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1230U -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1230U
CN204001230U CN201420357533.0U CN201420357533U CN204001230U CN 204001230 U CN204001230 U CN 204001230U CN 201420357533 U CN201420357533 U CN 201420357533U CN 204001230 U CN204001230 U CN 204001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lement joint
settlement
corrosion
adhesive tape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75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国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teel Stainless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teel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teel Stainless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teel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575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1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1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12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用于混凝土沉降缝防腐,设置于沉降缝端部,包括构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本体包括二端形成有设置于沉降缝端面二侧边缘(101)的固定部(201)、中部形成有嵌入沉降缝内的U形凹陷(202)的防腐胶条(2),设置于所述防腐胶条(2)的U形凹陷(202)内、上表面与所述防腐胶条(2)二端齐平的填塞块(5)。本实用新型在结构完工后施工,通过在沉降缝内外设置耐酸橡胶条、在U形橡胶条内填塞耐酸胶泥的构造及施工方法,能够适应沉降缝动态变形的需要,有效保护沉降缝受酸等介质的腐蚀,解决目前对沉降缝本身无可靠防腐技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耐受酸腐蚀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用沉降缝防腐构造及其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酸腐蚀环境下的隧道、基础、地下室等大型建构筑物沉降缝本身的防腐处理。
背景技术
(1)存在问题
建筑沉降缝,是一种为消除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构造,在建构筑物,特别是大型的工业建筑、隧道、地下室等工程中大量存在。国家规范要求建筑物在沉降缝处从结构上完全断开,沉降缝一般填塞沥青麻丝、泡沫等材料以达到不限制沉降缝变形,又能保证沉降缝两侧建筑表面平整、不影响功能及外观的效果。对于隧道、地下室、大面积地坪等,当这些工业建筑内存在较复杂的介质环境,如强酸等,沉降缝部位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因建筑结构变形导致沉降缝不密封抗渗性差,二是沉降缝部位的填塞材料耐腐蚀性差无法抵御强腐蚀性酸介质。在这些介质流入沉降缝后,会严重腐蚀沉降缝端部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混凝土及钢筋材料性能破坏,强度完全丧失,导致严重安全风险。
(2)公开技术分析
针对沉降缝构造,目前国家规范只考虑地下沉降缝的防水防渗漏情况,在耐腐蚀方面,并未考虑沉降缝本身的耐腐蚀防护问题,亦无与此相关的标准图集、构造做法及施工工艺可供参考。
在实际工程中,防腐施工在结构完工后进行,对于20mm~50mm宽度的沉降缝,按照现有技术,无论是采用块材类、砂浆类还是树脂类等耐腐蚀材料,均无法在沉降缝端面施工。为此,对于沉降缝处的防腐,常采用两种措施:1)防腐层在沉降缝处断开,沉降缝部位不进行防腐处理;2)防腐层直接覆盖沉降缝,其存在的问题是:防腐层无法适应沉降缝变形而破坏,导致防腐失效。
(3)专利论文查询及相近技术分析
针对沉降缝防腐构造及施工方法,通过CNIPR和CNKI对专利和论文进行查新检索和分析,结果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http://www.cnipr.com)专利检索,检索策略为“沉降缝AND腐蚀”时,无命中记录。在变更检索策略为“沉降缝”,检索部位为“摘要”,共命中记录34条,其中发明专利14个,实用新型专利20个,对这些专利技术进行分析筛选,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的专利技术。检索得到的专利,主要为沉降缝施工、沉降缝防渗漏维修等技术,均与沉降缝防腐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无关。具体举例如下:
中国专利CN92112331.0(建筑物沉降缝新设计——抗采动单元)公开了一种矿山沉陷区抗变形建筑的设计构造以减少变形现象,与沉降缝防腐构造无关,也不能应用于耐腐蚀防护。
中国专利CN200610015428.9(一种控制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方法)公开了一种控制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方法,通过设置沉降缝、增强承重结构整体刚度、地基处理来减少沉降,与沉降缝防腐构造无关,也不能应用于耐腐蚀防护。
