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8813U - 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8813U
CN205498813U CN201620303953.XU CN201620303953U CN205498813U CN 205498813 U CN205498813 U CN 205498813U CN 201620303953 U CN201620303953 U CN 201620303953U CN 205498813 U CN205498813 U CN 205498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recorder
fixed plate
guide duct
shell
spring st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039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onet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onet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onet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onet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039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8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8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88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载行车记录装置包括:行车记录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锥形集气罩、导风管,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均通过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行车记录仪背面贴合有一金属导热板,锥形集气罩固定在车身顶部,锥形集气罩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风管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导风管的另一端穿过车身天窗延伸至金属导热板表面,行车记录仪表面设有一层铝箔膜,行车记录仪的电源线上设有磁环,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便于使用,固定稳固,不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便于散热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行车记录仪主要通过吸盘或胶水吸附在挡风玻璃上,无论是3M胶还是吸盘,都经不住时间的摧残,经过一段时间,吸盘都吸不住了,很多3M胶也粘不住了,行驶中各种坠落,需要更换吸盘或胶水,使用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突然的掉落容易影响驾驶员驾驶。
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仪一般通过接线从车载点烟器中获得电源进行供电,由于通常的行车记录仪设计缺陷和采用便宜的材质和零件,导致行车记录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电磁干扰,导致收音机等车载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干扰了车载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行车记录仪和其他车载设备无法同时使用,造成不便。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存在固定不稳固,使用不方便,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行车记录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存在固定不稳固,使用不方便,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便于使用,固定稳固,不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便于散热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车载行车记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行车记录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锥形集气罩、导风管,行车记录仪包括外壳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与所述外壳连接,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柱和第二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弹簧柱和第四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行车记录仪一侧设有第一橡胶带,行车记录仪另一侧设有第二橡胶带,所述第一橡胶带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橡胶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扣,所述行车记录仪背面贴合有一金属导热板,锥形集气罩固定在车身顶部,锥形集气罩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风管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导风管的另一端穿过车身天窗延伸至金属导热板表面,行车记录仪表面设有一层铝箔膜,行车记录仪的电源线上设有磁环,所述摄像头上套设有一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表面设有N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LED照明灯,LED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5的正整数。
其中,车载行车记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通过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外壳连接,在固定行车记录仪时,将车内后视镜分别穿过第一弹簧柱与第二弹簧柱之间的间隙,然后穿过第三弹簧柱与第四弹簧柱之间的间隙,利用弹簧柱的拉伸收回,使得固定板与外壳对车内后视镜进行挤压,实现对行车记录仪的固定,然后将外壳两侧的卡扣进行卡紧,进一步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相比与传统的吸盘和胶水固定优势明显,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掉落,且拆卸方便,便于更换。
进一步的,由于将行车记录仪与车内后视镜固定在一起,导致行车记录仪通风效果较差,不便于散热,长期使用会降低行车记录仪的使用寿命,本装置中设有金属导热板,将金属导热板贴合在行车记录仪的背面,使得行车记录仪散热的热量通过金属导热板进行传导,本装置中设有锥形集气罩,当车辆在行驶时,由于产生的空气对流,使得空气从锥形集气罩的进风口内进入,然后风进入导风管内,最后吹向金属导热板,对金属导热板上的热量进行吹散,便于进行散热,使得行车记录仪散热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外壳和摄像头,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与外壳连接,将传统的一体式的行车记录仪进行拆分,将其中的摄像头拆分出来,由于将行车记录仪固定在车内后视镜上,在使用的过程好,车内后视镜容易阻挡行车记录仪的视线,导致采集的效果较差,而本装置中的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固定,波纹软管可以弯曲变形,便于用户进行调整摄像头的角度和方向,一方面可以避开车内后视镜的阻挡,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摄像头的采集方向和角度,实现个性化的调整和需要。
进一步的,在传统行车记录仪使用时,产生的电磁波使得收音机干扰明显、杂音不断,本装置中的行车记录仪表面设有一层铝箔膜,行车记录仪的电源线上设有磁环,利用铝箔膜可以对行车记录仪产生的电磁波进行阻挡,避免干扰其他车载电子设备,利用磁环同样可以阻挡电源线的电磁波,避免干扰其他电子设备,磁环:顾名思义就是一块环状的导磁体,磁环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的,在传统行车记录仪使用时,当对面有强光射来时,如对面的车辆开启远光灯,这时强力的光线使得行车记录仪记录的画面失真,画面发白,而本装置中摄像头上套设有一橡胶圈,橡胶圈表面设有N个凹槽,凹槽内镶嵌有LED照明灯,LED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在夜间时间时,用户通过开关打开LED照明灯,可以对对面来的强光进行削弱缓冲和减弱,保障行车记录仪采集的画面效果,且设有N个LED照明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照明灯开启的数目进行调整,便于调整到最佳的灯光拍摄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表面均为齿形。其中,设计为齿形可以增加摩擦,防止掉落。
其中,所述锥形集气罩的进气口处设有过滤网。其中,设置过滤网可以对进入车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保障车内空气质量。
其中,所述N个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橡胶圈表面。其中,均匀分布便于对光照效果进行均匀的调整,保障调整的效果。
