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5791U - 高效复合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高效复合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5791U
CN205505791U CN201620096408.8U CN201620096408U CN205505791U CN 205505791 U CN205505791 U CN 205505791U CN 201620096408 U CN201620096408 U CN 201620096408U CN 205505791 U CN205505791 U CN 205505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oval
radiating
header
sprea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964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QUANZHONG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QUANZHONG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QUANZHONG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QUANZHONG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964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05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5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579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复合散热器,包括上联箱、下联箱,所述上联箱与下联箱通过散热芯管连接,在散热芯管外侧套装有主体散热管,在上联箱上设有上罩,在主体散热管的外侧设有下端开口的下罩,所述上罩的下端部与下罩上端部连接、在连接部位形成密封连接,上联箱的一端的热源进口与热进水口连接、另一端设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一侧的下联箱的回水口与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散热芯管采用在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椭圆形的椭圆形芯管,所述主体散热管采用与椭圆形散热芯管相配合的椭圆形散热管。本实用新型造型美观,安装拆卸及维修方便,通过相配合的椭圆形芯管及椭圆形散热管结,热循环效率高,提高了热利用率,实现了散热快速、均衡的目的。

Description

高效复合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复合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一般采用辐射和对流方式实现与周围空间介质的热量交换,由于散热器本身的结构及外部防护罩的限制,容易出现散热器的热辐射和对流效果差,导致热循环的效率低,不能够满足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温度要求,增加了热能的无效损耗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复合散热器;本实用新型造型美观,安装拆卸及维修方便,通过采用相配合的椭圆形芯管及椭圆形散热管结构,散热速度快、热循环效率高,提高了热利用率,实现了散热快速、均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复合散热器,包括上联箱、下联箱,所述上联箱与下联箱通过散热芯管连接,在散热芯管外侧套装有主体散热管,在上联箱上设有上罩,在主体散热管的外侧设有下端开口的下罩,所述上罩的下端部与下罩上端部连接、在连接部位形成密封连接,上罩与下罩形成底部设有进气口、上部设有出气口的热气体对流循环通道,上联箱的一端的热源进口与热进水口连接、另一端设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一侧的下联箱的回水口与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散热芯管采用在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椭圆形的椭圆形芯管,所述主体散热管采用与椭圆形散热芯管相配合的椭圆形散热管。
所述上罩包括联箱后侧的垂直散热板、前侧的向室内倾斜的倾斜散热板、上侧的水平散热板一,水平散热板一上设有散热孔,垂直散热板与上联箱后侧之间设有水平散热板二,水平散热板二的高度低于水平散热板一的高度,所述水平散热板二的后端与垂直散热板内侧连接,水平散热板二的前端与和上联箱后侧相配合的后弧形曲面下端连接,后弧形曲面上端与水平散热板一的后端连接,所述水平散热板二在靠近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与上罩内部连通的垂直散热孔一;所述倾斜散热面上设有与上罩内部连通的垂直于倾斜散热面的多个散热孔二,倾斜散热面上部与和上联箱前侧相配合的前弧形曲面下端连接,前弧形曲面上端与水平散热板一的内侧连接,同时所述前弧形曲面与倾斜散热面二连接,所述倾斜散热面二与水平散热板一通过外凸的过渡弧形面连接。
