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5477U - Led车灯 - Google Patents

Led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35477U
CN205535477U CN201620274361.XU CN201620274361U CN205535477U CN 205535477 U CN205535477 U CN 205535477U CN 201620274361 U CN201620274361 U CN 201620274361U CN 205535477 U CN205535477 U CN 205535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shell
heat pipe
car lamp
arc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743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殿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ity Zhengyu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潘殿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潘殿波 filed Critical 潘殿波
Priority to CN2016202743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35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35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35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车灯包括基板、LED芯片、热管、散热壳体和电源引线;LED芯片安置于基板上;热管与基板连接;电源引线与LED芯片电连接。LED车灯还包括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包括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第一散热壳包括第一上壳体和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壳包括第二上壳体和第二散热部,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组合包裹基板与热管;热管与第一散热部邻接,热管与第二散热部邻接。散热器与车灯壳体结合一体,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体组合对热管进行包裹,热管与散热壳体之间的安装过程无需进过摩擦阶段,两者间可采用更紧密的配合使热管与散热壳体之间得到更大的接触面积,且散热壳体对热管整体包裹,热传递效率最大化且简化安装工序。

Description

LED 车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LED车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以其体积小,寿命长、能耗低、耐振动、启动时间快以及环保等优势,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汽车光源技术的首选。
对于应用于汽车的LED车灯来说,其需要具备大功率,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40℃至125℃之间。当LED芯片处于高温时发光效率就会衰减甚至损坏,因此LED车灯的散热问题是其应用过程中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
现有的LED车灯通过热管以及散热壳体的热传导去散热,LED芯片通过基板粘合在热管第一端,热管第二端插装于散热壳体中部的安装位中。由于安装位大小固定,要使热管顺利安装于安装位内必然只能采用间隙配合,现有的LED车灯的设计使热管表面不能充分地传递至散热壳体处。另外,散热壳体只针对热管的下段部分进行散热,热管散热面积受到限制,安装工序耗时且散热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LED车灯。
为了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车灯包括基板、LED芯片、热管和电源引线;LED芯片设置于基板上;热管与基板贴合;电源引线与LED芯片电连接。LED车灯还包括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包括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第一散热壳包括第一上壳体和第一散热部,第一上壳体位于第一散热壳上方,第一上壳体和第一散热部一体成型;第二散热壳包括第二上壳体和第二散热部,第二上壳体位于第二散热壳上方,第二上壳体和第二散热部一体成型;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形成一个安装腔,基板与热管安装在安装腔内;热管与第一散热部邻接,且热管还与第二散热部邻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LED车灯将散热器与车灯壳体结合一体,散热壳体即外壳,沿热管长度方向拆分而成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体组合形成壳体,壳体对热管进行包裹,且热管与散热壳体之间的安装过程无需进过摩擦阶段,两者间可采用过渡配合甚至是过盈配合使热管与散热壳体之间得到最大的接触面积且可以紧密压合减少热阻,且散热壳体对热管整体包裹,热传递效率最大化,优化LED车灯的散热效率且简化安装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热管的下段部分为圆柱状,热管的下段部分的圆周面为第一周面;第一散热部内部设置第一弧壁;第二散热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弧壁;第一弧壁的内弧面整体与第一周面接触;第二弧壁的内弧面整体与第一周面接触。
由上可见,第一弧壁和第二弧壁的内径与第一周面内径配合,因此实现第一弧壁、第二弧壁与第一周面之间的全面接触,进一步优化LED车灯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散热部设置有风扇,风扇面向第一弧壁的外周面。
