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1909U - 射灯 - Google Patents

射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1909U
CN207921909U CN201820358741.0U CN201820358741U CN207921909U CN 207921909 U CN207921909 U CN 207921909U CN 201820358741 U CN201820358741 U CN 201820358741U CN 207921909 U CN207921909 U CN 207921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heat dissipating
light
dissipating ring
s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87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587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1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1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1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灯。该射灯包括:灯头,灯头具有光线射出孔;灯板散热器,灯板散热器固定在灯头内,且灯板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第一散热环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朝向光线射出孔的一侧,散热器本体上设置有灯板,第一散热环环绕灯板,第二散热环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另一侧;辅助散热器,辅助散热器套设在第二散热环的外侧且内部设置有液体散热介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射灯,第一散热环环绕灯板设置,可对灯板的灯光起到汇聚、导向作用,又可以将灯板的热量从前方传递出去,此外第二散热环和辅助散热器可以将灯板传递给散热器本体的热量从后方传递出去,由此解决了灯板散热慢的问题,极大地延长了灯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射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射灯。
背景技术
射灯的灯头内设置有用于发光的灯板,当前普通射灯同质化严重,且灯板持续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容易积聚在灯头内,影响灯板的使用寿命。射灯内常设置散热器来加速热量的散发,但是传统射灯的散热器散热速度低下、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射灯,可以将灯板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灯包括:灯头,所述灯头具有光线射出孔;灯板散热器,所述灯板散热器固定在所述灯头内,且所述灯板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所述第一散热环设置在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面上设置有灯板,且所述第一散热环环绕所述灯板,所述第二散热环设置在所述散热器本体的背离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辅助散热器,所述辅助散热器套设在所述第二散热环的外侧,所述辅助散热器的内部设置有液体散热介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灯,第一散热环环绕灯板设置,一方面可以对灯板的灯光起到汇聚、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灯板的热量从前方传递出去,此外通过设置第二散热环和辅助散热器,可以将灯板传递给散热器本体的热量从后方传递出去。通过在灯板附近设置灯板散热器和辅助散热器,解决了灯板散热较慢的问题,极大地延长了灯板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环的径向尺寸在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可选地,所述辅助散热器为铜扁管散热器,所述辅助散热器的内部具有封闭腔体,所述液体散热介质填充在所述封闭腔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灯板散热器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灯头的内壁面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环与所述灯头,且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第一散热环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的背离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端支撑所述辅助散热器。
具体地,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圆台形本体和圆盘形本体,所述圆台形本体设置在所述圆盘形本体的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环设置在所述圆台形本体的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环设置在所述圆盘形本体的背离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环的外表面与所述圆台形本体的外表面共面,所述第二散热环的外表面与所述圆盘形本体的外表面共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灯头上设置有电线避让槽,所述灯板的电线通过所述电线避让槽与外界电源相连。
可选地,所述电线避让槽为“U”形避让槽,所述“U”形避让槽的开口朝背离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敞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射灯还包括:灯身,所述灯身设置在所述灯头的一侧,所述灯身与所述灯头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辅助散热器与所述灯头之间形成出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灯身的外径大于所述灯头的外径,且所述灯身的内径大于所述灯头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灯头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标尺,所述灯身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标尺,所述第一标尺与所述第二标尺均延伸至所述灯头与所述灯身的邻接处,且所述第一标尺适于与所述第二标尺对齐。
可选地,所述灯身上设置有多个弹性卡扣,多个所述弹性卡扣沿所述灯身的轴线等间距分布。
附图说明
图1是射灯的外部立体示意图;
图2是射灯的内部剖切示意图;
图3是射灯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射灯10、灯头1、光线射出孔11、电线避让槽12、第一标尺13、灯板散热器2、散热器本体21、圆台形本体211、圆盘形本体212、第一散热环22、第二散热环23、散热翅片24、灯板3、辅助散热器4、电线5、灯身6、第二标尺61、进风通道7、出风通道8、弹性卡扣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灯10。
