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7485U -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7485U
CN207487485U CN201720963971.5U CN201720963971U CN207487485U CN 207487485 U CN207487485 U CN 207487485U CN 201720963971 U CN201720963971 U CN 201720963971U CN 207487485 U CN207487485 U CN 207487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branch pipe
heat dissipation
pipe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39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09639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7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7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7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包括竖直分管,还包括至少一根支管,所有所述支管均设置于所述竖直分管的周侧,且均与所述竖直分管连通,所述竖直分管和所有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有翼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通过设置支管,增大辐射散热量和对流散热量,也能够保证所有翼片均从水管处进行取热,保证翼片的散热性能,在同等散热量的前提下,节省了占用空间,降低了暖气结构的热惰性,同时选用铜铝复合型、钢铝复合型或纯铝型能够增加导热效果,也能够保证加工过程中的材料的可塑性。

Description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气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暖气片可分为不带翼片的和带翼片的,不带翼片的一般是水平进出水主管和竖直分水管组成;而带翼片的暖气片也存在明显的优势,可以增强散热能力等。暖气片的翼片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共同的特点都是如图1所示的第一级翼片根部与暖气片水管相连后引出的形式,而第二级翼片是安装在第一级翼片上,其热量由第一级翼片进行传递,使得第二级翼片的散热效率较低,引起导热过程中热损失较大,进而导致辐射散热量和对流散热量较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暖气结构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暖气结构的散热效果的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一种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包括竖直分管,还包括至少一根支管,所有所述支管均设置于所述竖直分管的周侧,且均与所述竖直分管连通,所述竖直分管和所有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有翼片。
每一所述支管的轴线均与所述竖直分管的轴线平行。
每一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有连通口,且所有所述支管通过对应的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竖直分管连通。
所述连通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所述连通口处于所述支管的最下端。
所述支管与所述竖直分管贴合的侧壁上形成所述连通口,且所述连通口的长度与所述支管的长度相等。
所述翼片包括散热翼片、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竖直分管和所有所述支管均设置与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面板之间,且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与相邻的所述竖直分管的周侧和/或所述支管的周侧固定设置,所有所述散热翼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竖直分管和所有所述支管上。
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均为平板结构且相互平行。
所述支管的长度与所述竖直分管的长度相等。
所述支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管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竖直分管的材料和所述支管的材料均为铜,所述翼片的材料为铝;或所述竖直分管的材料和所述支管的材料均为钢,所述翼片的材料为铝;或所述竖直分管的材料、所述支管的材料和所述翼片的材料均为铝。
一种暖气结构,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至少一个上述的散热管路,所有所述竖直分管并列设置,且每一所述竖直分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下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每一所述竖直分管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或每一所述竖直分管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管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或每一所述竖直分管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下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通过设置支管,增大辐射散热量和对流散热量,也能够保证所有翼片均从水管处进行取热,保证翼片的散热性能,在同等散热量的前提下,节省了占用空间,降低了暖气结构的热惰性,同时选用铜铝复合型、钢铝复合型或纯铝型能够增加导热效果,也能够保证加工过程中的材料的可塑性,提供的暖气结构,通过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置散热管路,采暖水从进水管进入后、采暖水充满整个水管内,包括进水管、竖直分管、支管,后从回水管排出,经过排空后,暖气片所有水管内都充满了水。水管内的采暖水通过导热将热量传递给竖直分管和所有支管,再通过竖直分管和所有支管导热将热量传递给翼片,最后再以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将热量传递到加热房间内,增加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的暖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竖直分管;2、支管;3、翼片;4、连通口;31、散热翼片;32、前面板;33、后面板;5、进水管;6、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显示器组件的工装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的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包括竖直分管1,还包括至少一根支管2,所有所述支管2均设置于所述竖直分管1的周侧,且均与所述竖直分管1连通,所述竖直分管1和所有所述支管2上均设置有翼片3,采暖水进入所述竖直分管1后,流入所有所述支管2,并通过竖直分管1的侧壁和所有所述支管2的侧壁将热量传递到对应的翼片3进行散热。
每一所述支管2的轴线均与所述竖直分管1的轴线平行,方便对竖直分管1和支管2进行加工,也方便支管2内的采暖水的流动,其中的所述支管2也可以与竖直分管1的轴线具有夹角,只要能够保证支管2内的采暖水能够流入和流出即可。
其中,所述支管2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竖直分管1的轴线方向上可以设置多个所述支管2;或所有所述支管2均沿所述竖直分管1的周向分布。
每一所述支管2上均设置有连通口4,且所有所述支管2通过对应的所述连通口4与所述竖直分管1连通,其中连通口4能够保证采暖水能够从所述竖直分管1内流入所述支管2内,并由所述支管2流出至所述竖直分管1内,优选的,所述支管2内所有的采暖水均能够通过对应的所述连通口4流入所述竖直分管1内。
所述连通口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所述连通口4处于所述支管2的最下端,即保证了所述支管2内的所有采暖水均能够流出至所述竖直分管1内。
所述支管2与所述竖直分管1贴合的侧壁上形成所述连通口4,且所述连通口4的长度与所述支管2的长度相等,即所述支管2的横截面上具有开口,且该开口与所述竖直分管1连通,增加所述支管2的换水量,保证所述支管2的散热效率。
所述翼片3包括散热翼片31、前面板32和后面板33,所述竖直分管1和所有所述支管2均设置与所述前面板32与所述后面板33之间,且所述前面板32和所述后面板33与相邻的所述竖直分管1的周侧和/或所述支管2的周侧固定设置,所有所述散热翼片31均匀分布在所述竖直分管1和所有所述支管2上,当所有所述支管2均处于所述竖直分管1与前面板32之间时,所述后面板33固定设置在所述竖直分管1上,所述前面板32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支管2远离所述竖直分管1的一端上,同理,当所有所述支管2均处于所述竖直分管1与所述后面板33之间时,所述前面板32设置在所述竖直分管1上,所述后面板33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支管2原理所述竖直分管1的一端上,当所述竖直分管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支管2时,所述前面板32和所述后面板33均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管2原理所述竖直分管1的一端上,所有所述散热翼片31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支管2或所述竖直分管1固定设置,将对应的所述支管2或所述竖直分管1上的热量导出。
