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141U - 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4141U
CN205524141U CN201620117998.8U CN201620117998U CN205524141U CN 205524141 U CN205524141 U CN 205524141U CN 201620117998 U CN201620117998 U CN 201620117998U CN 205524141 U CN205524141 U CN 205524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per
intelligent automobile
windshield
wiper system
central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79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
刘国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6201179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4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4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41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汽车雨刷装置,所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安装于挡风玻璃上,所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包括雨刷结构、感应装置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雨刷结构及所述感应装置通信连接。上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中央控制器根据感应装置获得环境数据,从而对雨刷结构进行控制,使雨刷结构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相应的运行状态,避免风速、落下的树叶及其它因素的干扰,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Description

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雨刷器又名刮水器,是汽车上重要的一个部件。雨刷器安装在挡风玻璃上,用于清扫挡风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对于行车安全具有很大影响与作用。
雨刷器对雨天行车安全置关重要,而雨刷器的运行状态(例如摆动频率)极大影响了其工作效果。如果雨刷器摆动太慢则无法有效清除雨水而遮挡驾驶员的视线,雨刷器摆动频率太快则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此外,如果雨刷器的频率得不到及时的调整,风挡上雨水少了会产生干刮和噪音,也容易磨花风挡玻璃和磨损雨刷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雨刷器的运行状态无法准确地根据实际环境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运行状态可根据实际环境准确调整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一种智能汽车雨刷装置,所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安装于挡风玻璃上,所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包括雨刷结构、感应装置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雨刷结构及所述感应装置通信连接。
上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中央控制器根据感应装置获得环境数据,从而对雨刷结构进行控制,使雨刷结构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相应的运行状态,避免风速、落下的树叶及其它因素的干扰,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包括重力感应器、湿度传感器及测速器,所述重力感应器、湿度传感器及所述测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力感应器、湿度传感器及所述测速器并排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刷结构包括雨刷机构及驱动所述雨刷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件与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雨刷机构,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以驱动所述雨刷机构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刷机构包括摆臂、刷雨片架及刮雨刷片,所述刷雨片架连接于所述摆臂一端,所述刮雨刷片安装于所述刷雨片架,所述刮雨刷片贴合于所述挡风玻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减速杆与驱动杆,所述减速杆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减速杆与所述摆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减速杆以带动所述减速杆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刷机构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连接杆,两个所述雨刷机构的两个所述摆臂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两端,所述连接杆其中一端与所述驱动杆可转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汽车雨刷装置100,安装于挡风玻璃上。智能汽车雨刷装置100包括雨刷结构20、感应装置40及中央控制器60,中央控制器60分别与雨刷结构20及感应装置60通信连接。
上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100,中央控制器60根据感应装置40获得环境数据,从而对雨刷结构20进行控制,使雨刷结构20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相应的运行状态,避免风速、落下的树叶及其它因素的干扰,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具体地,感应装置40包括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及测速器46。雨刷结构20、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及测速器46分别与中央控制器60通信连接,中央控制器60通过雨刷结构20、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及测速器46获得的环境数据控制雨刷结构20。
具体地,重力感应器42用于获得雨滴重量,湿度传感器44用于获得水汽含量,测速器46用于获得雨水流速。如此,可获得不同种类的数据而充分反映雨水的特征,从而根据不同雨水的不同特征相应地控制雨刷结构20,使该雨刷装置100在不同情况下均能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雨刷结构20包括雨刷机构22及驱动雨刷机构22运动的动力机构24,动力机构24可驱动雨刷机构22运动以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具体地,动力机构24包括驱动件242与连杆组件244。连杆组件244连接驱动件242与雨刷结构20,驱动件242带动连杆组件244运动以驱动雨刷结构20运动。
