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6333U -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6333U
CN205456333U CN201620006694.4U CN201620006694U CN205456333U CN 205456333 U CN205456333 U CN 205456333U CN 201620006694 U CN201620006694 U CN 201620006694U CN 205456333 U CN205456333 U CN 205456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tband
cap body
internal layer
layer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66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剑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anzheng Medical 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anzheng Medical 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anzheng Medical 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anzheng Medical Car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6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63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1/00Hats; Caps; Hoods
    • A42B1/201Collapsible or foldable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包括由外至内相互嵌套的多层帽圈,所述帽圈的内外表面均为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截头锥面,使用时,将各内层帽圈相对与其相邻的外层帽圈向上移动并戴在头部形成稳定的塔型帽体,非使用时,各内层帽圈轴向收于相邻的外层帽圈内。本实用新型的帽体采用内外设置的多层帽圈结构,在使用状态下,各帽圈轴向向上移动,并在头部保持稳定的塔形结构,而在非使用状态下各帽圈可轴向收于最外层帽圈内,使帽体整体高度缩小,体积减少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背景技术
脑康仪是一类脑部康复、保健治疗仪器的总称,具有良好的康复和保健效果。目前大部分的脑康仪采用头戴式结构,即有一个可以头戴的帽体,帽体内布置有相关的功能结构件,在通电或者不通电的情况下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达到相应的效果。
由于在帽体上面需要布置相应的功能结构件,并且帽体本身是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市面上的产品都是采用固定的结构形状的帽体。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能够根据帽体的形状来设计和安装其内部的结构功能件,并且硬质的帽体能够给予使用中头部一定的保护和支撑作用。
一般来说,脑康仪更多是适合家庭或者是在固定的环境中使用,无需考虑其搬运和储存的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随时随地可以携带和使用脑康仪。针对现有的帽体结构,存在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不方便携带和取放的问题,给使用中的使用环境制造了一定的限制,同时也限制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改变现有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收叠以压缩其在非使用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便于存放、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包括由外至内相互嵌套的多层帽圈,所述帽圈的内外表面均为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截头锥面,使用时,将各内层帽圈相对与其相邻的外层帽圈向上移动并戴在头部后可形成稳定的塔型结构,非使用时,各内层帽圈轴向收于相邻的外层帽圈内。
进一步地,内层帽圈的下端外径大于相邻外层帽圈的上端内径。
