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4352U -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04352U CN205504352U CN201521084431.7U CN201521084431U CN205504352U CN 205504352 U CN205504352 U CN 205504352U CN 201521084431 U CN201521084431 U CN 201521084431U CN 205504352 U CN205504352 U CN 2055043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e rail
- slide plate
- face
- edge end
- fix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50000845 Politef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866 paraformaldehy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该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在安检设备上,并对安检设备的控制器进行安装固定,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滑动固定部,底座用于对滑动固定部进行支撑;滑动固定部用于对控制器进行固定,还包括柔性支撑部,柔性支撑部设置在底座和滑动固定部之间,且与底座和滑动固定部分别连接,柔性支撑部用于对滑动固定部进行支撑,且柔性支撑部具有弹性。该固定装置通过在底座和滑动固定部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柔性支撑部,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环境震动或安检设备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对控制器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控制器不会由于外部震动而受到损坏,提升安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背景技术
安全检查设备每天要检查大量的行李物品,需要满足24小时连续运行要求。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需要及时快速的维护。而在以往所有故障中,工控机的故障次数位居首位。在这些故障问题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震动导致内部显卡、板卡等电器元件的松动造成的;另外一部分故障是由于工作过程中,外部环境、工控机本身质量造成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耐用可靠、有效满足隔震要求的工控机安装支架是影响工控机可维护性的关键。
工控机作为安检设备内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目前多数安检设备的工控机都是随整机设备一起,利用工控机上的安装孔直接安装在整机的安装底座上,或采取壁挂的方式安装在设备的侧面。
利用工控机已有安装孔直接安装在整机底座上,安装方式简单且牢固,但工控机出现故障后设备内部维护空间有限,可维护性差;且外部环境震动影响工控机的正常运行,设备的可靠性差。
采用壁挂的方式安装在设备侧面,能有效增大工控机的维护空间,但同时也增大了设备的整体外形尺寸;且不能避免外部环境震动对工控机正常运行的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该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环境 震动或安检设备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对控制器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控制器不会由于外部震动而受到损坏,提升安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在安检设备上,并对所述安检设备的控制器进行安装固定,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滑动固定部,所述底座用于对所述滑动固定部进行支撑;所述滑动固定部用于对所述控制器进行固定,还包括柔性支撑部,所述柔性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滑动固定部之间,且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滑动固定部分别连接,所述柔性支撑部用于对所述滑动固定部进行支撑,且所述柔性支撑部具有弹性。
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包括多个柔性支撑件,多个所述柔性支撑件在所述底座上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采用橡胶材质,或者,所述柔性支撑部采用弹簧。
优选地,所述滑动固定部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滑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相对并间隔设置,所述滑板的左右两边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滑板能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滑动,以使所述滑板能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抽出或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所述滑板上用于放置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滑动固定部还包括压板条、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固定在所述滑板的前后两边缘上;所述第一锁紧件连接在所述压板条的两端,所述压板条用于将所述控制器压合固定在所述滑板上,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相互对应扣合。
优选地,所述压板条的用于与所述控制器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采用橡胶或聚苯乙烯材质。
优选地,所述压板条采用皮带或金属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二 滑轨包括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滑板具有放置所述控制器的放置面和背对该放置面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下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用于与所述滑板的左边缘端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用于与所述滑板的右边缘端面相对;
所述滑板的下表面在对应所述第一底壁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滑动条,所述滑板的下表面在对应所述第二底壁的区域设置有第二滑动条,所述第一滑动条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滑动条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滑动条与所述第一底壁相接触,所述第二滑动条与所述第二底壁相接触;
所述滑板的左边缘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杆贯穿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且能在所述第一导向槽中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板的右边缘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杆贯穿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中,且能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还包括第一后壁,所述第一后壁位于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的同一端;第二滑轨还包括第二后壁,所述第二后壁位于所述第二底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后壁和所述第二后壁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后壁和所述第二后壁用于与所述滑板的后边缘端面相对;
所述滑板的后边缘端面在对应所述第一后壁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滑板的后边缘端面在对应所述第二后壁的区域设置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后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后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杆能在所述滑板完全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所述第二定位杆能在所述滑板完全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 时对应插入至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滑板的与所述后边缘端面相对的前边缘端面上设置有把手;
