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4005U -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4005U
CN205494005U CN201620161487.6U CN201620161487U CN205494005U CN 205494005 U CN205494005 U CN 205494005U CN 201620161487 U CN201620161487 U CN 201620161487U CN 205494005 U CN205494005 U CN 205494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tube
foley
catheter
sacc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14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章波
韩涛
丁杭
黄烽
蔡红
姚祖武
张子力
王沆
林承元
林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201614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4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4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40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包括一激光导管和一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带有球囊,所述激光导管的尾端和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尾端均与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头端相衔接;所述激光导管的头端超出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头端,所述球囊的一端与激光导管的管壁固定,球囊的另一端与激光导管的尾端的管壁固定;所述激光导管头端管壁内嵌有至少四根激光光纤,且四根激光光纤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尾端。本实用新型以激光导管实现转向及定位功能,且实现开窗功能;激光导管和球囊导管二者的联合用于覆膜支架人工血管的精确定位开窗。

Description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及胸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已经越来越趋向于腔内化,简单的B型夹层及肾下型的腹主动脉瘤已基本上全腔内治疗;选择性的部分A型夹层也在尝试进行腔内化的治疗;胸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及肾周或肾上型的腹主动脉瘤随着分支支架、开窗支架及平行支架技术的进步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腔内的方法治疗。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因其微创、高效,围术期死亡率、中远期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不劣于甚至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已经逐渐成为医生及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腔内治疗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各型内漏的发生、支架远期的移位、分支及开窗支架的远期通畅率问题及重要侧枝血管被覆盖后出现的相应脏器或肢体缺血的发生。相对于个性化定制的分支及开窗支架,原位(in situ)开窗技术更高效及经济。开窗支架技术相比于平行支架技术其I型内漏的发生率低,但原位开窗技术难度较大,技术瓶颈主要在于缺乏合适的开窗工具。
目前的开窗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球囊导管配合穿刺针;二是激光光纤点式烧灼开窗后再跟进导丝及球囊扩张。球囊导管配合穿刺针技术需要术者通过细长且弯曲的导管用力穿刺,技术难度大,成功率不高;激光光纤的点式烧灼由于光纤在X光透视下可视性差,在穿透覆膜支架壁进入支架内后,可能会进入太深而穿透对侧血管壁,而且在光纤穿透后需退出光纤,由于烧灼出来的孔洞直径较小,由此小孔径中穿入导丝亦很困难。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见公开号为:CN102294071A,公开日为:2011-12-28的中国专利,该球囊导管在导线和球囊导管一体化的球囊导管中,能够防止导线的线圈部分和球囊导管的前端部分之间产生台阶,并且提高了球囊导管的通过性。球囊导管(1)包括由树脂构成的过渡部(54),该过渡部(54)平滑地连接前端线圈部(90)的外侧线圈(91)的外形和前端侧内轴(51)的前端部的外形。该发明并不能实现可转向的球囊导管,且导丝的穿入还是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以激光导管实现转向及定位功能,且实现开窗功能;激光导管和球囊导管二者的联合用于覆膜支架人工血管的精确定位开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包括一激光导管和一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带有球囊,所述激光导管的尾端和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尾端均与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头端相衔接;所述激光导管的头端超出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头端,所述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与激光导管的管壁固定;所述激光导管头端管壁内嵌有至少四根激光光纤,且四根激光光纤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尾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头端为平面,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直径为4F~8F。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导管的头端为斜面,激光导管的直径为6F~10F。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与激光导管的管壁固定的方式为:铆钉进行固定或线圈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光纤为4~8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尾部外接压力泵。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光纤的尾部外接激光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通过激光管道和球囊管道的配合,使得激光直接烧灼覆膜支架血管,避免了借用外力穿刺的操作。
2、在激光导管烧灼的过程中同时跟进导丝,避免导丝再次进入小孔洞的技术操作。
3、激光导管烧灼出较大的孔洞,再辅助球囊扩张可以得到更大的管径,适于植入更大尺寸的支架血管。