进一步地,使用时,至少被头部向上支撑的帽圈以内的帽圈与相邻的外层帽圈之间通过定位结构使其固定在相邻外层帽圈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为位于内层帽圈和相邻外层帽圈的接触面上的过盈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位于内层帽圈和相邻外层帽圈中的一个上的嵌槽和位于内层帽圈和相邻外层帽圈中的另一个上的可移动的嵌体及对该嵌体施加向嵌槽方向压力的弹簧,内层帽圈相对与其相邻的外层帽圈向上移动到使用位置时,所述嵌体以一定的弹簧压力嵌入嵌槽内,当内层帽圈的向下推力达到设定值时,所述嵌体脱离与嵌槽的嵌合,使内层帽圈向下轴向收于外层帽圈内。
进一步地,相邻帽圈之间通过可防止内层帽圈向下相对相邻外层帽圈脱离的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固定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杆、设于内层帽圈外壁上的活动轴和设于相邻外层帽圈内壁上的固定轴,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轴和固定轴铰接,所述固定轴固定设于外层帽圈的内壁上,所述内层帽圈的外壁上沿母线方向开有T型槽,所述活动轴位于T型槽内并沿其长度方向母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轴的两端设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T型槽的上端具有对滚轮进行限位的限位端面,内层帽圈向下移动并使滚轮与限位端面接触时,所述连杆处于水平状态,且内层帽圈轴向完全位于相邻的外层帽圈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帽体采用内外设置的多层帽圈结构,在非使用状态下各帽圈可轴向收于最外层帽圈内,使帽体整体高度缩小,体积减少便于携带,而在使用状态下,各帽圈轴向向上移动,并在头部保持稳定的塔形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内层帽圈的下端外径大于相邻外层帽圈的上端内径,使用时,外层帽圈在重力作用下其内壁与内层帽圈的外壁呈锥面接触,在内层帽圈的限制下,无需其他连接件外层帽圈自然不会向下与内层帽圈脱离;
3、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至少可以使位于与头部接触的帽圈以上的帽圈不会因重力而相对外层帽圈下落,通过该定位结构使帽体在使用时保持塔形结构;
4、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结构可以是内外帽圈接触面上的过盈结构,通过过盈结构使内层帽圈固定在外层帽圈上,结构形式简单、成本低、便于制造;
5、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结构也可以是嵌体和嵌槽,当内层帽圈向上移动到使用位置时,嵌体在弹簧作用下嵌入嵌槽,从而将内层帽圈固定在外层帽圈上,相比过盈结构连接方式,嵌合连接使内层帽圈与相邻外层帽圈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内层帽圈固定更加稳固;
6、本实用新型的相邻帽圈之间设有连接件,在仅外层帽圈的底部有支撑的情况下,连接件可以防止内层帽圈因重力下落而与外层帽圈相脱离。
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由可绕一端转动且另一端可上下移动的连杆,以该连杆为相邻帽圈之间的连接件,各帽圈上下移动时可保证各帽圈之间的同轴度,帽圈移动更平稳,帽体整体更稳定。
8、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连杆的限位端面,通过限位端面使各内层帽圈在最低位时,内层帽圈刚好轴向收于外层帽圈内,并且此时连杆处于水平位置,连杆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处于使用状态(塔形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处于非使用状态(收缩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体;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的定位结构所在平面的立面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的连接件所在平面的立面图,图中帽体处于使用状态(塔形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的连接件所在平面的立面图,图中帽体处于非使用状态(收缩结构);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8为图7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包括四个相互嵌套的帽圈,这四个帽圈由外至内依次标记为第一帽圈1、第二帽圈2、第三帽圈3、第四帽圈4,即第一帽圈1位于最外层,第四帽圈4位于最内层。四个帽圈的内外表面均为上面小下面大的截头四棱锥面,即四个帽圈的内外表面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由下至上正方形逐渐缩小。