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8277U - 泵浦结构 - Google Patents

泵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8277U
CN205478277U CN201620005760.6U CN201620005760U CN205478277U CN 205478277 U CN205478277 U CN 205478277U CN 201620005760 U CN201620005760 U CN 201620005760U CN 205478277 U CN205478277 U CN 205478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head
perforation
face
head lid
conservancy di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57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忠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gyuan Water Treatment Machinery (taic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gyuan Water Treatment Machinery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gyuan Water Treatment Machinery (taic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gyuan Water Treatment Machinery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57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8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8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82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浦结构,包括一泵头盖,其内部形成有一水流空间,且泵头盖具有一朝上的顶面以及一朝下而位于顶面相对下方的开口;一导流阀座,呈圆盘状并设于泵头盖的水流空间中;一底座,呈内凹壳体状,具有一朝向泵头盖开口的端口,该端口具有一朝向开口的底面,并于该端口的底面上形成有三个连接部;三个固定件,分别由泵头盖的顶面依序穿伸至导流阀座而相对结合于底座的各连接部上,使泵头盖、导流阀座及底座驱动组可彼此相互压抵定位,且各固定件所提供的向下压抵作用力范围分别涵盖至泵浦的中心轴线位置。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固定件数量,有效降低泵浦于运作时的震动。

Description

泵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泵浦的组装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用以减少固定件数量、以及可有效降低泵浦于运作时震动的泵浦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常用的供水泵浦主要由一泵头盖91及一底座92相对锁接而成,其中,泵头盖91与底座92上分别开设有复数个相对应的锁接孔93,并通过将复数个螺丝94同时穿锁于泵头盖91及底座92呈相对应的锁接孔93中,使泵头盖91可相对结合于底座92上。
由于泵浦于使用时必须确保其内部空间的密闭性,方能避免使用时漏水而影响其打水效率,但上述已知的泵浦结构是利用将泵头盖91接合叠设于底座92上,再以复数个螺丝94将泵头盖91锁接于底座92上,因此当泵头盖91与底座92上用以锁接的锁接孔93越多时,不但会造成组装上相当耗时,且锁接孔93会导致泵头盖91与底座92间的间隙增加,容易产生缝隙漏水。
再者,上述已知的泵浦在实际使用上,由于是将螺丝94锁设于泵头盖91与底座92的周缘位置,并通过螺丝94锁设于底座92上所产生的向下作用力,使设于泵头盖91内部的导流阀座95、防水隔板96等组件可相互压抵定位,然而如图7所示,由于已知的泵浦结构是将螺丝94锁设在泵头盖91与底座92的周缘位置,而螺丝94所提供的向下压抵作用力范围R仅能于其周边向下扩张大约30~45度的范围,无法涵盖至泵浦中心轴线C位置,因此越靠近泵浦中心轴线C位置的压抵力道即会越低。但是,用以驱动泵浦作动的马达传动轴97即是位于泵浦中心轴线C上,泵浦的震动皆来自于马达传动轴97带动一偏心块98旋转时产生,因此在螺丝94所提供的压抵作用力范围R不及于泵浦中心轴线C位置时,将无法有效降低泵浦作动时所产生的震动,导致已知的泵浦结构于运作时皆会产生有明显的震动,并可能因压抵作用力不足,导致其泵头盖91、导流阀座95及防水隔板96于靠近泵浦中心轴线C的部分无法紧密压抵,会产生泵浦供水效率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浦结构,其具有可减少固定件数量、以及可有效降低泵浦于运作时震动的功效。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浦结构,包含有:
一泵头盖,其内部形成有一水流空间,且该泵头盖具有一朝上的顶面以及一朝下而位于该顶面相对下方的开口;
一导流阀座,呈圆盘状并设于该泵头盖的水流空间中;
一底座,呈内凹壳体状,而具有一朝向该泵头盖开口的端口,而该端口具有一朝向该开口的底面,并于该底面上形成有三个连接部;以及
三个固定件,分别由该泵头盖的顶面依序穿伸至该导流阀座而相对结合于该底座的各连接部上,使该泵头盖、该导流阀座及该底座驱动组可彼此相互压抵定位,且各该固定件所提供的向下压抵作用力范围分别涵盖至泵浦的中心轴线位置。
较佳地,该顶面位于该泵头盖朝上的端面而呈内凹平面状,并于该顶面上开设有三个等距设置且分别连通至该水流空间的第一穿孔,且于该导流阀座上贯设有三个与各第一穿孔的位置相互对应的第二穿孔,而于该底座的端口中容设有一可用以驱动水流的驱动组,并于该驱动组与该导流阀座之间设有一呈圆盘状的防水隔板,该防水隔板上贯设有三个与各第二穿孔相对应的第三穿孔,且于该驱动组朝向该防水隔板的周面上贯设有三个与各该第三穿孔相对应的第四穿孔,各固定件分别具有一头端,且各固定件分别依序经由各第一穿孔、各第二穿孔、各第三穿孔及各第四穿孔而相对结合于各连接部上,各固定件并分别以其头端相对压抵于泵头盖上,使该泵头盖、该导流阀座、该防水隔板、该驱动组及该底座可彼此相互压抵定位。
更进一步地,该顶面上相对组设有一盖板,该盖板与该顶面的形状相互对应以可遮挡该顶面,且于该盖板朝向该顶面的一侧上凸设有三个分别与各第一穿孔位置相对应的插接部,使该盖板相对组设于该顶面上时,各插接部可相对插设于各第一穿孔中。
更进一步地,各第一穿孔于朝向该开口的一端分别形成有一呈阶状的第一压抵部,而于各第二穿孔的内缘分别形成有一可供各第一穿孔的压抵部相互对应插设抵接的内环部。另于各第二穿孔的内环部中分别设有一止漏环。
更进一步地,该泵头盖开口的内缘处形成有一呈阶状的第二压抵部,而该导流阀座以其朝上一侧的周缘与该开口中的第二压抵部呈相对设置。
较佳地,各固定件分别由一螺栓构成,且于该底座的各连接部中分别设有一内螺纹段,使各固定件可与该底座的各连接部相互对应锁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泵头盖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图3A-A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所提供的压抵作用力范围示意图。
图6是已知泵浦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已知泵浦的螺丝所提供的压抵作用力范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泵浦结构,其主要是由一泵头盖11、一导流阀座21、一底座31以及三个固定件41所组成,其中:
泵头盖11,其内部形成有一水流空间12,且泵头盖11具有一朝上的顶面13以及一朝下而位于顶面13相对下方的开口14,顶面13位于泵头盖11朝上的端面而呈内凹平面状,且于顶面13上开设有三个呈等距设置且分别连通至水流空间12的第一穿孔15,且各第一穿孔15于朝向开口14的一端分别形成有一呈阶状的第一压抵部151,另于开口14的内缘处形成有一呈阶状的第二压抵部141,而一盖板16与顶面13的形状相互对应,并可相对组设于顶面13上以遮挡顶面13,且于盖板16朝向顶面13的一侧上凸设有三个分别与各第一穿孔15位置相对应的插接部161,使盖板16相对组设于顶面13上时,各插接部161可相对插设于各第一穿孔15中。
导流阀座21,呈圆盘状而用以设于泵头盖11的水流空间12中,导流阀座21以其朝上一侧的周缘而与泵头盖11开口14中的第二压抵部141呈相对设置,并于导流阀座21的外环周面上嵌设有一可与开口14内缘相互抵接的第一止漏环22,且于导流阀座21上贯设有三个与各第一穿孔15的位置相互对应的第二穿孔23,并于各第二穿孔23的内缘分别形成有一可供各第一穿孔15的第一压抵部151相互对应插设抵接的内环部231,且各第二穿孔23的内环部231中分别设有一第二止漏环24。
