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2622U -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2622U
CN205502622U CN201620289494.4U CN201620289494U CN205502622U CN 205502622 U CN205502622 U CN 205502622U CN 201620289494 U CN201620289494 U CN 201620289494U CN 205502622 U CN205502622 U CN 205502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layer
old concrete
stiffener
new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894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明
王刚
王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enbon Road And Bridg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Benbon Road And Bridg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Benbon Road And Bridg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Benbon Road And Bridg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894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02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2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26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包括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新混凝土层下表面和旧混凝土层上表面分别设置为相契合的上波纹面和下波纹面,上波纹面和下波纹面通过粘接涂层连接;下波纹面的至少两个波谷竖直向旧混凝土层内延伸形成盲孔,盲孔内插设有加强钢筋,加强钢筋上端向上延伸至新混凝土层内;加强钢筋包括钢筋主体和由钢筋主体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缘,凸缘为多个且沿钢筋主体轴向均匀布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的连接面设置为波纹面,以增加连接面的面积,提高其抗开裂能力,同时设置加强钢筋增加连接面的横向抗开裂能力,而在加强钢筋的钢筋主体上设置多个凸沿则有利于增加连接面的抗剥离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早期的建筑不断进入老龄化,其结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然而昂贵的拆迁费和对正常生活秩序、环境的影响使新建筑的建设受到了阻碍,但是对原有建筑的加固和改造则能够提高原结构的安全,使其达到新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且具有节约大量建筑材料资源、降低环境破坏、投资下、工期短的优点。
而进行原有建筑的加固和改造必然涉及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连接,由于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连接面为一个受力薄弱面,易发生连接面开裂、剥离的状况,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建筑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连接面受力薄弱导致开裂、剥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所述新混凝土层下表面和旧混凝土层上表面分别设置为相契合的上波纹面和下波纹面,所述上波纹面和下波纹面通过粘接涂层连接;所述下波纹面的至少两个波谷竖直向所述旧混凝土层内延伸形成盲孔,所述盲孔内插设有一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所述新混凝土层内;所述加强钢筋包括钢筋主体和由钢筋主体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缘,所述凸缘为多个且沿所述钢筋主体轴向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新混凝土层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涂层、聚丙烯纤维网保护层、混凝土过渡层、聚氨酯防水涂层、环氧富锌涂层、沥青树脂层。
优选的,所述盲孔的内径为22mm。
优选的,所述凸缘的外径为20mm。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其通过将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的连接面设置为波纹面,以增加连接面的面积,提高其抗开裂能力,同时设置加强钢筋增加连接面的横向抗开裂能力,而在加强钢筋的钢筋主体上设置多个凸沿则有利于增加连接面的抗剥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两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新混凝土层1和旧混凝土层2,所述新混凝土层1下表面和旧混凝土层2上表面分别设置为相契合的上波纹面和下波纹面,所述上波纹面和下波纹面通过粘接涂层3连接;所述下波纹面的至少两个波谷竖直向所述旧混凝土层2内延伸形成盲孔21,所述盲孔21内插设有一加强钢筋4,所述加强钢筋4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所述新混凝土层1内;所述加强钢筋4包括钢筋主体41和由钢筋主体41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缘42,所述凸缘42为多个且沿所述钢筋主体41轴向均匀布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的制作流程如下,首先将旧混凝土层2上表面处理为形成上波纹面,然后根据需要再上波纹面的波谷出钻设盲孔21,盲孔21可根据需要设置,一般为每间隔50cm设置一个盲孔21,接着将加强钢筋4一端插设与盲孔21内,并加入环氧树脂使加强钢筋4固定于盲孔21内,最后喷涂粘接涂层3,浇筑新混凝土层1即可。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盲孔21的内径优选设置为22mm,而所述凸缘42的外径优选设置为20mm。
为了延长新混凝土层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所述新混凝土层1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涂层5、聚丙烯纤维网保护层6、混凝土过渡层7、聚氨酯防水涂层8、环氧富锌涂层9、沥青树脂层10。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的连接面设置为波纹面,以增加连接面的面积,提高其抗开裂能力,同时设置加强钢筋增加连接面的横向抗开裂能力,而在加强钢筋的钢筋主体上设置多个凸沿则有利于增加连接面的抗剥离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所述新混凝土层下表面和旧混凝土层上表面分别设置为相契合的上波纹面和下波纹面,所述上波纹面和下波纹面通过粘接涂层连接;所述下波纹面的至少两个波谷竖直向所述旧混凝土层内延伸形成盲孔,所述盲孔内插设有一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所述新混凝土层内;所述加强钢筋包括钢筋主体和由钢筋主体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缘,所述凸缘为多个且沿所述钢筋主体轴向均匀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混凝土层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涂层、聚丙烯纤维网保护层、混凝土过渡层、聚氨酯防水涂层、环氧富锌涂层、沥青树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内径为2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外径为20mm。
CN201620289494.4U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02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9494.4U CN205502622U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9494.4U CN205502622U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2622U true CN205502622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3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8949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02622U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26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4980A (zh) * 2018-07-23 2018-11-3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ecc-混凝土界面的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4980A (zh) * 2018-07-23 2018-11-3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ecc-混凝土界面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02622U (zh)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接结构
RU2013119649A (ru) Законцовка элемента жесткости
EP1969278A1 (en) Couplings for water fed poles
CN206402942U (zh) 一种阀芯
CN209429342U (zh) 一种开放式石材幕墙的连接结构
CN204753849U (zh) 一种大型建筑防漏连续沉降缝结构
CN203144894U (zh) 桥梁排水装置
CN205662841U (zh) 一种桥梁梳齿伸缩缝
CN20550424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道结构
CN204001230U (zh)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
CN205894655U (zh) 一种增强玻镁板模壳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构造
CN206052566U (zh) 一种新型锚盒
CN107246648A (zh) 一种分体式可拼接的玻璃钢分集水器箱及其制造方法
CN205609293U (zh) 防雨闪绝缘子
CN210940800U (zh) 一种带立体图形片材
CN108745794B (zh) 一种刮胶溢胶回收装置
CN204098250U (zh) 裂缝自愈合免拆保温系统
CN106594407B (zh) 中空内肋排水管
CN206888463U (zh) 一种卫生间干式防水结构
CN205976142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6035060U (zh) 一种现代农业中电线杆安装结构
CN205990808U (zh) 一种防油水落地装置
CN204676543U (zh) 一种混凝土料斗
CN205278619U (zh) 一种不锈钢双层密封水管接头
CN206034678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