铁件6、接合铁件7、竖向钢筋8、柱或墙9、导水减压空腔10、内侧嵌入式橡胶条11、外侧密封胶12、弹性挡条13、弹性密封部14、连接根部15、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梁上层纵筋出筋段17、梁上层钢筋续接器18、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19、节点域20、凹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图5(d)所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包括多个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所述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包括结构梁1以及分别位于结构梁上、下方的梁上混凝土墙墩3和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所述结构梁的梁端设有 结构件用于刚接;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上端和梁上混凝土墙墩的下端设有用于锚入结构梁内的竖向钢筋8;所述结构梁、梁下混凝土外墙板、梁上混凝土墙墩一体成型;所述结构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或型钢梁。所述竖向钢筋锚入梁内的长度,达到钢筋锚固长度要求,且锚入结构梁的竖向钢筋的数量由梁下混凝土外墙板承载力计算确定。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中跨的下缘位置的水平向受拉钢筋,需能抵抗结构梁跨中弯矩值。梁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时,按常规计算,并考虑竖向荷载对梁下混凝土外墙板所产生的偏向弯矩效应。按以上所述内力效应配置钢筋,保证了结构梁的抗震性能,同时保证了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结构梁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可靠。
所述结构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时,所述结构梁梁端的结构件包括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梁上层纵筋出筋段17和梁上层钢筋续接器18;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由结构梁内下方的纵筋伸出形成,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用于锚入结构梁与柱或墙9的节点域20中;所述梁上层纵筋出筋段由结构梁内上方的纵筋伸出形成,所述梁上层纵筋出筋段沿纵筋方向连接有梁上层钢筋续接器,所述梁上层钢筋续接器用于与同轴线、同标高的另一组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的梁端的上层纵筋刚接;在梁端位于梁下层纵筋出筋段和梁上层纵筋出筋段之间设有凹槽。
所述结构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时,所述结构梁的梁端结构件包括梁下层纵筋出筋段、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19;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由结构梁内下方的纵筋伸出形成,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用于锚入结构梁与柱或墙的节点域中,所述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由结构梁内上方的纵筋连接钢筋续接器构成,所述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用于与同轴线、同标高的另一组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的梁端的上层纵筋刚接;在梁端位于梁下层纵筋出筋段和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之间设有凹槽。
梁上层钢筋续接器或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可以保证结构梁的受力纵筋锚固于结构梁与柱或墙的节点域中,保证结构梁的梁端保持抗弯承载能力。所述梁端的凹槽,增加了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结构梁的梁端截面的抗剪承载力。
如图2(b)所示,所述结构梁为型钢梁时,所述结构梁梁端的结构件包括无混凝土包裹的型钢梁两端伸出段4,所述无混凝土包裹的型钢梁两端伸出段上设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与柱或墙中的型钢焊接或螺栓连接,用于保证结构梁与柱或墙的节点内可传递弯矩。
所述梁与柱或墙节点域内的混凝土浇筑可以预留到现场进行。
如图5(c)、图5(d)所示,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为单层混凝土墙或混凝土夹芯保温墙;当所述混凝土外墙板为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时,所述型钢梁中的型钢表面设有保 温板42包覆,型钢表面与型钢梁混凝土包覆层43直接接触及粘结面积减少,型钢上下表面上设有多个栓钉41,所述栓钉用于保证所述保温板、型钢梁混凝土包覆层变形协同。
如图2(a)、图2(b)所示,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设于结构梁正下方,使结构梁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在同一平面,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宽度小于结构梁的净跨;所述结构梁的梁端部分留有一定长度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不连接或弱连接。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及梁上混凝土墙墩的竖向钢筋插入结构梁的混凝土内时,梁端位置设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结构采用梁弱连接措施时,梁的两端插入的竖向钢筋的数量相比中间部分适当减少,在梁端可能塑性铰长度内,连接钢筋按规范中板的防裂设计要求的钢筋间距及最小配筋率进行设置,塑性铰长度按当前常规设计经验取值为梁柱节点外梁端约为1倍梁高。在非性铰长度内连接钢筋均匀设置。在做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配筋设计时,靠近梁端的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约束释放,释放长度大约为结构梁的高度,约为梁端塑性铰长度。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宽度比结构梁的净跨小至少20mm,提高梁柱框架的变形能力,提高抗震能力。