底座31,呈内凹壳体状而具有一朝向泵头盖11开口14的端口32,端口32中容设有一可用以驱动水流的驱动组33,驱动组33具有三个朝导流阀座21方向凸设的驱动杆331,并于各驱动杆331的顶端分别以一螺接件332将一顶片333锁固于驱动杆331上,并于各驱动杆331与顶片333之间,通过各顶片333紧密压制有一呈圆盘状的防水隔板34,使防水隔板34得受各螺接件332与顶片333的压制,同时与各驱动杆331相接并相对位于驱动组33与导流阀座21之间,且通过导流阀座21与防水隔板34皆呈圆形盘状体而可具有于相互压抵时受力均匀的优点,而一偏心驱动头35于其外周套接有一轴承36,轴承36并相对抵接于各驱动杆331的下端,偏心驱动头35再与一马达的传动轴351相结合,以此使马达的传动轴351带动偏心驱动头35开始转动时,偏心驱动头35上的轴承36即可依序驱动各驱动杆331上的顶片333进行一向上顶起或向下移动的往复运动。另于防水隔板34上贯设有三个与各第二穿孔23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三穿孔37,且于驱动组33朝向防水隔板34的周面上贯设有三个与各第三穿孔37的位置相对应的第四穿孔38,端口32具有一朝向开口14的底面321,并于底面321上形成有三个与各第四穿孔38的位置相互对应的连接部39,且于各连接部39中分别形成有一内螺纹段391。
各固定件41,于本实施例中,分别由一螺栓构成,且各固定件41分别具有一外扩的头端42,各固定件41可分别依序经由泵头盖11的各第一穿孔15、导流阀座21的各第二穿孔23、防水隔板34的各第三穿孔37及驱动组33的各第四穿孔38而相对锁接于各连接部39的内螺纹段391中,各固定件41并分别以其头端42相对压抵于泵头盖11上,使泵头盖11得以其第一穿孔15的第一压抵部151向下压抵于导流阀座21第二穿孔23的内环部231上,再以导流阀座21向下压抵防水隔板34、驱动组33与底座31,使泵头盖11、导流阀座21、防水隔板34、驱动组33及底座31可彼此相互压抵定位。
接着请继续参阅图4、5所示,通过上述结构所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由于各固定件41分别经由泵头盖11顶面13上的第一穿孔15、导流阀座21的各第二穿孔23、防水隔板34的各第三穿孔37及驱动组33的各第四穿孔38,而与底座31连接部39的内螺纹段391相互锁接在一起,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与已知的泵浦结构相较下,本实用新型的各固定件41的锁设位置可更为靠近泵浦中心轴线C的位置,并以此使各固定件41所提供的向下压抵作用力,将如图5所示,虽同样仅能及于其周边向下扩张大约30~45度的压抵作用力范围R,但却能涵盖至泵浦中心轴线C的位置,并以此使各固定件41提供的向下压抵作用力更会于泵浦中心轴线C的位置相互重叠,如此一来,即可提供位于泵浦中心轴线C位置的组件具有极佳的压抵效果,进而可有效降低泵浦于作动时所产生的震动,并有效确保导流阀座21、防水隔板34及驱动组33于靠近泵浦中心轴线C的部分可确实地相互紧抵在一起,以确保泵浦的供水效率。
而经由上述详细说明后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泵浦结构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泵浦结构,可大幅减少固定件41的使用数量,并以此使组装上可更为简单、迅速,进而可减少泵头盖11因开设过多穿孔而产生的缝隙,以降低其漏水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泵浦结构,通过将各固定件41经泵头盖11的顶面13,同时穿过导流阀座21及防水隔板34,使各固定件41的锁设位置可更为靠近泵浦中心轴线C的位置,并以此可提供位于泵浦中心轴线C位置的组件具有极佳的压抵效果,不但可有效抑制泵浦于作动时的震动,还可确保泵浦的供水效率。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泵浦结构,当将各固定件41经由泵头盖11的顶面13而锁设于底座31的连接部39后,可通过盖板16相对组设于泵头盖11的顶面13上,完全遮蔽各固定件41,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泵浦结构于外观上可呈现出无任何固定件(螺栓)露出的样貌(如图2所示),确保其外观的整体美观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泵头盖,其内部形成有一水流空间,且该泵头盖具有一朝上的顶面以及一朝下而位于该顶面相对下方的开口;
一导流阀座,呈圆盘状并设于该泵头盖的水流空间中;
一底座,呈内凹壳体状,而具有一朝向该泵头盖开口的端口,而该端口具有一朝向该开口的底面,并于该端口的底面上形成有三个连接部;以及
三个固定件,分别由该泵头盖的顶面依序穿伸至该导流阀座而相对结合于该底座的各连接部上,使该泵头盖、该导流阀座及该底座驱动组可彼此相互压抵定位,且各固定件所提供的向下压抵作用力范围分别涵盖至泵浦的中心轴线位置。