所述椭圆形散热管在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内曲面与椭圆形散热管的长轴方向的外曲面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下罩的前部及后部采用梯形截面结构。
所述梯形截面结构的两倾斜面的外侧设有辐射翼。
所述椭圆形散热芯管靠近长轴两端的外曲面上设有辐射翼,在弧形凸起的外端设有凸起辐射翼。
所述上罩的垂直散热板在高于水平散热板二上端面位置设有向上联箱一侧倾斜的弧形导热板,所述弧形导热板顶部高度不低于上联箱顶部高度,所述水平散热板二的上端面高于上联箱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造型美观,安装拆卸及维修方便,通过相配合的椭圆形芯管及椭圆形散热管结构,散热速度快、热循环效率高,提高了热利用率,实现散热快速、均衡,特别是通过椭圆形散热管在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内曲面与椭圆形散热管的长轴方向的外曲面之间形成垂直方向的空腔,加快向室内方向的对流循环效率和效果。试验证明,通过采用椭圆形结构的主体散热管、椭圆形散热芯管,在同等供水温度下连续不断供热时,椭圆形管道的热能量挥发量明显大于正圆形管道的热能量挥发量,原因是正圆管的直径均匀而且大、造成热量挥发传递缓慢,中间部分的热量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热量释放量受阻,使得单位时间面积放热量少,而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形结构的长轴比正圆形跨度大、短轴壁正圆形跨度小,热能量能够充分挥发释放,单位时间面积放热量多。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向室内倾斜的倾斜散热面,在倾斜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二,一方面起到散热器的防护作用,避免磕碰划伤、对人和物品造成伤害,同时加快向室内方向的对流循环效率和效果,散热效率高,减少由于向墙面方向对流或者垂直向上对流存在的对流效率低、室内下部空间因为对流效率低存在的温升慢的问题。另外,通过外凸的过渡弧形面,也提高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3.通过在上罩后侧的垂直散热板设有高于水平散热板二上端面位置的向上联箱一侧倾斜的弧形导热板,配合水平散热板二在靠近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与上罩内部连通的垂直散热孔一,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温度越来越高、上升速度越来越快,一方面通过垂直对流保证从散热器散发的速度快、效率高,同时通过弧形导热板的导流作用、使得室内空气形成有效的紊流效果,加快室内低处温度低的空气在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内的循环流动速度,同时也能够加快整个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动速度,使得热空气与凉空气更有效地混合和传热,能够更有效地将散热器的热量及时地对流到室内的空间,尽快达到室内空气温度平衡,增加热量循环流动换热效率,提高热能的循环和利用率避免热空气直接上升流动存在的紊流效果差、以及室内空气整体流动性差存在的室内温度不平衡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平衡的问题。
4.通过在下罩的前部及后部采用近似梯形截面结构,在梯形截面结构的两倾斜面的外侧设有辐射翼,以及在椭圆形散热芯管靠近长轴两端的外曲面上设有辐射翼,在弧形凸起的外端设有凸起辐射翼。一方面通过梯形结构及外侧的翼片辐射放热、加快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还能够通过后侧梯形结构的垂直通道及前侧的倾斜通道对流放热,同时实现了过辐射方式散热与对流方式散热,能够更迅速地将散热管内的介质热量散发到所需要的空间,散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位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效复合散热器,包括上联箱1、下联箱3,所述上联箱与下联箱通过散热芯管5连接,在散热芯管5外侧套装有主体散热管2,在上联箱1上设有上罩4,在主体散热管2的外侧设有下端开口的下罩9,所述上罩4的下端部与下罩9上端部连接、在连接部位形成密封连接,上罩4与下罩9形成底部设有进气口、上部设有出气口的热气体对流循环通道,上联箱的一端的热源进口6与热进水口连接、另一端设有放气阀7,所述放气阀7一侧的下联箱的回水口8与回水管道连接、另一侧通过丝堵11密封,所述散热芯管5采用在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椭圆形的椭圆形芯管,所述相配合的椭圆形散热管21。本实用新型造型美观,安装拆卸及维修方便,通过椭圆形芯管及椭圆形散热管21,实现散热快速、均衡。
以椭圆长轴为50mm、短轴25mm为例,其周长为114.15mm,同样周长的正圆管的直径为36.354mm,通过采用椭圆形结构的主体散热管2、椭圆形散热芯管,在同等供水温度下连续不断供热时,椭圆形管道的热能量挥发量是正圆形管道的1.38倍,这是由于正圆管的直径均匀而且大、造成热量挥发传递缓慢,中间部分的热量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热量释放量受阻,使得单位时间面积放热量少,而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形结构的长轴比正圆形跨度大、短轴壁正圆形跨度小,热能量能够充分挥发释放,单位时间面积放热量多。