中国专利CN200810059593.3(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工法)公开了一种设在地下连续墙中的沉降缝设计及其施工方法,该沉降缝竖直设置在地下连续墙中,不涉及到沉降缝本身的防腐构造,也不能应用于耐腐蚀防护。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论文检索,检索策略为“沉降缝and腐蚀”,检索部位为“摘要”,检索范围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共获得3条记录,经分析,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的方法和技术。具体分析如下:
《樊口泵站混凝土裂缝及沉降缝渗漏处理技术》(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6期)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裂缝及沉降缝渗漏后的修复处理技术,与沉降缝防腐构造无关,也不能应用于防腐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酸腐蚀环境下建筑物沉降缝本身无保护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用于混凝土沉降缝防腐,设置于沉降缝端部,包括构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本体包括二端形成有设置于沉降缝端面二侧边缘101的固定部201、中部形成有嵌入沉降缝内的U形凹陷202的防腐胶条2,设置于所述防腐 胶条2的U形凹陷202内、上表面与所述防腐胶条2二端齐平的填塞块5。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胶条2和沉降缝端面二侧边缘101、沉降缝内侧壁102之间设置有用来粘结的粘结层3。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胶条二端的固定部201长度为50~1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胶条的U形凹陷202的深度为50-15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以下优点:1)沉降缝端面得到耐腐蚀防护;2)构造的长期有效性,能很好适应结构变形;3)施工便捷性,结构竣工后施工。
本技术针对沉降缝部位设计一种能适应变形的防腐构造,可耐受酸腐蚀。其构造如图1所示,通过在沉降缝设置可适应变形的U形耐酸橡胶条及耐酸胶泥,有效防止酸介质进入沉降缝,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本技术构造简单,能适应结构变形,施工便捷。其具体施工工序如下:
(1)沉降缝界面清理
(2)橡胶条选择
(3)橡胶条粘贴施工
(4)嵌缝
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
沉降缝界面清理
沉降缝界面清理包含两部分:沉降缝内侧壁及沉降缝两边混凝土表面。清理沉降缝内的垃圾、积水、油污以及全部填充物,两侧壁清理到混凝土界面,清理深度不小于50mm。清理沉降缝两边至混凝土界面,清理宽度每边50~150mm。对于清理范围内的混凝土,用手工或电动钢丝刷打磨刷净。
橡胶条选择
橡胶条材料的选择由腐蚀性性质决定,主要选用氟橡胶(FPM)、乙丙橡胶(EPM/EPDM)、氯丁橡胶(CR)。橡胶条裁切成长方形,尺寸与施工范围内的沉降缝相匹配,长度=沉降缝长度,宽度=沉降缝两边清理宽度+沉降缝宽度×2+沉降缝清理深度×2。橡胶条厚度与该结构其他部位防腐层厚度一致。
橡胶条粘贴施工
在第(1)步清理范围内,满涂橡胶粘结剂,通过按压将橡胶条两边平铺粘贴在沉降缝两边,然后用填塞板将多余橡胶条全部塞入沉降缝内,通过此工序,将橡胶条粘 贴在沉降缝内侧壁上,从而形成U形防腐构造。填塞板厚度=沉降缝宽度-橡胶条厚度×2。
嵌缝
橡胶条粘贴施工完毕,用嵌缝材料将沉降缝填塞抹至与橡胶条表面齐平即可。所选用的嵌缝材料为耐酸胶泥,禁止采用不耐腐蚀的防水密封膏或其他非防腐材料。
有益效果
本构造在结构完工后施工,通过在沉降缝内外设置耐酸橡胶条、在U形橡胶条内填塞耐酸胶泥的构造及施工方法,能够适应沉降缝动态变形的需要,有效保护沉降缝受酸等介质的腐蚀,解决目前对沉降缝本身无可靠防腐技术的问题。
本构造能广泛应用于建构筑物沉降缝部位的耐酸腐蚀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伴实用新型施工中用到的填塞板。
其中,1为混凝土,101为沉降缝内侧壁,102为沉降缝两边,2为防腐胶,201为固定部,202为U形凹陷,3为粘结层,4为填塞板,5为填塞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附图对本构造及其施工工艺作出进一步举例描述:
针对既有存储多种酸管道的地下隧道沉降缝,沉降缝宽35mm,采用本构造对沉降缝进行防腐处理。
在隧道结构施工完毕后,清理沉降缝内的垃圾、积水、油污以及全部填充物,沉降缝内侧壁101清理到混凝土1界面,清理深度70mm。清理沉降缝端面二侧边缘102混凝土1界面,清理宽度每边100mm。对于清理范围内的混凝土1,用手工及电动钢丝刷打磨刷净。
由于该隧道内酸管道主要为硫酸、硝酸和盐酸,因此,选用氟橡胶(FPM)作为沉降缝耐腐蚀材料。防腐橡胶条2宽度为410mm,考虑到结构其他部位防腐层厚度,选用橡胶条厚度5mm。
在已清理完成的沉降缝内侧壁101及沉降缝端面二侧边缘102范围内,满涂橡胶粘结层3,通过按压将防腐胶条2两边平铺粘贴在沉降缝二侧边缘102上,然后用填 塞板4将多余的防腐胶条2全部塞入沉降缝内,通过此工序,将防腐胶条2粘贴在沉降缝内侧壁101上。填塞板厚度25mm。
防腐胶条2粘贴施工完毕,用乙烯基酯树脂胶泥将U形橡胶条缝填塞至与橡胶条表面齐平形成填充块5。
通过上述防腐构造处理的沉降缝,实际使用证明其防腐效果良好。

