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5118U -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5118U
CN205525118U CN201620066676.5U CN201620066676U CN205525118U CN 205525118 U CN205525118 U CN 205525118U CN 201620066676 U CN201620066676 U CN 201620066676U CN 205525118 U CN205525118 U CN 205525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plate
installing plate
roller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666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志奔
张�林
周灵聪
王琳
朱鸿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0666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5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5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5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该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包括:支架,能够将胶带卷的胶带展开,且自胶带卷取下预设长度的胶带的取胶带机构;能够拾取胶带,且通过胶带将连接管粘接于空调外机的贴胶带机构;其中,取胶带机构和贴胶带机构均设于支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利用取胶带机构将胶带卷上的胶带展开,利用贴胶带机构拾取被展开的胶带,取胶带机构将预设长度的胶带自胶带卷上取下,然后利用贴胶带机构通过该胶带将连接管粘接在空调外机上,从而实现了连接管与空调外机的固定,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发展,空调生产自动化在不断地推进。对于空调生产工序,打包是必要工序之一,其主要是依靠工人重复性地手动完成。具体地,打包过程中,通过自动上料机将连接管和空调外机输送至指定位置,并将连接管放置在空调外机的两侧,然后人工使用胶带进行固定,工人手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综上所述,在空调生产过程中如何降低劳动强度,以提高生产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实现连接管与空调外机的自动固定,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自动粘胶带装置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包括:
支架,
能够将胶带卷的胶带展开,且自所述胶带卷取下预设长度的所述胶带的取胶带机构;
能够拾取所述胶带,且通过所述胶带将连接管粘接于空调外机的贴胶带机构;
其中,所述取胶带机构和所述贴胶带机构均设于所述支架。
优选地,所述取胶带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能够将所述胶带卷的所述胶带展开的拆胶带机构,用于夹住所述胶带且将所述胶带拉至预设位置的夹取机构,用于切断所述胶带的剪胶带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拆胶带机构和所述夹取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剪胶带机构安装于所述拆胶带机构。
优选地,所述拆胶带机构包括:
面板和底板;
两端分别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相连的两个侧板;
与一个所述侧板相连的辊筒安装板;
设于所述辊筒安装板,且用于放置所述胶带卷的辊筒组件;
可转动地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用于对所述胶带进行导向的第一辊轮;
设于所述底板,且用于与所述剪胶带机构配合压紧所述胶带的压紧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辊轮位于所述辊筒组件和所述压紧组件之间,所述压紧组件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剪胶带机构安装于所述面板。
优选地,所述辊筒组件包括:卡块,固定环,第一盖板,悬臂销,第一辊筒,第二盖板;
其中,所述悬臂销固定于所述辊筒安装板;所述固定环、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盖板均套设于所述悬臂销,且沿轴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辊筒可转动设于所述悬臂销;所述卡块包括:相连的卡紧部和操作部,所述卡紧部位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卡紧部与所述固定环铰接相连,所述卡紧部与所述固定环通过压缩弹簧相连以使所述卡紧部被压紧于所述悬臂销,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固定环的周向侧壁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铰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压块,所述压块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压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与所述压块的第二端相连,且驱动所述压块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
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压块的第一端的第二辊筒;
设于所述压块两侧的托板;
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底座,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拆胶带机构还包括:拉伸弹簧和能够压于所述胶带卷上方的阻尼板,其中,所述阻尼板与所述面板铰接相连,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板相连,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辊筒安装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拆胶带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侧板,且用于检测所述胶带是否断开和所述胶带是否用尽的第一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剪胶带机构包括:
用于切割所述胶带的刀片;
用于压住所述胶带的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刀片的一侧;
