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4652U - 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4652U
CN205474652U CN201620267008.9U CN201620267008U CN205474652U CN 205474652 U CN205474652 U CN 205474652U CN 201620267008 U CN201620267008 U CN 201620267008U CN 205474652 U CN205474652 U CN 205474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k
road
horizontal wall
hardened verge
wall inscri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670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远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2670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4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4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46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属于道路领域,其包括行车道,以及分别连接于行车道两侧的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每个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顶面相对路基稳定层的倾斜角度为α,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与行车道连接处的第一高度相等,第一高度大于每个硬路肩横坡纵坎远离行车道的侧面的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为15‑100cm。本实用新型具有路肩、横坡、纵坎作用,路肩硬度大、摩擦系数小,避免由于沙石尘土、垃圾淤积而造成的积水问题,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防止易滑,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了粉尘颗粒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
背景技术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路肩包括土路肩和硬路肩。路肩的主要作用有: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为发生机械故障或遇到紧急情况的车辆需要临时停车提供位置;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适感;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在不损坏公路构造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位置;改善挖方路段的弯道视距,增进交通安全;使雨水能够在远离行车道的位置排放,减少行车道雨水渗透,减少路面损坏。
为了减少道路建设成本,国道上大多设置的是土路肩,国道包括设置于路基稳定层上的行车道,以及位于行车道两侧的土路肩,行车道的路面两侧部分向下倾斜形成一定坡度,土路肩同样具有一定坡度,并一直延伸至路基稳定层,土路肩与车行道连接处高度相同。一般土路肩横坡(横向倾斜度)比行车道横坡(横向倾斜度)大2%,目的是更好的把行车道路面上的水排到国道路边的边沟。这种国道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1、使用寿命短:土路肩本身填料存在易软化变形的问题,土路肩容易渗水,水逐渐向车行道的路基渗透,当车行道路基被软化后,在载车的碾压下,车行道容易翻浆塌陷。另外,由于土路肩的摩擦力大,国道上沙石尘土、垃圾不断淤积在土路肩,使土路肩逐渐增高,甚至高于车行道,阻挡路面排水,水渗透到路基后,也会引起路面裂纹松散,路基翻浆塌陷。
2、交通事故频发:由于土路肩本身材质在雨水浸润后易滑,淤积的沙石尘土占据路面,行车更容易产生易滑,发生意外。
3、空气、环境污染:由于沙石尘土淤积在路边,在车轮、行人和风的带动下,又很容易带到路面上,形成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路泥的现象,颗粒小的灰尘飘在空气中,颗粒大的落到了公路、树木和房屋周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硬路肩具有路肩、横坡、纵坎作用,路肩硬度大、摩擦系数小,避免由于沙石尘土、垃圾淤积而造成的积水问题,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防止易滑,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了粉尘颗粒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道路铺设于路基稳定层上,道路包括行车道,以及分别连接于行车道两侧的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每个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顶面相对路基稳定层的倾斜角度为α,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与行车道连接处的第一高度相等,第一高度大于每个硬路肩横坡纵坎远离行车道的侧面的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为15-100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行车道顶面由两个斜面连接而成,顶面的中间高于两边,每个斜面相对路基稳定层的倾斜角度为β,β=α。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硬路肩横坡纵坎的横坡为2%-3%。