雨刷机构22包括摆臂222、刷雨片架224及刮雨刷片226,摆臂222一端可转动连接于连杆组件244,刷雨片架224连接于摆臂222未连接连杆组件244的另一端,刮雨刷片226安装于刷雨片架224并沿刷雨片架224的延伸方向延伸。如此,动力机构24驱动贴合于挡风玻璃的刮雨刷片226往复摆动,以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具体地,连杆组件244包括连接于驱动件242的减速杆2442及两端分别连接于减速杆2442与摆臂222的驱动杆2444。驱动件242驱动减速杆2442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2444摆动,进而带动摆臂222摆动。
进一步地,驱动件242为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于减速杆2442并带动减速杆2442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杆2444摆动,最后带动摆臂222摆动,中央控制器60则可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转速改变摆臂222的摆动速度。
更进一步地,雨刷机构22为两个,连杆组件244还包括连接杆,两个雨刷结构22各自的摆臂222分别连接于连接杆两端,连接杆其中一端与驱动杆242可转动连接。如此,驱动杆2444可带动两个摆臂222同步运动。
如此,中央控制器60控制驱动件242驱动连杆组件244带动摆臂222摆动,从而带动刷雨片架224上的刮雨刷片226摆动,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可以理解,雨刷机构22与动力机构24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可采用不同的连杆连接及传动方式进行传动。
与风吹、树叶等异物触发反应不同,下落的雨滴具有重量和湿度,且连续地撞击挡风玻璃并具有一定的频率与规律。因此,当雨滴落在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及测速器46上时,可感应雨滴的重力、湿度值及雨滴的下落速度,排除风吹、树叶等异物触发反应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及测速器46并排设置于挡风玻璃底部,避免遮挡驾驶人的视线的同时,可对下落在挡风玻璃上的雨滴进行分析。
其中,重力感应器42可直接测量落下的雨滴的重量,以判断雨滴的大小。湿度传感器44则可检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从而判断有无雨滴。测速器46基于声学多普勒效应对流体的流速进行测试。当向移动物体发射频率为F的连续超声波时,被移动物体反射的超声波频率为f,上述f与F服从多普勒关系f=(V+Vl)F/(V-Vs),其中Vs为波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Vl为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F为发射源于介质中的原始发射频率,V为波在介质中的行进速度。当超声发射方向与移动物体的夹角一直,即可得出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V1,即雨滴的下落速度。
进一步地,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测速器46及雨刷结构20通过串行数据线与中央控制器60连接。具体地,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测速器46及雨刷结构20通信连接程序装置,程序装置通过网络线路传输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60。中央控制器60通过获得的环境数据,通过网络线路传输调整雨刷结构20的运行状态,从而调整雨刷机构22的摆动频率。
控制器局域网络具有较高的高性能和可靠性,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原理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由串行数据线连接起来。当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上的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来说,无论数据是否是发给自己的,都对其进行接收。如此,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测速器46及雨刷结构20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中央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测速器46及雨刷结构20的统一智能化管理与控制,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方便。
上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100,其工作过程为:
首先,湿度传感器44测量水汽含量,中央控制器60根据水汽含量判断是否存在雨滴。当水汽含量达到预设值时,中央控制器60判断存在雨滴,然后控制重力感应器42检测雨滴重量,测速器46则测量雨水流速,并将测量结构反馈至中央控制器60。中央控制器60根据获得的雨水流速与雨滴重量判断雨量等级,最后根据雨量等级控制雨刷结构20的运行状态。
如此,智能汽车雨刷装置100根据水汽含量、雨水流速及雨滴重量控制雨刷结构20的运行状态,通过水汽含量判断是否存在雨滴而防止其它因素的干扰,并针对不同的雨水流速与雨滴重量控制雨刷结构20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雨滴重量,将下落的雨滴分为大型雨滴(>3.5㎜)、中型雨滴(0.5~3.5㎜)、以及小型雨滴(≤0.5㎜)。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雨滴的收尾速度与雨滴的大小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根据雨水速度将雨水分为小雨速(收尾速度≤2米/秒)、中雨速(收尾速度2~7米/秒)、大雨速(收尾速度≥8米/秒)。雨滴的收尾速度为空气阻力与雨滴重力相等时,下落的雨滴达到的最大速度。
雨刷结构20的运行状态包括间歇刮水模式、低速刮水模式及高速刮水模式。
如图3所示,当雨滴的重量为小型雨滴而雨水流速为小雨速时,判定为小雨,雨刷结构20在间歇刮水模式下运行;当雨滴重量为中型雨滴和/或雨水流速为中雨速时,判定为中雨,雨刷结构20在低速刮水模式下运行;当雨滴重量为大型雨滴和/或雨水流速为大雨速时,判定为大雨(改判定包含大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雨量等级),雨刷结构20在高速刮水模式下运行。如此,该雨刷结构20可根据雨滴的重量与雨水的流速而具有不同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应对小雨、中雨、大雨(包括大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等)的不同情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间歇刮水为每隔4秒钟刮1次,低速刮水为每隔2.5秒钟刮1次,高速刮水则为每隔1秒钟刮1次。