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14218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14218U
CN205514218U CN201620027051.8U CN201620027051U CN205514218U CN 205514218 U CN205514218 U CN 205514218U CN 201620027051 U CN201620027051 U CN 201620027051U CN 205514218 U CN205514218 U CN 205514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low
stopping plate
staving
cook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270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健光
赵春成
周庄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270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14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14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14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上设置有出浆口;挡流板,设置在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挡流板位于所述出浆口的下方靠近所述出浆口的位置处。该技术方案,通过在出浆口的下方靠近出浆口的位置设置挡流板,这样,在倒浆过程中,当桶体内的浆体存在顺着出浆口沿桶体的外侧壁流动的趋势时,该挡流板可以阻隔或改变其流动的方向,从而有效解决了浆体沿桶体外侧壁流下的问题,避免浆体粘附到桶体的外侧壁或滴落到其它烹饪器具上,从而降低了清理难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烹饪器具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一般的烹饪器具的桶体在倒浆过程中,浆体容易沿着桶体的外侧壁流下,如果不能对桶体进行及时的清理很容易使桶体外侧壁污染变色、涂层腐蚀、细菌增生,且影响烹饪器具后续的使用卫生,严重时浆体还会沿着桶体的外侧壁流到其它器具上,污染其它器具,增加了清理的难度,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以防止浆体沿桶体的外侧壁流下的烹饪器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防止浆体沿桶体的外侧壁流下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上设置有出浆口;挡流板,设置在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挡流板位于所述出浆口的下方靠近所述出浆口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桶体的开口端具有出浆口,其中,通过在出浆口的下方靠近出浆口的位置设置挡流板,这样,在倒浆过程中,当桶体内的浆体存在顺着出浆口沿桶体的外侧壁流动的趋势时,该挡流板可以阻隔或改变其流动的方向,从而有效解决浆体沿桶体外侧壁流下的问题,避免了浆体粘附到桶体的外侧壁或滴落到其它器具上,降低了清理难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桶体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开口端设置有向所述内壳的外侧壁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向所述内壳的底壁延伸的挡边;外壳,套设在所述内壳外,并与所述内壳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外壳的侧壁的上端面与所述挡边的下端面相贴合;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间隙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桶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的开口端处设置有翻边,翻边上设置有挡边,该挡边搭接在外壳的侧壁的顶端,并和外壳的侧壁的上端面相贴合,以保证内壳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性,其中,桶体还包括设置在内壳与外壳间隙内的密封圈,该密封圈套设在内壳的外壁面上,通过该密封圈可以对内壳与外壳起支撑作用,防止内壳与外壳之间由于挤压而发生变形,保证内壳与外壳的相对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边上开设有缺口,所述挡流板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缺口内,所述挡流板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外壳;其中,所述挡流板的第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间隙内,并通过所述密封圈压紧在所述间隙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挡边的端部设置有缺口,通过使挡流板的第一端插入至该缺口内,可以将挡流板安装在桶体的外侧壁上,进而通过挡流板实现阻隔或改变浆体的流动方向,具体地,挡流板的外壁面分别与缺口的内壁面和外壳的上端面相贴合,这样,可以保证挡流板与缺口配合处的密封性,避免浆体流入到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内,保证烹饪器具使用的可靠性,其中,在挡流板的第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固定部,该固定部伸入至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内,通过密封圈将固定部压紧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内,以对挡流板进行固定,保证挡流板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由所述挡流板的端部向所述翻边的方向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与所述挡边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密封圈的外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固定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端部向所述内壳的侧壁方向折弯形成,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与所述翻边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密封圈的上壁面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