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12048U -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 Google Patents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12048U
CN205512048U CN201620073578.4U CN201620073578U CN205512048U CN 205512048 U CN205512048 U CN 205512048U CN 201620073578 U CN201620073578 U CN 201620073578U CN 205512048 U CN205512048 U CN 205512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rying pan
feed
pressing pl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35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余良
周捷明
袁海波
滑金杰
江用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200735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12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12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12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属于茶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设置炒制模块和供料模块,炒制模块包括设置在机架中的炒锅,炒锅进料端上配合设置供料模块,炒锅出料端设置出料口,炒锅中部横向穿插设置转轴,转轴连接驱动机构,炒锅与转轴配合处设有调节间隙,转轴上固定设置一组压板和扬料板,炒锅底部设置弹性调节机构和加热板,供料模块包括供料框架、设置在供料框架中的进料皮带和设置在进料皮带上方的一组刺轮,刺轮固定在刺轮连杆上,刺轮连杆一端连接电机,刺轮连杆连接调节螺杆。该装置能够连续不间断投料和不间断制出茶叶,炒锅的上部完全敞开,非常有利水汽的散发,制出的茶叶香气高、色泽鲜亮翠绿,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Description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背景技术
扁形茶炒制机是一种用于完成扁形茶杀青和造型工序的茶叶加工设备,目前比较普及的机器虽然可以实现自动称量、投料、炒制等工序,但只能每次投料10~125克间歇加工,制成的茶叶品质尚可,一般只适合农户少量加工;如果是企业产量比较大,只能大量配置生产工人或额外配置鲜叶输送及分配装置组成生产线,成本都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固定设置炒制模块和供料模块,所述的炒制模块包括设置在机架中的炒锅,所述的炒锅进料端上配合设置供料模块,所述的炒锅出料端设置出料口,所述的炒锅中部横向穿插设置转轴,所述的转轴连接驱动机构,所述的炒锅与转轴配合处设有调节间隙,所述的转轴上固定设置一组压板和扬料板,所述的炒锅底部设置用于调节炒锅和压板间距的弹性调节机构和用于加热的加热板,所述的供料模块包括供料框架、设置在供料框架中的进料皮带和设置在进料皮带上方的一组刺轮,所述的刺轮固定在刺轮连杆上,所述的刺轮连杆一端连接电机,所述的刺轮连杆连接调节螺杆。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底部设置一组调节脚盘。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锅顶部为敞开结构。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上设置一组压板连杆,所述的压板连杆端部固定设置与转轴平行的压板,所述的压板连杆上固定设置扬料板连杆,所述的扬料板连杆端部固定设置扬料板。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柄,所述的调节手柄由设置在机架的支杆支撑,所述的调节手柄一端与设置在机架上的调节定位齿配合,另一端连接压块连杆,所述的压块连杆上固定设置弹簧压块,所述的弹簧压块与炒锅底部之间配合设置压力弹簧。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皮带连接调速电机。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料框架两侧固定设置螺母和滑槽,所述的螺母中螺纹连接调节螺杆,所述的滑槽中设置刺轮连杆,所述的调节螺杆底部与刺轮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两端与压板连杆之间设置角度调节拉簧。
上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型号可根据用户的产量确定,可大可小,不需要配置专门的鲜叶分配装置,可以农户使用,更适合生产量大的企业使用,并且连续不间断投料和不间断制出茶叶,炒锅的上部完全敞开,非常有利水汽的散发,制出的茶叶香气高、色泽鲜亮翠绿,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与现有的扁形茶炒制机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通过调速电机调节进料皮带的送料速度和调节螺杆调节刺轮的高度,调节投叶量;实现连续不间断供料和连续不间断出茶(以往设备是一锅一锅地炒制),工效高、产量大,可以单机生产,更适合在连续化生产线的应用。