所述第一侧壁上在对应所述滑板的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在对应所述滑板的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滑板的所述左边缘端面上在对应所述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开孔,所述滑板的所述右边缘端面上在对应所述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开孔;
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所述第一锁紧杆用于在所述滑板完全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开孔中;所述第二锁紧杆用于在所述滑板完全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开孔中,以对所述滑板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杆包括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杆包括两根,两根所述第一导向杆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两根所述第一导向杆位于所述左边缘端面的对应所述后边缘端面的一端;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杆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杆位于所述右边缘端面的对应所述后边缘端面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条和所述第二滑动条采用尼龙、聚甲醛或聚四氟乙烯材质。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对应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下方,用于对所述第一滑轨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架对应位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下方,用于对所述第二滑轨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底部的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开设有条形孔;
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于所述条形孔中,且所述连接件能调节其在所述条形孔中的位置,所述连接件用于 将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安检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检设备,包括上述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装置,通过在底座和滑动固定部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柔性支撑部,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环境震动或安检设备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对控制器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控制器不会由于外部震动而受到损坏,提升安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该固定装置的抽屉式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对控制器的牢固的安装固定,而且能够实现对控制器的方便的拆卸维护,从而能在不增加控制器在安检设备上的安装空间的情况下,还增大了控制器在安检设备上的维护空间。另外,该固定装置安装拆卸简便,且加工精度低,不仅降低了安装成本,而且还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检设备,通过采用上述固定装置,使该安检设备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环境震动或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对其控制器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其内部的控制器不会由于外部震动而受到损坏,提升了该安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还使该安检设备在不增加控制器安装空间的情况下,增大了控制器的维护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从左前侧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从右后侧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底座、柔性支撑部和滑动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滑板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相接触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结构示意 图;
图7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底座的结构俯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第一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3.固定底板;130.条形孔;14.连接件;2.滑动固定部;21.第一滑轨;211.第一底壁;212.第一侧壁;2120.第一导向槽;2121.第一通孔;213.第一后壁;2130.第一定位孔;22.第二滑轨;221.第二底壁;222.第二侧壁;2220.第二导向槽;2221.第二通孔;223.第二后壁;2230.第二定位孔;23.滑板;231.第一滑动条;232.第二滑动条;233.第一导向杆;234.第二导向杆;235.第一定位杆;236.第二定位杆;237.第三开孔;238.第四开孔;24.压板条;25.第一锁紧件;26.第二锁紧件;27.把手;3.控制器;4.柔性支撑部;41.柔性支撑件;5.第一锁紧杆;6.第二锁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在安检设备上,并对安检设备的控制器进行安装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滑动固定部2,底座1用于对滑动固定部2进行支撑;滑动固定部2用于对控制器3进行固定,还包括柔性支撑部4,柔性支撑部4设置在底座1和滑动固定部2之间,且与底座1和滑动固定部2分别连接,柔性支撑部4用于对滑动固定部2进行支撑,且柔性支撑部4具有弹性。
通过在底座1和滑动固定部2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柔性支撑部4,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环境震动或安检设备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对控制器3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控制器3 不会由于外部震动而受到损坏,提升安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柔性支撑部4包括多个柔性支撑件41,多个柔性支撑件41在底座1上间隔分布。多个柔性支撑件41的间隔分布不仅能节省柔性支撑部4的材料使用,而且由于间隔分布的多个柔性支撑件41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性能优于一体结构的柔性支撑部4,所以多个柔性支撑件41的间隔分布能够提升防震效果;同时,多个柔性支撑件41与底座1和滑动固定部2连接,能够对控制器3进行有效的固定,确保控制器3在运行过程中无晃动。
其中,柔性支撑部4采用橡胶材质,或者,柔性支撑部4也可以采用弹簧。橡胶材质和弹簧都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这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环境震动或安检设备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对控制器3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控制器3不会由于外部震动而受到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支撑部4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具有弹性性能的材料。