四个帽圈壁厚均匀,即帽圈内、外表面的锥度相同或者说内、外表面的母线相平行,并且四个帽圈之间的锥度也相同,四个帽圈的高度设置相等或者最外层的第一帽圈1的高度最大。帽体在非使用状态下如存放在盒体内或放在桌子上时,将第二、三、四帽圈2、3、4分别轴向收于第一、二、三帽圈1、2、3内,最后形成的结构如图1所示,此时第二、三、四帽圈2、3、4均收于第一帽圈1内,最终帽体的高度页就为第一帽圈1的高度。除第四帽圈4的顶部具有顶盖之外,其余的第一、二、三帽圈1、2、3为上下通透结构,在某个或几个帽圈的内部可以设置磁晶片、药包等具有治疗作用的功能体,在第四帽圈4的内部靠近其顶盖处可以设置TDP微量元素辐射板,由帽体及帽体上的具有治疗保健效果的功能体及控制器等构成一个完整的脑康治疗仪。需要说明的是,帽圈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当然设置四个帽圈在使用便利性、与人体头部结合性以及发挥功能体的治疗效果上是最佳的,同时,帽圈的形状也不限于四棱锥,也可以是三棱锥或圆锥等锥体形状。
本实施例中,内层帽圈下端外径即外表面的底部正方形尺寸大于相邻的外层帽圈的上端内径即内表面的上部正方形开口尺寸,也就是说第二帽圈2的下端外径大于第一帽圈1的上端内径,以此类推,第三帽圈3的下端外径大于第二帽圈2的上端内径,第四帽圈4的下端外径大于第三帽圈3的上端内径,由于帽圈的内外表面均为锥面,相对处于外层的第一、二、三帽圈1、2、3在重力作用下相对处于内层的第二、三、四帽圈2、3、4下移时,内层帽圈外表面的底部可以对相邻的外层帽圈的顶部形成支撑,这样外层帽圈在重力作用下就不会与内层帽圈脱离。也就是说,在内层帽圈的下端外径大于相邻外层帽圈的上端内径的情况下,只要内层帽圈被支撑固定时,即使外层帽圈受重力相对内层帽圈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也会被相邻的内层帽圈所支撑,外层帽圈不会彻底与内层帽圈分离。
头部佩戴使用本帽体时,将最内层的第四帽圈4向上拉动并由第四帽圈4依次将第三、二、一帽圈3、2、1向上拉起,然后佩戴在头部,帽圈的高度和锥度可以满足第三、四帽圈3、4的内壁与头部接触并由头部将第三、四帽圈3、4向上支撑并保持使用状态,而第二、一帽圈2、1则分别被第三、四帽圈3、4的外表面支撑,这样帽体在使用状态下就形成如图1所示的稳定的塔形结构。
由于各层帽圈之间相互嵌套,外层帽圈的底部开口尺寸必然将大于内层帽圈的底部开口尺寸,那么在外层帽圈被支撑而相邻的内层帽圈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内层帽圈因受重力会相对外层帽圈向下下落并彻底脱离外层帽圈。上一段中讨论了当最内层的两个帽圈如第三、四帽圈3、4被脑部支撑起时,再由第三、四帽圈3、4将第一、二帽圈1、2支撑,使整个帽体在使用时处于稳定的塔形结构,或者仅第四帽圈被脑部支撑时也可以使整个帽体在使用时处于稳定的塔形结构。但是,由于人体脑部大小不一,帽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因因脑部大小不一而导致内层帽圈没有被向上支撑的情况,此时内层帽圈则会因重力相对外层帽圈下落从而无法向上处于打开状态。如当头部仅能与第二帽圈2接触时,第二帽圈2外部的第一帽圈1可以由第二帽圈2支撑使第二帽圈2与第一帽圈1之间处于打开状态,但是第三、四帽圈3、4则因重力处于帽圈2内而无法向上打开,那么第三、四帽圈3、4上的磁晶片等功能体无法发挥其效果,同时第三、四帽圈3、4的重量也会作用下脑顶部中心位置,对人体产生不适。为了使第二帽圈2以内的第三帽圈3、4能够处于打开状态,第三帽圈3与第二帽圈2以及第四帽圈4与第三帽圈3之间设有定位结构5,通过定位结构5使第三帽圈3在向上打开状态时固定在第二帽圈2上,同理,定位结构5也可以使第四帽圈4在打开状态时固定在第三帽圈3上。
定位结构5可以是位于内层帽圈和相邻外层帽圈的接触面上的过盈连接结构,如在第三帽圈3的外表面和第二帽圈2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防滑齿,当第三帽圈3相对第二帽圈2向上移动并处于使用位置时,第二帽圈2内表面和第三帽圈3外表面上的防滑齿相接触并形成过盈连接,这样第三帽圈3在打开时就被固定在了第二帽圈2上,也可以在第二帽圈2的内表面上设置具有一定周向弹性的弹性垫,当第三帽圈3向上移动到使用位置时,弹性垫与第三帽圈3的外壁接触,弹性垫与第三帽圈3形成过盈连接,弹性垫对第三帽圈3施加一定周向压紧力,该周向压紧力作用下产生的摩擦力可克服第三帽圈3的重力使帽圈稳定的固定在第二帽圈2上。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定位结构5,以第二、三帽圈2、3之间的定位结构为例,如图所示,定位结构5包括设置在第三帽圈3上的嵌槽51和设置在第二帽圈2上的嵌体52。具体的,嵌槽51为弧形,开设于第三帽圈3外表面的下部,其中心线与其所在第三帽圈3的外表面垂直。嵌体52包括弧形头部521和圆柱形身部522,弧形头部521与嵌槽51的形状相对应。第二帽圈2的内表面上部开有可容纳嵌体52身部522的盲孔54,盲孔522的轴线与其所在内表面垂直,嵌体52的身部522与盲孔54轴向滑动配合,盲孔54的底部与身部522之间连接有弹簧53,嵌体52在自然状体时,其头部521及部分身部522位于盲孔54的外部。