第二安装板,所述刀片和所述第一压板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
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拆胶带机构。
优选地,所述剪胶带机构还包括:连接板,直线轴承,导向轴,连接板,螺杆,弹簧;
其中,所述导向轴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所述直线轴承外套于所述导向轴,且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弹簧外套于所述导向轴,且位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直线轴承之间;所述螺杆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且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抵接。
优选地,所述夹取机构包括:
用于夹取所述胶带的夹具;
驱动所述夹具动作的第三驱动部件;
第三安装板,所述夹具和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板;
驱动所述第三安装板往复移动的第四驱动部件。
优选地,所述夹具包括:
两个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板的支板;
中部铰接于两个所述支板之间的上夹块;
中部铰接于两个所述支板之间的下夹块,所述下夹块为两个;
铰接于两个所述下夹块之间的第二辊轮;
其中,所述上夹块位于两个所述下夹块之间,所述上夹块的第一端和所述下夹块的第一端均铰接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辊轮位于所述下夹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四驱动部件通过丝杠机构驱动所述第三安装板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光电传感器;
设于所述夹取机构,且能够遮挡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第一遮光片。
优选地,所述贴胶带机构包括:第四安装板,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板两端的贴胶带组件,驱动所述第四安装板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贴胶带组件包括:调节板、耳座、L型耳座、贴胶带气缸、L型夹板、第二压板、第一拉杆、第二夹具组件,其中,所述调节板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耳座、所述L型耳座均设于所述调节板;所述贴胶带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耳座,所述贴胶带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两个L型夹板之间;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L型夹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拉杆的首端铰接于所述L型耳座,所述第二夹具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拉杆的末端;所述第二压板的首端铰接于所述调节板,所述第二夹具组件与所述第二压板的末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贴胶带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贴于所述第二压板的内侧、所述第四安装板的底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贴胶带组件中,两个所述调节板的间距可调。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丝杠导向组件与所述第四安装板相连;
所述丝杠导向组件包括:第五安装板、第二轴承固定座、第二溜板、两个支撑块、第二直线导轨、第三丝杠、第二轴承支撑座;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座、所述支撑块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撑座均安装于所述第五安装板;所述第三丝杠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座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撑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丝杠相连,所述第三丝杠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支撑块,所述第二溜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溜板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丝杠导向组件还包括:
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块两端的第二光电传感器;
设于所述第二溜板,且能够遮挡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第二遮光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具组件包括:第五驱动部件、摆臂、连接件、两个第二拉杆、两个摆臂件、两个第三辊筒,
其中,所述摆臂与所述第一拉杆相连,所述第五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摆臂,所述第五驱动部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两个所述第二拉杆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铰接,所述摆臂件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铰接,所述摆臂件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摆臂,所述第三辊筒设于所述摆臂件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同步齿形带、免键同步带轮、从动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五安装板,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免键同步带轮相连,所述同步齿形带连接所述免键同步带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三丝杠相连。
