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8801U -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 Google Patents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8801U
CN205468801U CN201521140533.6U CN201521140533U CN205468801U CN 205468801 U CN205468801 U CN 205468801U CN 201521140533 U CN201521140533 U CN 201521140533U CN 205468801 U CN205468801 U CN 205468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ic head
vehicle
angle
installing hole
view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405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竣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i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i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i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i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405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68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8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880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设于支架本体上的摄像头安装孔,侧视摄像头安装于摄像头安装孔内,当侧视摄像头安装于后视镜支架的安装孔内时,侧视摄像头的视角中心轴的轴线与摄像头安装孔的轴线重合,当外后视镜支架安装于车辆上时,摄像头安装孔面向地面并朝车辆的尾部方向倾斜,且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在车辆长度方向铅垂面上的投影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85°,侧视摄像头的正方向与摄像头中心点所在的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向车辆前部倾斜5‑15°。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具有特定的角度,可以使车载环视系统合成的图像真实可靠,无视觉盲区。

Description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摄像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车载环视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各种车辆上,车载环视系统在车辆周围架设能覆盖车辆周边所有视场范围的4到8个广角摄像头,将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多路视频影像处理成一幅车辆周边720度的车身碗状合成图,并将该合成图显示在中控台的屏幕上,让驾驶员清楚查看车辆周边是否存在障碍物并了解障碍物的相对方位与距离,有利于驾驶员对车辆进行停泊及躲避障碍等操作。车载环视系统一般包括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左侧摄像头、右侧摄像头、控制器及显示器,控制器将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左侧摄像头及右侧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合成为环视图,并在显示器中显示出来,在所有的摄像头中,左右两侧摄像头一般安装于车辆左右两侧外后视镜上,摄像头的安装角度,尤其是左右两侧摄像头的安装角度,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环视图的合成效果。现有技术中,当安装车载环视系统时,需要在外后视镜支架上开一个孔,然后将摄像头装配于该孔中,这样的操作不仅麻烦,而且无法保证摄像头的安装角度能够适应车载环视系统的要求,若左右两侧摄像头没有一个合理的安装角度,环视图上就会出现视觉盲区或者产生图像畸变,使车载环视系统不能够清楚地反应车辆周围的情况,不能保证车辆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当侧视摄像头安装于外后视镜支架上时,该外后视镜支架能够使侧视摄像头具有合理的安装角度,使侧视摄像头摄入的车身两侧的图像为水平、对称且不发生畸变的图像,使车载环视系统的合成图像真实可靠,无视觉盲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设于支架本体上的摄像头安装孔,侧视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摄像头安装孔内,当侧视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摄像头安装孔内时,所述侧视摄像头的视角中心轴的轴线与所述摄像头安装孔的轴线重合,当所述外后视镜支架安装于车辆上时,所述摄像头安装孔面向地面并朝车辆的尾部方向倾斜,且所述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在所述车辆长度方向铅垂面上的投影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所述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85°,所述侧视摄像头的正方向与所述摄像头中心点所在的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向车辆前部倾斜5°-15°。
进一步地,所述外后视镜支架包括左外后视镜支架及右外后视镜支架,侧视摄像头包括左侧摄像头及右侧摄像头,所述左侧摄像头通过左摄像头安装孔固定于所述左外后视镜支架上,所述右侧摄像头通过右摄像头安装孔固定于所述右外后视镜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左后视镜镜面的夹角随着所述左后视镜的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的铅垂面的夹角的变化而变化,所述右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右后视镜镜面的夹角随着所述右后视镜的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的铅垂面的夹角的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地,当所述左后视镜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X°时,所述左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左后视镜镜面的夹角为(90-5-X)°;当所述右后视镜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Y°时,所述右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右后视镜镜面 的夹角为(90-5-Y)°。
进一步地,所述侧视摄像头的边缘为直线段,所述摄像头安装孔的孔壁的边缘也为直线段,当所述外后视镜支架安装于车体上时,所述孔壁的上边缘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向车辆前部倾斜5°-15°。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外后视镜支架上设置摄像头安装孔,并使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具有特定的角度,可以使侧视摄像头摄入的车身两侧的图像摄入的车身两侧的图像为水平、对称且不发生畸变的图像,并使车载环视系统合成的图像真实可靠,无视觉盲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右侧摄像头安装于右外后视镜支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右后视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当侧视摄像头安装于外后视镜支架上时,外后视镜支架能够使侧视摄像头具有合理的安装角度,使侧视摄像头摄入的车身两侧的图像为水平、对称且不发生畸变的图像, 使车载环视系统的合成图像真实可靠,无视觉盲区。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右侧摄像头安装于右外后视镜支架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右后视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1,21及设于支架本体11,21上的摄像头安装孔12,22,侧视摄像头30安装于摄像头安装孔12,22内,当侧视摄像头30安装于摄像头安装孔12,22内时,侧视摄像头30的视角中心轴的轴线与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轴线重合,当外后视镜支架安装于车辆上时,摄像头安装孔12,22面向地面并朝车辆的尾部方向倾斜,且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中心轴在车辆长度方向铅垂面上的投影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85°,侧视摄像头30的正方向(即侧视摄像头30的中心点朝向侧视摄像头30正上方的方向)不再处于竖直状态,而是与摄像头中心点所在的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向车辆前部倾斜5°-15°。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中心轴的位置,可以使侧视摄像头在车身两侧具有合适的视野,具体地,根据车型高度的差异,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中心轴在车辆长度方向铅垂面上的投影与水平面的夹角能够在15-25°浮动,但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均应保持85°。
