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3838U - 可调摆臂结构及悬架机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可调摆臂结构及悬架机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3838U
CN205553838U CN201620388794.8U CN201620388794U CN205553838U CN 205553838 U CN205553838 U CN 205553838U CN 201620388794 U CN201620388794 U CN 201620388794U CN 205553838 U CN205553838 U CN 205553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adjustable
slotted hole
vehicle
end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887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巨滨
王宁武
刘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887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53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3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3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摆臂结构及悬架机构和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摆臂结构包括两端形成有摆臂连接部的摆臂本体,摆臂本体包括中间摆臂,以及连接于中间摆臂至少一端的端部摆臂,端部摆臂可具有相对于中间摆臂的、沿中间摆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位置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摆臂结构通过在中间摆臂的端部连接可沿中间摆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的端部摆臂,从而在车辆悬架机构中的减振器及转向节经由摆臂本体连接于副车架上时,可通过调整端部摆臂相对于中间摆臂的位置,而实现转向节球销的球心点位置沿车辆长度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的调整,以能够实现车轮外倾、主销内倾和主销后倾的参数调节,可使车辆四轮定位参数满足要求。

Description

可调摆臂结构及悬架机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摆臂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可调摆臂结构的悬架机构,以及一种应用有该悬架机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悬架机构作为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为连接车桥和车轮并传递受力,以及缓和因路面不平而引起的对车身的振动冲击,悬架机构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麦弗逊悬架作为一种从20世纪50年代即以开始应用的悬架,至今仍是车辆前悬架的主流结构形式。麦弗逊悬架主要由减震器、转向节及摆臂构成,其主要优点为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易于发动机的布置,缺点则为不能提供足够的侧向力,且车辆的转向侧倾现象明显。
目前,用于悬架机构评价的主要方式是四轮定位,其包括车轮前束、车轮外倾、主销内倾和主销后倾,上述参数决定了悬架机构的综合性能。在生产中影响四轮定位参数的零部件众多,零部件公差的累积会导致四轮参数公差变大,从而必须精确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质量,以满足四轮定位中车轮外倾、主销内倾和主销后倾的公差要求,但其也会导致零部件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不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
车辆行驶过程中,零部件受到持续外力的作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变形,此也会导致四轮参数的变化。因副车架和安装螺栓存在较小的间隙,从而可通过调整副车架的位置对车轮外倾、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进行少量的调整。但上述调整方法可调整的量很小,且存在不易调整及调整后不稳定的缺点。四轮参数在变化后若不能及时纠正,会带来行驶跑偏,轮胎偏磨及操作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变差等问题,从而会引起用户的布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可调摆臂结构,以能够通过对悬架内转向节球销的球心点位置进行调整,而实现对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的参数调节,使车辆四轮定位参数满足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调摆臂结构,包括两端形成有摆臂连接部的摆臂本体,所述摆臂本体包括中间摆臂,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间摆臂至少一端的端部摆臂,所述端部摆臂可具有相对于所述中间摆臂的、沿所述中间摆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位置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摆臂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摆臂两端的第一端部摆臂和第二端部摆臂,所述第一端部摆臂可具有相对于所述中间摆臂的、沿所述中间摆臂的长度方向的位置调整,所述第二端部摆臂可具有相对于所述中间摆臂的、沿所述中间摆臂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调整。