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下缘设置调整铁件6,梁上混凝土墙墩上缘设有配合调整铁件的接合铁件7,用于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的上下组装。所述调整铁件与接合铁件对接时,对接节点仅限制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下缘平面外变位,但并不影响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下缘边平面内有滑动能力。
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下缘外侧低,内侧高;梁上混凝土墙墩上缘外侧低,内侧高;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上下组装时,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梁上混凝土墙墩间形成台阶状对接缝,所述台阶状对接缝的外侧由外向内的设有外侧密封胶12、弹性挡条13,所述台阶状对接缝的内侧设有内侧嵌入式橡胶条11用于密封。
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两侧与柱或墙间形成竖拼缝,所述竖拼缝由外到内的设有外侧密封胶、弹性挡条及内侧嵌入式橡胶条用于密封;所述外侧密封胶和相邻的弹性挡条与内侧嵌入式橡胶条相配合将竖拼缝密封并形成导水减压空腔10。
所述内侧嵌入式橡胶条包括弹性密封部14和连接根部15。所述用于密封的内侧嵌入式橡胶条的弹性密封部是通过相互挤压来密封的。所述弹性密封部为弹性中空结构件。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在工厂平板模台上制作时,混凝土梁钢筋笼、型钢梁包覆层钢筋笼及型钢梁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内的钢筋网分别制作,入模时,墙板竖直钢筋插入梁钢筋笼内。当梁下混凝土外 墙板为保温夹芯墙板时,混凝土分层浇筑,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下层钢筋网、梁钢筋笼、调整铁件和接合铁件设置就位后,浇筑与外叶墙等厚度的混凝土层,放置保温材料,再放置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上层钢筋网,最后浇筑上层混凝土层;当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为单层混凝土墙时,梁钢筋笼、梁内型钢、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内的钢筋网、调整铁件和接合铁件放置就位后,整体浇筑,一体成形。其中梁上混凝土墙墩可以预留到现场浇筑。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根据各种可能的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平面外荷载等工况条件,计算分析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对结构变形的影响,同时对相应工况下的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内力效应,进行的钢筋配置,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性能满足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要求。保证梁下混凝土外墙板适应主体结构变形要求,并满足强柱弱梁概念设计要求,具体数据如下:
梁下混凝土外墙板设于结构梁正下方,使结构梁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在同一平面,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宽度比结构梁的净跨小,以保证结构侧向变形能力。按规范JGJ3及JGJ99,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性位移角限值是1/550,塑性位移角限值是1/50;钢结构框架结构的弹性位移角限值是1/250,塑性位移角限值是1/70;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或钢框-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弹性位移角限值1/800,塑性位移角限值是1/100;层高2.9m-4.5m的混凝土框架建筑,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为5.3-8.2mm,塑性层间位移限值为58-90mm;钢框架建筑,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为11.6-18mm,塑性层间位移限值为41-64mm;而框剪结构建筑,弹性位移角限值在3.7-5.7mm,层间塑性位移限值为29-45mm。参照主体结构侧移限值及施工条件,进行竖拼缝宽度设计。考虑竖拼缝过大,不利于密封打胶,设计时,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墙面间的分割竖拼缝一般预留取20-25mm的宽度,该设计足于保证设防地震作用时,主体结构弹性变形不受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影响。
以下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将混凝土及钢板模拟成块体单元(三维6面体20节点),采用C40混凝土强度及Q345钢材参数,对结构梁墙一体外墙板的构件进行弹性分析,作用力取自某26层混凝土框剪结构住宅建筑整体计算分析相应内力。该建筑物位于地震加速度0.10g地区,抗震等级为二级。取单层某一单榀单跨框架进行模型模拟,柱上和结构梁上均有竖向荷载作用,柱顶有水平荷载作用,本计算主要验证,在考虑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刚度影响时,结构梁、柱和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各构件间的内力分配。计算结果如下:该单榀单跨的结构梁墙一体外墙板的框架模型,在考虑7度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侧移为0.446mm,且此时混凝土梁端梁下皮应力最大,为最先达到开裂。软件分析结果说明:框架侧移量远小于竖拼缝预留的20-25mm的宽度。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的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不影响框架侧移变位,保持了强柱弱梁概念设计要求。