参照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灯10包括:灯头1、灯板散热器2以及辅助散热器4,灯头1具有光线射出孔11,灯板散热器2固定在灯头1内,且灯板散热器2可以包括:散热器本体21、第一散热环22和第二散热环23,第一散热环22设置在散热器本体21的朝向光线射出孔11的一侧,散热器本体21的朝向光线射出孔11的面上设置有灯板3,且第一散热环22环绕灯板3,第一散热环22可以对灯板3发出的亮光进行汇聚、导向作用,从而保证灯板3发出的亮光均从光线射出孔11射出。此外,第一散热环22还可以吸收一部分灯板3的热量,并进一步将该热量传递出去。
第二散热环23设置在散热器本体21的背离光线射出孔11的一侧。如图2所示,第二散热环23设置在散热器本体21的上侧,且第二散热环23呈圆环形。换言之,第一散热环22和第二散热环23分别位于散热器本体21的两侧。
如图2所示,第一散热环22设置在散热器本体21的下侧,灯板3设置在散热器本体21的下表面上。灯板散热器2具有散热作用,优选地,灯板3与散热器本体21贴合,由此,灯板散热器2可以将灯板3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以防止灯板3过热导致报废,从而提高灯板3的服役时间,降低灯板3的故障率。
当灯板3与外界电源电连接时,灯板3可以发出亮光,且灯板3的亮光朝向光线射出孔11射出。如图1-图2中的箭头A所示,灯板3的亮光朝下射出。在实际安装射灯10时,灯头1嵌在墙壁的灯槽内或其它安装物体的灯槽内,灯板3的亮光朝外射出。
如图1-图3所示,辅助散热器4套设在第二散热环23的外侧,第二散热环23起到固定辅助散热器4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例中,辅助散热器4的内环面与第二散热环23的外环面之间添加有导热硅胶,由此可加速热量从第二散热环23向辅助散热器4的传递,热量进而通过辅助散热器4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辅助散热器4的内部设置有液体散热介质,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快辅助散热器4的热量散失速度。在具体实施例中,液体散热介质可以封装在辅助散热器4的内部,液体散热介质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其它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灯10,第一散热环22环绕灯板3设置,一方面可以对灯板3的灯光起到汇聚、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灯板3的热量从前方传递出去,此外通过设置第二散热环23和辅助散热器4,可以将灯板3传递给散热器本体21的热量从后方传递出去。通过在灯板3附近设置灯板散热器2和辅助散热器4,加速了灯板3热量的散发过程,从而解决了灯板3散热较慢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延长灯板3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前方”、“下侧”是指朝向光线射出孔11的一侧,“后方”、“上侧”是指背离光线射出孔11的一侧。
如图2所示,第一散热环22的径向尺寸在朝向光线射出孔11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即第一散热环22呈喇叭形,由此可以扩大灯板3的照射范围,并且喇叭形的第一散热环22具有较好的聚光性,灯板3发出的亮光经第一散热环22的内壁面反射后,再经第一散热环22的开口处发射出去。
可选地,辅助散热器4为铜扁管散热器,铜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可以加快热量的导出速度。辅助散热器4的内部具有封闭腔体,液体散热介质填充在该封闭腔体内。
参照图2-图3所示,灯板散热器2还可以包括:散热翅片24,散热翅片24设置在第一散热环22的外壁面与灯头1的内壁面之间,以此连接第一散热环22与灯头1,且散热翅片24沿第一散热环22的轴向延伸。散热翅片24可将第一散热环22的热量传递至灯头1,热量进而从灯头1散发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本体21、第一散热环22、第二散热环23、散热翅片24与灯头1可以是一体成型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本体21、第一散热环22、第二散热环23、散热翅片24为一体成型件,共同构成灯板散热器2,而灯板散热器2与灯头1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灯板散热器2与灯头1通过插接方式装配在一起。
如图3所示,散热翅片2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散热翅片24沿第一散热环22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散热翅片24的数量较多,由此可以加快灯板3热量的散失效率,同时,各个散热翅片24相互间隔开,有利于散热。
进一步地,散热翅片24的背离光线射出孔11的一端支撑辅助散热器4。如图2所示,散热翅片24的上端支撑着辅助散热器4。
如图2所示,散热器本体21可以包括:圆台形本体211和圆盘形本体212,圆台形本体211设置在圆盘形本体212的朝向光线射出孔11的一侧,第一散热环22设置在圆台形本体211的朝向光线射出孔11的一侧,第二散热环23设置在圆盘形本体212的背离光线射出孔11的一侧。第一散热环22和第二散热环23分别位于散热器本体21的两侧,具体如图2所示,圆台形本体211设置在圆盘形本体212的下侧,第一散热环22设置在圆台形本体211的下侧,第二散热环23设置在圆盘形本体212的上侧。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环22的外表面与圆台形本体211的外表面共面,第二散热环23的外表面与圆盘形本体212的外表面共面,由此有利于简化灯板散热器2的结构,并且在自然风流过灯板散热器2的外表面时,风受到的阻力较小,从而有利于更快地带走热量。
灯头1上设置有电线5避让槽12,灯板3的电线5通过电线5避让槽12与外界电源相连。电线5避让槽12的设计,极大地满足了电线5对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可选地,电线5避让槽12为“U”形避让槽,“U”形避让槽的开口朝背离光线射出孔11的一侧敞开。如图1所示,“U”形避让槽的开口朝上敞开。
射灯10还可以包括:灯身6,灯身6设置在灯头1的一侧(例如图1中的下侧),灯身6与灯头1之间形成进风通道7,辅助散热器4与灯头1之间形成出风通道8。自然风经进风通道7进入射灯10内部,再经出风通道8流出去,在此过程中,自然风将带走灯板3、灯板散热器2以及灯头1上携带的大部分热量。
进一步地,灯身6的外径大于灯头1的外径,且灯身6的内径大于灯头1的内径。这样在射灯10内部形成下大上小的火山口式涵道,有利于增加出风通道8处的空气流速,从而保证自然风能够更快、更多地带走热量。
灯身6与灯头1之间可以通过旋转、卡接固定,可选地,如图1所示,灯头1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标尺13,灯身6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标尺61,第一标尺13与第二标尺61均延伸至灯头1与灯身6的邻接处,且在灯头1与灯身6装配完成时,第一标尺13与第二标尺61对齐,由此有利于加快射灯10的装配速度。
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灯身6上设置有多个弹性卡扣9,多个弹性卡扣9沿灯身6的轴线等间距分布。弹性卡扣9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安装射灯10时,操作人员通过向内(即朝向灯身6轴线的方向)按压弹性卡扣9,可以减小弹性卡扣9的径向尺寸,从而可将射灯10卡进灯槽内。当射灯10进入灯槽后,弹性卡扣9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发生回弹,使射灯10更好地与灯槽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射灯10还可以包括透明灯罩,透明灯罩封盖灯身6的远离灯头1的一端,透明灯罩可对灯板3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头,所述灯头具有光线射出孔;