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间摆臂上与所述第一端部摆臂相连的一端设有沿所述中间摆臂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长圆孔,在所述第一端部摆臂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长圆孔设有第一端部摆臂连接孔,所述第一端部摆臂经由穿设于所述第一端部摆臂连接孔及第一长圆孔内的螺栓紧固于所述中间摆臂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圆孔为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端部摆臂上与所述中间摆臂相连的一端设有沿所述中间摆臂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长圆孔,在所述中间摆臂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长圆孔设有第二端部摆臂连接孔,所述第二端部摆臂经由穿设于所述第二端部摆臂连接孔及第二长圆孔内的螺栓紧固于所述中间摆臂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长圆孔为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部摆臂呈弧形,于所述第二端部摆臂上的、靠近于所述第二端部摆臂的外弧侧设置的第二长圆孔内的螺栓为偏心螺栓。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端部摆臂上,对应于靠近所述第二端部摆臂的外弧侧设置的第二长圆孔设置有卡槽,所述偏心螺栓的螺栓头卡嵌于所述卡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通过在中间摆臂的端部连接可沿中间摆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的端部摆臂,从而在车辆悬架机构中的减振器及转向节经由摆臂本体连接于副车架上时,可通过调整端部摆臂相对于中间摆臂的位置,而实现转向节球销的球心点位置沿车辆长度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的调整,以能够实现车轮外倾、主销内倾和主销后倾的参数调节,可使车辆四轮定位参数满足要求。
(2)第一端部摆臂和第二端部摆臂分别可沿中间摆臂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在装配于车辆悬架机构后,可用于转向节球销的球心点位置分别沿车辆宽度和长度方向的调节。
(3)采用长圆孔的结构形式实现端部摆臂相对于中间摆臂的位置调节,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制造。
(4)长圆孔结构设置为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可保证端部摆臂与中间摆臂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5)采用偏心螺栓可利用偏心螺栓的不同朝向布置,而调节车轮外倾角。
(6)设置卡槽可便于对偏心螺栓的调节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悬架机构,其包括减振器及与所述减振器连接的转向节,相对于所述减振器,在所述转向节的另一侧连接有如上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上装设有如上所述的悬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悬架机构及车辆和可调悬置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的结构简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中间摆臂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二端部摆臂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偏心螺栓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悬架机构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副车架,2-减振器,3-转向节,4-摆臂,5-转向节球销,6-中间摆臂,7-第一端部摆臂,8-第二端部摆臂,9-偏心螺栓,61-第一长圆孔,62-第二端部摆臂连接孔,81-第二长圆孔,82-卡槽,83-第一减重孔,84-第二减重孔,91-螺柱,92-旋动端头,93-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摆臂结构,其包括两端形成有摆臂连接部的摆臂本体,两端的摆臂连接部分别用于摆臂本体和转向节中的转向节球销以及副车架之间的连接。摆臂本体具体包括中间摆臂,以及连接设于中间摆臂至少一端的端部摆臂,且端部摆臂可具有相对于中间摆臂的、沿中间摆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位置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摆臂结构通过在中间摆臂的端部连接可沿中间摆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的端部摆臂,从而在车辆悬架机构中的减振器及转向节经由摆臂本体连接于副车架上时,可通过调整端部摆臂相对于中间摆臂的位置,实现转向节球销的球心点位置沿车辆长度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的调整,以能够实现车轮外倾、主销内倾和主销后倾的参数调节。
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可调摆臂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中连接于中间摆臂6上的端部摆臂包括分别连接于中间摆臂6一端的第一端部摆臂7,以及相对于第一端部摆臂7,连接在中间摆臂6另一端的第二端部摆臂8。第一端部摆臂7用于摆臂本体和转向节中的转向节球销5之间的连接,而第二端部摆臂8则与车体上的副车架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摆臂7可具有相对于中间摆臂6的沿中间摆臂6的长度方向的位置调整,而第二端部摆臂8则可具有相对于中间摆臂6的沿中间摆臂6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调整。第一端部摆臂7和第二端部摆臂8分别可沿中间摆臂6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在装配于车辆悬架机构后,可分别用于转向节球销5的球心点位置沿车辆的宽度和长度方向的调节。