2、压板高度是固定的,通过调压手柄调节炒锅与压板的间隙,从而调节炒制茶叶时压力,炒锅越高,锅底和压板之间的距离越小,则压力越大。
3、只需要通过调节脚盘调整炒锅的倾角,就可以调节茶叶在锅炒制时间,由于重力的作用,倾角越大则炒制时间越短;倾角越小,则茶叶在锅中的炒制时间越长,非常方便,只要不间断地供料,就可以不间断的炒制,并不间断的出。
4、炒锅上部完全敞开,炒制区没有遮挡光线,非常便于观察茶叶色泽,更有利于水汽的散发,所制的茶叶色泽特别鲜亮,香气更好。
5、压板两端与压板连杆之间设置角度调节拉簧,通过调节两端拉簧拉力差,就可以调节压板与炒锅之间的角度。压板与炒锅的角度越大,所炒制的茶叶越紧直,压板与炒锅的角度越小,则炒制的茶叶就越宽扁。
6、跟据生产量,型号可大可小,大产量生产线也只需一台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螺杆;2-进料皮带;3-供料框架;4-压板;5-角度调节拉簧;6-压板连杆;7-机架;8-加热板;9-扬料板;10-扬料板连杆;11-调节脚盘;12-支杆;13-调节定位齿;14-调节手柄;15-压力弹簧;16-转轴;17-炒锅;18-调速电机;19-电机;20-螺母;21-刺轮;22-刺轮连杆;23-弹簧压块;24-压块连杆;25-驱动机构;2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包括机架7,机架7上固定设置炒制模块和供料模块。炒制模块用于炒制扁形茶,供料模块用于进料。
炒制模块包括设置在机架7中的炒锅17。炒锅17顶部为敞开结构,便于观察茶叶色泽,更有利于水汽的散发,所制的茶叶色泽特别鲜亮,香气更好。炒锅17进料端上配合设置供料模块,炒锅17出料端设置出料口26。炒锅17中部横向穿插设置转轴16,转轴16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7上。转轴16连接驱动机构25,由驱动机构25驱动转轴16转动。转轴16上固定设置一组压板4和扬料板9,压板4用于炒制茶叶,扬料板9用于将压板4压过还留在炒锅17锅底的茶叶在锅中刮净扬起,以更充分地散发水分,保持茶叶鲜亮翠绿的色泽。压板4和扬料板9具体的设置方式为:转轴16上设置一组与转轴16垂直的压板连杆6,压板连杆6端部固定设置与转轴16平行的压板4,在压板连杆6上还固定设置扬料板连杆10,扬料板连杆10端部固定设置扬料板9,扬料板9优选为楔形板。作为优选结构,转轴16上对称设置两块压板4。炒锅17与转轴16配合处设有调节间隙,这样转轴16转动而不带用炒锅17,同时也便于调节压板4与炒锅17之间的间隙,从而以便调整压板4炒茶时的压力。压板4两端与压板连杆6之间设置角度调节拉簧5。通过角度调节拉簧5与炒锅的角度,就可以炒制出不同宽扁和紧直度的茶叶,调节角度越大所炒制的茶叶越紧直,调节角度越小所炒制的茶叶越宽扁。炒锅17底部设置用于加热的加热板8,加热板8具体固定设置在炒锅17底部外壁,温度通过温控仪自动控制。
炒锅17底部还设置用于调节炒锅17和压板4间距的弹性调节机构。弹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柄14,调节手柄14由设置在机架7的支杆12支撑,调节手柄14一端与设置在机架7上的调节定位齿13配合,调节定位齿13上设有不同高度的定位齿,另一端连接压块连杆24,压块连杆24上固定设置弹簧压块23,弹簧压块23与炒锅17底部之间配合设置压力弹簧15,当加压时由于压力弹簧15的缓冲作用,可以使压板4在压茶炒制的过程中,不会将茶叶的茶汁压出,使所炒制的茶叶色泽鲜亮翠绿。利用调节手柄14的杠杆原理,通过调节调节手柄14实现炒锅17的高度,即实现了调节压板4与炒锅17之间的间隙,从而调整压板4炒茶时的压力。
供料模块包括供料框架3,供料框架3两侧固定设置螺母20和滑槽,螺母20中螺纹连接调节螺杆1,滑槽中设置刺轮连杆22,调节螺杆1底部与刺轮连杆22固定连接。刺轮连杆22上固定设置一组刺轮21,刺轮连杆22连接电机19。刺轮21下方配合设置进料皮带2,进料皮带2连接调速电机18。通过调节螺杆1可实现刺轮21与进料皮带2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投叶量的控制。
机架7底部还设置一组调节脚盘11。通过调节脚盘调节炒锅的倾角就可以调节茶叶炒制时间,由于重力的作用,倾角越大则炒制时间越短;倾角越小,则茶叶在锅中的炒制时间越长,非常方便。

Claims (8)

1.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包括机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7)上固定设置炒制模块和供料模块,所述的炒制模块包括设置在机架(7)中的炒锅(17),所述的炒锅(17)进料端上配合设置供料模块,所述的炒锅(17)出料端设置出料口(26),所述的炒锅(17)中部横向穿插设置转轴(16),所述的转轴(16)连接驱动机构(25),所述的炒锅(17)与转轴(16)配合处设有调节间隙,所述的转轴(16)上固定设置一组压板(4)和扬料板(9),所述的炒锅(17)底部设置用于调节炒锅(17)和压板(4)间距的弹性调节机构和用于加热的加热板(8),所述的供料模块包括供料框架(3)、设置在供料框架(3)中的进料皮带(2)和设置在进料皮带(2)上方的一组刺轮(21),所述的刺轮(21)固定在刺轮连杆(22)上,所述的刺轮连杆(22)一端连接电机(19),所述的刺轮连杆(22)连接调节螺杆(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7)底部设置一组调节脚盘(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