基于上述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管自动上料机,该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利用取胶带机构将胶带卷上的胶带展开,利用贴胶带机构拾取被展开的胶带,取胶带机构将预设长度的胶带自胶带卷上取下,然后利用贴胶带机构通过该胶带将连接管粘接在空调外机上,从而实现了连接管与空调外机的固定,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取胶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拆胶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剪胶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滚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丝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贴胶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第二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丝杠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13中:
1、龙门架;2、连接管工装车;3、物料缓存架;4、输送线;5、上料架;6、自动粘胶带装置;7、输送辊;8、挡料装置;9、导向丝杠组件;10、支撑横梁;11、架板;12、取胶带机构;13、立柱;14、贴胶带机构;15、第一安装板;16、电缆保护链;17、丝杠机构;18、第一光电传感器;19、第一直线导轨;20、夹取机构;21、拆胶带机构;22、剪胶带机构;23、气缸安装板;24、面板;25、第一蝶形铰链;26、侧板;27、第一传感器;28、传感器安装板;29、阻尼板;30、销轴;31、拉伸弹簧;32、辊筒组件;33、 辊筒安装板;34、第一辊轮;35、压紧组件;36、底板;37、第二安装板;38、直线轴承;39、导向轴;40、第一连接板;41、螺杆;42、刀片;43、第一压板;44、弹簧;45、第二驱动部件;46、托板;47、第二辊筒;48、压块;49、无油衬套;50、气缸连接件;51、第一驱动部件;52、底座;53、卡块;54、固定环;55、第一盖板;56、悬臂销;57、第一辊筒;58、轴承座;59、第二盖板;60、深沟球轴承;61、第二连接板;62、第一溜板;63、第一鱼眼接头;64、气缸座;65、第三驱动部件;66、第一遮光片;67、第三安装板;68、支板;69、下夹块;70、第二辊轮;71、上夹块;72、第一轴承支撑座;73、第一缓冲件;74、丝杠座;75、第一丝杠螺母;76、第一丝杠;77、限位块;78、第一轴承固定座;79、联轴器;80、第一电机安装板;81、第四驱动部件;82、支撑架;83、第二丝杠;84、固定座;85、第四安装板;86、第二鱼眼接头;87、调节座;88、耳座;89、调节板;90、L型耳座;91、第二蝶形铰链;92、L型夹板;93、贴胶带气缸;94、第二压板;95、第一拉杆;96、第二缓冲件;97、第二夹具组件;98、第五驱动部件;99、摆臂;100、Y接头;101、连接件;102、第二拉杆;103、摆臂件;104、第三辊筒;105、驱动组件;106、第二轴承固定座;107、限位板;108、第三缓冲件;109、第五安装板;110、第二光电传感器;111、第二溜板;112、第二遮光片;113、第二滑块;114、支撑块;115、第二直线导轨;116、第三丝杠;117、第二轴承支撑座;118、驱动电机;119、第二电机安装板;120、同步齿形带;121、免键同步带轮;122、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包括:支架,取胶带机构12,贴胶带机构14;其中,取胶带机构12和贴胶带机构 14均设于支架,取胶带机构12能够将胶带卷的胶带展开,且自胶带卷取下预设长度的胶带;贴胶带机构14能够拾取胶带,且通过胶带将连接管粘接于空调外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利用取胶带机构12将胶带卷上的胶带展开,利用贴胶带机构14拾取被展开的胶带,取胶带机构12将预设长度的胶带自胶带卷上取下,然后利用贴胶带机构14通过该胶带将连接管粘接在空调外机上,从而实现了连接管与空调外机的固定,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取胶带机构12存在多种结构,例如,取胶带机构12包括:定位胶带卷的定位机构,用于与胶带卷的胶带端头相连的驱动件和剪刀,启动驱动件将胶带带至预设位置,然后用剪刀将胶带剪断即可。
当然,也可选择取胶带机构12为其他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可靠性,上述取胶带机构12包括:第一安装板15,拆胶带机构21,夹取机构20,剪胶带机构22;其中,第一安装板15安装于支架,拆胶带机构21和夹取机构20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5,剪胶带机构22安装于拆胶带机构21;拆胶带机构21能够将胶带卷的胶带展开,夹取机构20用于夹住胶带且将胶带拉至预设位置,剪胶带机构22用于切断胶带。
需要说明的是,夹取机构20将胶带拉至预设位置,即表明此时切断胶带即可满足胶带的预设长度。对于预设位置的具体位置,根据实际所需的胶带的预设长度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夹取机构20自一端运动到拆胶带机构21处,夹取胶带,然后再运动到另一端;贴胶带机构14夹住胶带两端,拆胶带机构21将胶带剪断,同时夹取机构20松开胶带,至此完成将胶带取下的动作。
优选地,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拆胶带机构21包括:面板24,底板36,两个侧板26,辊筒安装板33,辊筒组件32,第一辊轮34,压紧组件35;其中,面板24固定于第一安装板15,剪胶带机构22安装于面板24。
上述侧板26的两端分别与面板24和底板36相连;辊筒安装板33与一个侧板相连,可以理解的是,辊筒安装板33位于两个侧板26的同侧;辊筒 组件32设于辊筒安装板33,且用于放置胶带卷,当夹取机构20拉动胶带时,辊筒组件32转动送料;第一辊轮34可转动地设于两个侧板之间且用于对胶带进行导向,具体地,第一辊轮34位于辊筒组件32和压紧组件35之间,第一辊轮34起到导向的作用,这样方便了胶带的展开,也便于将胶带引至剪胶带机构22;压紧组件35设于底板36,且用于与剪胶带机构22配合压紧胶带,压紧组件35位于面板24和底板36之间,当夹取机构20将胶带拉动到一定位置时,压紧组件35动作,将胶带压紧在板上,随后剪胶带机构22动作,将胶带剪断,这样,通过压紧组件35与剪胶带机构22的配合,实现了夹紧胶带,从而方便了将胶带剪断。
上述辊筒组件32且用于放置胶带卷,以保证展开胶带。优选地,上述辊筒组件32包括:卡块53,固定环54,第一盖板55,悬臂销56,第一辊筒57,第二盖板59。
其中,悬臂销56固定于辊筒安装板33;固定环54、第一盖板55、第一辊筒57和所述第二盖板59均套设于悬臂销56,且沿悬臂销56的轴向依次分布;第一辊筒57可转动设于悬臂销56。
为了方便更换胶带卷,卡块53包括:相连的卡紧部和操作部,卡紧部位于固定环54和第一盖板55之间,卡紧部与固定环54铰接相连,卡紧部与固定环54通过压缩弹簧相连以使卡紧部被压紧于悬臂销56,操作部位于固定环54的周向侧壁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胶带放置在第一辊筒57上,两侧通过第一盖板55和第二盖板59进行限位;固定环54与卡块53之间存在压缩弹簧,使得卡块53的卡接部压紧在悬臂销56上;当胶带用尽时,压下卡块53的操作部,取下固定环54和第一盖板55,便可以更换新的胶带卷。