灯板散热器,所述灯板散热器固定在所述灯头内,且所述灯板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所述第一散热环设置在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面上设置有灯板,且所述第一散热环环绕所述灯板,所述第二散热环设置在所述散热器本体的背离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
辅助散热器,所述辅助散热器套设在所述第二散热环的外侧,所述辅助散热器的内部设置有液体散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环的径向尺寸在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器为铜扁管散热器,所述辅助散热器的内部具有封闭腔体,所述液体散热介质填充在所述封闭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散热器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灯头的内壁面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环与所述灯头,且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第一散热环的轴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的背离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端支撑所述辅助散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圆台形本体和圆盘形本体,所述圆台形本体设置在所述圆盘形本体的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环设置在所述圆台形本体的朝向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环设置在所述圆盘形本体的背离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环的外表面与所述圆台形本体的外表面共面,所述第二散热环的外表面与所述圆盘形本体的外表面共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上设置有电线避让槽,所述灯板的电线通过所述电线避让槽与外界电源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避让槽为“U”形避让槽,所述“U”形避让槽的开口朝背离所述光线射出孔的一侧敞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身,所述灯身设置在所述灯头的一侧,所述灯身与所述灯头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辅助散热器与所述灯头之间形成出风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身的外径大于所述灯头的外径,且所述灯身的内径大于所述灯头的内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标尺,所述灯身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标尺,所述第一标尺与所述第二标尺均延伸至所述灯头与所述灯身的邻接处,且所述第一标尺适于与所述第二标尺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身上设置有多个弹性卡扣,多个所述弹性卡扣沿所述灯身的轴线等间距分布。
CN201820358741.0U 2018-03-15 2018-03-15 射灯 Active CN207921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8741.0U CN207921909U (zh) 2018-03-15 2018-03-15 射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8741.0U CN207921909U (zh) 2018-03-15 2018-03-15 射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1909U true CN207921909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599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8741.0U Active CN207921909U (zh) 2018-03-15 2018-03-15 射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19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082A (zh) * 2019-03-27 2019-06-28 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焦云台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082A (zh) * 2019-03-27 2019-06-28 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焦云台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2130Y (zh) 一种散热节能灯具
AU2009278057A1 (en) Heat sink for LED light source and LED light source
CN201884961U (zh) 一种led球灯
CN207921909U (zh) 射灯
CN101994943A (zh) 一种具有双层散热壳体的led灯
CN105974719A (zh)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及激光显示系统
CN108571664A (zh) 一种侧向散热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led灯具
CN105953191B (zh) 散热灯具
CN209340896U (zh) 一种灯具的散热装置
CN202432345U (zh) 鳍片式仓库灯
CN102086974A (zh) 一种led球灯
CN205245082U (zh) 一种大功率成像灯led光源部件
CN208735594U (zh) Led灯散热器
CN203442750U (zh) Led灯
CN201599767U (zh) 一种水冷散热的led筒灯
CN202382211U (zh) Led灯具散热结构
CN105782730B (zh) Led线条灯
CN202403240U (zh) 一种led灯具的散热结构
CN202158421U (zh) 散热及灯壳一体化大功率led路灯
CN208226296U (zh) 一种激光模组散热器
CN201696933U (zh) 一种组合式散热型led灯泡
CN210804294U (zh) 一种便于硬盘散热的固定结构
CN210035422U (zh) 一种散热管式led散热结构
KR20120008695A (ko) 엘이디 투광등
CN210861023U (zh) Led灯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2

Address after: 335400 No. 1 Industrial Park, Yingtan, Jiangxi, Guixi

Patentee after: MEIZH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Industrial Road, Penglai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Co-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35400 No. 1 Industrial Park, Yingtan, Jiangxi, Guixi

Patentee after: Meizh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35400 No. 1 Industrial Park, Yingtan, Jiangxi, Guixi

Patentee before: MEIZH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