所述椭圆形散热管在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的弧形凸起22,所述弧形凸起的内曲面与椭圆形散热管的长轴方向的外曲面之间形成空腔10。
以散热器在室内空间为例,靠近墙面的一侧为后侧、远离墙面的一侧为前侧,所述上罩包括联箱后侧的垂直散热板50、前侧的向室内倾斜的倾斜散热板43、上侧的水平散热板一46,水平散热板一46上设有散热孔,垂直散热板与上联箱后侧之间设有水平散热板二41,水平散热板二41的高度低于水平散热板一的高度,所述水平散热板二41的后端与垂直散热板50内侧连接,水平散热板二41的前端与和上联箱后侧相配合的后弧形曲面47下端连接,后弧形曲面47上端与水平散热板一46的后端连接,所述水平散热板二41在靠近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与上罩内部连通的垂直散热孔一42;所述倾斜散热面43上设有与上罩内部连通的垂直于倾斜散热面的多个散热孔二44,倾斜散热面43上部与和上联箱前侧相配合的前弧形曲面45下端连接,前弧形曲面45上端与水平散热板一46的内侧连接,同时所述前弧形曲面45与倾斜散热面二48连接,所述倾斜散热面二48与水平散热板一46通过外凸的过渡弧形面49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罩结构紧凑、可靠,散热效率高,通过设置向室内倾斜的倾斜散热面,在倾斜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二44,一方面起到散热器的防护作用,避免磕碰划伤、对人和物品造成伤害,同时加快向室内方向的对流循环效率和效果,减少由于向墙面方向对流或者垂直向上对流存在的对流效率低、室内下部空间因为对流效率低存在的温升慢的问题。另外,通过外凸的过渡弧形面49,也提高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所述下罩9的前部及后部采用近似梯形截面结构92。在梯形截面结构92的两倾斜面的外侧设有辐射翼91。
在椭圆形散热管靠近长轴两端的外曲面上设有辐射翼94,在弧形凸起的外端设有凸起辐射翼93,在短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中间连接板95,所述中间连接板95的外侧与垂直散热板50内侧连接、内侧与椭圆形散热管短轴方向的外曲面连接。
所述上罩4的垂直散热板50在高于水平散热板二41上端面位置设有向上联箱一侧倾斜的弧形导热板40,所述弧形导热板40顶部高度不低于上联箱顶部高度,所述水平散热板二41的上端面高于上联箱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高度。
通过在上罩4后侧的垂直散热板50设有高于水平散热板二41上端面位置的向上联箱一侧倾斜的弧形导热板40,配合水平散热板二41在靠近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与上罩内部连通的垂直散热孔一42,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温度越来越高、上升速度越来越快,一方面通过垂直对流保证从散热器散发的速度快、效率高,同时通过弧形导热板40的导流作用、使得室内空气形成有效的紊流效果,加快室内低处温度低的空气在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内的循环流动速度,同时也能够加快整个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动速度,增加热量循环流动换热效率,使得热空气与凉空气更有效地混合和传热,尽快达到室内空气温度平衡,避免热空气直接上升流动存在的紊流效果差、以及室内空气整体流动性差存在的室内温度不平衡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平衡的问题。
通过在下罩9的前部及后部采用近似梯形截面结构92,在梯形截面结构92的两倾斜面的外侧设有辐射翼91,以及在椭圆形散热芯管靠近长轴两端的外曲面上设有辐射翼94,在弧形凸起的外端设有凸起辐射翼93。一方面通过梯形结构及外侧的翼片辐射放热,还能够通过后侧梯形结构的垂直通道及前侧的倾斜通道对流放热,同时实现了过辐射方式散热与对流方式散热,能够更迅速地将散热管内的介质热量散发到所需要的空间,散热效率高。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高效复合散热器,包括上联箱、下联箱,所述上联箱与下联箱通过散热芯管连接,在散热芯管外侧套装有主体散热管,其特征是,在上联箱上设有上罩,在主体散热管的外侧设有下端开口的下罩,所述上罩的下端部与下罩上端部连接、在连接部位形成密封连接,上罩与下罩形成底部设有进气口、上部设有出气口的热气体对流循环通道,上联箱的一端的热源进口与热进水口连接、另一端设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一侧的下联箱的回水口与回水管道连接,所述散热芯管采用在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椭圆形的椭圆形芯管,所述主体散热管采用与椭圆形散热芯管相配合的椭圆形散热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上罩包括联箱后侧的垂直散热板、前侧的向室内倾斜的倾斜散热板、上侧的水平散热板一,水平散热板一上设有散热孔,垂直散热板与上联箱后侧之间设有水平散热板二,水平散热板二的高度低于水平散热板一的高度,所述水平散热板二的后端与垂直散热板内侧连接,水平散热板二的前端与和上联箱后侧相配合的后弧形曲面下端连接,后弧形曲面上端与水平散热板一的后端连接,所述水平散热板二在靠近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与上罩内部连通的垂直散热孔一;所述倾斜散热面上设有