4、本实用新型导管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原位开窗的技术难度,提高技术成功率,同时缩短术者和患者X光暴露时间,保护了患者和术者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包括一激光导管1和一球囊导管2,所述球囊导管2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21带有球囊3,所述激光导管1的尾端和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21的尾端均与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22的头端相衔接;所述激光导管1的头端超出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21的头端,所述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21与激光导管1的管壁固定;这样使得球囊3部分的导管与激光导管1形成一个交叉连接,在球囊3膨胀后,激光导管1实现转向及开窗功能;所述激光导管1头端管壁内嵌有至少四根激光光纤11,且四根激光光纤11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22的尾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21的头端211为平面,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直径为4F~8F。所述激光导管1的头端111为斜面,激光导管的直径为6F~10F。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21与激光导管1的管壁固定的方式为:铆钉4进行固定,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线圈进行固定,或者其他更多的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较佳的所述激光光纤11为4~8根。所述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22的尾部外接压力泵(未图示)。所述激光光纤11的尾部外接激光治疗仪(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可转向激光球囊导管工作时,将可转向激光球囊导管插入覆膜支架人工血管5内,在目标血管的指示球囊6指引下(该目标血管的指示球囊6置于重要脏器官的分支血管7中),压力泵向可转向激光球囊导管的球囊3内注入造影剂,随着球囊3的扩张,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21与激光导管1分离,激光导管1逐渐转向指示球囊6方向并帖附于覆膜支架人工血管5内壁,此时启动激光治疗仪烧灼人工血管5壁,待激光烧穿管壁后,激光导管内的导丝就可以顺利穿过人工血管壁,到达目标血管(即分支血管7)。图2中动脉瘤体8为覆膜支架人工血管外侧的圆形区域。
总之,本实用新型使用激光直接烧灼覆膜支架血管,且使用导管设计,可于导管内置入导丝,在激光导管烧灼的过程中同时跟进导丝,避免导丝再次进入小孔洞的技术操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激光导管和一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带有球囊,所述激光导管的尾端和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尾端均与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头端相衔接;所述激光导管的头端超出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头端,所述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与激光导管的管壁固定;所述激光导管头端管壁内嵌有至少四根激光光纤,且四根激光光纤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尾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头端为平面,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的直径为4F~8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导管的头端为斜面,激光导管的直径为6F~10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球囊导管与激光导管的管壁固定的方式为:铆钉进行固定或线圈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纤为4~8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球囊导管的尾部外接压力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纤的尾部外接激光治疗仪。
CN201620161487.6U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94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1487.6U CN205494005U (zh)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1487.6U CN205494005U (zh)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4005U true CN205494005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6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148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94005U (zh)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40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5999A (zh) * 2016-03-03 2016-06-01 福建省立医院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5999A (zh) * 2016-03-03 2016-06-01 福建省立医院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15999B (zh) * 2016-03-03 2018-06-08 福建省立医院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0875B2 (en) Systems for implanting and using a conduit within a tissue wall
CN105902326A (zh) 一种覆膜支架开窗方法及装置
CN106618822B (zh) 术中支架输送系统以及术中支架系统
CN206761796U (zh) 支架系统
CN108606862A (zh) 点阵开窗型主动脉支架移植术用组件
CN205494094U (zh) 通过激光导管实现转向和定位开窗功能的介入治疗装置
CN109938895A (zh) 开窗型覆膜支架
CN105616045B (zh) 通过激光导管实现转向和定位开窗的介入治疗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260363A (zh) 一种医用激光光纤
CN205287204U (zh) 一种中空高顺应性球囊扩张导管
CN205494005U (zh)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
US10327930B2 (en) System for implanting membran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anting membrane and stent respectively
CN106310495A (zh) 一种灌注扩张球囊系统
CN105615999B (zh)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81082A (zh) 经心尖途径释放的升主动脉覆膜支架
CN112569026A (zh) 分支覆膜支架和分支覆膜支架植入装置
CN201189310Y (zh) 一种组合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
CN205796224U (zh) 一种球囊导管
CN208958267U (zh) 用于血管腔内手术的腔内破膜器
CN111588525A (zh) 一个导管系统
CN109846583A (zh) 一种主动脉支架开窗系统
CN214857856U (zh) 分支覆膜支架和分支覆膜支架植入装置
CN209122546U (zh) 点阵开窗型主动脉支架移植术用组件
CN107115160A (zh) 主动脉夹层支架型血管
CN201602915U (zh) 一种具有双小波段设计的侧支型覆膜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