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3516U -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3516U
CN205453516U CN201620124768.4U CN201620124768U CN205453516U CN 205453516 U CN205453516 U CN 205453516U CN 201620124768 U CN201620124768 U CN 201620124768U CN 205453516 U CN205453516 U CN 205453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refrigerating plant
converter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47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柱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Junxiangc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Junxiangc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Junxiangc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Junxiangc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247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3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3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35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和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所述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包括壳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光伏逆变器、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装置均电连接。本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通过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制冷装置的工作状态,当壳体内部的温度过高,普通的散热方式无法有效散热时,控制装置启动所述制冷装置工作,当壳体内部的温度恢复正常值时,控制装置关闭所述制冷装置,有效地改善了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能力。

Description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逆变器用于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这个过程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光伏逆变器的正常工作,需要把产生的热量即时排出,以使光伏逆变器的工作环境处于正常温度范围。随着光伏逆变器的不断开发进步,光伏逆变器的外形和大小不一而足,但是针对光伏逆变器的散热一般仅采用自然冷却或者风冷的方式散热,自然冷却是指依靠温度变化产生的浮升力驱动空气进行对流散热,风冷是指通过排风扇等方式将热量进行驱赶。以上所述的散热方式对于散热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当光伏逆变器自身的功率较大,产生的温度较高,外界的环境温度较高,比如西藏等高原地区,光伏逆变器经常处于高温环境时,一般的散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经常出现光伏逆变器烧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以改善现有的光伏逆变器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所述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用于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散热,所述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包括壳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光伏逆变器、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装置均电连接,其中,
所述排风扇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排出壳体;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并将感测到的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温度进行分析判断,当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开始工作,当所述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停止工作。
优选地,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处理器、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所述毛细管盘旋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地,所述压缩器用于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以使所述制冷剂气体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将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送入所述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毛细管;
所述毛细管用于对所述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减压,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蒸发器;
所述蒸发器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内部空气的热量以使所述制冷剂液体蒸发为制冷剂气体,所述制冷剂气体进入所述压缩器。
优选地,所述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还包括防水膜,所述防水膜设置于所述光伏逆变器表面。
优选地,所述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片和金属散热条,所述散热片贴合于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表面,所述金属散热条的一端贴合于所述散热片,所述金属散热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为硅胶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和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壳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逆变器本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内置于所述壳体,其中,
所述排风扇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排出壳体;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并将感测到的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温度进行分析判断,当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开始工作,当所述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停止工作。
优选地,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处理器、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所述毛细管盘旋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的开启和关闭,其中,
所述压缩器用于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以使所述制冷剂气体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将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送入所述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毛细管;
所述毛细管用于对所述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减压,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蒸发器;
所述蒸发器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内部空气的热量以使所述制冷剂液体蒸发为制冷剂气体,所述制冷剂气体进入所述压缩器。
优选地,所述光伏逆变器本体的表面贴合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贴合有金属散热条的一端,所述金属散热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为硅胶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包括壳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光伏逆变器、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装置均电连接。本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通过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制冷装置的工作状态,当壳体内部的温度过高,普通的散热方式无法有效散热时,控制装置启动所述制冷装置工作,当壳体内部的温度恢复正常值时,控制装置关闭所述制冷装置,有效地改善了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的制冷装置的功能模块架构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壳体110、通孔111、制冷装置120、处理器121、压缩器122、冷凝器123、毛细管124、蒸发器125、温度传感器130、控制装置140、排风扇150、光伏逆变器160、散热片170、金属散热条1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用于光伏逆变器160的散热,该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设置有通孔111,所述通孔111为壳体110内部的热量散发提供通道,优选的,通孔111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壳体110内部设置有制冷装置120、温度传感器130、控制装置140和排风扇150。所述控制装置14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30、所述制冷装置120均电连接。光伏逆变器160设置在壳体110内部。
所述排风扇150用于将所述壳体110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111排出壳体110。当光伏逆变器160产生的温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壳体110内部的温度能够通过排风扇150散发出去,有效地降低光伏逆变器160的温度,比如当壳体110内部的温度为60℃以下时,通过排风扇150排风,将壳体110内的空气排出,可有效地降低光伏逆变器160的温度。但是当外部环境温度较高,光伏逆变器160产生的温度亦较高的情况下,光伏逆变器160与壳体110内空气的热交换难以降低光伏逆变器160的温度至合适温度,此时,需要启动制冷装置120对壳体110内部的空气进行强制降温,具体过程如下所述:
所述温度传感器130感测所述壳体110内部的温度,并将感测到的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140。所述控制装置140用于对所述温度进行分析判断,当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比如设置该预设温度为65℃,所述控制装置140向所述制冷装置120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120开始工作。当所述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140向所述制冷装置120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120停止工作。当光伏逆变器160的温度过高,传统散热方式无法满足散热需要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160散热系统通过制冷装置120制冷,将壳体110内的温度强制降低,以使光伏逆变器160的温度降低,散热效果明显,当壳体110内的温度恢复正常值后,制冷装置120即停止工作,以节约能源。
请参照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的制冷装置120的功能模块架构图。所述制冷装置120包括处理器121、压缩器122、冷凝器123、毛细管124和蒸发器125。所述压缩器122、冷凝器123、毛细管124、蒸发器125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结构。其中,所述毛细管124盘旋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图未示)。所述处理器121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14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压缩器122、冷凝器123、毛细管124和蒸发器125的开启和关闭。
该制冷装置120的工作原理为:
所述压缩器122用于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以使所述制冷剂气体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将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送入所述冷凝器123。
所述冷凝器123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毛细管124。