由上可见,风扇的风吹向第一弧壁外周面,冷风最大面积地与第一弧壁接触,而第一弧壁、第二弧壁为散热壳体的主要热传导处,进一步提高LED车灯的降温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弧壁外弧面一侧设置有风扇安装槽,风扇安装于风扇安装槽内。
由上可见,代替一体生产的散热壳体和风扇,采用独立风扇安装于风扇安装槽内可降低散热壳体的生产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风扇安装槽底面设置有通孔,通孔连通风扇安装槽与散热壳体的安装腔。
由上可见,风扇不仅仅对第一弧壁进行吹风散热,风也可以从通孔中进入散热壳体安装腔直接对热管、第二弧壁以及散热壳体整体吹风散热,优化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散热部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多个第一散热鳍片均与第一弧壁相连;第二散热部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多个第二散热鳍片均与第二弧壁相连。
由上可见,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一弧壁相连,第二散热鳍片组与第二弧壁相连,热量通过多片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向空气,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散热孔组;多个第二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散热孔组。
由上可见,风扇产生的风与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接触后可第一时间通过第一散热孔组和第二散热孔组离开LED车灯,进一步优化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散热壳体上部设置有通光孔,LED芯片位于通光孔的内侧,通光孔外侧设置配光罩。
由上可见,配光罩对LED芯片发出的光源进行反射、折射形成导向作用,形成更好的照射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热管上段部分为扁平状,热管上段部分包括粘合平面,基板粘接在粘合平面上。
由上可见,基板与热管充分结接,LED芯片发热效率更佳。
进一步的方案是,热管的下段部分为扁平状,且热管的下段部分与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邻接。
由上可见,热管以大平面的方式与散热壳体接触,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壳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壳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壳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壳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第二实施例中散热壳体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LED车灯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LED车灯的结构图,LED车灯包括散热壳体1、电源引线2、卡环3以及光电组件4;光电组件4位于散热壳体1内,光电组件4与电源引线2的位于散热壳体1内的第一端子电连接,实现光电组件4的发光照明;卡环3卡装于散热壳体1外,便于LED车灯与车体之间的连接。
参见图2,图2为LED车灯的结构分解图,散热壳体1包括第一散热壳100和第二散热壳200,光电组件4包括LED芯片410、基板420以及热管300,LED芯片410贴合在基板420上,基板420与热管300粘接且基板420与电源引线2的第一端子21电连接,LED芯片410位于散热壳体1上部的通光孔内侧,基板410接收供电后使LED芯片410发光同时基板410产生热量,热量传递至热管300上。
第一散热壳100包括第一上壳体110和第一散热部120,第一散热部120位于第一上壳体110的下方,第一散热部120与第一上壳体110为一体件;第二散热壳200包括第二上壳体210和第二散热部220,第二散热部220位于第二上壳体210的下方,第二散热部220与第二上壳体210为一体件。热管300包括扁平状的上段部分320和圆柱状的下段部分310,基板420粘接于热管300上段部分320上的粘合平面上;第一散热壳100的内弧面和第二散热壳200的内弧面同时与热管300下段部分310的第一周面邻接,热管300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壳体1上。
散热壳体1表面设置有卡装槽111,卡环3中部的安装孔31穿过散热壳体1的上壳体,位于安装孔31内周面上的凸起部进入卡装槽111并转动卡合,完成卡环3的安装。
参见图3和图4,图3和图4为第二散热壳200不同视角的结构图,第二散热壳200下端的第二散热部220内设置有第二弧壁270,第二弧壁270的内弧面271与热管300(图2示)接触;第二散热部220还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组230,第二散热鳍片组230由直线排列的多片第二散热鳍片231组成而成,多片第二散热鳍片231围绕第二弧壁270设置且与第二弧壁270相连,多片第二散热鳍片231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散热孔组240,第二散热孔组240的多个第二散热孔241使外界与散热壳体1(图2示)的安装腔连通。
第二散热壳200的第二上壳体210设置有通光孔250,通光孔250用于供LED芯片410将光线对外,通光孔250外侧设置有配光罩260,配光罩260对LED芯片进行遮挡,使光线产生行折射和反射,实现光源效果调节。
参见图5和图6,图5为第一散热壳100的结构图,图6为第一散热壳100的结构分解图,第一散热壳100的第一上壳体110也设置有通光孔150以及配光罩160,作用如第二散热壳200(图3示),不再赘述。第一散热壳100的下段为第一散热部120,第一散热部120除了设置有第一弧壁170、第一散热鳍片组130和第一散热孔组140外,还在外侧设置有风扇安装槽184,在风扇安装槽184内安装风扇181。
第一散热部120内设置有第一弧壁170,第一弧壁170上的内弧面171与热管300(图2示)接触,第一散热鳍片组130上的多个第一散热鳍片131均围绕第一弧壁170设置且与第一弧壁170相连,多个第一散热鳍片131的空隙组合成第一散热孔组140,第一散热孔组140的多个第一散热孔141使外界与散热壳体1(图2示)的内腔连通。