可以理解,雨刷结构20的运行状态的不同模式的刮水间隔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上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100,通过重力感应器42、湿度传感器44及测速器46可得到多种雨滴的相关数据,中央控制器60基于多种数据而控制雨刷结构20的在不同模式下运行,从而根据不同的雨滴的重量与雨速而不同频率地摆动,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并避免遮挡驾驶员的视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汽车雨刷装置,所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安装于挡风玻璃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包括雨刷结构、感应装置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雨刷结构及所述感应装置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重力感应器、湿度传感器及测速器,所述重力感应器、湿度传感器及所述测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器、湿度传感器及所述测速器并排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结构包括雨刷机构及驱动所述雨刷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件与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雨刷机构,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以驱动所述雨刷机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机构包括摆臂、刷雨片架及刮雨刷片,所述刷雨片架连接于所述摆臂一端,所述刮雨刷片安装于所述刷雨片架,所述刮雨刷片贴合于所述挡风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减速杆与驱动杆,所述减速杆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减速杆与所述摆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减速杆以带动所述减速杆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机构为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汽车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连接杆,两个所述雨刷机构的两个所述摆臂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两端,所述连接杆其中一端与所述驱动杆可转动连接。
CN201620117998.8U 2016-02-05 2016-02-05 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4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7998.8U CN205524141U (zh) 2016-02-05 2016-02-05 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7998.8U CN205524141U (zh) 2016-02-05 2016-02-05 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4141U true CN205524141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8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799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4141U (zh) 2016-02-05 2016-02-05 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41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9847A (zh) * 2017-12-26 2018-06-01 宁波江北珂达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车用雨刷
US20220194321A1 (en) * 2020-12-17 2022-06-23 Hyundai Motor Compan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iper of a vehic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9847A (zh) * 2017-12-26 2018-06-01 宁波江北珂达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车用雨刷
US20220194321A1 (en) * 2020-12-17 2022-06-23 Hyundai Motor Compan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iper of a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1183A (zh) 雨刷结构控制方法及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CN205524141U (zh) 智能汽车雨刷装置
CN108506172B (zh)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健康状态在线检测系统
US20100132137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inspection and cleaning system
CN109837852B (zh) 环卫车自适应清扫控制方法、新能源环卫车及其清扫系统
CN202306817U (zh) 一种路况信息监测装置
Joshi et al.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cooperative environmental boundary tracking with on-board sensors
CN105966363B (zh) 一种轿车自动清洗系统
CN106132787B (zh) 雨刷器系统控制方法以及雨刷器系统控制装置
CN202568068U (zh) 一种外窗自动擦洗装置
CN109622526A (zh) 一种抽油烟机通风管道内壁清洁装置
CN106394501A (zh) 一种自动雨刮系统及其雨量大小的评估方法
CN207263440U (zh) 机动车实车雨刮试验系统
CN113339206A (zh) 一种无人机风电巡检方法及无人机
CN209767665U (zh) 输电线路可视化装置
CN108469433B (zh) 一种用于污水在线分析的智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7059983U (zh) 一种升降感应式侧面门雨刮器及车窗
CN108614541A (zh) 一种洗扫车路面自适应洗扫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899285U (zh) 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采集控制器
CN11567530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
CN207481855U (zh) 雨刮器
US20240083388A1 (en) Power head or power arm assembly for linear reciprication of windshield wiper blade
CN209193573U (zh) 一种适用于环境水质在线分析的水处理设备
CA3178097A1 (en) Improved multi-purpose cleaning system
CN214520221U (zh) 一种雨水检测结构及户外作业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