本实施例中,滑动固定部2包括第一滑轨21、第二滑轨22和滑板23,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相对并间隔设置,滑板23的左右两边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滑板23能沿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滑动,以使滑板23能从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抽出或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滑板23上用于放置控制器3。滑板23能在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抽出或推入的结构设置,使控制器3在需要被固定时,能够通过滑板23将控制器3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同时使控制器3在需要进行维修时,能够通过滑板23将控制器3从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抽出,从而大大方便了控制器3的安装和维护,同时在不增加安检设备的安装空间的情况下,还增大了安检设备的维护空间。
本实施例中,滑动固定部2还包括压板条24、第一锁紧件25和第二锁紧件26,第二锁紧件26固定在滑板23的前后两边缘上;第一锁紧件25连接在压板条24的两端,压板条24用于将控制器3压合固定在滑板23上,第一锁紧件25和第二锁紧件26相互对应扣合。第一锁紧件25和第二锁紧件26相互对应扣合之后,压板条24能将控制器3稳固地压合固定在滑板23上,从而防止控制器3从滑板23上滑出来。
其中,第一锁紧件25和第二锁紧件26采用拉动式挂锁结构,即第一锁紧件25和第二锁紧件26能通过挂接扣合从而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同时,第一锁紧件25和第二锁紧件26还能够快速解开连接,从而大大方便了压板条24对控制器3的压合固定和解除固定。
本实施例中,压板条24的用于与控制器3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图中未示出),柔性垫采用橡胶或聚苯乙烯材质。柔性垫的设置能够防止压板条24对控制器3外壳的损伤。压板条24采用皮带或金属片,当然,压板条24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料,如橡胶等,只要能够将控制器3牢固地压合固定到滑板23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滑轨21包括第一底壁211和第一侧壁212,第二滑轨22包括第二底壁221和第二侧壁222,滑板23具有放置控制器3的放置面和背对该放置面的下表面,第一底壁211和第二底壁221与下表面相对,第一侧壁212用于与滑板23的左边缘端面相对,第二侧壁222用于与滑板23的右边缘端面相对。
滑板23的下表面在对应第一底壁211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滑动条231,滑板23的下表面在对应第二底壁221的区域设置有第二滑动条232,第一滑动条231的延伸方向沿第一滑轨21的延伸方向,第二滑动条232的延伸方向沿第二滑轨22的延伸方向,第一滑动条231与第一底壁211相接触,第二滑动条232与第二底壁221相接触。即滑板23通过第一滑动条231和第二 滑动条232分别沿第一底壁211和第二底壁221滑动,从而实现滑板23抽出或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第一滑动条231和第二滑动条232的设置,减小了滑板23与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滑板23沿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的滑动摩擦力减小,进而使滑板23的滑动更加顺利。
其中,第一滑动条231和第二滑动条232采用尼龙、聚甲醛或聚四氟乙烯材质。尼龙、聚甲醛或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摩擦系数小,能使第一滑动条231和第二滑动条232与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从而使滑板23滑动起来更加顺利方便。第一滑动条231和第二滑动条232通过螺钉固定在滑板23上。
如图3和图5所示,滑板23的左边缘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杆233,第一侧壁212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2120,第一导向槽2120的延伸方向沿第一滑轨21的延伸方向,第一导向杆233贯穿于第一导向槽2120中,且能在第一导向槽2120中沿第一导向槽2120的延伸方向移动;滑板23的右边缘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杆234,第二侧壁222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2220,第二导向槽2220的延伸方向沿第二滑轨22的延伸方向,第二导向杆234贯穿于第二导向槽2220中,且能在第二导向槽2220中沿第二导向槽2220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一导向杆233在第一导向槽2120中移动,第二导向杆234在第二导向槽2220中移动,能使滑板23在抽出或推入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时始终沿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的延伸方向移动,防止固定在滑板23上的控制器3在滑动过程中翘起倾斜或意外脱离滑轨,从而避免固定在滑板23上的控制器3抽出和推入时偏离轨道方向,进而使控制器3安装固定和维护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如图第一滑轨21还包括第一后壁213,第一后壁213位于第一底壁211和第一侧壁212的同一端;第二滑轨22还包括第二后壁223,第二后壁 223位于第二底壁221和第二侧壁222的同一端,第一后壁213和第二后壁223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后壁213和第二后壁223用于与滑板23的后边缘端面相对。
滑板23的后边缘端面在对应第一后壁213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定位杆235,滑板23的后边缘端面在对应第二后壁223的区域设置有第二定位杆236,第一后壁213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30,第二后壁223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230,第一定位杆235能在滑板23完全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第一定位孔2130中,第二定位杆236能在滑板23完全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第二定位孔2230中。通过在滑板23上设置第一定位杆235和第二定位杆236,并在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孔2130和第二定位孔2230,能对完全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的滑板23进行定位,使滑板23的位置不会因为震动而跑偏,同时还能使滑板23与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滑板23的与后边缘端面相对的前边缘端面上设置有把手27。把手27的设置能使滑板23在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的抽出和推入更加便捷。
第一侧壁212上在对应滑板23的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2121,第二侧壁222上在对应滑板23的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2221;滑板23的左边缘端面上在对应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开孔237,滑板23的右边缘端面上在对应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开孔238。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杆5和第二锁紧杆6,第一锁紧杆5用于在滑板23完全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第一通孔2121和第三开孔237中;第二锁紧杆6用于在滑板23完全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第二通孔2221和第四开孔238中,以对滑 板23进行固定。通过第一锁紧杆5和第二锁紧杆6,能够将完全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的滑板23牢固地固定在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从而使滑板23不会因为震动从滑轨上滑出,进而确保控制器3不会受到损伤。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杆233包括两根,第二导向杆234包括两根,两根第一导向杆233沿第一导向槽212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两根第一导向杆233位于左边缘端面的对应后边缘端面的一端;两根第二导向杆234沿第二导向槽222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两根第二导向杆234位于右边缘端面的对应后边缘端面的一端。