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在中间摆臂6上与第一端部摆臂7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沿中间摆臂6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长圆孔61,而在第一端部摆臂7上设置有对应于中间摆臂6上的第一长圆孔61布置的图中未示出的第一端部摆臂连接孔,且第一端部摆臂7即通过穿设在第一端部摆臂连接孔及第一长圆孔61中的螺栓紧固连接于中间摆臂6上。通过螺栓于第一长圆孔61内的滑动,便可实现第一端部摆臂7相对于中间摆臂6的位置调节。
本实施例中转向节球销5与第一端部摆臂7之间也为通过螺栓固连,而除了使第一长圆孔61设置于中间摆臂6上,当然也可使其设置于第一端部摆臂7上。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第一端部摆臂7与中间摆臂6之间连接的可靠性,第一长圆孔61也为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本实施例中由图4结合图3所示,在第二端部摆臂8上设置有沿中间摆臂6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长圆孔81,对应于第二长圆孔81,在中间摆臂6上与第二端部摆臂8相连的一端则设置有第二端部摆臂连接孔62,第二端部摆臂8即通过穿设在第二端部摆臂连接孔62和第二长圆孔81内的螺栓紧固连接在中间摆臂6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长圆孔81也为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而除了设置在第二端部摆臂8上,当然第二长圆孔81也可设置在中间摆臂6上。本实施例中,第二端部摆臂8还设置为呈弧形,而穿设于第二端部摆臂8上的靠近于第二端部摆臂8的外弧侧布置的第二长圆孔81中的螺栓则采用偏心螺栓9。偏心螺栓9的结构如图5中所示,其包括具有旋动端头92的螺柱91,而在螺柱91与旋动端头92之间还固连有调节板93,螺柱91及旋动端头92即在调节板93上偏心布置。
通过采用偏心螺栓9可利用偏心螺栓9的不同朝向布置,而调节车轮外倾角,而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便于对偏心螺栓9的调节操作,在第二端部摆臂8上穿设偏心螺栓9的第二长圆孔81的位置处还如图4中所示形成有卡槽82,偏心螺栓9的螺栓头,也即调节板93和旋动端头92的部位即卡嵌在卡槽82内。当需调节偏心螺栓9时,只需旋松偏心螺栓9,使调节板93在卡槽82内更换布置方向即可。
本实施例中为减少摆臂本体的重量,以实现其轻量化设计,如图4中所示,在第二端部摆臂8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重孔83,及多个第二减重孔84,第二减重孔84的截面小于第一减重孔83。除了在第二端部摆臂8上设置减重孔结构,当然也可在第一端部摆臂7及中间摆臂6上设置减重孔结构。此外,本实施例中,除了使第一端部摆臂7和第二端部摆臂8分别可沿中间摆臂6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调节位置,当然也可使第一端部摆臂7和第二端部摆臂8的位置调节方向相替换。而除了在中间摆臂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端部摆臂7和第二端部摆臂8,当然也可只在中间摆臂6的一端设置端部摆臂,此时端部摆臂相对于中间摆臂6的位置调节方向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本可调摆臂结构在使用时,使第一端部摆臂7与悬架机构中转向节上的转向节球销5连接,而第二端部摆臂8则与车辆上的副车架连接,由此可实现悬架机构在车辆上的连接。当需要调节四轮定位参数时,可分别调至第一端部摆臂7及第二端部摆臂8相对于中间摆臂6的位置,使得转向节球销5的球心点位置沿车辆宽度和长度方向调整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悬架机构,如图6中所示,其包括减振器2及与减振器2连接的转向节3,相对于减振器2,在转向节3的另一侧连接有摆臂4,且摆臂4为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摆臂4的一端与转向节3中的转向节球销相连,而摆臂4的另一端则连接于副车架1上。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其包括车体,在该车体上装设有如上所述的悬架机构。
本实施例的悬架机构及车辆通过采用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可通过对摆臂4自身结构的调节,而实现转向节3的转向节球销的球心点位置沿车辆长度和宽度方向的调整,从而能够实现车轮外倾、主销内倾和主销后倾的参数调节,可使车辆四轮定位参数满足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摆臂结构,包括两端形成有摆臂连接部的摆臂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本体包括中间摆臂(6),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间摆臂(6)至少一端的端部摆臂,所述端部摆臂可具有相对于所述中间摆臂(6)的、沿所述中间摆臂(6)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位置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摆臂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摆臂(6)两端的第一端部摆臂(7)和第二端部摆臂(8),所述第一端部摆臂(7)可具有相对于所述中间摆臂(6)的、沿所述中间摆臂(6)的长度方向的位置调整,所述第二端部摆臂(8)可具有相对于所述中间摆臂(6)的、沿所述中间摆臂(6)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摆臂(6)上与所述第一端部摆臂(7)相连的一端设有沿所述中间摆臂(6)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长圆孔(61),在所述第一端部摆臂(7)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长圆孔(61)设有第一端部摆臂连接孔,所述第一端部摆臂(7)经由穿设于所述第一端部摆臂连接孔及第一长圆孔(61)内的螺栓紧固于所述中间摆臂(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圆孔(61)为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端部摆臂(8)上与所述中间摆臂(6)相连的一端设有沿所述中间摆臂(6)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长圆孔(81),在所述中间摆臂(6)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长圆孔(81)设有第二端部摆臂连接孔(62),所述第二端部摆臂(8)经由穿设于所述第二端部摆臂连接孔(62)及第二长圆孔(81)内的螺栓紧固于所述中间摆臂(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圆孔(81)为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摆臂(8)呈弧形,于所述第二端部摆臂(8)上的、靠近于所述第二端部摆臂(8)的外弧侧设置的第二长圆孔(81)内的螺栓为偏心螺栓(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端部摆臂(8)上,对应于靠近所述第二端部摆臂(8)的外弧侧设置的第二长圆孔(81)设置有卡槽(82),所述偏心螺栓(9)的螺栓头卡嵌于所述卡槽(82)内。