第一辊筒57可转动设于悬臂销56,具体地,第一辊筒57通过深沟球轴承60可转动设于悬臂销56,深沟球轴承60通过轴承座58设于悬臂销56,第二盖板59与轴承座58相连。当然,第一辊筒57可通过其他类型的轴承或者其他结构实现与悬臂销56的转动配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便于压紧胶带,上述压紧组件35包括:压块48,第一驱动部件51,第二辊筒47,两个托板46,底座52;其中,压块48铰接于两个侧板26之间,压块48的铰接位置位于压块4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一驱动部件51与 压块48的第二端相连,且驱动压块48转动,具体地,第一驱动部件51驱动压块48绕其与侧板26的铰接位置转动;第二辊筒47可转动地设于压块48的第一端;托板46设于压块48两侧;底座52固定于底板36,第一驱动部件51安装于底座52。
上述压紧组件35中,第一驱动部件51带动压块48转动,使得辊筒47与剪胶带机构22的第一压板43压紧胶带,同时托板46向上升起,为剪胶带机构22的第一压板43提供支撑。
为了便于安装,托板46设有容纳第二辊筒47的端部的容纳槽。
上述压紧组件35中,压块48铰接于两个侧板26之间,为了方便设置,优先选择压块48通过第一转轴和无油衬套49铰接于两个侧板26之间。具体地,压块48设有第一转轴,该无油衬套49套设在第一转轴上且二者转动配合,该无油衬套49位于侧板26和压块48之间,且无油衬套49固定于侧板26。
优选地,第一驱动部件51为气缸,气缸通过气缸连接件50与压块48的第二端相连。当然,也可选择第一驱动部件51为直线电机或者液压缸,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避免在展开胶带的过程中辊筒组件32因惯性转动,上述拆胶带机构21还包括:阻尼板29和拉伸弹簧31,其中,阻尼板29能够压于胶带卷上方且与面板24铰接相连;拉伸弹簧31的一端与阻尼板29相连,拉伸弹簧31的另一端与辊筒安装板33相连。这样,阻尼板29在拉伸弹簧31的拉力下压在胶带上,防止辊筒组件32因惯性转动。
阻尼板29与面板24铰接相连,存在多种结构,为了方便安装,优先选择阻尼板29通过第一蝶形铰链25与面板24铰接。当然,也可选择阻尼板29通过连接轴与面板24铰接,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便于安装拉伸弹簧31,阻尼板29上安装有销轴30,拉伸弹簧31的一端与销轴30相连。
为了提高可靠性,上述拆胶带机构21还包括第一传感器27,该第一传感器27设于侧板26,且第一传感器27用于检测胶带是否断开和胶带是否用尽。
具体地,第一传感器27检测到胶带断开(非剪胶带机构22剪断的情况)或者胶带用尽,则发生信号,提醒更换胶带卷或者其他进行其他维护措施。
为了便于检测,第一传感器27位于压紧组件35和胶带辊筒32之间,且第一传感器27位于第一辊轮34的上方。为了便于安装,第一传感器27通过传感器安装板28设于侧板26。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27为光电传感器。当然,也可选择第一传感器27为其他传感器,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剪胶带机构22存在多种结构,例如,剪胶带机构22包括:剪刀,控制剪刀动作的机械手。为了便于剪断胶带,上述剪胶带机构22包括:刀片42,第一压板43,第二安装板37,第二驱动部件45;其中,刀片42用于切割胶带,第一压板43用于压住胶带,该第一压板43位于刀片42的一侧;刀片42和第一压板43均设于第二安装板37;第二驱动部件45驱动第二安装板37往复移动,第二驱动部件45安装于拆胶带机构21。
上述剪胶带机构22,通过第二驱动部件45驱动第二安装板37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刀片42和第一压板43同步移动。
优选地,第二驱动部件45为气缸,第二驱动部件45通过气缸安装板23安装于面板24。当然,第二驱动部件45也可为直线电机等,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避免胶带与刀片42粘接,上述剪胶带机构22还包括:连接板40,直线轴承38,导向轴39,第一连接板40,螺杆41,弹簧44;其中,导向轴39贯穿第二安装板37,导向轴3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40相连,导向轴39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板43相连;直线轴承38外套于导向轴39,且固定于第二安装板37;弹簧44外套于导向轴39,且位于第一压板43与直线轴承38之间;螺杆41固定于第一连接板40,且螺杆41与第二安装板37抵接。
需要剪断胶带时,第二驱动部件45带动刀片42、第一压板43等零件向下运动;下降一段距离后,第一压板43接触到压紧组件35的托板46,弹簧44被压缩,将胶带压紧在托板46上;到达预定工位之后,气缸45带动其他零件升起,弹簧44逐渐复位。另外,通过转动螺杆41能够调整弹簧44的压缩量。
为了提高第一压板43的受力均匀性,导向轴39为两个,两个导向轴39分别位于第一压板43的两端,螺杆41位于两个导向轴39之间。相应的,弹簧44、直线轴承38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刀片42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7一端侧面,而气缸45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7的一端的底面。
优选地,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夹取机构20包括:第一夹具组件,第三驱动部件65,第三安装板67,第四驱动部件81;其中,第一夹具组件用于夹取胶带;第三驱动部件65驱动第一夹具组件动作,具体地,第三驱动部件65驱动第一夹具组件夹取胶带以及驱动第一夹具组件松开胶带;第一夹具组件和第三驱动部件65均安装于第三安装板67;第四驱动部件81驱动第三安装板67往复移动。
上述第一夹具组件具有多种结构,优选地,第一夹具组件包括:两个支板68,上夹块71,两个下夹块69,第二辊轮70;其中,支板68固定于第三安装板67;上夹块71的中部铰接于两个支板68之间;下夹块69的中部铰接于两个支板68之间;第二辊轮70铰接于两个下夹块69之间;上夹块71位于两个下夹块69之间,上夹块71的第一端和下夹块69的第一端均铰接于第二转轴,第二辊轮70位于下夹块69的第二端,第三驱动部件65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上夹块71和下夹块69均呈V型。
上述夹取机构20中,第三驱动部件65动作时,带动上夹块71与下夹块69摆动,上夹块71与第二辊轮70接触并压紧,以此夹取胶带。
优选地,上述第三驱动部件65为气缸,该气缸通过第一鱼眼接头63与第二转轴相连,上夹块71的第一端设有让位通槽,第一鱼眼接头63位于让位通槽中。为了方便安装,第三驱动部件65通过气缸座64固定于第三安装板67。
为了便于驱动第三安装板67移动,上述第四驱动部件81通过丝杠机构17驱动第三安装板67往复移动。
具体地,丝杠机构17包括:第一轴承支撑座72、第一缓冲件73、丝杠座74、第一丝杠螺母75、第一丝杠76、限位块77、第一轴承固定座78,其中,第一丝杠7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轴承支撑座72和第一轴承固 定座78,第一缓冲件73设于第一轴承支撑座72靠近限位块77的一侧、限位块77靠近第一轴承支撑座72的一侧,限位块77设于第一轴承固定座78靠近第一轴承支撑座72的一侧;第一丝杠螺母75与第一丝杠76螺纹配合,丝杠座74套设于第一丝杠76,第一丝杠螺母75固定于丝杠座74。可以理解的是,丝杠座74和第一丝杠螺母75位于第一轴承支撑座72和第一轴承固定座78之间,第四驱动部件81与第一丝杠76相连,第三安装板67与第一丝杠螺母75或者丝杠座74相连。