如此设置,当滑板23从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抽出时,靠近滑板23前边缘端面的第一导向杆233移动到第一导向槽2120的前端部时将滑板23卡住,使滑板23不能再进一步被抽出;当滑板23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时,靠近滑板23后边缘端面的第一导向杆233移动到第一导向槽2120的后端部时将滑板23卡住,使滑板23不能再进一步被推入;从而使滑板23无论是从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抽出还是推入至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上,都不会与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完全脱离,实现了对控制器3的抽屉式安装和拆卸,进而使控制器3的安装和拆卸维护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包括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第一支撑架11对应位于第一滑轨21的下方,用于对第一滑轨21进行支撑;第二支撑架12对应位于第二滑轨22的下方,用于对第二滑轨22进行支撑。
其中,第一支撑架11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如两个;第二支撑架12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如两个。多个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节约支撑架的材料使用,另一方面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弱外界环境的震动或安检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对控制器3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底座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架 11和第二支撑架12底部的固定底板13,固定底板13上开设有条形孔130。底座1还包括连接件14,连接件14贯穿于条形孔130中,且连接件14能调节其在条形孔130中的位置,连接件14用于将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固定在安检设备上。固定底板13上条形孔130的设置,使固定装置在安装到安检设备上时,能根据安检设备上开设的安装孔的位置调节连接件14在条形孔130中的位置,从而使固定装置顺利地安装到安检设备上;同时,固定底板3上条形孔130的设置,还能降低条形孔130和安检设备上的安装孔的加工精度。
其中,连接件14采用螺钉,螺钉通过在条形孔130中调节位置,最终与开设在安检设备上的安装孔对应连接。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支撑件41为杆状,杆状支撑件41与底座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杆能插入到连接孔中,从而实现柔性支撑件41与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之间的连接固定。杆状支撑件41与滑动固定部2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盲孔,第一滑轨21的第一底壁211和第二滑轨22的第二底壁221上开设有通孔,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与柔性支撑件41的连接固定通过将沉头螺钉贯穿到相对应设置的盲孔和通孔中实现。
实施例1的有益效果: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固定装置,通过在底座和滑动固定部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柔性支撑部,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环境震动或安检设备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对控制器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控制器不会由于外部震动而受到损坏,提升安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该固定装置的抽屉式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对控制器的牢固的安装固定,而且能够实现对控制器的方便的拆卸维护,从而能在不增加控制器在安检设备上的安装空间的情况下,还增大了控制器在安检设备上的维护空间。另外,该固定装置安装拆卸简便,且加工精度低,不仅降低了安装成本,而且还降低了加工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检设备,包括实施例1中的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实施例1中的固定装置,使该安检设备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环境震动或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对其控制器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其内部的控制器不会由于外部震动而受到损坏,提升了该安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还使该安检设备在不增加控制器安装空间的情况下,增大了控制器的维护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在安检设备上,并对所述安检设备的控制器进行安装固定,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滑动固定部,所述底座用于对所述滑动固定部进行支撑;所述滑动固定部用于对所述控制器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支撑部,所述柔性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滑动固定部之间,且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滑动固定部分别连接,所述柔性支撑部用于对所述滑动固定部进行支撑,且所述柔性支撑部具有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包括多个柔性支撑件,多个所述柔性支撑件在所述底座上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采用橡胶材质,或者,所述柔性支撑部采用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固定部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滑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相对并间隔设置,所述滑板的左右两边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滑板能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滑动,以使所述滑板能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抽出或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所述滑板上用于放置所述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固定部还包括压板条、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固定在所述滑板的前后两边缘上;所述第一锁紧件连接在所述压板条的两端,所述压板条用于将所述控制器压合固定在所述滑板上,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相互对应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条的用于与所述控制器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采用橡胶或聚苯乙烯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条采用皮带或金属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滑轨包括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滑板具有放置所述控制器的放置面和背对该放置面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下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用于与所述滑板的左边缘端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用于与所述滑板的右边缘端面相对;
