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2524U -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32524U
CN205532524U CN201620231359.4U CN201620231359U CN205532524U CN 205532524 U CN205532524 U CN 205532524U CN 201620231359 U CN201620231359 U CN 201620231359U CN 205532524 U CN205532524 U CN 205532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
oil
wax
bridge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313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亚荣
马永忠
王鹏举
李小永
姜超
姜一超
姚庆童
张云钊
张睿荫
张秀玲
李冬青
付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313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32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32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32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该分层采油管柱设置在油井套管内,该分层采油管柱包括:从油井井口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油管悬挂器、第一油管短节、第一油管、悬挂泵泵筒、第二油管短节、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第二油管、第一桥式分采器、第三油管、封隔器、第四油管、第二桥式分采器、第五油管以及丝堵。该分层采油管柱有效解决了分层采油管柱在井下蠕动以及油井内结垢、结蜡以及腐蚀的问题。采用该分层采油管柱在现场20余口油井进行分层采油作业,分层采油一次成功率为100%,油井单井产量平均日增加2.5吨以上,平均日降水6.2m3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庆油田、新疆油田针对非均质砂岩油田具有油层多、层间物性差异大、层间干扰严重的特点,提出了分层采油的概念,认为分层开采是合理开发油田,提高采油速度,保证油田具有较高的最终采收率的基本手段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在封隔器上下采用空心抽油泵和普通管式泵的方法解决了不同压力等级的两个油层分层采油问题。偏心分体泵、整体泵、串联泵、三级泵等4种泵型成为辽河油田稠油分层采油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并试验了适应不同井况的分层采油管柱,研究发现分层采油管柱在分层采油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虽然现有的分层采油管柱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分层采油管柱在井下蠕动以及油井结蜡、结垢,采油管柱、油井套管腐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分层采油管柱在井下蠕动、并具有防蜡、防垢以及防腐蚀功能的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所述分层采油管柱设置在油井套管内,所述分层采油管柱包括:油管悬挂器、第一油管短节、第一油管、悬挂泵泵筒、第二油管短节、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第二油管、第一桥式分采器、第三油管、封隔器、第四油管、第二桥式分采器、第五油管以及丝堵;所述油管悬挂器的上端位于油井井口,所述油管悬挂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油管短节的上端;所述第一油管短节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油管的上端;所述第一油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悬挂泵泵筒的上端;所述悬挂泵泵筒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短节的上端;所述第二油管短节的下端连接所述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的上端;所述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的上端;所述第二油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桥式分采器的上端;所述第一桥式分采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油管的上端;所述第三油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封隔器的上端;所述封隔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四油管的上端;所述第四油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桥式分采器的上端;所述第二桥式分采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五油管的上端;所述第五油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丝堵。
具体地,所述第一油管短节以及第二油管短节为φ73mm油管短节;所述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第四油管以及第五油管为φ73mm加厚油管;所述丝堵为φ73mm丝堵;所述封隔器为Y221-114封隔器。
具体地,所述油管悬挂器、第一油管短节、第一油管、悬挂泵泵筒、第二油管短节、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第二油管、第一桥式分采器、第三油管、封隔器、第四油管、第二桥式分采器、第五油管以及丝堵之间通过丝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层采油管柱中,油管悬挂器、第一油管短节、第一油管、悬挂泵泵筒、第二油管短节、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第二油管、第一桥式分采器、第三油管、封隔器、第四油管、第二桥式分采器、第五油管以及丝堵从油井井口自上而下顺次连接,有效解决了分层采油管柱在井下蠕动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层采油管柱中,还设置了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当油井内的流体流经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时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有效防止油井内结垢、结蜡以及腐蚀现象的发生。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层采油管柱在现场20余口油井进行分层采油作业,分层采油一次成功率为100%,油井单井产量平均日增加2.5吨以上,平均日降水6.2m3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油管悬挂器,2-第一油管短节,3-第一油管,4-悬挂泵泵筒,5-第二油管短节,6-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7-第二油管,8-第一桥式分采器,9-第三油管,10-封隔器,11-第四油管,12-第二桥式分采器,13-第五油管,14-丝堵,15-油井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参见图1,该分层采油管柱设置在油井套管15内,该分层采油管柱包括:油管悬挂器1、第一油管短节2、第一油管3、悬挂泵泵筒4、第二油管短节5、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第二油管7、第一桥式分采器8、第三油管9、封隔器10、第四油管11、第二桥式分采器12、第五油管13以及丝堵14。其中,