考虑进一步减小梁下混凝土外墙板对梁端截面刚度及框架变形的影响,采用框架梁端的塑铰区截面刚度不宜加强的设计概念,配筋构造作法是梁下混凝土外墙板的竖向钢筋在伸入结构梁内的设置为:沿结构梁方向中间密且两端稀疏,且梁端部分留有一定长度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不连接或弱连接。在计算模拟时,梁端位置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设不连接水平缝,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与梁端位置的连接释放,加载模型同上,分析结果如下:此时最大水平侧移略有加大为0.463mm,此时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为最先达到开裂,其次是结构梁,最后是柱。框架侧移量远小于竖拼缝一般预留宽度。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的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不影响框架侧移变位。梁端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间留缝,框架变形能力增强,结构梁构件的承载力仍可保持小于柱构件的承载力,保持了结构梁和柱构成的结构形式即框架结构体系的强柱弱梁特性。
同样情况下,对于型钢梁在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构件,继续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加载计算结果如下:无混凝土包裹的型钢梁两端伸出段通过连接板与柱中的型钢通过焊接及螺栓进行刚接连接,考虑同样的地震作用组合工况,所述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此时最大水平侧移0.749mm,而型钢梁的应力仍大于钢柱,框架侧移量远小于竖拼缝一般预留的20mm宽度。计算结果说明,型钢梁墙一体墙板构件中的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不影响框架侧移变位,且可保持强柱弱梁概念。
如仅考虑竖向荷载作用,无地震作用组合设计时。计算结果如下:仅竖向荷载作用时,梁跨中截面有可能全截面受压,截面受拉区转移至梁下混凝土外墙板跨中下皮。因此,无地震组合设计中,考虑结构梁墙一体构件的截面中跨受拉配筋与独立梁跨中配筋均应能抵抗此工况下的弯矩作用,并避免梁下混凝土外墙板下皮过早开裂。结构梁墙一体构件的截面受拉钢筋的作用力臂较大,梁下混凝土外墙板跨中截面配筋需求相对较小,本领域技术人员排布受拉钢筋无困难。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做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包括多个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包括结构梁(1)以及分别位于结构梁上、下方的梁上混凝土墙墩(3)和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所述结构梁(1)的梁端设有结构件用于刚接;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的上端和梁上混凝土墙墩(3)的下端设有用于锚入结构梁(1)内的竖向钢筋(8);所述结构梁(1)、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梁上混凝土墙墩(3)一体成型;所述结构梁(1)为钢筋混凝土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1)为钢筋混凝土梁时,所述结构梁(1)梁端的结构件包括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梁上层纵筋出筋段(17)和梁上层钢筋续接器(18);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由结构梁内下方的纵筋伸出形成,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用于锚入结构梁与柱或墙(9)的节点域(20)中;所述梁上层纵筋出筋段(17)由结构梁内上方的纵筋伸出形成,所述梁上层纵筋出筋段(17)沿纵筋方向连接有梁上层钢筋续接器(18),所述梁上层钢筋续接器(18)用于与同轴线、同标高的另一组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的梁端的上层纵筋刚接;在梁端位于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和梁上层纵筋出筋段(17)之间设有凹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1)为钢筋混凝土梁时,所述结构梁(1)的梁端结构件包括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19);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由结构梁内下方的纵筋伸出形成,所述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用于锚入结构梁与柱或墙(9)的节点域(20)中,所述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19)由结构梁内上方的纵筋连接钢筋续接器构成,所述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19)用于与同轴线、同标高的另一组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中的梁端的上层纵筋刚接;在梁端位于梁下层纵筋出筋段(16)和梁上层纵筋内嵌钢筋续接器(19)之间设有凹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设于结构梁(1)正下方,使结构梁(1)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在同一平面,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宽度小于结构梁(1)的净跨;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的竖向钢筋(8)沿结构梁长度方向为中间密两端稀疏;且所述结构梁(1)梁端部分留有一定长度与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不连接或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下缘设置调整铁件(6),梁上混凝土墙墩(3)上缘设有配合调整铁件(6)的接合铁件(7),用于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的上下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下缘外侧低,内侧高;梁上混凝土墙墩(3)上缘外侧低,内侧高;预制结构梁墙一体单元上下组装时,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与梁上混凝土墙墩(3)间形成台阶状对接缝,所述台阶状对接缝的外侧由外向内的设有外侧密封胶(12)、弹性挡条(13),所述台阶状对接缝的内侧设有内侧嵌入式橡胶条(11)用于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下混凝土外墙板(2)两侧与柱或墙(9)间形成竖拼缝,所述竖拼缝由外到内的设有外侧密封胶(12)、弹性挡条(13)及内侧嵌入式橡胶条(11)用于密封;所述外侧密封胶(12)和相邻的弹性挡条(13)与内侧嵌入式橡胶条(11)相配合将竖拼缝密封并形成导水减压空腔(1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嵌入式橡胶条(11)包括弹性密封部(14)和连接根部(15)。