具体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密封圈的上端部分伸入到第一固定部与内壳之间,通过该密封圈的支撑作用,将第一固定部压紧在挡边的内壁面上,从而限制挡流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同时,该密封圈将第二固定部压紧在翻边的内壁面上,从而限制挡流板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这样,便实现将固定部固定在外壳与内壳之间的间隙内,进而实现挡流板的固定,该技术方案,不仅可以进一步保证挡流板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对挡边起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挡边由于受到挤压而产生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流板由所述挡边的下端部向所述外壳外折弯形成;其中,所述挡流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外壳的侧壁的上端面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使外壳的上端部折弯形成挡流板,可以使得挡流板与挡边即为一体式成型,这样,既保证了挡流板与挡边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内壳的加工难度,提高了内壳的生产效率。其中,通过使折弯成型后的挡流板的下端面与外壳的侧壁的上端面相贴合,可以保证挡流板与外壳的侧壁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倒浆时浆体流进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内,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使用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流板由所述外壳的上端部向所述外壳外折弯形成,其中,所述挡流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挡边的下端面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使外壳的上端部折弯形成挡流板,可以使得挡流板与外壳为一体式成型,这样,既保证了挡流板与外壳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外壳的加工难度,提高了外壳的生产效率。其中,通过使折弯成型后的挡流板的上端面与挡边的下端面相贴合,可以保证挡流板与挡边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倒浆时浆体流进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内,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使用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的上端部上设置有向所述外壳外延伸的横筋,其中,所述横筋为所述挡流板;所述外壳的上端部向所述翻边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间隙内,并由所述密封圈压紧在所述间隙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外壳的上端部上设置有横筋,该横筋即为挡流板,其中,在外壳的上端部上还设置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伸入至外壳与内壳之间的间隙内,具体地,该延伸部的一侧与挡边的内壁面相贴合,该延伸部的另一侧与密封圈的外壁面相贴合,这样,通过密封圈的支撑作用,可以防止外壳受挤压而发生变形,尤其是针对塑料外壳,从而有效保证外壳与挡流板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流板与所述桶体的外侧壁呈一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90°至150°;所述挡流板在所述桶体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出浆口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优选地,挡流板与桶体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在90°至150°范围内,其中,由于在倒浆时,浆体可能沿挡边和挡流板流下,导致浆体粘附在挡边和挡流板的连接处,通过使挡流板与桶体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可以方便用户对挡边和挡流板连接的位置进行清洁,通过使挡流板与桶体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150°,可以防止浆体沿挡流板流到桶体的外侧壁上,从而有效保证挡流板的挡流作用。另外,通过使挡流板在桶体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出浆口的宽度,也可以有效防止浆体沿桶体的外侧壁流下,保证挡流板的挡流作用,具体地,挡流板在桶体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为2毫米至7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桶体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所述外壳;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内壳;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内壳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旋入至所述螺纹孔内,通过旋拧所述连接件,以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内壳相对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底座上设置安装槽,内壳的底壁上设置安装柱,通过使连接件穿过安装槽底壁上的通孔与安装柱上的螺纹孔相配合,以实现底座与内壳的连接,具体地,该连接件为紧固螺钉,其中,通过旋拧连接件,可以使底座与内壳相对远离或靠近运动,当底座与内壳相对靠近运动时,可以使得挡边的下端面压紧在外壳的侧壁的上端面上以及使得挡流板与外壳的侧壁或挡边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保证桶体整体的密封性;当底座与内壳相对远离运动时,可以将内壳从底座上拆卸下来,且拆卸方便、简单,其中,优选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可以更好地支撑内壳,也可以更好地保证桶体整体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内壳的底壁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垫,该支撑垫套设在安装柱的外部,具体地,该支撑垫为硅胶支撑垫,通过该支撑垫即可以对内壳和底座起支撑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内壳向底座传递的热量,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底座产生变形。