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硬路肩横坡纵坎的宽度为70-150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高度为18-22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顶角处具有多个缺口形成的斜坡路,斜坡路的路面相对路基稳定层的倾斜角度为γ,γ>α,γ=40°-5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斜坡路位于最外侧的第三高度为8-10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斜坡路的长度方向与行车道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斜坡路的长度为100-120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硬路肩横坡纵坎采用混凝土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硬路肩横坡纵坎采用沥青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硬路肩横坡纵坎具有路肩、横坡、纵坎作用,采用摩擦系数小的硬质材料制成,投资少,施工简单,硬路肩横坡纵坎的硬度大,不容易软化变形,在载车的碾压下,车行道不容易翻浆塌陷。硬路肩横坡纵坎的摩擦系数小,沙石尘土、垃圾会直接排到道路两侧的路面上;硬路肩横坡纵坎远离行车道的侧面高度为15-100cm,硬路肩横坡纵坎与路基稳定层具有高度差,因此不会发生沙石尘土、垃圾堆积到道路的现象,不会影响道路的排水性能,从而避免了水渗透到路基引起路面裂纹松散,路基翻浆塌陷,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另外,该道路的路面不产生易滑,减少了道路因易滑引发的交通事故。而且沙石尘土、垃圾直接排到道路两侧,便于专人清理,避免道路扬尘,减少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沿BB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道路,101-行车道,102-硬路肩横坡纵坎,103-斜坡路,104-路基稳定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提供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100,该道路100铺设于路基稳定层104上。该道路100包括行车道101,以及分别连接于行车道101两侧的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102,每个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顶面相对路基稳定层104的倾斜角度为α,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102与行车道101连接处的第一高度相等,第一高度大于每个硬路肩横坡纵坎102远离行车道101的侧面的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为15-100cm。本实施例中,硬路肩横坡纵坎102优选采用混凝土制成。
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硬路肩的作用:1、增加了道路100宽度;2、划分界线后,供行人非机动车行走,避免了人车拥挤;3、混凝土覆盖了路边被车轮、行人、风源源不断带上路面的尘土;4、避免了晴天扬尘四起,空气污染;5、避免了雨天路泥易滑,发生车祸;6、混凝土封堵,并切断了边缘车行道路基渗水水源,避免了水渗透到路基引起路面裂纹松散,路基翻浆塌陷。
硬路肩横坡纵坎102采用摩擦系数小的硬质材料制成,因此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硬度大,不容易软化变形,在载车的碾压下,车行道不容易翻浆塌陷。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摩擦系数小,沙石尘土、垃圾会直接排到道路100两侧的路面上,由于硬路肩横坡纵坎102与路基稳定层104具有高度差,因此不会发生沙石尘土、垃圾堆积到道路100的现象,不会影响道路100的排水性能,从而避免水渗透到路基引起路面塌陷,延长道路100的使用寿命。另外,该道路100的路面不产生易滑,减少车辆因易滑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沙石尘土、垃圾直接排到道路100两侧或纵坎下,便于专人清理,避免道路100扬尘,减少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行车道101顶面由两个斜面连接而成,顶面的中间高于两边,每个斜面相对路基稳定层104的倾斜角度为β,β=α。
行车道101两侧为斜坡设计,而且该斜坡横坡与硬路肩横坡纵坎102横坡相等,行车道101和硬路肩横坡纵坎102形成整体斜坡,以便于行车道101上的水由该斜坡排到道路100两侧的边沟,减少水对道路100的浸润。实现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横坡作用:硬路肩横坡与行车道路面横坡一致(同坡),行车道路面横坡流动的或车轮带动的沙石尘土、垃圾、水,通过硬路肩横坡纵坎102本身坡度排到路肩最边缘和纵坎下。
本实施例中,硬路肩横坡纵坎的横坡为2%-3%;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宽度为70-150cm;第二高度为18-22cm,优选地,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宽度为100cm;第二高度为20cm。
若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倾斜角度太大,一旦车辆超速失控,很容易由高向低侧滑,冲出路外;若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倾斜角度太小,行车道101上的水、沙石尘土向路肩边缘移动缓慢,导致路面积水积污;考虑到一些道路横坡倾斜坡度小于2%时,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横坡倾斜度应保持2%-3%之间最佳。
若硬路肩横坡纵坎102太窄,混凝土无法整体覆盖路基稳定层104,造成渗水或泥土形成;若硬路肩横坡纵坎102太宽,超出稳定层宽度后,底部出现虚土、空洞,载车碾压后破裂;综合考虑,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宽度以现有实际宽度70-150cm,或者以路基稳定层104平均宽度数据最佳。
若第二高度(硬路肩横坡纵坎102与路基稳定层104的高度差)太小,排到道路100两侧的沙石尘土和垃圾容易堆积到道路100上,影响道路100的排水性能;若硬路肩横坡纵坎102远离行车道101的侧面高度太大,当车辆行驶到硬路肩横坡纵坎102,并滑下道路100时,车辆容易发生侧翻意外;综合考虑,第二高度为18-22cm,且20cm最佳。实现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纵坎的作用:阻隔路边的沙石尘土带上路面;让路面上的沙石尘土,在雨水、车轮带动,人工扫动下,彻底从纵坎上落入纵坎下,达到了排水排污最佳效果。