上述第四驱动部件81驱动第一丝杠76转动,由于第一丝杠螺母75固定于丝杠座74,丝杠座74限制了第一丝杠螺母75发生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一丝杠螺母75沿第一丝杠76移动,即实现了第三安装板67沿第一丝杠76移动。第一丝杠螺母75的移动范围通过第一轴承支撑座72和限位块77来限定,两个第一缓冲件73起到了缓冲作用。
为了方便安装,上述第三安装板67通过第一溜板62与第一丝杠螺母75或者丝杠座74相连。
优选地,第四驱动部件81为电机,第四驱动部件81通过联轴器79与第一丝杠76相连,第四驱动部件81通过第一电机安装板80固定于第一安装板15。当然,也可选择第四驱动部件为其他驱动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确保夹取机构20将胶带拉至预设位置,上述夹取机构20还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18和第一遮光片66,其中,第一光电传感器18设于第一安装板15;第一遮光片66设于夹取机构20,且能够遮挡光电传感器18。可以理解的是,第四驱动部件81与第一光电传感器18信号连接,当夹取机构20将胶带拉至预设位置时,第一遮光片66遮挡光电传感器18,此时第一光电传感器18发出信号,第四驱动部件81停止驱动第一丝杠76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遮光片66设于第一溜板62上。
当然,也可选择其他方式来检测夹取机构20是否将胶带拉至预设位置,例如红外传感器,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提高安全可靠性,上述夹取机构20还包括:设于第一安装板15的电缆保护链16,电缆保护链16与夹取机构20相连。可以理解的是,电缆保护链16供导线穿过,实现对导线的保护,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具体地,电缆保护链16通过第二连接板61与第一溜板62相连,从而实现电缆保护链16与夹取机构20相连。
为了便于夹取机构20往复移动,第一安装板15设有第一直线导轨19,第一直线导轨19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该夹取机构20安装于第一滑块上。
优选地,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贴胶带机构14包括:第四安装板85,两个分别设于第四安装板85两端的贴胶带组件,驱动第四安装板85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105。
上述贴胶带组件包括:调节板89、耳座88、L型耳座90、贴胶带气缸(93)、L型夹板92、第二压板94、第一拉杆95、第二夹具组件97,其中,调节板89设于第四安装板85,耳座88、L型耳座90均设于调节板89;贴胶带气缸93的活塞杆铰接于耳座88,贴胶带气缸93的缸体铰接于两个L型夹板92之间;第一拉杆95与L型夹板92固定相连,第一拉杆95的首端铰接于L型耳座90,第二夹具组件97设于第一拉杆95的末端;第二压板94的首端铰接于调节板89,第二夹具组件97与第二压板94的末端相连。
进一步地,L型夹板92安装在第一拉杆95两侧,第二压板94的首端通过第二蝶形铰链91铰接于调节板89;贴胶带气缸93的活塞杆通过第二鱼眼接头86铰接于耳座88,具体地,鱼眼接头86铰接于耳座88,贴胶带气缸93的活塞杆与鱼眼接头86相连。
当气缸杆伸出或缩回时,贴胶带气缸93随之运动,同时带动固定在缸体两侧的L型夹板92;L型夹板92带动第一拉杆95绕着L型耳座90转动,第一拉杆95的一端通过第二夹具组件97连接着第二压板94,第一拉杆95的转动也带动着第二压板94转动,以此实现整个贴胶带机构14摆臂的开合。
为了避免因碰撞损坏包装、空调外机和连接管,上述贴胶带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件96,该第二缓冲件96贴于第二压板94的内侧、第四安装板85的底部。
优选地,第二缓冲件96为海绵件。当然,也可选择第二缓冲件96为泡沫件,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提高通用性,上述贴胶带机构14中,两个贴胶带组件中,两个调节板89的间距可调。这样,两个第二压板94之间的距离可调,两个第二夹具组件97的间距可调,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空调外机。
实现两个调节板89的间距可调,存在多种方式,例如调节板89的安装位置可调。为了便于调节,优先选择贴胶带组件还包括:固定于第四安装板85的固定座84,固定于调节板89的调节座87,贯穿固定座84的第二丝杠83,与第二丝杠83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杠螺母,第二丝杠螺母固定于调节座87;其中,调节板89可滑动地设于第四安装板85。
当然,也可选择调节板89通过螺纹连接件安装于第四安装板85,第四安装板85上的安装孔具有多个,将调节板89安装于不同的安装孔,可获得不同的间距,该间距是两个调节板89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上述驱动组件105通过丝杠导向组件9与第四安装板85相连。上述丝杠导向组件9包括:第五安装板109、第二轴承固定座106、第二溜板111、两个支撑块114、第二直线导轨115、第三丝杠116、第二轴承支撑座117;其中,驱动组件105、第二轴承固定座106、支撑块114和第二轴承支撑座117均安装于第五安装板109;第三丝杠11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设于第二轴承固定座106和第二轴承支撑座117,驱动组件105与第三丝杠116相连,第三丝杠116位于两个支撑块114之间,第二直线导轨115安装于支撑块114,第二溜板111可滑动地设于第二直线导轨115,第四安装板85与溜板111固定相连。
上述丝杠导向组件9中,驱动组件105带动第三丝杠116转动,第三丝杠116带动第二溜板111作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丝杠导向组件9还包括:限位板107和第三缓冲件108,其中,限位板107固定于支撑块114,且限位板107和第二轴承固定座106位于支撑块114的同一端,第三缓冲件108设于限位板107靠近第二轴承支撑座117的一侧。这样,通过限位板107和第二轴承支撑座117限定了第二溜板111的行程,避免了第二溜板111碰撞驱动组件105,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同时,第三缓冲件108起到了缓冲作用,进一步避免了因碰撞而损坏部件,进一步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上述第三缓冲件108可为海绵件,还可为泡沫件、或者其他弹性件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控制,上述丝杠导向组件9还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支撑块114两端的第二光电传感器110;设于第二溜板111,且能够遮挡第二光电传感器110的第二遮光片112。这样,通过第二光电传感器110和第二遮光片112,限定了第二溜板111的行程,方便了粘贴胶带。
当第二溜板111运动到预定位置时,第二遮光片112遮挡住第二光电传感器110的受光器,第二光电传感器110产生开关信号,以此来控制第二溜板111的运动。
为了便于检测,第二光电传感器110设在支撑块114远离第三丝杠116的一侧,第二遮光片112与第二光电传感器110位于第三丝杠116同侧。