进一步地,底座上的安装槽内还设置有隔热垫,具体地,该隔热垫与安装槽的内壁面相贴合,连接件依次穿过隔热垫与安装槽上的通孔与安装柱上的螺纹孔相配合,通过该隔热垫可以防止连接件的温度传递至底座,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底座产生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为豆浆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为豆浆机,但并不限于豆浆机,也可以为其它带有桶类结构的烹饪器具,如榨汁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倒浆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桶体,102出浆口,104内壳,1042翻边,1044挡边,1046安装柱,106外壳,1062延伸部,108密封圈,110间隙,112底座,1122安装槽,114连接件,116手柄,118支撑垫,120隔热垫,20挡流板,202固定部,2022第一固定部,2024第二固定部,30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桶体10,桶体10上设置有出浆口102;挡流板20,设置在桶体10的外侧壁上,且挡流板20位于出浆口102的下方靠近出浆口102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桶体10的开口端具有出浆口102,其中,通过在出浆口102的下方靠近出浆口102的位置设置挡流板20,这样,在倒浆过程中,当桶体10内的浆体30存在顺着出浆口102沿桶体10的外侧壁流动的趋势时,该挡流板20可以阻隔或改变其流动的方向,从而有效解决浆体30沿桶体10外侧壁流下的问题,避免了浆体30粘附到桶体10的外侧壁或滴落到其它器具上,降低了清理难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桶体10包括:内壳104,内壳104的开口端设置有向内壳104的外侧壁延伸的翻边1042,翻边1042上设置有向内壳104的底壁延伸的挡边1044;外壳106,套设在内壳104外,并与内壳104之间具有间隙110,且外壳106的侧壁的上端面与挡边1044的下端面相贴合;密封圈108,设置在间隙1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桶体10包括内壳104和外壳106,内壳104的开口端处设置有翻边1042,翻边1042上设置有挡边1044,该挡边1044搭接在外壳106的侧壁的顶端,并和外壳106的侧壁的上端面相贴合,以保证内壳104与外壳106之间的密封性,其中,桶体10还包括设置在内壳104与外壳106间隙110内的密封圈108,该密封圈108套设在内壳104的外壁面上,通过该密封圈108可以对内壳104与外壳106起支撑作用,防止内壳104与外壳106之间由于挤压而发生变形,保证内壳104与外壳106的相对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挡边1044上开设有缺口,挡流板20的第一端插入缺口内,挡流板20的第二端伸出外壳106;其中,挡流板20的第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固定部202,固定部202位于间隙110内,并通过密封圈108压紧在间隙1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挡边1044的端部设置有缺口,通过使挡流板20的第一端插入至该缺口内,可以将挡流板20安装在桶体10的外侧壁上,进而通过挡流板20实现阻隔或改变浆体30的流动方向,具体地,挡流板20的外壁面分别与缺口的内壁面和外壳106的上端面相贴合,这样,可以保证挡流板20与缺口配合处的密封性,避免浆体30流入到内壳104与外壳106之间的间隙110内,保证烹饪器具使用的可靠性,其中,在挡流板20的第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固定部202,该固定部202伸入至内壳104与外壳106之间的间隙110内,通过密封圈108将固定部202压紧在内壳104与外壳106之间的间隙110内,以对挡流板20进行固定,保证挡流板20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固定部202包括第一固定部2022和第二固定部2024;其中,第一固定部2022由挡流板20的端部向翻边1042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一固定部2022的一侧与挡边1044的内壁面相贴合,第一固定部2022的另一侧与密封圈108的外壁面相贴合;第二固定部2024由第一固定部2022的端部向内壳104的侧壁方向折弯形成,第二固定部2024的一侧与翻边1042的内壁面相贴合,第二固定部2024的另一侧与密封圈108的上壁面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具体地,固定部202包括第一固定部2022和第二固定部2024,其中,密封圈108的上端部分伸入到第一固定部2022与内壳104之间,通过该密封圈108的支撑作用,将第一固定部2022压紧在挡边1044的内壁面上,从而限制挡流板20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同时,该密封圈108将第二固定部2024压紧在翻边1042的内壁面上,从而限制挡流板20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这样,便实现将固定部202固定在外壳106与内壳104之间的间隙110内,进而实现挡流板20的固定,该技术方案,不仅可以进一步保证挡流板20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对挡边1044起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挡边1044由于受到挤压而产生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挡流板20由挡边1044的下端部向外壳106外折弯形成;其中,挡流板20的下端面与外壳106的侧壁的上端面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使外壳106的上端部折弯形成挡流板20,可以使得挡流板20与挡边1044即为一体式成型,这样,既保证了挡流板20与挡边1044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内壳104的加工难度,提高了内壳104的生产效率。其中,通过使折弯成型后的挡流板20的下端面与外壳106的侧壁的上端面相贴合,可以保证挡流板20与外壳106的侧壁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倒浆时浆体30流进内壳104与外壳106之间的间隙110内,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使用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挡流板20由外壳106的上端部向外壳106外折弯形成,其中,挡流板20的上端面与挡边1044的下端面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使外壳106的上端部折弯形成挡流板20,可以使得挡流板20与外壳106为一体式成型,这样,既保证了挡流板20与外壳106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外壳106的加工难度,提高了外壳106的生产效率。