具体地,外后视镜支架包括左外后视镜支架10及右外后视镜支架20,侧视摄像头30包括左侧摄像头及右侧摄像头,左侧摄像头通过左摄像头安装孔12固定于左外后视镜支架10上,右侧摄像头通过右摄像头安装孔22固定于右外后视镜支架20上。左外后视镜支架10及右外后视镜支架20上都设有安装后视镜的安装槽13,23,后视镜通过安装槽13,23安装于左外后视镜支架10及右外后视镜支架20上,为了驾驶员能够更清楚的观察车辆后方的 情况,左侧后视镜及右侧后视镜与车辆长度方向上的铅垂面的夹角并不相同,为了保证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85°,左摄像头安装孔1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左后视镜镜面之间的夹角随着左后视镜的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的铅垂面之间夹角的变化而变化,右摄像头安装孔2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右后视镜镜面之间的夹角随着右后视镜的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的铅垂面支架夹角的变换而变化。
具体而言,当左后视镜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X°时,左摄像头安装孔1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左后视镜镜面的夹角为(90-5-X)°;当右后视镜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Y°时,右摄像头安装孔2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右后视镜镜面的夹角为(90-5-Y)°。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变侧视摄像头30的正方向与摄像头中心点所在的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以保证侧视摄像头30摄入的图像不会发生畸变。根据车型的不同,侧视摄像头30的正方向与摄像头中心点所在的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以在向车辆前部倾斜5°-15°的范围内浮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及图4所示(图3及图4仅示出了右外后视镜)侧视摄像头30的边缘为直线段,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孔壁221的上边缘也为直线段,当外后视镜支架安装于车体上时,孔壁221的上边缘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向车辆前部倾斜5-15°,因此,当侧视摄像头30安装于车辆上时,侧视摄像头30的正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就会呈车辆前部倾斜5-15°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外后视镜支架上设置摄像头安装孔,并使摄像头安装孔的中心轴具有特定的角度,可以使摄像头摄入的车身两侧的图像为水平、对称且不发生畸变的图像,并使车载环视系统合成的图像真实可靠,无视觉盲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 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1,21)及设于支架本体(11,21)上的摄像头安装孔(12,22),侧视摄像头(30)安装于所述后视镜支架上的摄像头安装孔(12,22)内,当侧视摄像头(30)安装于所述摄像头安装孔(12,22)内时,所述侧视摄像头(30)的视角中心轴的轴线与所述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轴线重合,当所述外后视镜支架安装于车辆上时,所述摄像头安装孔(12,22)面向地面并朝车辆的尾部方向倾斜,且所述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中心轴在所述车辆长度方向铅垂面上的投影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所述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85°,所述侧视摄像头(30)的正方向与所述摄像头中心点所在的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向车辆前部倾斜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支架包括左外后视镜支架(10)及右外后视镜支架(20),侧视摄像头(30)包括左侧摄像头及右侧摄像头,所述左侧摄像头通过左摄像头安装孔(12)固定于所述左外后视镜支架(10)上,所述右侧摄像头通过右摄像头安装孔(22)固定于所述右外后视镜支架(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摄像头安装孔(1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左后视镜镜面之间的夹角随着所述左后视镜的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的铅垂面支架夹角的变化而变化,所述右摄像头安装孔(2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右后视镜镜面之间的夹角随着所述右后视镜的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的铅垂面的夹角之间夹角的变化而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左后视镜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X°时,所述左摄像头安装孔(1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左后视镜镜面的夹角为 (90-5-X)°;当所述右后视镜镜面与车辆长度方向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为Y°时,所述右摄像头安装孔(22)的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右后视镜镜面的夹角为(90-5-Y)°。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视摄像头(30)的边缘为直线段,所述摄像头安装孔(12,22)的孔壁(221)的上边缘也为直线段,当所述外后视镜支架安装于车体上时,所述孔壁(221)的上边缘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向车辆前部倾斜5°-15°。
CN201521140533.6U 2015-12-31 2015-12-31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68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0533.6U CN205468801U (zh) 2015-12-31 2015-12-31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0533.6U CN205468801U (zh) 2015-12-31 2015-12-31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8801U true CN205468801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2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40533.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68801U (zh) 2015-12-31 2015-12-31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88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1124A (zh) * 2015-12-31 2016-04-20 寅家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1124A (zh) * 2015-12-31 2016-04-20 寅家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CN105501124B (zh) * 2015-12-31 2018-06-05 上海寅喆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9621B2 (en) Rear view camera system using rear view mirror location
EP3186109B1 (en) Panoramic windshield viewer system
US2016020025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Blind Spots
JP3300341B2 (ja) 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カメラ調整方法
US20130096820A1 (en) Virtual display system for a vehicle
US9908472B2 (en) Heads up display for side mirror display
WO2018036250A1 (zh) 车用辅助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车辆
KR101552444B1 (ko) 시각 시스템
CN101585347B (zh) 汽车后视系统及具有该后视系统的汽车
JP5051263B2 (ja) 車両用後方視認システム
US20180086271A1 (en) Vehicular visual recognition device and vehicular visual recognition image display method
JP2016523204A (ja) ミラー代替手段、並びに、車両
JP2009105660A (ja) 車載用撮像装置
WO2011125137A1 (ja) 運転支援表示装置
KR20180001963U (ko) 자동차 펜더 주변 사각지대 제거용 카메라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5468801U (zh)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US20160129838A1 (en) Wide angle rear and side view monitor
CN205468789U (zh) 车载环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667476A (zh) 一种车辆
JP6439233B2 (ja) 車両用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5501124B (zh) 车载环视系统用外后视镜支架
JP5831331B2 (ja) 車両の後側方撮影装置
JP6466178B2 (ja) 車両運転支援装置
JP6332332B2 (ja) 電子ミラー装置
KR20150013304A (ko) 로고안에 포함된 후방 카메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