与上罩内部连通的垂直于倾斜散热面的多个散热孔二,倾斜散热面上部与和上联箱前侧相配合的前弧形曲面下端连接,前弧形曲面上端与水平散热板一的内侧连接,同时所述前弧形曲面与倾斜散热面二连接,所述倾斜散热面二与水平散热板一通过外凸的过渡弧形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高效复合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椭圆形散热管在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内曲面与椭圆形散热管的长轴方向的外曲面之间形成空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下罩的前部及后部采用梯形截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复合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梯形截面结构的两倾斜面的外侧设有辐射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散热器,其特征是,在椭圆形散热芯管靠近长轴两端的外曲面上设有辐射翼,在弧形凸起的外端设有凸起辐射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上罩的垂直散热板在高于水平散热板二上端面位置设有向上联箱一侧倾斜的弧形导热板,所述弧形导热板顶部高度不低于上联箱顶部高度,所述水平散热板二的上端面高于上联箱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高度。
CN201620096408.8U 2016-01-29 2016-01-29 高效复合散热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05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6408.8U CN205505791U (zh) 2016-01-29 2016-01-29 高效复合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6408.8U CN205505791U (zh) 2016-01-29 2016-01-29 高效复合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5791U true CN205505791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4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96408.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05791U (zh) 2016-01-29 2016-01-29 高效复合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57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7008A (zh) * 2016-01-29 2016-05-04 济南泉中鑫建材有限公司 高效复合散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7008A (zh) * 2016-01-29 2016-05-04 济南泉中鑫建材有限公司 高效复合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5847A (zh) 烹饪装置
CN207094266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led线条灯
CN205505791U (zh) 高效复合散热器
WO2020244505A1 (zh) 电暖器
CN209201434U (zh)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底板
CN105547008B (zh) 高效复合散热器
CN205919283U (zh) Led灯自呼吸对流散热壳体
CN109860134A (zh) 一种强化散热导流装置及散热模块
CN207281692U (zh) 水冷散热装置
CN207261103U (zh) 高效节能汽车散热器
CN205372274U (zh) 一种水冷散热的隧道用led照明系统
CN106546109A (zh) 一种可拆卸式快速制热加湿除尘散热器
CN208459959U (zh) 用于计算机机箱侧面的风冷装置
CN209845607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led显示屏
CN209181065U (zh) 外壳导热辐射散热器
CN203323239U (zh) 新型暖气散热装置
CN207921909U (zh) 射灯
CN208312323U (zh) 一种螺旋式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led灯
CN208296282U (zh) 一种带有喷嘴的散热系统
CN208226297U (zh) 一种激光模组散热装置
CN207458487U (zh) 一种散热均匀的led显示屏
CN206018793U (zh) 一种立式电暖器
CN219036777U (zh) 一种具有新型热交换器的电取暖器
CN207762673U (zh) 一种易散热舞台灯
CN204201838U (zh) 舞台灯具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8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