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1672U -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1672U
CN205481672U CN201620116515.2U CN201620116515U CN205481672U CN 205481672 U CN205481672 U CN 205481672U CN 201620116515 U CN201620116515 U CN 201620116515U CN 205481672 U CN205481672 U CN 205481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conducting
water channel
heat elements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65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165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1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1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16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所述水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体和密封体,加热体包括导热部件和加热部件,导热部件呈管状,加热部件设置在导热部件外周,导热部件内周为光滑面,所述密封体表面设有螺旋上升式结构的密封筋,密封筋与导热部件内周密封连接,密封筋、密封体和导热部件内周共同围成螺旋形的密封水道,密封水道两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此款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能使从进水口进入密封水道内的液体只能流经整段密封水道后才能从出水口流出,其流经路径较长,与加热体有充分接触,避免热量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背景技术
一般,在需要连续出热水的加热电器中,将发热电阻丝通过绝缘层的包裹或填充,镶嵌于导热系数较好的铸铝中,同时将不锈钢管折弯形成连续的液体流道,镶嵌于铸铝中。
因为发热电阻产生的热量不能直接和水进行热交换,需要先将铸铝加热到一定温度,铸铝上的热量通过不锈钢管液体流道和水产生热交换。由于铝的热惯量大,会存在以下问题:1、在开机时,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15至30S(秒)预热,才能将铸铝加热到需要的温度;2、如果在连续出热水的情况下,发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跟上液体吸收的热量,会导致铸铝的温度下降,如果需要的水温不能下降,需要继续等待加热;3、如果加热器处于待机中,需要用控制来恒定铸铝的温度,造成能源的浪费;4、带有这种高热惯量的铸铝加热器,必须通过预热来获得恒定温度的水,在连续出水时,水温不能恒定。因为高热量的惯性,更不能实现水温的连续变化调节。同时铸铝的生产工艺复杂,体积大,重量重。
基于以上的问题,有一些方案去改善,如在不锈钢厚膜圆管内做塑料液体流道,来避免热惯量的影响,塑料具有一定的硬度,需要套入不锈钢外管中,能够轻松地套入不锈钢圆管内,尺寸配合需要减小塑料液体流道的外径,不能实现紧配合。安装没有问题,但会带来密封的问题,致使水不能完全按照液体流道的流向流动,总有一部分水会从密封不严实的缝隙处走捷径,水流通道一定,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水不流动,成为死水,在该处持续加热,最终导致气化,产生蒸汽喷出,出水断断续续,同时因为塑料盒金属间的密封只能依靠密封圈密封,不能实现储压8至10bar的要求,在常压中,也可能因为速率或密封圈在高温的环境长期使用而出现老化,出现漏液的风险。
目前,在净水装置领域,如:传统的净水机,一般只设置有过滤区和温度调节区,使用时,水先被过滤后,经加热或降温直接输出可供用户饮用的水;然而,上述传统结构的净水机,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往往会受到不同的进水温度影响,用户饮用的出水温度存在明显差异,如:冬天和夏天,水被加热或制冷相同的时间,但由于进水温度不同,其出水温度明显存在差异;为此,也有部分净水机,为适应进水温度不同影响,会设置可调节加热或制冷时间长短的调节功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用户对出水温度的要求,但给用户使用造成诸多不便,尤其是无法满足高端用户对快速出水的使用需要,因此,如何在净水装置领域,在不改变加热或制冷时间的前提下,又能保证出水温度可满足用户饮用要求,这一直是业界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限定水流方向和路径、提高换热率的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所述水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体和密封体,加热体包括导热部件和加热部件,导热部件呈管状,加热部件设置在导热部件外周,导热部件内周为光滑面,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体表面设有螺旋上升式结构的密封筋,密封筋与导热部件内周密封连接,密封筋、密封体和导热部件内周共同围成螺旋形的密封水道,密封水道两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从进水口进入密封水道内的液体只能流经整段密封水道后才能从出水口流出,其流经路径较长,与加热体有充分接触,避免热量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方案,所述密封体为硅胶或橡胶,其通过二次注胶的方式设置在一密封支架外,密封支架与导热部件连接,密封体被封装压紧在导热部件与密封支架之间。密封体和密封支架通过此方式配合,可提高密封体与密封支架连接的紧密度。
所述密封支架呈管状,内侧形成两端敞开的空腔,进水口和出水口伸向空腔内,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密封支架的质量和热惯量,提高加热效率和降低成本。
所述密封支架表面设有用于限定密封体安装位置的定位部,使得密封体的位置先与密封支架相对固定,因此密封水道不会移动或移动很小。
所述定位部为两个以上的凸点或凸筋。
所述密封支架和导热部件均为金属管件,密封支架两端设有外翻边,外翻边与导热部件端部焊接密封。通过外翻边,可以使得密封支架与导热部件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密封体设置在密封支架与导热部件之间隔开的位置内。
所述密封筋与密封体一体成型,密封筋与密封体接触的面积大于密封筋与导热部件密封配合处的面积,使得加热体的热量更多地传递给被加热的液体,避免热量的浪费。
所述密封筋与导热部件密封配合处的一端呈尖角状,能更容易与导热部件密封配合、并减少接触面积。
所述加热部件为厚膜加热电路,其烧结在加热部件外周。
所述厚膜加热电路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对应的高度范围内、且密封水道的表面积大于厚膜加热电路的表面积,确保厚膜加热电路只针对密封水道进行加热,有效防止因厚膜加热电路未能及时与被加热液体进行热交换而出现的温升过快的现在,提高厚膜加热电路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能使从进水口进入密封水道内的液体只能流经整段密封水道后才能从出水口流出,其流经路径较长,与加热体有充分接触,避免热量浪费;