风扇181通过螺栓183以及挡板182固定安装在风扇安装槽184中,风扇181吹风方向正对第一弧壁170的外弧面且面对第一散热鳍片组131和第一散热孔组140的多个第一散热孔141。在风扇安装槽184的底面和第一弧壁170的下方处设置有通孔190,通孔190使风扇安装槽184和散热壳体1(图1示)的安装腔连通。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6,第一弧壁170和第二弧壁270共同作用对热管300下段部分310的第一周面(即下段部分310的圆周面)进行连接且限位固定,第一弧壁170的内弧面、第二弧壁270的内弧面与热管300的第一周面的安装过程无需承受轴向摩擦力,所以热管300与散热壳体1之间无需设置间隙配合以防止热管300的破坏,设置更紧密的配合方式如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使热管300与散热壳体1之间热传递效率更高;其二,散热壳体1形成的安装腔对热管300进行整体容纳,热管300的整体热量均可以传递至散热壳体1上以传递至LED车灯的外部。
风扇181正对第一弧壁170外弧面且面对第一散热孔组140和第二散热孔组240,风扇181与第一弧壁170最大面积地接触散热;第一散热鳍片组130和第一散热孔组140相间而设,第二散热鳍片组230和第二散热孔组240亦相间而设,每一片散热鳍片131和第二散热鳍片231的热量均可经风的吹动通过第一散热孔141和第二散热孔241后到达LED车灯外部,且风可经过通孔190到达散热壳体1的内部直接对热管热气流进行对外运送,散热效果更佳。
可选的是,热管300的下段部分310可设置为扁平状,第一散热部120设置第一平面壁,第二散热部220设置第二平面壁,热管300的下段部分310以大面积的平面与第一平面壁和第二平面壁邻接,同样产生良好的热传导效果。
LED车灯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7,图7为第二实施例中散热壳体500的结构图,散热壳体500的上壳体510上设置有通光孔511,而通光孔511的外侧没有设置配光罩,产生特定的光线效果。卡环600则通过弹性卡装的形式卡装在环形槽内,防脱能力更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LED车灯,包括:
基板、LED芯片、热管和电源引线,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热管与所述基板贴合,所述电源引线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车灯还包括:
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包括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
所述第一散热壳包括第一上壳体和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上壳体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壳上方,所述第一上壳体和所述第一散热部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散热壳包括第二上壳体和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上壳体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上方,所述第二上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部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散热壳和所述第二散热壳形成一个安装腔,所述基板与所述热管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热管与所述第一散热部邻接,且所述热管还与所述第二散热部邻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的下段部分为圆柱状,所述热管的下段部分的圆周面为第一周面;
所述第一散热部内部设置第一弧壁;所述第二散热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弧壁;
所述第一弧壁的内弧面与所述第一周面邻接;
所述第二弧壁的内弧面与所述第一周面邻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面向所述第一弧壁的外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壁的外弧面一侧设置有风扇安装槽,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风扇安装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安装槽的底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风扇安装槽与所述安装腔。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多个第一散热鳍片均与第一弧壁相连;
所述第二散热部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多个第二散热鳍片均与第二弧壁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散热孔组;
多个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散热孔组。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壳体上部设置有通光孔,所述LED芯片位于所述通光孔的内侧,所述通光孔外侧设置配光罩。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的上段部分为扁平状,所述热管的上段部分包括粘合平面,所述基板粘接在所述粘合平面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的下段部分为扁平状,且所述热管的下段部分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及所述第二散热部邻接。
CN201620274361.XU 2016-04-01 2016-04-01 Led车灯 Active CN205535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4361.XU CN205535477U (zh) 2016-04-01 2016-04-01 Led车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4361.XU CN205535477U (zh) 2016-04-01 2016-04-01 Led车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35477U true CN205535477U (zh) 2016-08-31