上述第二溜板111可滑动地设于第二直线导轨115,具体地,第二溜板111通过第二滑块113可滑动地设于第二直线导轨115,即第二滑块113与第二直线导轨115滑动配合,第二溜板111固定于第二滑块113。
为了方便安装,上述第二溜板111通过支撑架82与第四安装板85相连。
优选地,上述第二夹具组件97包括:第五驱动部件98、摆臂99、连接件101、两个第二拉杆102、两个摆臂件103、两个第三辊筒104,其中,摆臂99与第一拉杆95相连,第五驱动部件98安装于摆臂99,第五驱动部件98与连接件101相连,两个第二拉杆102分别与连接件101的两端铰接,摆臂件103一端与第二拉杆102铰接,摆臂件103的中部铰接于摆臂99,第三辊筒104设于摆臂件103的另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拉杆102的一端连接在连接件101上,第二拉杆102的另一端连接摆臂件103。
上述第二夹具组件97中,第五驱动部件98通过第二拉杆102拉动摆臂件103,摆臂件103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辊筒104,使第三辊筒104在摆臂99底部压紧或放开。
优选地,第五驱动部件98为气缸,气缸的气缸杆通过Y接头100与连接件101相连。
上述驱动组件存在多种结构,为了简化结构,减小体积,上述驱动组件105包括:驱动电机118、同步齿形带120、免键同步带轮121、从动轮,其 中,驱动电机118安装于所述第五安装板109,驱动电机118的电机轴与免键同步带轮121相连,同步齿形带120连接免键同步带轮121和从动轮,从动轮与第三丝杠116相连。这样,驱动电机118带动免键同步带轮121转动,免键同步带轮121通过同步齿形带120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丝杠116转动。
为了防止设备进入异物,提高防护性能,上述驱动部件105还包括防护盖122,该防护盖122罩在驱动电机118、同步齿形带120、免键同步带轮121、从动轮的外侧,且防护盖122通过两侧的耳座进行固定于第五安装板109。
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工作时,取胶带机构12从胶带卷上取下胶带,贴胶带机构14的两臂张开,抓取胶带两端,在导向丝杠组件9和驱动组件105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到达预定位置时,贴胶带机构14两臂合拢,将连接管粘在空调器外机两侧。
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中,支架包括:立柱13,均安装于立柱13的架板11和支撑横梁10;其中,取胶带机构12固定在架板11上,导向丝杠组件9固定在支撑横梁11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管自动上料机,该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具有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自动上料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包括:底座、龙门架1、连接管工装车2、物料缓存架3、输送线4、上料架5、自动粘胶带装置6、输送辊7、挡料装置8,其中,底座左右两部分均安装有龙门架1、连接管工装车2、物料缓存架3、输送线4、上料架5;龙门架1架在连接管工装车2上,物料缓存架3安装在连接管工装车2旁,输送线4安装在物料缓存架3一侧,上料架5与输送辊7相邻;自动粘胶带装置6横跨在输送辊7上方,挡料装置8则置于输送辊7下方。
上述连接管自动上料机中,输送辊7将空调外机输送到预定工位,挡料装置8升起将空调外机固定;连接管从连接管工装车2放置到物料缓存架3上,物料缓存架3再将连接管放在输送线4上,最终再将连接管放置到上料架5上;上料架5将连接管平放在空调外机的两侧,然后自动粘胶带装置6将连接管与空调外机用胶带粘在一起,至此完成整个连接管上料工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连接管自动上料机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能够将胶带卷的胶带展开,且自所述胶带卷取下预设长度的所述胶带的取胶带机构(12);
能够拾取所述胶带,且通过所述胶带将连接管粘接于空调外机的贴胶带机构(14);
其中,所述取胶带机构(12)和所述贴胶带机构(14)均设于所述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胶带机构(12)包括:第一安装板(15),能够将所述胶带卷的所述胶带展开的拆胶带机构(21),用于夹住所述胶带且将所述胶带拉至预设位置的夹取机构(20),用于切断所述胶带的剪胶带机构(22);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15)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拆胶带机构(21)和所述夹取机构(2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5),所述剪胶带机构(22)安装于所述拆胶带机构(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胶带机构(21)包括:
面板(24)和底板(36);
两端分别与所述面板(24)和所述底板(36)相连的两个侧板(26);
与一个所述侧板相连的辊筒安装板(33);
设于所述辊筒安装板(33),且用于放置所述胶带卷的辊筒组件(32);
可转动地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用于对所述胶带进行导向的第一辊轮(34);
设于所述底板(36),且用于与所述剪胶带机构(22)配合压紧所述胶带的压紧组件(35);
其中,所述第一辊轮(34)位于所述辊筒组件(32)和所述压紧组件(35)之间,所述压紧组件(35)位于所述面板(24)和所述底板(36)之间,所述面板(24)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5),所述剪胶带机构(22)安装于所述面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组件(32)包括:卡块(53),固定环(54),第一盖板(55),悬臂销(56),第一辊筒(57),第二盖板(59);
其中,所述悬臂销(56)固定于所述辊筒安装板(33);所述固定环(54)、所述第一盖板(55)、所述第一辊筒(57)和所述第二盖板(59)均套设于所述悬臂销(56),且沿轴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辊筒(57)可转动设于所述悬臂销(56);所述卡块(53)包括:相连的卡紧部和操作部,所述卡紧部位于所述固定环(54)和所述第一盖板(55)之间,所述卡紧部与所述固定环(54)铰接相连,所述卡紧部与所述固定环(54)通过压缩弹簧相连以使所述卡紧部被压紧于所述悬臂销(56),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固定环(54)的周向侧壁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35)包括:
铰接于两个所述侧板(26)之间的压块(48),所述压块(48)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压块(4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与所述压块(48)的第二端相连,且驱动所述压块(48)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51);