9.一种悬架机构,包括减振器(2)及与所述减振器(2)连接的转向节(3),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减振器(2),在所述转向节(3)的另一侧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摆臂结构。
10.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上装设有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悬架机构。
CN201620388794.8U 2016-04-28 2016-04-28 可调摆臂结构及悬架机构和车辆 Active CN205553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8794.8U CN205553838U (zh) 2016-04-28 2016-04-28 可调摆臂结构及悬架机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8794.8U CN205553838U (zh) 2016-04-28 2016-04-28 可调摆臂结构及悬架机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3838U true CN205553838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04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88794.8U Active CN205553838U (zh) 2016-04-28 2016-04-28 可调摆臂结构及悬架机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538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918A (zh) * 2019-12-30 2020-04-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点可调的转向器安装结构
CN113400878A (zh) * 2021-07-30 2021-09-1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臂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918A (zh) * 2019-12-30 2020-04-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点可调的转向器安装结构
CN110962918B (zh) * 2019-12-30 2022-05-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点可调的转向器安装结构
CN113400878A (zh) * 2021-07-30 2021-09-1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臂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7057B2 (en) Rear suspension for three-wheeled car
KR101461920B1 (ko)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 타입 현가장치
CN103121387B (zh) 麦弗逊空气悬架及其装配方法
CN102245408B (zh) 用于车辆的单斜臂式车桥
WO2016029606A1 (zh) 一种适用于直线平移式前悬架的转向节连接件总成
CN103660829B (zh) 一种麦弗逊式汽车前悬架结构
KR101461902B1 (ko)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 타입 현가장치
CN205553838U (zh) 可调摆臂结构及悬架机构和车辆
CN106476549A (zh) 一种沙滩车及其后悬架
CN108394243A (zh) 一种使用双杆端球头的直线导引前悬架系统
CN112109510A (zh) 独立悬架系统和车辆
US9290075B2 (en) Coupled torsion beam axle type suspension system
KR101500398B1 (ko)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 타입 현가장치
CN104890461B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203600922U (zh) 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
CN108372764A (zh) 一种使用双杆端球头的直线导引后悬架系统
CN204712807U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106494506A (zh) 一种麦弗逊悬架外倾角调节结构
CN208232728U (zh) 一种使用双杆端关节轴承的直线导引后悬架系统
CN208232729U (zh) 一种使用双杆端球头的直线导引前悬架系统
JP2001163024A (ja) キャンバー角制御タイプ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US66761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a vehicular wheel assembly
CN207000054U (zh) 一种前桥工字梁
CN106585303B (zh) 汽车四连杆独立后悬架、汽车
CN204196624U (zh) 一种独立悬架系统用整体式上横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