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位于所述泵头盖朝上的端面而呈内凹平面状,并于所述顶面上开设有三个等距设置且分别连通至所述水流空间的第一穿孔,且于所述导流阀座上贯设有三个与各第一穿孔的位置相互对应的第二穿孔,于所述底座的端口中容设有一可用以驱动水流的驱动组,并于该驱动组与所述导流阀座之间设有一呈圆盘状的防水隔板,该防水隔板上贯设有三个与各第二穿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三穿孔,且于该驱动组朝向该防水隔板的周面上贯设有三个与各第三穿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第四穿孔,各固定件分别具有一头端,且各固定件分别依序经由各第一穿孔、各第二穿孔、各第三穿孔及各第四穿孔而相对结合于各连接部上,各固定件并分别以其头端相对压抵于所述泵头盖上,使所述泵头盖、导流阀座、防水隔板、驱动组及底座可彼此相互压抵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上相对组设有一盖板,该盖板与所述顶面的形状相互对应以可遮挡该顶面,且于该盖板朝向所述顶面的一侧上凸设有三个分别与各第一穿孔位置相对应的插接部,使该盖板相对组设于所述顶面上时,各插接部可相对插设于各第一穿孔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穿孔于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分别形成有一呈阶状的第一压抵部,于各第二穿孔的内缘分别形成有一可供各第一穿孔的第一压抵部相互对应插设抵接的内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第二穿孔的内环部中分别设有一止漏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盖开口的内缘处形成有一呈阶状的第二压抵部,所述导流阀座以其朝上一侧的周缘与所述开口中的第二压抵部呈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固定件分别由一螺栓构成,且于所述底座的各连接部中分别设有一内螺纹段,使各固定件可与所述底座的各连接部相互对应锁接。
CN201620005760.6U 2016-01-04 2016-01-04 泵浦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8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5760.6U CN205478277U (zh) 2016-01-04 2016-01-04 泵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5760.6U CN205478277U (zh) 2016-01-04 2016-01-04 泵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8277U true CN205478277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4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576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8277U (zh) 2016-01-04 2016-01-04 泵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8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32314U (zh) 迷宫式叶轮密封环间隙结构
CN205927735U (zh) 槽轮分割器式加垫机
CN104153986B (zh) 液压回程的轴向柱塞式液压泵
CN205478277U (zh) 泵浦结构
CN206889225U (zh) 一种四腔隔膜泵
CN203098860U (zh) 背压式浮动密封装置
CN204082514U (zh) 抗磨损的轴向柱塞式液压泵
CN103252375B (zh) 一种挤压机挤压杆固定装置
CN203822693U (zh) 一种砂浆泵的机械密封装置
CN207989329U (zh) 泵用自吸装置
CN205870410U (zh) 凸轮泵机械密封安装专用工具
CN203939690U (zh) 紧凑型轴向柱塞式液压泵
CN203827886U (zh) 增氧臭氧消毒一体机的气室
CN205937437U (zh) 发动机曲轴密封件
CN204344907U (zh) 缸体及其装配系统
CN205638895U (zh) Ro增压泵泵膜片密封结构
CN104033365B (zh) 微型五缸隔膜泵
JP6098666B2 (ja) 複数の効果を有する4圧縮室ダイアフラムポンプの小円盤(roundel)構造体
CN202660109U (zh) 喷油泵用定位法兰
CN208982684U (zh) 一种倒装油密封磁力迫紧旋塞阀
CN204747949U (zh) 离心泵机械密封静环安装工具
CN220452723U (zh) 一种迷宫环结构
CN214304602U (zh) 一种新型螺纹插装式旋转直驱电液伺服阀
CN202220850U (zh) 一种多层液压缸机构
CN204025648U (zh) 小型油压缸活塞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