(2)此款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与加热体内表面密封配合,避免因为液体流道和加热器体之间的缝隙,带来的串水问题引起气化,带来的出水蒸汽和不连续出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密封支架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作为最基础的方案,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所述水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体10和密封体2,加热体10包括导热部件3和加热部件4,导热部件3呈管状,加热部件4设置在导热部件3外周,导热部件3内周为光滑面,所述密封体2表面设有螺旋上升式结构的密封筋21,密封筋21与导热部件3内周密封连接,密封筋21、密封体2和导热部件3内周共同围成螺旋形的密封水道8,密封水道8两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
作为更佳的方案,水道加热装置(即加热装置100)包括密封支架1、加热体10、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密封支架1与加热体10密封连接、且两者之间围闭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密封体2,密封体2与加热体10围成一定容量的密封水道8,密封水道8分别通过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与外界连通,从进水口14进入的液体均被密封限定在密封水道8内、并沿着密封水道8最终从出水口11流出。
所述密封体2对应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之间的直线连通路径上设有密封筋21,密封筋21与加热体10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筋21与密封体2一体成型,密封筋21与密封体2接触的面积大于密封筋21与加热体10密封配合处的面积。所述密封筋21与导热部件3密封配合处的一端呈尖角状。
所述密封体2浇注在密封支架1外,所述密封体2为硅胶或橡胶。
所述密封支架1和加热体10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密封体2紧套在密封支架1外,密封筋21螺旋上升式设在密封体2外,密封筋21的螺距形成螺旋水槽22,加热体10套设在密封支架1及密封体2外,加热体10两端分别与密封支架1两端密封配合,螺旋水槽22与加热体10共同围成螺旋形的密封水道8,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分别位于密封水道8两端。
所述密封支架1中心形成有空腔12,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均设置在空腔12壁上。所述密封支架1两端设有外翻边13,外翻边13与所述导热部件3端部焊接密封。所述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分别与密封支架1焊接密封固定,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分别与密封水道8连通。所述密封支架1呈管状,内侧形成两端敞开的空腔12,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均设置在空腔12壁上。所述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分别向下和向上弯曲。
所述加热体10朝向密封体2的表面为光滑面。
所述加热体10包括导热部件3和加热部件4,导热部件3为管体,加热部件4为厚膜加热电路,厚膜加热电路烧结在导热部件3外周、并位于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之间对应的高度范围内,且密封水道8的表面积大于厚膜加热电路的表面积。
所述厚膜加热电路包括依次烧结在导热部件3外表面的绝缘底层41、发热电阻层42和绝缘外层,绝缘底层41上还设有与发热电阻层42导电接触的供电端子43。所述发热电阻层42至少由一层电阻浆烧结而成,其从上至下设有多条,各条发热电阻层42相互平行,相邻两条发热电阻层42之间通过导电桥44串联,上下两端的发热电阻层42分别与供电端子43导电连接。
所述导热部件3上设有至少一个靠近在出水口11位置的出水温度传感器6。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6沿进水口14至出水口11之间液体流动方向设置,出水温度传感器6位于进水口14与出水口11之间,经进水口14进入密封水道8的液体先经过出水温度传感器6探测区域后再从出水口11流出。
由于所述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分别靠近在加热体10的下部和上部,所以出水温度传感器6位于加热体10上部。
所述导热部件3上还设有过温传感器7。
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6和过温传感器7贴在厚膜加热电路外表面。所述厚膜加热电路的绝缘底层41上还设有与与出水温度传感器6和过温传感器7相接的温度数据采集电极。
所述用于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电连接器20,电连接器20包括连接座5、强电触点53和弱电触点52,连接座5设置在加热体10上,强电触点53和弱电触点52设置在连接座5上、并分别与加热体10上的供电端子43和温度数据采集电极导电接触;所述连接座5上还设有强电引脚531和弱电引脚521,强电引脚531和弱电引脚521分别与强电触点53和弱电触点52导电连接。
所述导热部件3由金属薄片制成,其表面设有固定架54,连接座5与固定架54和导热部件3固定连接,固定架54还电性连接有接地引脚541。
所述导热部件3为中空的圆管状或扁管状结构,厚膜加热电路呈开口环状设置在导热部件3外周,供电端子43和温度数据采集电极位于厚膜加热电路首尾两端;所述连接座5呈弧形、并设置在加热部件4外,其中,强电触点53和弱电触点52设置在连接座5朝向导热部件3的侧面两端上。
所述连接座5上方对应强电触点53和弱电触点52背后设有护板51。
所述连接座5底部还设有勾扣55,勾扣55与导热部件3下缘扣接。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6所示,所述密封支架1表面设有用于限定密封体安装位置的定位部15。所述定位部15为两个以上的凸点或凸筋。
结合图7所示,一种带有上述加热装置100的净水系统,包括过滤组件9、流量调节装置30和液体加热装置100,液体加热装置100设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过滤组件9、流量调节装置30和液体加热装置100通过水路串联,过滤组件9设置在进水口14之前水路上。
还包括进水温度检测装置(进水温度传感器40),所述过滤组件9包括原水区91、过滤装置92和净水区93,原水区91通过过滤装置92、净水区93与液体加热装置100的进水口14连通。
所述流量调节装置30为水泵或流量调节阀,其设置在过滤组件9与液体加热装置100的进水口14之间。
所述进水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进水口14之前水路上,进水温度检测装置所在位置与进水口14之间水路还设有单向阀50。
其工作原理:结合图8所示,自来水(可人手往原水区倒入水源)进入原水区后,经底部出口通过过滤装置而进入下方的净水区,由流量调节器(系统根据出水温度检测值与进水温度检测值作对比,并按预设出水温度值而自动调整水流量),净水通过单向阀和流量调节器被送入液体加热装置100进行加热,最后由出水口供出可满足用户饮用温度要求的净水。

Claims (10)