参见图1和图3所示,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顶角处具有多个缺口形成的斜坡路103,斜坡路103的路面相对路基稳定层104的倾斜角度为γ,γ>α,γ=40°-50°,斜坡路103位于最外侧的第三高度为8-10cm。斜坡路103的长度方向与行车道10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斜坡路103的长度为100-120cm。
由于硬路肩横坡纵坎102高于支路路口连接处10cm,垂直纵坎影响车辆上下变道,因此,需要设置供车辆上下道路100的斜坡路103,斜坡路103连接支路路口连接处与硬路肩横坡纵坎102,斜坡路103的倾斜角度最好大于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倾斜角度。若斜坡路103的倾斜角度太大,车辆上下受阻或抖动,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或支路路面连接处受损;若斜坡路103的倾斜角度太小,纵坎外边缘混凝土过薄,影响纵坎牢固,排水排污效果差;综合考虑,斜坡路103的斜坡路面是纵坎总高(最佳高度20cm)的二分之一,即10cm*10cm的坡度,斜坡路103相对路基稳定层104的倾斜角度γ=40°-50°,且45°最佳。
实施例2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2提供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100,该道路100铺设于路基稳定层104上。该道路100包括行车道101,以及分别连接于行车道101两侧的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102,每个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顶面相对路基稳定层104的倾斜角度为α,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102与行车道101连接处的第一高度相等,第一高度大于每个硬路肩横坡纵坎102远离行车道101的侧面的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为15-100cm。硬路肩横坡纵坎102采用沥青制成。
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作用:
硬路肩的作用:1、增加了道路100宽度;2、划分界线后,供行人非机动车行走,避免了人车拥挤;3、混凝土覆盖了路边被车轮、行人、风源源不断带上路面的尘土;4、避免了晴天扬尘四起,空气污染;5、避免了雨天路泥易滑,发生车祸;6、混凝土封堵,并切断了边缘车行道路基渗水水源,避免了水渗透到路基引起路面裂纹松散,路基翻浆塌陷。
横坡作用:硬路肩横坡与行车道路面横坡一致(同坡),行车道路面横坡流动或车轮带动的沙石尘土、垃圾、水,通过硬路肩横坡纵坎102本身坡度排到路肩最边缘和纵坎下。
纵坎的作用:阻隔路边的沙石尘土带上路面;让路面上的沙石尘土,在雨水、车轮带动,人工扫动下,彻底从纵坎上落入纵坎下,达到了排水排污最佳效果。
将已有具有土路肩的道路100改造成实施例1中道路100主要是采用槽钢以及符合标准的混凝土筑建硬路肩横坡纵坎102,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S1清走填方,预留空间:
清理并运走现有土路肩所有填料(砂砾土及黏土);
依据道路100横坡进行挂线,已有土路肩横坡宽度为0.7-1.5mm,待筑建的硬路肩横坡纵坎102横坡需要与行车道101同坡,例如:待筑建的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宽度为1.5m,从行车道101外边缘向外测量1.5m,即为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宽度。在1.5m硬路肩横坡纵坎102的外边缘坡度线垂直向下20cm,为硬路肩横坡纵坎102横坡纵坎的高度。因此,预留混凝土空间为1.5m(宽)×20cm(高)。
清走填料时,如遇高度达不到20cm就碰到硬基时,人工用羊镐或者风炮向下刨平达水平底,使空间高度为20cm即可。清走填料时,超出20cm还达不到硬基时,应继续向下清理到硬基,超过20cm以下的空间用325正牌水泥、石硝、碎石、水按配比干拌均匀后,回填超出20cm以下的空间(形成路基稳定层104),然后用15吨载重农用车右边轮逐步碾压,每车轮碾压四遍即可。
S2制作模板:用6m×20cm的宽槽钢制作模板;用14φ钢筋钣成半弧形,焊接在槽钢内侧上下各四个,作为钢钎固定环,固定环内径最大为4cm,分别焊接尺寸为10cm中、2m、4m、5.95m,此模板用于无支路,路口连接处;用3m长×20cm宽的槽钢制作模板,用3m长×24cm宽,5mm厚的钢板折叠成45°角度,顶部10cm,坡度14cm;焊接在槽钢模板面位于中间10cm处,固定环分别焊接在10cm、1.5m、2.9m槽钢内侧,确保焊接牢固平整,此模板用于支路、路口或路旁民房连接处,便于行人行车,便于排水排污。
S3放线制模:挂路面坡度线,从车行道边缘向外侧1.5m,为硬路肩横坡纵坎102宽度,从1.5m硬路肩横坡纵坎102边缘路面坡度线向下测量20cm为总高度。随路弯直,固定模板,确保模板线直弧园线条流畅,接头缝隙小无错位,用钢钎固定好模板后,对宽度,特别是对高度(必须以路面最低的坡度线作为纵坎高度,否则,硬路肩横坡纵坎102外边缘过高,会挡水),重新检查一遍,方可施工。
S4硬路肩横坡纵坎102施工:按材料配比要求搅拌均匀后(按c30配比: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上述配比为0.38:1:1.11:2.72),由运料车卸到硬路肩横坡纵坎102预留空间内,每隔30cm用振动泵慢拖振动一遍,再用2m刮平木条操平,待稍干后,用打磨机来回打磨两边,24小时后拆模,用保养棉铺盖后,洒水保养,44小时后切伸缩缝。若路边装防护栏,夏天7天后,冻天15天,按防护栏尺寸在硬路肩横坡纵坎边缘向内10cm打孔安装。