所述前面板32和所述后面板33均为平板结构且相互平行,即利用上述前面板32和所述后面板33形成所述散热管路的前后侧面,对所述竖直分管1和所有所述支管2进行遮挡,同时防止所述支管2的远离所述竖直分管1的一端造成使用者的划伤等问题。
所述支管2的长度与所述竖直分管1的长度相等。
所述支管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管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15-90°,相邻两个所述支管2之间的翼片3均具有间距。
优选的,所述支管2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散热翼片31均与对应的所述支管2的侧面垂直。
所述竖直分管1的材料和所述支管2的材料均为铜,所述翼片3的材料为铝;或所述竖直分管1的材料和所述支管2的材料均为钢,所述翼片3的材料为铝;或所述竖直分管1的材料、所述支管2的材料和所述翼片3的材料均为铝,铜铝复合型、钢铝复合型或纯铝型能够增加导热效果,也能够保证加工过程中的材料的可塑性。
如图3所示的一种暖气结构,包括进水管5、出水管6和至少一个上述的散热管路,所有所述竖直分管1并列设置,且每一所述竖直分管1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5连通,下端与所述出水管6连通,采暖水通过进水管5流入,并分别进入所述竖直分管1内,部分采暖水从所述竖直分管1内流入所述支管2内,并从支管2内流出至所述竖直分管1内,所有所述采暖水最终从所述竖直分管1流出到所述出水管6内。
每一所述竖直分管1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管2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5连通,其中的所述支管2为设置在所述竖直分管1上且靠近所述进水管5的所述支管2;或每一所述竖直分管1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管2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6连通,其中的所述支管2为设置在所述竖直分管1上且靠近所述出水管6的所述支管2;或每一所述竖直分管1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管2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5连通,下端与所述出水管6连通,其中的所述支管2为长度与所述竖直分管1长度相同的支管2,根据不同条件,进行不同的选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包括竖直分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支管,所有所述支管均设置于所述竖直分管的周侧,且均与所述竖直分管连通,所述竖直分管和所有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有翼片,所述翼片包括散热翼片、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竖直分管和所有所述支管均设置与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面板之间,且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与相邻的所述竖直分管的周侧和/或所述支管的周侧固定设置,所有所述散热翼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竖直分管和所有所述支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有连通口,且所有所述支管通过对应的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竖直分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两个所述连通口处于所述支管的上端和/或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与所述竖直分管贴合的侧壁上形成所述连通口,所述连通口沿所述竖直分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连通口的长度与所述支管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均为平板结构且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长度与所述竖直分管的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管之间具有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分管的材料和所述支管的材料均为铜,所述翼片的材料为铝;或所述竖直分管的材料和所述支管的材料均为钢,所述翼片的材料为铝;或所述竖直分管的材料、所述支管的材料和所述翼片的材料均为铝。
9.一种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管路,所有所述竖直分管并列设置,且每一所述竖直分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下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竖直分管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或每一所述竖直分管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管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或每一所述竖直分管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下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CN201720963971.5U 2017-08-03 2017-08-03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Active CN207487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3971.5U CN207487485U (zh) 2017-08-03 2017-08-03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3971.5U CN207487485U (zh) 2017-08-03 2017-08-03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7485U true CN207487485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4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3971.5U Active CN207487485U (zh) 2017-08-03 2017-08-03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74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1369A (zh) * 2017-08-03 2017-1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1369A (zh) * 2017-08-03 2017-1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28233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水冷循环散热装置
CN105674376B (zh) 一种固体蓄热装置
CN106546032A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器
CN207487485U (zh)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CN206832107U (zh) 一种螺旋状的冷却管结构
CN106338210B (zh) 散热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27003A (zh) 一种电炉环保冷却装置
CN105101752A (zh) 充电机散热装置
CN207261103U (zh) 高效节能汽车散热器
CN107421369A (zh) 用于暖气结构的散热管路及暖气结构
CN204962944U (zh) 空气能散热器
CN209103914U (zh) 一种网状片式散热器
CN207741183U (zh) 一种自动加湿的电暖气
CN201964803U (zh) 供暖散热器
CN206222972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6281041U (zh) 一种换热器
CN104359257A (zh) 冷凝器和冰箱
CN204268768U (zh) 冷凝器和冰箱
CN205175191U (zh) 一种高效冷热联供的热管辐射式构件
CN208210523U (zh) 一种线路板冷却装置
CN218884715U (zh) 一种定温差换热器
CN205048533U (zh) 一种水暖一体机的高效热交换器
CN204923506U (zh) 一种横排u型管排空式太阳能集热器
CN207851747U (zh) 一种机箱内部散热装置
CN207583485U (zh) B型管汽车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