锅(17)顶部为敞开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16)上设置一组压板连杆(6),所述的压板连杆(6)端部固定设置与转轴(16)平行的压板(4),所述的压板连杆(6)上固定设置扬料板连杆(10),所述的扬料板连杆(10)端部固定设置扬料板(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柄(14),所述的调节手柄(14)由设置在机架(7)的支杆(12)支撑,所述的调节手柄(14)一端与设置在机架(7)上的调节定位齿(13)配合,另一端连接压块连杆(24),所述的压块连杆(24)上固定设置弹簧压块(23),所述的弹簧压块(23)与炒锅(17)底部之间配合设置压力弹簧(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皮带(2)连接调速电机(1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料框架(3)两侧固定设置螺母(20)和滑槽,所述的螺母(20)中螺纹连接调节螺杆(1),所述的滑槽中设置刺轮连杆(22),所述的调节螺杆(1)底部与刺轮连杆(22)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4)两端与压板连杆(6)之间设置角度调节拉簧(5)。
CN201620073578.4U 2016-01-26 2016-01-26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Active CN205512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3578.4U CN205512048U (zh) 2016-01-26 2016-01-26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3578.4U CN205512048U (zh) 2016-01-26 2016-01-26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12048U true CN205512048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3578.4U Active CN205512048U (zh) 2016-01-26 2016-01-26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120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0949A (zh) * 2017-03-16 2017-06-30 佛山市高明区艾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莓茶炒茶机
CN110178925A (zh) * 2019-07-12 2019-08-30 旺苍县高阳碧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扁形茶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0949A (zh) * 2017-03-16 2017-06-30 佛山市高明区艾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莓茶炒茶机
CN110178925A (zh) * 2019-07-12 2019-08-30 旺苍县高阳碧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扁形茶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2947A (zh)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CN205512048U (zh) 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CN205794708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卤水浓度的卤制装置
CN204426551U (zh) 一种连续化黑茶压制生产线
CN104605030B (zh) 热力驱动式豆腐压榨装置
CN202145848U (zh) 茶叶自动萎凋设备
CN206101482U (zh) 一种自动炒茶机
CN208411071U (zh) 一种织布印花压平装置
CN213955891U (zh) 一种茶叶晾晒装置
CN211590655U (zh) 一种定量布料装置
CN209573161U (zh) 一种红瓜子生产用炒制装置
CN206518075U (zh) 一种仿手工茶叶摇青装置
CN108559796A (zh) 冰糖生产压块装置
CN201029406Y (zh) 全自动连续茶叶炒干辉干提香机
CN205695564U (zh) 一种脐橙皮快速烘干装置
CN208962750U (zh) 一种竹木制品压烫机
CN207210377U (zh) 一种两段式酒糟自动上甑装置
CN208395062U (zh) 一种翡翠加工用智能蜡锅
CN202009667U (zh) 整体式全自动制茶机
CN206454870U (zh) 一种玻璃杯uv粘合机
CN201710177U (zh) 一种煎饼鏊
CN206980848U (zh) 一种面粉生产用制粉装置
CN207509806U (zh) 一种板控压力器
CN207100322U (zh) 一种无死角全自动揉面机
CN108552951A (zh) 一种多功能煮咖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