以上施工过程需要的施工设备:搅拌机1台;专用混凝土三轮运料车4辆;小型上料挖机1台;振动泵1台;打磨机1台;伸缩缝切割机1台;风炮机1台;铁锹2把;羊镐2把;2m刮平木条10根;木抹板2个;6m×20cm的模板240m;30cm×20cm模板99m;18φ×0.6m长钢钎250根;打孔机1台;塑料线1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所述道路铺设于路基稳定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包括行车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行车道两侧的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每个所述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顶面相对所述路基稳定层的倾斜角度为α,所述两个硬路肩横坡纵坎与所述行车道连接处的第一高度相等,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每个所述硬路肩横坡纵坎远离所述行车道的侧面的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为15-10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顶面由两个斜面连接而成,所述顶面的中间高于两边,每个所述斜面相对所述路基稳定层的倾斜角度为β,所述β=所述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路肩横坡纵坎的横坡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路肩横坡纵坎的宽度为70-15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为18-2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顶角处具有多个缺口形成的斜坡路,所述斜坡路的路面相对所述路基稳定层的倾斜角度为γ,所述γ>所述α,所述γ=40°-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路位于最外侧的第三高度为8-10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路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行车道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斜坡路的长度为100-1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路肩横坡纵坎采用混凝土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路肩横坡纵坎采用沥青制成。
CN201620267008.9U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4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7008.9U CN205474652U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7008.9U CN205474652U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4652U true CN205474652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6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6700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4652U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46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1336A (zh) * 2019-09-11 2019-12-06 上海缘界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赛道坡面节点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1336A (zh) * 2019-09-11 2019-12-06 上海缘界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赛道坡面节点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59888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
Mukherjee Highway surface drainage system & problems of water logging in road section
CN108316089A (zh) 一种采用素砼及钢筋砼修复路面方法
CN205443831U (zh) 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
Douglas et al. Airport construction: materials use and geomorphic change
CN210216254U (zh) 一种混凝土护栏结构
CN107700299A (zh) 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593525U (zh) 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及其排水系统
CN205474652U (zh) 一种具有硬路肩横坡纵坎的道路
CN104894935B (zh) 一种既有高速公路或铁路路堤轻质化沉降控制方法
CN103352484A (zh) 抬轿式加固桥墩浅桥基的施工方法
CN206448125U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CN106400649B (zh) 一种透水防淤堵路面结构
US201202695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verting Sub-surface Water
CN207003157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公路的路基材料
CN208701457U (zh) 人行道砖、应用人行道砖的人行道以及工程道路
CN205529776U (zh) 一种路面不透水道路的渗水结构
CN114908630A (zh) 一种厂区道路结构及二次永临结合分层施工方法
CN212077526U (zh) 一种适用于湿地公园的绿道结构
CN211079810U (zh) 一种避免积水的沥青公路
CN107700300A (zh) 一种安全防护型道路地基
CN106939537A (zh) 一种人车分离的城市道路
CN207405431U (zh) 一种生态环保的绿化分隔带
CN207159748U (zh) 一种公路填方段路肩式排水结构
CN210657853U (zh) 一种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