其中,通过使折弯成型后的挡流板20的上端面与挡边1044的下端面相贴合,可以保证挡流板20与挡边1044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倒浆时浆体30流进内壳104与外壳106之间的间隙110内,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使用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9和图10所示,外壳106的上端部上设置有向外壳106外延伸的横筋,其中,横筋为挡流板20;外壳106的上端部向翻边1042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1062,延伸部1062位于间隙110内,并由密封圈108压紧在间隙1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外壳106的上端部上设置有横筋,该横筋即为挡流板20,其中,在外壳106的上端部上还设置有延伸部1062,该延伸部1062伸入至外壳106与内壳104之间的间隙110内,具体地,该延伸部1062的一侧与挡边1044的内壁面相贴合,该延伸部1062的另一侧与密封圈108的外壁面相贴合,这样,通过密封圈108的支撑作用,可以防止外壳106受挤压而发生变形,尤其是针对易变形的塑料外壳106或其它非金属外壳106,从而有效保证外壳106与挡流板20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挡流板20与桶体10的外侧壁呈一预设角度,预设角度为90°至150°;挡流板20在桶体10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出浆口102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优选地,挡流板20与桶体10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在90°至150°范围内,其中,由于在倒浆时,浆体30可能沿挡边1044和挡流板20流下,导致浆体30粘附在挡边1044和挡流板20的连接处,通过使挡流板20与桶体10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可以方便用户对挡边1044和挡流板20连接的位置进行清洁,通过使挡流板20与桶体10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150°,可以防止浆体30沿挡流板20流到桶体10的外侧壁上,从而有效保证挡流板20的挡流作用。另外,通过使挡流板20在桶体10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出浆口102的宽度,也可以有效防止浆体30沿桶体10的外侧壁流下,保证挡流板20的挡流作用,具体地,挡流板20在桶体10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为2毫米至7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桶体10还包括:底座112,底座112上安装有外壳106;连接件114,用于连接底座112与内壳104;其中,底座112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1122,安装槽1122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内壳104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柱1046,安装柱1046上设置有螺纹孔,连接件114穿过通孔旋入至螺纹孔内,通过旋拧连接件114,以使底座112与内壳104相对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底座112上设置安装槽1122,内壳104的底壁上设置安装柱1046,通过使连接件114穿过安装槽1122底壁上的通孔与安装柱1046上的螺纹孔相配合,以实现底座112与内壳104的连接,具体地,该连接件114为紧固螺钉,其中,通过旋拧连接件114,可以使底座112与内壳104相对远离或靠近运动,当底座112与内壳104相对靠近运动时,可以使得挡边1044的下端面压紧在外壳106的侧壁的上端面上以及使得挡流板20与外壳106的侧壁或挡边1044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保证桶体10整体的密封性;当底座112与内壳104相对远离运动时,可以将内壳104从底座112上拆卸下来,且拆卸方便、简单,其中,优选地,连接件1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114可以更好地支撑内壳104,也可以更好地保证桶体10整体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内壳104的底壁与底座112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垫118,该支撑垫118套设在安装柱1046的外部,具体地,该支撑垫118为硅胶支撑垫118,通过该支撑垫118即可以对内壳104和底座112起支撑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内壳104向底座112传递的热量,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底座112产生变形。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底座112上的安装槽1122内还设置有隔热垫120,具体地,该隔热垫120与安装槽1122的内壁面相贴合,连接件114依次穿过隔热垫120与安装槽1122上的通孔与安装柱1046上的螺纹孔相配合,通过该隔热垫120可以防止连接件114的温度传递至底座112,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底座112产生变形。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桶体1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便于用户握持和移动烹饪器具的手柄1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烹饪器具为豆浆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为豆浆机,但并不限于豆浆机,也可以为其它带有桶类结构的烹饪器具,如榨汁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上设置有出浆口;
挡流板,设置在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挡流板位于所述出浆口的下方靠近所述出浆口的位置处,其中,
所述桶体包括:
内壳,所述内壳的开口端设置有向所述内壳的外侧壁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向所述内壳的底壁延伸的挡边;
外壳,套设在所述内壳外,并与所述内壳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外壳的侧壁的上端面与所述挡边的下端面相贴合;