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压块(48)的第一端的第二辊筒(47);
设于所述压块(48)两侧的托板(46);
固定于所述底板(36)的底座(52),所述第一驱动部件(51)安装于所述底座(5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胶带机构(21)还包括:拉伸弹簧(31)和能够压于所述胶带卷上方的阻尼板(29),其中,所述阻尼板(29)与所述面板(24)铰接相连,所述拉伸弹簧(31)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板(29)相连,所述拉伸弹簧(31)的另一端与所述辊筒安装板(3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胶带机构(21)还包括:设于所述侧板(26),且用于检测所述胶带是否断开和所述胶带是否用尽的第一传感器(2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胶带机构(22)包括:
用于切割所述胶带的刀片(42);
用于压住所述胶带的第一压板(43),所述第一压板(43)位于所述刀片(42)的一侧;
第二安装板(37),所述刀片(42)和所述第一压板(43)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7);
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37)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45),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5)安装于所述拆胶带机构(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胶带机构(22)还包括:连接板(40),直线轴承(38),导向轴(39),连接板(40),螺杆(41),弹簧(44);
其中,所述导向轴(39)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37),所述导向轴(39)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40)相连,所述导向轴(3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43)相连;所述直线轴承(38)外套于所述导向轴(39),且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7);所述弹簧(44)外套于所述导向轴(39),且位于所述第一压板(43)与所述直线轴承(38)之间;所述螺杆(41)固定于所述连接板(40),且所述螺杆(4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7)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20)包括:
用于夹取所述胶带的夹具;
驱动所述夹具动作的第三驱动部件(65);
第三安装板(67),所述夹具和所述第三驱动部件(65)均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板(67);
驱动所述第三安装板(67)往复移动的第四驱动部件(8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
两个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板(67)的支板(68);
中部铰接于两个所述支板(68)之间的上夹块(71);
中部铰接于两个所述支板(68)之间的下夹块(69),所述下夹块(69)为两个;
铰接于两个所述下夹块(69)之间的第二辊轮(70);
其中,所述上夹块(71)位于两个所述下夹块(69)之间,所述上夹块(71)的第一端和所述下夹块(69)的第一端均铰接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辊轮(70)位于所述下夹块(69)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驱动部件(65)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部件(81)通过丝杠机构(17)驱动所述第三安装板(67)往复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20)还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5)的第一光电传感器(18);
设于所述夹取机构(20),且能够遮挡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8)的第一遮光片(66)。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带机构(14)包括:第四安装板(85),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板(85)两端的贴胶带组件,驱动所述第四安装板(85)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105);
所述贴胶带组件包括:调节板(89)、耳座(88)、L型耳座(90)、贴胶带气缸(93)、L型夹板(92)、第二压板(94)、第一拉杆(95)、第二夹具组件(97),其中,所述调节板(89)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板(85),所述耳座(88)、所述L型耳座(90)均设于所述调节板(89);所述贴胶带气缸(93)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耳座(88),所述贴胶带气缸(93)的缸体铰接于所述两个L型夹板(92)之间;所述第一拉杆(95)与所述L型夹板(92)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拉杆(95)的首端铰接于所述L型耳座(90),所述第二夹具组件(97)设于所述第一拉杆(95)的末端;所述第二压板(94)的首端铰接于所述调节板(89),所述第二夹具组件(97)与所述第二压板(94)的末端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带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件(96),所述第二缓冲件(96)贴于所述第二压板(94)的内侧、所述第四安装板(85)的底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贴胶带组件中,两个所述调节板(89)的间距可调。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5)通过丝杠导向组件(9)与所述第四安装板(85)相连;