向上拉动第三帽圈3的过程中,第三帽圈3的外表面逐渐靠近嵌体52,当第三帽圈3的外表面开始与嵌体52的头部521开始相接触后,嵌体52的头部521被嵌槽51以上的第三嵌槽的外表面部分挤压并克服弹簧53阻力沿盲孔54轴向向盲孔的孔底方向也就是帽体的外部方向移动,当第三帽圈3向上移动其外表面与第二帽圈2的内表面相贴合的位置时,嵌槽51与嵌体52的头部521刚好位置相对,此时弹簧53的弹力向盲孔的开口方向也就是帽体的内部释放,嵌体52在弹簧53作用下向嵌槽51方向移动,嵌体52的头部521被压入嵌槽51内与嵌槽51相嵌合,此时,弹簧53依然处于被压缩状态,也就是嵌体52的头部521以一定压力嵌入与嵌槽51内,在该压力作用下,第三帽圈3被固定在第二帽圈2上。同理,第四帽圈4与第三帽圈3之间也采用相同的定位结构5使第四帽圈4固定在使第三帽圈3上以形成稳定的塔形。帽体使用完毕后,要将第三帽圈3向下收折入第二帽圈2时,对第三帽圈3施加向下的推力,当该推力达到一定值时即该推力可以克服弹簧53对嵌体52产生的阻力以及嵌体52与嵌槽51之间的阻力时,嵌槽51将挤压嵌体52在盲孔内向帽体外方向(盲孔的孔底方向)移动,同时嵌槽51也向下运动并逐渐脱离与嵌体52的嵌合,然后嵌体52的头部521在弹簧作用下在向内压在第三帽圈3的外表面上,直至第三帽圈3的外表面与嵌体52的头部521脱离,并使第三帽圈3轴向收于第二帽圈2内。
为了防止帽体在使用时,由于人体运动导致外层帽圈相对内层帽圈向上移动,也可以在第二帽圈2与第一帽圈1之间设置上述定位结构5,也就是在由头部支撑的帽圈以外的帽圈与相邻帽圈之间也设置定位结构5,这样整个帽体在使用状态下,各帽圈与相邻帽圈均处于稳定连接状态。
虽然内层帽圈的下端外径大于相邻外层帽圈的上端内径可以使外层帽圈向下移动时被内层帽圈所支撑而无法与内层帽圈脱离,但是当帽体处于非使用状态下,内层帽圈下部没有支撑时,内层帽圈却可以向下与外层帽圈相脱离。为了防止内层帽圈相对外层帽圈向下移动而与外层帽圈脱离,在相邻第一帽圈1与第二帽圈2之间、第二帽圈2与第三帽圈3之间以及第三帽圈3与第四帽圈4之间设有连接件6,该连接件6使内外帽圈之间处于连接状态,当内层帽圈向下移动时,通过内层帽圈与外层帽圈之间的连接件6使内层帽圈无法脱离与外层帽圈的连接,保证了帽体的整体性。另外,当内层帽圈的下端外径小于相邻外层帽圈的上端内径时,连接件6还可以防止外层帽圈相对内层帽圈向下移动而与内层帽圈脱离,也就是说当内层帽圈的下端外径小于相邻外层帽圈的上端内径时,相邻帽圈之间必须设置连接件6才使帽体在使用时成塔形结构。
如图1和2所示,第一帽圈1与第二帽圈2、第二帽圈2与第三帽圈3、第三帽圈3与第四帽圈4之间通过固定带7连接,且在帽体上与定位结构5所在侧相错开的另外两侧上均设有固定带7。固定带7的长度可以保证帽圈向上移动以使帽体形成塔形结构。固定带7可以是单独的六根即帽体每侧三根,也可以是一整根。当固定带为一整根时,首先完成帽体一侧的穿插连接,具体的,固定带7从第一帽圈1下方的固定孔中插入,再从第一帽圈1上方的固定孔穿出,再从第二帽圈2下方的固定孔中插入,再从第二帽圈2上方的固定孔穿出,再从第三帽圈3下方的固定孔插入,再从第三帽圈3上方的固定孔穿出,再从第四帽圈4的固定孔中插入,然后完成帽体另一侧的穿插,将固定带7从第四帽圈4对面的固定孔穿出,再从第三帽圈3上方的固定孔插入,再从第三帽圈3下方的固定孔穿出,再从第二帽圈2上方的固定孔插入,再从第二帽圈2下方的固定孔穿出,再从第一帽圈1上方的固定孔插入,最后从第一帽圈1下方的固定孔穿出,完成了整条固定带7在帽体上的穿插,最后将第一帽圈1下方两个固定孔处的固定带7的两头进行相应的固定,实现了通过固定带7对各帽圈之间进行连接的目的。使用状态下,即便外层帽圈的上端内径大于内层帽圈的下端外径,由于固定带7的拉力作用使外层帽圈依然与内层帽圈处于连接状态(特别是在没有定位结构5的情况下),非使用状态下,在内层帽圈底部没有支撑时,内层帽圈也可以被固定带7拉住不会彻底与外层帽圈脱离。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的相邻帽圈之间的连接件6为软弹性的固定带7,存在的问题是,当帽体处于收缩状态即非使用状态时,内层帽圈与相邻帽圈之间存在可以相互的运动的空间及自由度,当帽体受到振动或晃动时,内层帽圈会与相邻帽圈之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碰撞,因此帽圈会受到破坏。
与实施例1中采用软弹性的固定带7作为连接件不同,本实施例的连接件6为刚性构件,如图6-8所示,该连接件具体包括连杆61、活动轴62和固定轴63,其中:活动轴62轴向水平设于内层帽圈的外壁上,且内层帽圈的外壁上沿母线方向开有T型槽64,T型槽64包括小口径部641和大口径部642,活动轴62位于T型槽64的大口径部642内并可沿T型槽长度方向移动,T型槽64的小口径部641则可以将活动轴62限制在大口径部642内而不会脱离型槽;固定轴63固定设于相邻外层帽圈的内壁上;连杆6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套于活动轴62和固定轴63外,且连杆61与活动轴62相对应的一端的宽度要小于T型槽的小口径部641,这样才能使连杆61穿过小口径部641与活动轴62套接。
使用时,向上移动内层帽圈,连杆61绕固定轴63转动,同时,活动轴沿T型槽长度方向向顶部移动,当内层帽圈达到工作位置时,内层帽圈通过定位结构5定位于外层帽圈上,当然为了使内层帽圈的外表面与外层帽圈的内表面相贴合,外层帽圈上设有可容纳固定轴63和连杆61的凹槽,当内层帽圈的外表面与外层帽圈的内表面相贴合时,连杆61与外层帽圈相对应的部分位于外层帽圈上的凹槽内。非使用时,则对内层帽圈进行反向操作。由于跟帽圈之间由刚性构件连接,使得帽体整体的稳定性更好,特别是帽圈收于最外层帽圈内后,各帽圈的周向更稳定,不会出现应如实施例1中固定带7连接时帽圈周向易晃动的缺陷。