Claims (4)

1.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用于混凝土沉降缝防腐,设置于沉降缝端部,包括构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本体包括二端形成有设置于沉降缝端面二侧边缘(101)的固定部(201)、中部形成有嵌入沉降缝内的U形凹陷(202)的防腐胶条(2),设置于所述防腐胶条(2)的U形凹陷(202)内、上表面与所述防腐胶条(2)二端齐平的填塞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胶条(2)和沉降缝端面二侧边缘(101)、沉降缝内侧壁(102)之间设置有用来粘结的粘结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胶条二端的固定部(201)长度为50~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胶条的U形凹陷(202)的深度为50-150mm。
CN201420357533.0U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01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7533.0U CN204001230U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7533.0U CN204001230U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1230U true CN204001230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1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753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01230U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12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8842A (zh) * 2015-06-01 2015-09-02 苏州大学 一种大型建筑防漏连续沉降缝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5908849A (zh) * 2016-05-04 2016-08-31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哈密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围墙伸缩缝填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8842A (zh) * 2015-06-01 2015-09-02 苏州大学 一种大型建筑防漏连续沉降缝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5908849A (zh) * 2016-05-04 2016-08-31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哈密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围墙伸缩缝填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89046U (zh) 封闭式超前止水后浇带
CN201713830U (zh) 地下结构变形缝的堵漏装置
CN108930292A (zh) 一种对新旧混凝土界面进行防水处理的方法
CN205090098U (zh) 管道吊洞封堵结构
CN204001230U (zh) 一种沉降缝防腐构造
CN201568654U (zh) 钢塑复合管
CN104846849A (zh) 一种预防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渗漏的方法
CN105178364B (zh) 一种地下建筑轻型降水井点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方法
CN206861072U (zh) 一种内衬防腐微型复合顶进施工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CN206768861U (zh) 一种加筋环挡土墙
CN103669746B (zh) 倒置式屋面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5387716U (zh) 一种通信铁塔管桩基础
CN205475605U (zh) 一种抗浮式塑胶沉泥检查井
CN204298860U (zh) 盖挖逆做侧墙施工缝防水节点构造
CN205857220U (zh) 地下水位下的基础垫层结构
CN204608811U (zh) 超深水部位降排水结构
CN204753849U (zh) 一种大型建筑防漏连续沉降缝结构
CN203960912U (zh)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
CN204676543U (zh) 一种混凝土料斗
CN208310106U (zh) 一种地下室窗井构造
CN206706843U (zh) 一种带排水沟的地下室诱导缝结构
CN206956791U (zh)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防水密封结构
CN205421207U (zh) 一种装配式矩形钢筋混凝土节水槽
CN205938224U (zh) 一种顶进施工用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CN205242253U (zh) 一种桥梁拼接缝密封防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