Family

ID=57141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74361.XU Active CN205535477U (zh) 2016-04-01 2016-04-01 Led车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35477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627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乐健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Led车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4322A (zh) * 2017-07-07 2017-11-03 胡猛 一种创新结构的led汽车灯
CN107314323A (zh) * 2017-08-07 2017-11-03 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Led汽车前照灯
CN107461697A (zh) * 2017-08-07 2017-12-12 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汽车灯头
CN107489958A (zh) * 2017-08-07 2017-12-19 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用led灯结构
CN107489959A (zh) * 2017-08-07 2017-12-19 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汽车灯
CN109539157A (zh) * 2017-08-16 2019-03-29 汤钟松 一种一体化led汽车灯
CN110375261A (zh) * 2019-07-15 2019-10-25 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
TWI773548B (zh) * 2021-10-01 2022-08-01 淡江大學學校財團法人淡江大學 兼顧熱傳導與熱擴散之車用led燈散熱模組
CN115013781A (zh) * 2022-06-02 2022-09-0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ed车灯散热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627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乐健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Led车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4322A (zh) * 2017-07-07 2017-11-03 胡猛 一种创新结构的led汽车灯
CN107314323A (zh) * 2017-08-07 2017-11-03 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Led汽车前照灯
CN107461697A (zh) * 2017-08-07 2017-12-12 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汽车灯头
CN107489958A (zh) * 2017-08-07 2017-12-19 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用led灯结构
CN107489959A (zh) * 2017-08-07 2017-12-19 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汽车灯
CN109539157A (zh) * 2017-08-16 2019-03-29 汤钟松 一种一体化led汽车灯
CN110375261A (zh) * 2019-07-15 2019-10-25 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
TWI773548B (zh) * 2021-10-01 2022-08-01 淡江大學學校財團法人淡江大學 兼顧熱傳導與熱擴散之車用led燈散熱模組
CN115013781A (zh) * 2022-06-02 2022-09-0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ed车灯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5477U (zh) Led车灯
JP5101578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装置
US7810965B2 (en) Heat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apparatus
US9459000B2 (en)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phase transition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including optical element to be cooled by heat transfer of the mechanism
US7841752B2 (en) LED lighting device having heat convection and heat conduction effects dissipating assembly therefor
EP2397753B1 (en) Led lamp and a heat sink thereof having a wound heat pipe
JP2006040727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2011228367A (ja) 3次元led基板及びled照明装置
US9360202B2 (en) System for actively cooling an LED fila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5572015B2 (ja) 非常用照明器具
CN207350215U (zh) Led车灯
CN101907250B (zh) 一种路灯装置及其固定结构
US20120013237A1 (en)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of led bulb
KR20110015300A (ko) 램프 방열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로등
CN104295942A (zh) Led灯泡
CN203349012U (zh) Led筒灯
CN207610004U (zh) 一种易拆式高效散热led灯
CN202484956U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led汽车前照灯的热管散热器
CN206708919U (zh) Led车灯
CN201739867U (zh) 电热分离led灯泡模块结构
CN104948964A (zh) 一种底部设有风扇的led灯具
CN201811021U (zh) 可多重散热的大功率led灯
CN102011971A (zh) 一种led照明模块
CN205331820U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led灯具
CN105179979A (zh) 一种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04

Address after: 519000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Nan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est Road No. 5 screen seven A building four floor

Patentee after: Zhuhai City Zhengyu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15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Jida Xiangzhou District Road No. 123 Building 8 12A

Patentee before: Pan Dian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