油管悬挂器1的上端位于油井井口,油管悬挂器1的下端连接第一油管短节2的上端;第一油管短节2的下端连接第一油管3的上端;第一油管3的下端连接悬挂泵泵筒4的上端;悬挂泵泵筒4的下端连接第二油管短节5的上端;第二油管短节5的下端连接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的上端;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的下端连接第二油管7的上端;第二油管7的下端连接第一桥式分采器8的上端;第一桥式分采器8的下端连接第三油管9的上端;第三油管9的下端连接封隔器10的上端;封隔器10的下端连接第四油管11的上端;第四油管11的下端连接第二桥式分采器12的上端;第二桥式分采器12的下端连接第五油管13的上端;第五油管13的下端连接丝堵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中,油管悬挂器1、第一油管短节2、第一油管3、悬挂泵泵筒4、第二油管短节5、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第二油管7、第一桥式分采器8、第三油管9、封隔器10、第四油管11、第二桥式分采器12、第五油管13以及丝堵14从油井井口自上而下顺次连接,有效解决了分层采油管柱在井下蠕动的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层采油管柱中的还设置了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在本领域中,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通常用于油田地面设备,例如石油天然气集输管线、原油储罐等的防蜡、防垢以及防腐蚀。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的工作原理在于:在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的内部设置有串联的多层多孔芯片,该芯片是由多种贵金属组成的合金材料;当流体流经该芯片并与该芯片接触时,形成一种特殊的电化学催化体,芯片与流体间形成电场,使流体产生极化效应,同时发生电化学反应;水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速率加快,促进了氢键的断开。使原缔结的大分子团断裂成了小分子团;水分子的固有偶极距受电场力的作用,使分子变形,正负电荷重心偏离增大,易于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牢固的水合离子,从而达到防垢的效果;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产生的电化学反应使油包水的乳化结构稳定,防止蜡从胶束结构中释放出来形成固态沉积。从而保证原有流动无阻碍和管壁清洁无蜡沉积;水溶液中的极化分子被吸引到阳极区域,从而避免Fe原子变为离子,从而防止腐蚀的发生。
基于上述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与分层采油管柱相结合,从而有效解决了油井内结垢、结蜡以及腐蚀的问题。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层采油管柱在现场20余口油井进行分层采油作业,分层采油一次成功率为100%,油井单井产量平均日增加2.5吨以上,平均日降水6.2m3以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层采油管柱中,第一油管短节2以及第二油管短节5采用φ73mm油管短节。第一油管3、第二油管7、第三油管9、第四油管11以及第五油管13采用φ73mm加厚油管。丝堵14采用φ73mm丝堵。封隔器10采用Y221-114封隔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层采油管柱中,油管悬挂器1、第一油管短节2、第一油管3、悬挂泵泵筒4、第二油管短节5、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第二油管7、第一桥式分采器8、第三油管9、封隔器10、第四油管11、第二桥式分采器12、第五油管13以及丝堵14之间通过丝扣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层采油管柱中的油管悬挂器、φ73mm油管短节、φ73mm加厚油管、φ73mm丝堵采用市售的油田常用的器材即可。
Y221-114封隔器优选采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生产的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市售的具有相同性能的同类产品。
桥式分采器优选采用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油气井测试分公司生产的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市售的具有相同性能的同类产品。
悬挂泵优选采用山东威马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可以选用型号为φ32、φ38、φ44、φ56的悬挂泵,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市售的具有相同性能的同类产品。
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优选采用由恩曼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NMCPRS-2-7/8的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市售的具有相同性能的同类产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层采油管柱的实施方法为:在油井套管内下入该分层采油管柱后,再从该分层采油管柱内依次安装悬挂泵柱塞、抽油杆、光杆,最后完井,油井起抽正常生产。
下面以晋XXX-78井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晋XXX-78井于2016年03月地质方案要求上段16#、18#、19#、20#层,压力水平0.95;与下段23#、25#、28#层,压力水平1.0MPa;进行分层采油。分层采油要求:上段16#、18#、19#、20#层,15m3/d;下段41#、42#、45#层,10m3/d;下泵要求:日产液25m3,液面1800m。晋XXX-78井各层基础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晋XXX-78井各层基础数据
层号 井段 厚度(m)
16# 2858.4~2860.0 1.6m
18# 2864.2~2872.2 8.0m
19# 2881.0~2885.0 4.0m
20# 2888.2~2893.4 5.2m
23# 2925.0~2927.2 2.2m
25# 2940.4~2943.0 2.6m
28# 2925.0~2955.6 3.6m
采油工程依据地质方案,采用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施工。
根据上述地质方案以及晋XXX-78井各层基础数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参见图1,该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设置在晋XXX-78井套管内部,该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包括:
从油井井口自上而下通过丝扣顺次连接的长0.5m的油管悬挂器1、长3.0m的φ73mm油管短节(即第一油管短节2)、长1896.5m的φ73mm加厚油管(即第一油管3)、长6.5m的悬挂泵泵筒4、长3.0m的φ73mm油管短节(即第二油管短节5)、长1.5m的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长959m的φ73mm加厚油管(即第二油管7)、长2.0m的桥式分采器(即第一桥式分采器8)、长35m的φ73mm加厚油管(即第三油管9)、长1.5m的Y221-114封隔器(即封隔器10)、长1.5m的φ73mm加厚油管(即第四油管11)、长2.0m的桥式分采器(即第二桥式分采器12)、长40m的φ73mm加厚油管(即第五油管13)以及长0.5m的φ73mm丝堵(即丝堵14)。
将上述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下入晋XXX-78井的套管内后,再从该分层采油管柱内依次安装悬挂泵柱塞、抽油杆、光杆,最后完井,油井起抽正常生产。晋XXX-78井施工完成后,油井日产量增加3.1吨,日降水6.4m3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分层采油管柱在井下蠕动、并具有防蜡、防垢以及防腐蚀功能的分层采油管柱。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层采油管柱进行分层采油的一次成功率能够达到100%,同时油井单井日产量和日降水量显著提高。
以上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所述分层采油管柱设置在油井套管(1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采油管柱包括:油管悬挂器(1)、第一油管短节(2)、第一油管(3)、悬挂泵泵筒(4)、第二油管短节(5)、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第二油管(7)、第一桥式分采器(8)、第三油管(9)、封隔器(10)、第四油管(11)、第二桥式分采器(12)、第五油管(13)以及丝堵(14);
所述油管悬挂器(1)的上端位于油井井口,所述油管悬挂器(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油管短节(2)的上端;
所述第一油管短节(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油管(3)的上端;
所述第一油管(3)的下端连接所述悬挂泵泵筒(4)的上端;
所述悬挂泵泵筒(4)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短节(5)的上端;
所述第二油管短节(5)的下端连接所述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的上端;
所述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7)的上端;
所述第二油管(7)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桥式分采器(8)的上端;
所述第一桥式分采器(8)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油管(9)的上端;
所述第三油管(9)的下端连接所述封隔器(10)的上端;
所述封隔器(10)的下端连接所述第四油管(11)的上端;
所述第四油管(1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桥式分采器(12)的上端;
所述第二桥式分采器(1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五油管(13)的上端;
所述第五油管(13)的下端连接所述丝堵(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短节(2)以及第二油管短节(5)为φ73mm油管短节;
所述第一油管(3)、第二油管(7)、第三油管(9)、第四油管(11)以及第五油管(13)为φ73mm加厚油管;
所述丝堵(14)为φ73mm丝堵;
所述封隔器(10)为Y221-114封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悬挂器(1)、第一油管短节(2)、第一油管(3)、悬挂泵泵筒(4)、第二油管短节(5)、防蜡防垢防腐蚀装置(6)、第二油管(7)、第一桥式分采器(8)、第三油管(9)、封隔器(10)、第四油管(11)、第二桥式分采器(12)、第五油管(13)以及丝堵(14)之间通过丝扣连接。
CN201620231359.4U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Active CN205532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1359.4U CN205532524U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1359.4U CN205532524U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32524U true CN205532524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83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31359.4U Active CN205532524U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325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3937A (zh) * 2017-06-14 2017-08-22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3937A (zh) * 2017-06-14 2017-08-22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6879B (zh) 一种海上油田同井采注安全生产管柱
CN204703876U (zh) 一种桥式同心分注管柱
CN205532523U (zh) 一种具有压控开关的分层采油管柱
CN207813596U (zh) 注采一体抽油泵及注采一体管柱
CN106593358B (zh) 一种抽油井中接力式释放药剂的装置
CN205532524U (zh) 一种防蜡防垢防腐蚀分层采油管柱
CN102817594B (zh) 水平井排水采气方法及装置
CN204754881U (zh) 一种并列双管气井生产管柱
CN211692803U (zh) 防垢螺杆泵
CN106150400B (zh) 一种采卤井套管养护装置及方法
CN202659194U (zh) 一种新型套管与波纹管组合的井壁修复装置
CN209778493U (zh) 一种疏松砂岩热储地热开采井井下过滤-沉淀装置
CN104563966A (zh) 电动潜油离心泵自动清蜡器
CN105257263A (zh) 分层采油与防砂联作的方法
CN203161185U (zh) 一种井下双电泵生产管柱
CN201778772U (zh) 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卡封压裂管柱
CN204175248U (zh) 电动潜油离心泵自动清蜡器
CN203230401U (zh) 一种有杆泵的套管气气举复合举升完井管柱
CN203961911U (zh) 具有防砂功能的井下防蜡工具
CN206016716U (zh) 一种采卤井套管养护装置
CN202338312U (zh) 重力泄水辅助采油系统
CN204457652U (zh) 一种分段式抽油装置
CN105526137A (zh) 一种变排量抽油泵
CN205778792U (zh) 一种油田气井排水采气管柱
CN110529095A (zh) 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