所述丝杠导向组件(9)包括:第五安装板(109)、第二轴承固定座(106)、第二溜板(111)、两个支撑块(114)、第二直线导轨(115)、第三丝杠(116)、第二轴承支撑座(117);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105)、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座(106)、所述支撑块(114)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撑座(117)均安装于所述第五安装板(109);所述第三丝杠(11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座(106)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撑座(117),所述驱动组件(105)与所述第三丝杠(116)相连,所述第三丝杠(116)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块(114)之间,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5)安装于所述支撑块(114),所述第二溜板(111)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5),所述第四安装板(85)与所述溜板(111)固定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导向组件(9)还包括:
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块(114)两端的第二光电传感器(110);
设于所述第二溜板(111),且能够遮挡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110)的第二遮光片(112)。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组件(97)包括:第五驱动部件(98)、摆臂(99)、连接件(101)、两个第二拉杆(102)、两个摆臂件(103)、两个第三辊筒(104),
其中,所述摆臂(99)与所述第一拉杆(95)相连,所述第五驱动部件(98)安装于所述摆臂(99),所述第五驱动部件(98)与所述连接件(101)相连,两个所述第二拉杆(102)分别与所述连接件(101)的两端铰接,所述摆臂件(103)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102)铰接,所述摆臂件(103)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摆臂(99),所述第三辊筒(104)设于所述摆臂件(103)的另一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5)包括:驱动电机(118)、同步齿形带(120)、免键同步带轮(121)、从动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118)安装于所述第五安装板(109),所述驱动电机(118)的电机轴与所述免键同步带轮(121)相连,所述同步齿形带(120)连接所述免键同步带轮(121)和所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三丝杠(116)相连。
21.一种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粘胶带装置。
CN201620066676.5U 2016-01-22 2016-01-22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Active CN205525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6676.5U CN205525118U (zh) 2016-01-22 2016-01-22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6676.5U CN205525118U (zh) 2016-01-22 2016-01-22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5118U true CN205525118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6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66676.5U Active CN205525118U (zh) 2016-01-22 2016-01-22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51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906A (zh) * 2016-01-22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CN107187166A (zh) * 2017-05-12 2017-09-22 江苏远华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机底料面料双用放料接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906A (zh) * 2016-01-22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CN107187166A (zh) * 2017-05-12 2017-09-22 江苏远华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机底料面料双用放料接头装置
CN107187166B (zh) * 2017-05-12 2023-04-18 江苏远华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机底料面料双用放料接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9906A (zh)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CN108417371B (zh) 一种变压器的包铜箔设备
CN205525118U (zh) 连接管自动上料机及其自动粘胶带装置
CN104261184A (zh) 一种自动粘贴双面胶带设备
CN111823564A (zh) 一种涂胶覆膜装置
CN209140286U (zh) 滤芯装配系统
CN107516563B (zh) 一种用于线束自动缠绕胶带的装置
CN109183479A (zh) 拉索用钢丝绳的制造设备及方法
CN114426124B (zh) 一种垃圾袋封口装置及清洁设备
CN112440479B (zh) 一种模块化高效焊丝装置
CN205309045U (zh) 自动冲切机
CN105691720A (zh) 上料装置
CN208424143U (zh) 一种电机定子侧绕线机
CN113968366B (zh) 粘贴装置
CN112429347B (zh) 绕管下料机构
CN114803652A (zh) 一种集送胶、缠胶一体化的母排缠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3273046A (zh) 便携电线注入器
CN207792277U (zh) 一种汽车玻璃海绵条自动送料粘贴机构
CN110783585B (zh) 一种软包异形电池贴胶机
CN111689000A (zh) 一种管材包装膜胶带缠绕封口装置及其封口方法
CN107516562B (zh) 一种用于线束自动缠绕胶带和卷绕线束的装置
CN218987186U (zh) 一种手机盖板多头同动撕膜装置
CN220628730U (zh) 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用穿线施工装置
CN110143477B (zh) 一种胶带贴合机
CN215377065U (zh) 一种管套自动回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