CN201620158518.2U 2016-03-02 2016-03-02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Active CN205557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3368.4U CN205857447U (zh) 2016-03-02 2016-03-02 预制型钢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CN201620158518.2U CN205557908U (zh) 2016-03-02 2016-03-02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8518.2U CN205557908U (zh) 2016-03-02 2016-03-02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43368.4U Division CN205857447U (zh) 2016-03-02 2016-03-02 预制型钢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7908U true CN205557908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1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43368.4U Active CN205857447U (zh) 2016-03-02 2016-03-02 预制型钢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CN201620158518.2U Active CN205557908U (zh) 2016-03-02 2016-03-02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43368.4U Active CN205857447U (zh) 2016-03-02 2016-03-02 预制型钢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58574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2463A (zh) * 2016-10-26 2017-03-22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钢梁、钢斜支撑与外墙板同时预制的夹心保温混凝土外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4958B (zh) * 2016-03-02 2018-11-20 润铸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2463A (zh) * 2016-10-26 2017-03-22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钢梁、钢斜支撑与外墙板同时预制的夹心保温混凝土外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7447U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53896U (zh) 一种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体系
CN106639037A (zh) 一种适用预制装配的耗能减震斜向预应力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4963432A (zh) 一种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体系
CN103821264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体
CN204959960U (zh)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CN205557908U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CN112323856B (zh) 一种站隧合建无柱地铁车站换乘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153139U (zh) 一种拼合预制建筑物
CN105297921A (zh) 一种预制板与预制墙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77546A (zh) 一种带屈曲约束支撑的装配式框架梁柱湿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4941252U (zh) 一种暗牛腿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抗震节点结构
CN105714958A (zh) 预制型钢梁之梁墙一体外墙板
CN104878871B (zh) 全干式连接预制混凝土板、楼盖及其抗震性能提升方法
KR101407502B1 (ko) 모듈러 건축물의 접합구조 및 그 접합시공방법
CN107724710B (zh) 轻钢结构抗震房
CN110777967A (zh) 一种轻钢轻混结构
CN105275091A (zh) 一种预制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5726495A (zh) 一种钢结构保温一体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5153138U (zh) 一种拼合预制建筑物
CN201347580Y (zh) 用于新型板式住宅结构的t型节点异形连接构件
CN204753957U (zh) 全干式连接预制混凝土板及楼盖
KR101440560B1 (ko) 강합성 바닥판 구조체와 그 시공방법
CN106522408A (zh) 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框架保温墙体构件
CN108086533B (zh) 一种并联多肢预制剪力墙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施工方法
CN219219432U (zh) 一种凸窗梁垫高部分和剪力墙的节点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3

Address after: China Taiwan Taipei District of Zhongshan City Road 2 No. 308 pate 10 floor

Patentee after: RUENTEX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9, Room 202, 276 Wulian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RUN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