1.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所述水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体(10)和密封体(2),加热体(10)包括导热部件(3)和加热部件(4),导热部件(3)呈管状,加热部件(4)设置在导热部件(3)外周,导热部件(3)内周为光滑面,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体(2)表面设有螺旋上升式结构的密封筋(21),密封筋(21)与导热部件(3)内周密封连接,密封筋(21)、密封体(2)和导热部件(3)内周共同围成螺旋形的密封水道(8),密封水道(8)两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体(2)为硅胶或橡胶,其通过二次注胶的方式设置在一密封支架(1)外,密封支架(1)与导热部件(3)连接,密封体(2)被封装压紧在导热部件(3)与密封支架(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支架(1)呈管状,内侧形成两端敞开的空腔(12),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伸向空腔(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支架(1)表面设有用于限定密封体(2)安装位置的定位部(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部(15)为两个以上的凸点或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支架(1)和导热部件(3)均为金属管件,密封支架(1)两端设有外翻边(13),外翻边(13)与导热部件(3)端部焊接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2),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筋(21)与密封体(2)一体成型,密封筋(21)与密封体(2)接触的面积大于密封筋(21)与导热部件(3)密封配合处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筋(21)与导热部件(3)密封配合处的一端呈尖角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加热部件(4)为厚膜加热电路,其烧结在加热部件(4)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其特征是,所述厚膜加热电路位于进水口(14)和出水口(11)之间对应的高度范围内、且密封水道(8)的表面积大于厚膜加热电路的表面积。
CN201620116515.2U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81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6515.2U CN205481672U (zh)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6515.2U CN205481672U (zh)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1672U true CN205481672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4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651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81672U (zh)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16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1109A (zh) * 2016-02-05 2016-05-1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CN110050244A (zh) * 2017-03-13 2019-07-23 纽珀有限公司 流量调节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1109A (zh) * 2016-02-05 2016-05-1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CN105571109B (zh) * 2016-02-05 2018-11-30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CN110050244A (zh) * 2017-03-13 2019-07-23 纽珀有限公司 流量调节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54237U (zh) 光波速热电热水器
CN205381971U (zh) 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净水系统
CN105546804B (zh) 一种用于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
CN202551366U (zh) 一种ptc汽车液体加热器
CN205481672U (zh)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CN105571109B (zh)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CN204091728U (zh) 热量回收型节能饮水机
CN205481783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的密封支架结构
CN205481683U (zh) 用于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
CN205481684U (zh) 一种用于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
CN205383790U (zh) 一种用于与加热装置连接的连接器
CN205481701U (zh) 一种带感温的液体加热装置
CN101338938B (zh)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2066176U (zh) 光波高效节能热水器的即热式加热装置
CN201225749Y (zh) 即热式饮水机装置
CN100504236C (zh) 导流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8687986U (zh) 一种带辅助电加热功能的壳管换热器
CN210569147U (zh) 一种节能电热水器
CN209789571U (zh) 温热型智能饮水机
CN201964598U (zh) 安全高效热水器
CN201096039Y (zh) 柴油机柴油加热器
CN209371373U (zh) 新型高效的半导体热水加热器
CN203052957U (zh) 利用石英管加热器的瞬间热水加热器
CN203116257U (zh) 健康水机
CN107049037A (zh) 一种速热饮水机双套管密封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2

Address after: 528000 No.2, North Xinxi 4th Road, Xiashi village, Lunjiao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hestnu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Nepheline Village Committee, Lunjiao Sub-district Offic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en Xiao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