所述滑板的下表面在对应所述第一底壁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滑动条,所述滑板的下表面在对应所述第二底壁的区域设置有第二滑动条,所述第一滑动条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滑动条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滑动条与所述第一底壁相接触,所述第二滑动条与所述第二底壁相接触;
所述滑板的左边缘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杆贯穿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且能在所述第一导向槽中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板的右边缘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沿所述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杆贯穿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中,且能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滑轨还包括第一后壁,所述第一后壁位于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的同一端;第二滑轨还包括第二后壁,所述第二后壁位于所述第二底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后壁和所述第二后壁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后壁和所述第二后壁用于与所述滑板的后边缘端面相对;
所述滑板的后边缘端面在对应所述第一后壁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滑板的后边缘端面在对应所述第二后壁的区域设置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后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后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杆能在所述滑板完全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所述第二定位杆能在所述滑板完全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的与所述后边缘端面相对的前边缘端面上设置有把手;
所述第一侧壁上在对应所述滑板的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在对应所述滑板的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滑板的所述左边缘端面上在对应所述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开孔,所述滑板的所述右边缘端面上在对应所述前边缘端面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开孔;
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所述第一锁紧杆用于在所述滑板完全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开孔中;所述第二锁紧杆用于在所述滑板完全推入至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中时对应插入至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开孔中,以对所述滑板进行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包括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杆包括两根,两根所述第一 导向杆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两根所述第一导向杆位于所述左边缘端面的对应所述后边缘端面的一端;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杆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杆位于所述右边缘端面的对应所述后边缘端面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条和所述第二滑动条采用尼龙、聚甲醛或聚四氟乙烯材质。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对应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下方,用于对所述第一滑轨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架对应位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下方,用于对所述第二滑轨进行支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底部的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开设有条形孔;
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于所述条形孔中,且所述连接件能调节其在所述条形孔中的位置,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安检设备上。
15.一种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4431.7U CN205504352U (zh) | 2015-12-23 | 2015-12-23 |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4431.7U CN205504352U (zh) | 2015-12-23 | 2015-12-23 |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04352U true CN205504352U (zh) | 2016-08-24 |
Family
ID=5672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84431.7U Active CN205504352U (zh) | 2015-12-23 | 2015-12-23 |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043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05375A (zh) * | 2015-12-23 | 2016-05-25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
-
2015
- 2015-12-23 CN CN201521084431.7U patent/CN2055043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05375A (zh) * | 2015-12-23 | 2016-05-25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020022A1 (en) | Quick release bracket assembly | |
CN100515276C (zh) | 滑轨定位装置 | |
CN102740648B (zh) | 电子设备 | |
CN101556489B (zh) | 锁扣装置 | |
US8607996B2 (en) | Server cabinet and server cabinet assembly | |
CN101515470B (zh) | 硬盘固定装置 | |
CN103037659A (zh) | 服务器托盘固定装置 | |
CN205504352U (zh) |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 |
CN103176520A (zh) | 电子装置 | |
US8979220B2 (en) | Locking element for locking of a panel cover on a module rail | |
CN105605375A (zh) |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 |
CN102999121A (zh) | 扩展卡支撑装置 | |
CN105700632A (zh) | 机箱 | |
EP2120454A1 (en) | Flat panel display | |
CN202510951U (zh) | 一种固定装置 | |
CN201675390U (zh) | 抽屉防滑出锁定机构 | |
CN204879295U (zh) | 快拆支架的定位结构 | |
CN203759627U (zh) | 一种便于热插拔的硬盘安装结构 | |
CN103687406A (zh) | 电子装置 | |
CN202769915U (zh) | 空气净化器的侧盖板的固定结构 | |
CN102191897A (zh) | 门铰链装置以及装有所述门铰链装置的门装置 | |
CN202494970U (zh) | 硬盘安装结构 | |
CN104470317B (zh) | 一种安装水平导轨的电子装置安装柜 | |
CN205266060U (zh) | 户外机柜及其防盗底座 | |
CN103163981A (zh) | 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