其中,所述导风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内填充有干燥剂。其中,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中部分水分的物质,如硫酸钙和氯化钙等,通过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物理干燥剂,如硅胶与活性氧化铝等,在下雨天,大量的水气容易从导风管内进入车内,利用干燥层可以吸水水分,保障车内湿度适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车载行车记录装置设计为包括:行车记录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锥形集气罩、导风管,行车记录仪包括外壳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与所述外壳连接,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柱和第二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弹簧柱和第四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行车记录仪一侧设有第一橡胶带,行车记录仪另一侧设有第二橡胶带,所述第一橡胶带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橡胶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扣,所述行车记录仪背面贴合有一金属导热板,锥形集气罩固定在车身顶部,锥形集气罩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风管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导风管的另一端穿过车身天窗延伸至金属导热板表面,行车记录仪表面设有一层铝箔膜,行车记录仪的电源线上设有磁环,所述摄像头上套设有一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表面设有N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LED照明灯,LED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5的正整数的技术方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存在固定不稳固,使用不方便,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便于使用,固定稳固,不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便于散热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车载行车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行车记录仪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摄像头,3-波纹软管,4-第一固定板,5-第一弹簧柱,6-第二固定板,7-第三弹簧柱,8-第一橡胶带,9-第二橡胶带,10-第一卡扣,11-第二卡扣,12-金属导热板,13-锥形集气罩,14-导风管,15-铝箔膜,16-第二弹簧柱,17-第四弹簧柱,18-车内后视镜,19-橡胶圈,20-LED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行车记录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存在固定不稳固,使用不方便,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便于使用,固定稳固,不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便于散热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采用了将车载行车记录装置设计为包括:行车记录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锥形集气罩、导风管,行车记录仪包括外壳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与所述外壳连接,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柱和第二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弹簧柱和第四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行车记录仪一侧设有第一橡胶带,行车记录仪另一侧设有第二橡胶带,所述第一橡胶带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橡胶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扣,所述行车记录仪背面贴合有一金属导热板,锥形集气罩固定在车身顶部,锥形集气罩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风管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导风管的另一端穿过车身天窗延伸至金属导热板表面,行车记录仪表面设有一层铝箔膜,行车记录仪的电源线上设有磁环,所述摄像头上套设有一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表面设有N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LED照明灯,LED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5的正整数的技术方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存在固定不稳固,使用不方便,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便于使用,固定稳固,不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便于散热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车载行车记录装置,请参考图1-图3,所述装置包括:
行车记录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锥形集气罩、导风管,行车记录仪包括外壳1和摄像头2,所述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3与所述外壳连接,第一固定板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柱5和第二弹簧柱16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第二固定板6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弹簧柱7和第四弹簧柱17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行车记录仪一侧设有第一橡胶带8,行车记录仪另一侧设有第二橡胶带9,所述第一橡胶带上设有第一卡扣10,所述第二橡胶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扣11,所述行车记录仪背面贴合有一金属导热板12,锥形集气罩13固定在车身顶部,锥形集气罩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风管14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导风管的另一端穿过车身天窗延伸至金属导热板表面,行车记录仪表面设有一层铝箔膜15,行车记录仪的电源线上设有磁环,所述摄像头上套设有一橡胶圈19,所述橡胶圈表面设有N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LED照明灯20,LED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5的正整数。
其中,车载行车记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通过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外壳连接,在固定行车记录仪时,将车内后视镜18分别穿过第一弹簧柱与第二弹簧柱之间的间隙,然后穿过第三弹簧柱与第四弹簧柱之间的间隙,利用弹簧柱的拉伸收回,使得固定板与外壳对车内后视镜18进行挤压,实现对行车记录仪的固定,然后将外壳两侧的卡扣进行卡紧,进一步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相比与传统的吸盘和胶水固定优势明显,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掉落,且拆卸方便,便于更换。
进一步的,由于将行车记录仪与车内后视镜固定在一起,导致行车记录仪通风效果较差,不便于散热,长期使用会降低行车记录仪的使用寿命,本装置中设有金属导热板,将金属导热板贴合在行车记录仪的背面,使得行车记录仪散热的热量通过金属导热板进行传导,本装置中设有锥形集气罩,当车辆在行驶时,由于产生的空气对流,使得空气从锥形集气罩的进风口内进入,然后风进入导风管内,最后吹向金属导热板,对金属导热板上的热量进行吹散,便于进行散热,使得行车记录仪散热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外壳和摄像头,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与外壳连接,将传统的一体式的行车记录仪进行拆分,将其中的摄像头拆分出来,由于将行车记录仪固定在车内后视镜上,在使用的过程好,车内后视镜容易阻挡行车记录仪的视线,导致采集的效果较差,而本装置中的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固定,波纹软管可以弯曲变形,便于用户进行调整摄像头的角度和方向,一方面可以避开车内后视镜的阻挡,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摄像头的采集方向和角度,实现个性化的调整和需要。