所述毛细管124用于对所述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减压,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蒸发器125。
所述蒸发器125用于吸收所述壳体110内部空气的热量以使所述制冷剂液体蒸发为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液体蒸发的过程中,带走壳体内大量的热量,以达到制冷的效果。制冷剂气体随后进入所述压缩器122中进行循环。
制冷装置120制冷的过程中,壳体110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可能会出现液化,产生水蒸气或者水滴的情况,为了防止光伏逆变器160被水蒸气或者水滴进入,导致设备损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中,还包括防水膜(图未示),该防水膜设置于光伏逆变器160的表面。
请参照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在光伏逆变器160的表面还贴合有散热片170,优选的,散热片170选用硅胶散热片170,硅胶散热片170与光伏逆变器160贴合紧密,散热效率高。散热片170的表面贴合有金属散热条171的一端,金属散热条171的另一端连接在壳体110的内表面。硅胶散热片170导出的热量经金属散热条171传输至壳体110散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和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壳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逆变器本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内置于所述壳体。为了节约篇幅,附图不再给出。
其中,所述排风扇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排出壳体。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并将感测到的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温度进行分析判断,当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开始工作,当所述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停止工作。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处理器、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所述毛细管盘旋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的开启和关闭。
其中,所述压缩器用于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以使所述制冷剂气体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将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送入所述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用于对所述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减压,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内部空气的热量以使所述制冷剂液体蒸发为制冷剂气体,所述制冷剂气体进入所述压缩器。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逆变器本体的表面贴合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硅胶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贴合有金属散热条的一端,所述金属散热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用于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散热,所述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包括壳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光伏逆变器、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装置均电连接,其中,
所述排风扇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排出壳体;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并将感测到的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温度进行分析判断,当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开始工作,当所述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停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处理器、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所述毛细管盘旋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的开启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器用于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以使所述制冷剂气体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将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送入所述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毛细管;
所述毛细管用于对所述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减压,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蒸发器;
所述蒸发器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内部空气的热量以使所述制冷剂液体蒸发为制冷剂气体,所述制冷剂气体进入所述压缩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膜,所述防水膜设置于所述光伏逆变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片和金属散热条,所述散热片贴合于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表面,所述金属散热条的一端贴合于所述散热片,所述金属散热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硅胶散热片。
7.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本体和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壳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逆变器本体、制冷装置、排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内置于所述壳体,其中,
所述排风扇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排出壳体;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并将感测到的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温度进行分析判断,当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开始工作,当所述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制冷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制冷装置停止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处理器、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所述毛细管盘旋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压缩器、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的开启和关闭,其中,
所述压缩器用于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以使所述制冷剂气体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将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送入所述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毛细管;
所述毛细管用于对所述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减压,并将所述制冷剂液体送入所述蒸发器;
所述蒸发器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内部空气的热量以使所述制冷剂液体蒸发为制冷剂气体,所述制冷剂气体进入所述压缩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本体的表面贴合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贴合有金属散热条的一端,所述金属散热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硅胶散热片。
CN201620124768.4U 2016-02-17 2016-02-17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3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4768.4U CN205453516U (zh) 2016-02-17 2016-02-17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4768.4U CN205453516U (zh) 2016-02-17 2016-02-17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3516U true CN205453516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476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3516U (zh) 2016-02-17 2016-02-17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35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7154A (zh) * 2016-09-29 2017-09-08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散热控制方法
CN110230899A (zh) * 2019-06-17 2019-09-1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散热装置、散热方法
CN114725737A (zh) * 2022-04-01 2022-07-0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7154A (zh) * 2016-09-29 2017-09-08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散热控制方法
CN107147154B (zh) * 2016-09-29 2019-09-24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散热控制方法
CN110230899A (zh) * 2019-06-17 2019-09-1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散热装置、散热方法
CN114725737A (zh) * 2022-04-01 2022-07-0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53516U (zh)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散热系统
CN204757538U (zh) 一种带有语音控制的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箱
CN103648252B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冷却系统
CN110176655A (zh) 新型锂电池散热保温系统
CN113241495A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189871A1 (zh) 冷水空调机组
CN209330054U (zh) 散热效果好的光伏发电控制柜
CN209896217U (zh) 新型锂电池散热保温系统
CN20583024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系统的双冷却综合系统
CN208804790U (zh)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CN204440305U (zh) 一种电脑散热冷却系统
CN104080297B (zh) 一种装有散热装置的户外通信机柜
CN106014635A (zh) 一种适合高环境温度工作的集装箱式柴油发电机组
CN201688561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206490546U (zh) 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951704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器
CN210948999U (zh) 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水冷却循环系统
CN208317251U (zh) 一种绿色节能微模块数据中心
CN20799930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
CN208028766U (zh) 防爆变频装置
CN112158916A (zh) 具有恒温调节功能的水路板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52274U (zh) 一种分体式热泵热水器室外机
CN218787166U (zh) 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特种设备空调压缩机
CN111540979A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水冷式集中电池热管理装置
CN204074093U (zh) 试验箱用温湿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