为了减小活动轴62在T型槽内移动时所受的摩擦阻力,在活动轴62的两端设有滚轮65,通过滚轮65滚动带动活动轴移动,相比活动轴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的阻力更小,活动轴移动更灵活。
T型槽64的上端具有限位端面66,而下端可以是开口或者也具有一个端面,只要保证定位结构5将内层帽圈固定时,活动轴依然在T型槽内即可。内层帽圈向下移动并使滚轮65与限位端面66接触时,活动轴无法继续移动,内层帽圈也相应的处于下极限位置,即内层帽圈周向完全收于外层帽圈内,此时,连杆61处于水平状态,连杆受力更均匀,并且在内层帽圈底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内层帽圈也不会向下与外层帽圈轴向错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相互嵌套的多层帽圈,所述帽圈的内外表面均为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截头锥面,使用时,将各内层帽圈相对与其相邻的外层帽圈向上移动并戴在头部后可形成稳定的塔型结构,非使用时,各内层帽圈轴向收于相邻的外层帽圈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内层帽圈的下端外径大于相邻外层帽圈的上端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使用时,至少被头部向上支撑的帽圈以内的帽圈与相邻的外层帽圈之间通过定位结构使其固定在相邻外层帽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位于内层帽圈和相邻外层帽圈的接触面上的过盈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位于内层帽圈和相邻外层帽圈中的一个上的嵌槽和位于内层帽圈和相邻外层帽圈中的另一个上的可移动的嵌体及对该嵌体施加向嵌槽方向压力的弹簧,内层帽圈相对与其相邻的外层帽圈向上移动到使用位置时,所述嵌体以一定的弹簧压力嵌入嵌槽内,当内层帽圈的向下推力达到设定值时,所述嵌体脱离与嵌槽的嵌合,使内层帽圈向下轴向收于外层帽圈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相邻帽圈之间通过可防止内层帽圈向下相对相邻外层帽圈脱离的连接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固定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杆、设于内层帽圈外壁上的活动轴和设于相邻外层帽圈内壁上的固定轴,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轴和固定轴铰接,所述固定轴固定设于外层帽圈的内壁上,所述内层帽圈的外壁上沿母线方向开有T型槽,所述活动轴位于T型槽内并沿其长度方向母线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的两端设有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槽的上端具有对滚轮进行限位的限位端面,内层帽圈向下移动并使滚轮与限位端面接触时,所述连杆处于水平状态,且内层帽圈轴向完全位于相邻的外层帽圈内。
CN201620006694.4U 2015-08-20 2016-01-05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63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2889.6A CN105146840A (zh) 2015-08-20 2015-08-20 折叠式塔帽
CN2015105128896 2015-08-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6333U true CN20545633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478822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2889.6A Pending CN105146840A (zh) 2015-08-20 2015-08-20 折叠式塔帽
CN201610004525.1A Pending CN105768310A (zh) 2015-08-20 2016-01-05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CN20162000669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6333U (zh) 2015-08-20 2016-01-05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2889.6A Pending CN105146840A (zh) 2015-08-20 2015-08-20 折叠式塔帽