进一步的,在传统行车记录仪使用时,产生的电磁波使得收音机干扰明显、杂音不断,本装置中的行车记录仪表面设有一层铝箔膜,行车记录仪的电源线上设有磁环,利用铝箔膜可以对行车记录仪产生的电磁波进行阻挡,避免干扰其他车载电子设备,利用磁环同样可以阻挡电源线的电磁波,避免干扰其他电子设备,磁环:顾名思义就是一块环状的导磁体,磁环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的,在传统行车记录仪使用时,当对面有强光射来时,如对面的车辆开启远光灯,这时强力的光线使得行车记录仪记录的画面失真,画面发白,而本装置中摄像头上套设有一橡胶圈,橡胶圈表面设有N个凹槽,凹槽内镶嵌有LED照明灯,LED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在夜间时间时,用户通过开关打开LED照明灯,可以对对面来的强光进行削弱缓冲和减弱,保障行车记录仪采集的画面效果,且设有N个LED照明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照明灯开启的数目进行调整,便于调整到最佳的灯光拍摄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表面均为齿形。其中,设计为齿形可以增加摩擦,防止掉落。
其中,所述锥形集气罩的进气口处设有过滤网。其中,设置过滤网可以对进入车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保障车内空气质量。
其中,所述N个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橡胶圈表面。其中,均匀分布便于对光照效果进行均匀的调整,保障调整的效果。
其中,所述导风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内填充有干燥剂。其中,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中部分水分的物质,如硫酸钙和氯化钙等,通过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物理干燥剂,如硅胶与活性氧化铝等,在下雨天,大量的水气容易从导风管内进入车内,利用干燥层可以吸水水分,保障车内湿度适宜。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车载行车记录装置设计为包括:行车记录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锥形集气罩、导风管,行车记录仪包括外壳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与所述外壳连接,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柱和第二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弹簧柱和第四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行车记录仪一侧设有第一橡胶带,行车记录仪另一侧设有第二橡胶带,所述第一橡胶带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橡胶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扣,所述行车记录仪背面贴合有一金属导热板,锥形集气罩固定在车身顶部,锥形集气罩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风管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导风管的另一端穿过车身天窗延伸至金属导热板表面,行车记录仪表面设有一层铝箔膜,行车记录仪的电源线上设有磁环,所述摄像头上套设有一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表面设有N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LED照明灯,LED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5的正整数的技术方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存在固定不稳固,使用不方便,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便于使用,固定稳固,不容易干扰其他车载设备使用,便于散热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车载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行车记录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锥形集气罩、导风管,行车记录仪包括外壳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波纹软管与所述外壳连接,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柱和第二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弹簧柱和第四弹簧柱与行车记录仪的外壳连接,行车记录仪一侧设有第一橡胶带,行车记录仪另一侧设有第二橡胶带,所述第一橡胶带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橡胶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扣,所述行车记录仪背面贴合有一金属导热板,锥形集气罩固定在车身顶部,锥形集气罩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风管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导风管的另一端穿过车身天窗延伸至金属导热板表面,行车记录仪表面设有一层铝箔膜,行车记录仪的电源线上设有磁环,所述摄像头上套设有一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表面设有N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LED照明灯,LED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5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表面均为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集气罩的进气口处设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橡胶圈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内填充有干燥剂。
CN201620303953.XU 2016-04-13 2016-04-13 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98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3953.XU CN205498813U (zh) 2016-04-13 2016-04-13 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3953.XU CN205498813U (zh) 2016-04-13 2016-04-13 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8813U true CN205498813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13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0395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98813U (zh) 2016-04-13 2016-04-13 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8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2039U (zh) 便于散热的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RU2012103985A (ru) Рельсов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CN205498813U (zh) 车载行车记录装置
CN105730365A (zh) 车载行车记录设备
CN105809772A (zh) 便于散热的车载行车记录设备
CN108749737A (zh) 一种车载行车记录仪固定支架
CN207421812U (zh) 一种新型带反光罩的led节能灯
CN206589619U (zh) 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及其出风口
CN109509343A (zh) 一种提醒行人通过路口的方法
CN208090493U (zh) 一种新型带散热孔导轨射灯
CN207676390U (zh) 一种具有环保性能的行车记录仪
CN207389202U (zh) 一种轨道车辆下沉式空调安装结构
CN205930487U (zh) 一种车用带灯后杆保护板
CN206204842U (zh) 道路隔栅结构
CN110525348A (zh) 一种设于新能源汽车天窗上的摄像设备的可调节固定装置
CN206061018U (zh) 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装置
CN209151252U (zh) 轨道交通列车的视频无线传输装置
CN219555055U (zh) 一种可拆卸的4g双录行车记录仪除雾器
CN217885200U (zh) 一种头盔的功能模块柔性固定安装机构
TWM415535U (en) Wireless control module of indicator
CN215956510U (zh) 一种音频视频记录设备
CN211980160U (zh) 一种轨道交通室内指示装置
CN107618344A (zh) 一种汽车天窗
CN208774494U (zh) 一种新型汽车天窗耐热密封条
CN208056431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房顶扣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