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边上开设有缺口,所述挡流板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缺口内,所述挡流板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外壳;
其中,所述挡流板的第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间隙内,并通过所述密封圈压紧在所述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由所述挡流板的端部向所述翻边的方向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与所述挡边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密封圈的外壁面相贴合;
所述第二固定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端部向所述内壳的侧壁方向折弯形成,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与所述翻边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密封圈的上壁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流板由所述挡边的下端部向所述外壳外折弯形成;
其中,所述挡流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外壳的侧壁的上端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流板由所述外壳的上端部向所述外壳外折弯形成;
其中,所述挡流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挡边的下端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上端部上设置有向所述外壳外延伸的横筋,其中,所述横筋为所述挡流板;
所述外壳的上端部向所述翻边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间隙内,并由所述密封圈压紧在所述间隙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流板与所述桶体的外侧壁呈一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90°至150°;
所述挡流板在所述桶体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出浆口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还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所述外壳;
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内壳;
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内壳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旋入至所述螺纹孔内,通过旋拧所述连接件,以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内壳相对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豆浆机。
CN201620027051.8U 2016-01-11 2016-01-11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5514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7051.8U CN205514218U (zh) 2016-01-11 2016-01-1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7051.8U CN205514218U (zh) 2016-01-11 2016-01-11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14218U true CN205514218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63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27051.8U Active CN205514218U (zh) 2016-01-11 2016-01-11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142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8677A (zh) * 2018-07-25 2020-08-14 张莉 一种自洁式混合榨汁机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8677A (zh) * 2018-07-25 2020-08-14 张莉 一种自洁式混合榨汁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28677B (zh) * 2018-07-25 2021-04-06 南京溧水高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自洁式混合榨汁机的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02160U (zh) 一种杯体内部结构
CN204698340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5514218U (zh) 烹饪器具
CN205795512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04698326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4670843U (zh) 保温杯
CN204561789U (zh) 榨汁机
CN205562720U (zh) 一种维修方便的线路检测器
CN206371918U (zh) 一种内盖及其烹饪器具
CN209421688U (zh) 一种多功能养生壶
CN201710166U (zh) 一种壶嘴防尘结构
CN205947655U (zh) 咖啡保温冲泡器
CN203693352U (zh) 面盖结构、锅盖及锅具
CN204970827U (zh) 电压力锅和用于电压力锅的内锅
CN205697338U (zh) 可拆洗的煎蛋器
CN209285007U (zh) 养生壶炖盅结构
CN104414492B (zh) 烤箱及其腔体组件
CN204232860U (zh) 一种旋转烹饪电炒锅
CN206137888U (zh) 一种盖板组件上的密封圈、盖板组件、上盖组件和电器
CN207554904U (zh) 一种横向折叠的水龙头
CN206586830U (zh) 烹饪机及其盖体
CN207940705U (zh) 一种面盖结构及其电饭煲
CN201822592U (zh) 旋位锁扣锅
CN219962462U (zh) 壶盖机构及法压壶
CN209569906U (zh) 一种热水器装饰盖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