CN201610004525.1A Pending CN105768310A (zh) 2015-08-20 2016-01-05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51468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8310A (zh) * 2015-08-20 2016-07-20 重庆市三正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CN110151514A (zh) * 2019-06-28 2019-08-23 重庆市三正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脑康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3498A (zh) * 2016-12-19 2017-05-31 李业清 组合式银幕结构
CN110189586A (zh) * 2019-06-28 2019-08-30 河南工学院 一种职业生涯规划用多功能演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1647U (zh) * 1987-06-30 1988-05-11 刘延廷 便携式安全帽
CN2210682Y (zh) * 1994-12-08 1995-10-25 李松平 金字塔健脑盔
CN2396127Y (zh) * 1999-06-04 2000-09-13 刘华东 遮雨挡阳篷
CN2445639Y (zh) * 2000-11-02 2001-09-05 黄伟雄 伸缩物架
CN201089554Y (zh) * 2007-02-06 2008-07-23 李龙波 可压缩折叠的塑料容器结构
CN201005095Y (zh) * 2007-03-05 2008-01-16 李允兴 遮阳帽
CN202341671U (zh) * 2011-10-31 2012-07-25 张潇 一种便携衣架
CN104337449A (zh) * 2013-07-31 2015-02-11 常州市新西华亚工具有限公司 伸缩式毛巾架
CN203812806U (zh) * 2014-05-04 2014-09-03 国家电网公司 活动式间隔装置
CN204032710U (zh) * 2014-06-30 2014-12-24 吴金珠 下层高度可调的茶几
CN105146840A (zh) * 2015-08-20 2015-12-16 重庆市三正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折叠式塔帽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8310A (zh) * 2015-08-20 2016-07-20 重庆市三正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CN110151514A (zh) * 2019-06-28 2019-08-23 重庆市三正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脑康仪
CN110151514B (zh) * 2019-06-28 2021-07-27 重庆市三正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脑康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8310A (zh) 2016-07-20
CN105146840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56333U (zh) 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
US10130549B2 (en) Physical therapy ball
CN203280160U (zh) 一种双芯工学枕芯及枕头
CN103300620A (zh) 一种防驼背座椅
CN106902472A (zh) 多功能医疗护理灯
CN203633893U (zh) 三维自调式枕头
CN102232753A (zh) 带自动升降功能的枕头托架
CN103561612B (zh) 椅用支柱单元
CN107455970A (zh) 一种分体式折叠家具支撑装置
CN102987829A (zh) 颈椎保健枕
CN206660020U (zh) 一种便携式急诊箱
CN207604693U (zh) 一种含隐藏式座椅的广场
CN106263574A (zh) 多功能可移动床头学习桌
CN203493282U (zh) 一种中药保健药枕
JP2008049144A (ja)
CN206647415U (zh) 隐藏式对开铰链
CN200990874Y (zh) 头托
CN207028950U (zh) 座椅头枕
CN204336354U (zh) 一种可调节靠背前后和高低位置的座椅
JP2010162299A (ja)
CN203262700U (zh) 一种防驼背座椅
CN206003017U (zh) 一种具有无线触摸板的三叠式笔记本电脑
CN206880331U (zh) 一种中束芯
CN205516147U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器
CN205994083U (zh) 一种双层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